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外国美术简史》名词解释--考研必备外国美术简史“名词解释”----------考研必备《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黑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初,它是把主体人物涂成黑色,背景保持陶土的赭色,使形象轮廓突出,有如剪影,细部稍用勾线表现。代表作《阿客留斯与埃阿斯玩骰子》2.红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末,与黑绘风格相反,它是在背景上涂以黑色,留下主体部分的赭色,人物细部用线来描绘,主要流行于古典时期。3.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意思是不圆的珠子。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盛行于17世纪,进入18世纪,初北欧和中欧地区外,逐渐衰落。其特点是:1)它有豪华的特色;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2)它是一种激情艺术,打破理性的宁静与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3)极力强调运动;运动和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4)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5)它的综合性;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6)它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地位。7)大多数巴洛克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4.洛可可艺术:洛可可愿意指描绘贝克的装饰图案,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样式,首先在法国路易十五的宫廷形成,然后流行到其他国家,特征是富有、华丽、纤巧、缠绵的风趣,故意破坏艺术上的对称均衡、朴实的规律。被成为洛可可的艳情艺术主宰了18世纪前半期,它以上流社会男女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它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缺乏对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却以法国的轻松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代表画家及作品:华多《舟发西苔岛》、布歇《沐浴的狄安娜》5.巴比松画派:19世纪30-70年代,枫丹白露森林的小镇巴比松吸引了许多画家,他们在那里聚会和出游作画,既得见原始荒凉的自然风貌,感受逃离闹市的惬意;又与不远的城市巴黎保持联系,了解世界美术的动向。其口号是:面对自然,对景写生。主将是卢梭,代表作品《橡树林》6.新表现主义:进入19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表现主义和欧洲这一思潮有紧密的联系。新表现主义的崛起说明了纯客观的、与现代机械文明相结合的、试图打破艺术和生活界限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和现象,在人民大众和文化界中受到的批评和质疑越来越多。艺术中出现了回归传统,包括古典传统和现代传统的趋势。20世纪初,表现主义的许多要素,特别是用艺术形式来传达思想和感情的方式,重新受到关注。7.拉斐尔前派:1840年,皇家美院的一批青年学生要求复兴英国历史画传统,以拉斐尔以前的早期文艺复兴艺术为榜样,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感情的观念。为此,他们组织了拉斐尔前派兄弟会。最为一种艺术思潮,拉斐尔前派在欧洲美术史上最先反映出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精神上的困惑。它所包含的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内涵对欧洲19世纪末期象征主义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代表画家及作品:亨特《觉醒的良心》8.“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简称“巡回画派”。该组织在建立之初有15位画家在协会章程上签名,其中包括:别洛夫、克拉姆斯科依、米索耶道夫等人。在1870-1923年的半个世纪时间里,巡回画派遵循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美学主张,在俄国各地举办展了近50次巡回展览。画家们站在民主主义立场上,反映人民生活、历史事件和俄罗斯美丽的大自然。克拉姆斯科依是巡回画派的组织者和思想领导者。代表作品《荒野中的基督》《无名女郎》。列宾,是巡回画派现实艺术的最高成就,注重心里刻画。代表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9.印象主义:1874年4月,一群青年画家在巴黎卡普辛大街借用摄影师纳达尔的工作室来举办展览,他们自称为“无名的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在展览中,莫奈的油画《印象.日出》的标题被以为保守的记者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并嘲讽,称这次展览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印象主义”由此而得名。它继承了库尔贝等面向现代现实生活的创作态度,使美术作品进一步拜托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印象主义画家大胆摒弃了长久受到公认的创作观念和程式。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从而摒弃了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10.后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一词在19世纪30年代之后才被普遍使用。被用来泛指印象主义之后,在观念和实践上与印象主义相左的艺术潮流。后印象主义画家曾一度受到印象主义的影响,但又不满足于印象主义的法则,它探讨艺术的本质。塞上反对印象主义因迷恋色彩而破坏物象的实体结构和持久感,并在深入研究自然中,表现与自然相似的具有真实感和动态感的图像。梵高和高更则侧重于精神的表现,并且赋予画面以象征的意味。他们还反对分割色彩,大胆的采用平面的鲜明色调,并且注重线的作用。后印象主义画家的艺术探索和追求,从本质上来说,是对印象主义的否定。后印象主义直接影响了20世纪初法国画坛几乎同时出现的两大新思潮:注重画面结构的立体主义和注重色彩、线条动力与节奏的野兽主义。后印象主义的画家们在20世纪初相继谢世,作为艺术潮流也就失去了其原来的动力。11.新印象主义:试图用光学科学的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自然科学实验的成果表明:在光的照耀下,一切物象的色彩是分割的色彩,必须把不同的纯色彩的点和块不经意地并列在一起,用这种方法,颜色的彩度和亮度可以获得最鲜明的效果,而中间色则是在观赏者眼中的视觉描绘中形成。因为印象主义根据这一色彩原理作画,所以也被称作“分割主义”,也因为他们在具体敷色时采用点彩的方法,又称作“点彩派”。新印象主义一词由这一派的理论家费利克斯.费内翁于1884年在布鲁塞尔的美术杂志《现代绘画》上最先使用。新印象主义的发起人是:修拉和西涅克。代表作品:修拉《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西涅克《从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义》理论著作。12.未来主义:在意大利出现的未来主义,不同于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它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文艺运动。参与这个运动的有文学家、戏剧家、美术家、建筑家等。未来注意发表过许多宣言,领导者一运动的是诗人马里内蒂。首次未来主义展览于1912年2月在巴黎举行。未来主义认为:20世纪工业、科学、技术、交通、通讯的飞速发展,使客观世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时代的特点是机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速度、力量和竞争。未来主义理论反映了一群意第2/6页大利一群年轻美术家要求创新的强烈愿望,他们对意大利文艺19世纪以来停滞不前的落后状态不满,希望本民族的文艺崛起。未来主义从其发端之日起就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艺术家们利用立体主义分解物体的方法来表现运动的场面和运动的感觉。还采用新印象主义的点彩手法,热衷于用线和色彩来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和连续的层次交错和组合,并用一系列的波浪线和直线表现光与声音,表现在迅疾的运动中变化的物象。13.《艺术世界》创作联盟: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俄国的画家和批评家们一直思考着风格的问题,从而导致了1893年《艺术世界》创作联盟的组成。它力图争取艺术中唯美的成分,将艺术从“功利主义”的作用下解脱出来。《艺术世界》创作联盟利用它的同名刊物在俄国艺术界宣传“世界主义”,推崇具有国际风格的艺术,如巴洛克艺术之类,巡回画派和学院派美术则成为它反对的目标。《艺术世界》创作联盟普遍对现实题材缺乏兴趣,而更偏重于那些反映古代时尚、风情特点的历史题材。1889-1904年间是《艺术世界》创作联盟达到鼎盛的时期,一度在俄国画界大出风头,被吸引者甚至包括列宾这样的画家。14.波普艺术:波普艺术的名称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后来被广泛运用在美国艺术中,被用来称谓一种大众流行的艺术现象。针对抽象表现主义这一类现代艺术对工业化的反感和对都市、机械文明的逃避态度,波普艺术家却用他们在生活中所接触的材料和媒介来制造大众所能理解的形象。使艺术和工业机械文明相结合,并且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加以普及,为了达到有效的宣传效果,这些大众的、通俗的艺术中须有新奇、活泼、富有性感的内容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刺激观众的消费欲望,成为一种消费文明的艺术。其精神是准确捕捉大众文化的内涵,至于用何种具体的形式,艺术家们有更广泛的自由。代表有美国著名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15.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美术等其他领域。其特点有:1)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和生活的界限。2)对主流美术思潮的质疑和对少数民族及边远地区美术的关注,主张多元和承认多中心。3)从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4)从强调主观精神到转向客观世界,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和仇敌。5)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相结合。6)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16.立体主义:是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它否认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由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不从一个视点看事物,把不同视点所观察和理解形诸于画面,从而表现初时间连续性。活跃于1907-1914年,被人们看作是现代艺术的分水岭,是主宰20世纪艺术中抽象的和具象的绘画流派的直接源泉。代表画家及作品:毕加索《亚维农少女》标志着立体主义风格的诞生。17.表现主义:其美术风格是从后印象主义演变发展而来的,是对印象主义忠实第3/6页的描绘现实的悖逆,继承了中古以来德国艺术中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的特点。在造型上追求强烈对比、追求扭曲和变形的美。19世纪末德国一些哲学家和美学家的理论对表现主义运动起了推动作用,表现主义的艺术家反对机械地模仿客观现实,而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主要活动基地在德国。德国表现主义最典型的代表可归纳为两个团体:一个是在1905年德累斯顿组织的桥设,一个是在1911年慕尼黑成立的青骑士社。代表画家及作品:蒙克《呐喊》18.桥社:德国表现派的一个组织,1905年成立于德累斯顿艺术学校,当时一批学生从民间艺术和原始艺术中得到发展,并受到荷兰画家梵高等人的影响,创作时强调必须表现画家个人的幻想和趣味,反对一味的模仿自然,不过他们的作品间或带有象征主义倾向,发起者和代表人物:凯尔希纳、海格尔等。19.俄国至尚主义:1915-1920年左右出现于画坛的至尚主义是带有俄国玄学特色的几何抽象主义,是一种摒弃描绘具体客观物象和反映视觉经验的艺术思潮,它的创始人是马列维奇,所使用的“新象征符号”是一些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还长使用单纯的黑或白的色彩。如《黑色方形》《白之白》等。20.巴黎画派:指20世纪初在巴黎活动的未参加现代主义流派的艺术家,他们并未结成社团,风格也不相同,基本上采用写实的手法,或多或少受到野兽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影响。这群艺术家不少来自欧洲其他国家,是来自异乡的流浪者,也有巴黎本土的画家,他们处于贫困状态,郁郁不得志,常常酗酒、吸毒、结交三教九流,和有前卫倾向的艺术家们也有来往,这群才智不凡的艺术家的作品有很浓郁的情感表现。代表画家:意大利的莫迪利阿尼,俄国的夏加尔。21.达达主义:产生于1915-1916年,一群有反抗情绪的青年下从各国移居瑞士苏黎世,志同道合者常在伏尔泰酒馆聚会,这群厌倦战争、怀疑社会现存社会价值的年轻人,在反抗和嘲讽社会的同时,看不到社会的前途,染有浓厚的虚无主义情绪。他们提倡否定一切,否定理性和传统文明,提倡无目的无真理的生活和文艺,他们在法国字典中偶然翻到达达一词,便决定用它来作为社团的名称。达达主义中最值得研究的人物是:法国艺术家M.杜桑,代表作品《泉》《带胡须的蒙娜丽莎》22.超现实主义:在达达主义传统上发展起来的超现实主义,吸收了达达主义及传统和自由自动性的创作概念,摒弃了达达主义全盘否定的虚无态度,有比较肯定的信念和纲领,作为文
本文标题: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919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