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廉颇蔺相如列传》重点语句翻译(上课)
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重点语句翻译1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征伐齐国,大败齐国,夺取了阳晋,被任命做了上卿,他凭着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闻名。2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想要给秦国宝玉,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想不给,就担心秦军打过来。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计策没定下来,想找一个可以做使者去回复秦国的人,没能找到。4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秦国用城池来交换宝玉,如果赵国不答应,理亏在赵国;赵国给了宝玉,如果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理亏在秦国。权衡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来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5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赵王于是就派蔺相如捧护着和氏璧,向西进入秦国6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秦王把璧交给他,蔺相如于是握着璧玉,后退几步站定,身体靠在柱子上,愤怒得头发直竖,向上顶起了帽子。7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你们)大国的威望来表示敬意啊8、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大王如果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同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秦王怕他撞坏宝玉,就婉言道歉,坚决地请求他不要这样做,并召来管版图的官吏查阅地图,指着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池划归给赵国。•10、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欺骗的手段假装给赵国城池,实际上赵国不可能得到,就对秦王说11、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给城邑,就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那块宝璧,从小道逃出,把它送回赵国。1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璧回去,已秘密地到达赵国了。13、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侍从中有的人要把蔺相如拉下去(加以处置),秦王趁机说:“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两国的交情。14、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况且蔺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1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只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的节义啊。16、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17、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18、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您是如此的宽容我啊!•负•①秦贪,负其强•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依仗,凭借辜负,对不起违背使……承担背着•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派做使者让使臣幸①而君幸赦臣②而君幸于赵王(幸好,侥幸)(宠幸)名词作动词•指出下列句中红色字的意义。①舍相如广成传舍:③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①安置住宿③穿,怀揣避匿虽驽案图诈佯广成传衣褐(yìhè穿着粗布衣服)(nú愚劣、无能)(àn同“按”审察、察看)(yáng装作)(zhuàn招待宾客的馆舍)(nì躲藏)文言知识归纳与拓展通假字•试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①可予不:•②拜送书于庭:•③召有司案图:•④秦自缪公以来:•⑤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不”=“否”,表疑问语气“庭”=廷,朝廷,朝堂“案”=“按”,察看“缪”=“穆”“孰”=“熟”,仔细通假字【知识归纳一】•古汉语中常借用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因而出现通假现象。辨析通假字,应该联系上下文意思,“以声求义”。古今异义•试指出下列句中红色字的古汉语意义:•①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③璧有瑕,请指示王•④于是相如前进缶•⑤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⑥布衣之交向人敬酒或献礼。……的原因近亲及姻亲指给……看上前进献扬言,到处说平民百姓古今异义【知识归纳二】•古今异义包括(1)词义扩大(“中国”:中原地区→全中国)(2)词义缩小(“丈夫”:男子通称→妻的配偶)(3)词义转移(“牺牲”:祭祀时用的牲畜,名词→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动词)(4)感情色彩变化(爪牙:勇士、武将→帮凶、狗腿子)等。•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②左右欲引相如去•③相如引车避匿延请拉牵,拉,引申为掉转一词多义•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白白的只,不过•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凭借用,拿而,来,连词用以,用来因为因•相如因持璧却立•不如因而厚遇之•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因跪请秦王(连词表承接就、于是)(介词趁机,由此)(介词经由、通过)(介词趁机)一词多义【知识归纳三】•词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实词常常可以有多种意思,但在特定语境中词义则是确定的、唯一的。•阅读中要善于借助语境、联系上下文,从词的多种意义中确定某一个词义。方法是:①联系语境,从上下文的意思和逻辑关系推断词的具体含义,确定词义。②以本义为基础,从本义推断引申义。③从语法角度,根据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地位来分析、确定词义。名词作状语•指出下列句中红色字的意义。①而相如廷叱之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①在朝廷上②从小路名词作状语【知识归纳与拓展四】①常以身翼蔽沛公②其一犬坐于前1、表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像+名词+一样(似的)①吾得兄事之②人皆得以隶使之2、表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像对待+名词+一样(似的)①取儿稿葬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表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拿…)+名词①相如廷叱之②卒廷见相如4、表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名词①日削月割②日夜望将军至谨食之,时而献焉①乡邻之生日蹙②良庖岁更刀5、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进展一天天(月月、年年)按+时间名词……比…、每天(月、年)类型作用例句翻译格式方位名词作状语6、表动作行为发生的趋向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往、从、以、于、对)+方位名词南取汉中,西举巴蜀7、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方位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在+方位名词名词作动词•指出下列句中红色字的意义。①舍相如广成传舍:②左右欲刃相如:③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①安置住宿②用刀杀③穿,怀揣【知识归纳与拓展五】•名词作动词的判断规律:•①两个名词连用,不构成并列或修饰关系,而是动宾(支配)关系(即名词带宾语),则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微风鼓浪——激起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道芷阳间行——取道•②名词后面跟着代词。•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命名•买五人之脰函之——用木匣子装•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在庙堂上)以礼相待③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沛公欲王关中——称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游泳•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上前④名词后面带补语。•沛公军霸上——驻军•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⑤名词前面或后面有“而”字与动词连接。•去今之墓而葬焉——修墓形容词作动词•指出下列句中红色字的意义。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①尊重②宽待【知识归纳与拓展】•规律与名词活用为动词基本相同,主要有:①形容词后面带宾语。•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亦以明死生之大——表明、阐明②形容词后面带补语。•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老死③形容词作谓语。•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远离•图穷而匕首见——全部打开•①完璧归赵-•②秦王恐其破璧-•③宁许以负秦曲-•④毕礼而归之-•⑤大王必欲急臣使……完整使……破碎使……承担使……回去使动用法“使……”使……着急【知识归纳与拓展六】•所谓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对它后面的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的辨别与翻译:①依据上下文,谓语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若不能用一般的支配关系来解释,则是使动词。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②判断名词、形容词使动用法,须首先判断该词是否活用为动词,再据上下文关系来确定。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③不及物动词后面若带宾语,一般表示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④名词前的形容词,若没有修饰限制作用,一般是形容词使动用法。臣请完璧归赵⑤使动用法的翻译格式:“使+宾语+动词”。例如:宁许以负秦曲——使秦(国)负(承担),(动词使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之(为)王,(名词使动)•①且庸人尚羞之-•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羞耻以……为先;以……为后意动用法“以……为”翻译:“把……当作(放在)”“感到……”(认为……)【知识归纳与拓展七】•所谓意动用法,是指动词对其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者“将它(当)作什么”的意思。•意动用法的辨别与翻译:①代词前的形容词,一定活用为使动或意动。吾妻之美我者②意动和使动的区别:使动用法会使宾语指代的事物具有某一性质或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带有客观实在性;而意动用法只是一种主观认识或感觉,不会使宾语指代的事物发生客观的变化。使动式可变换为“使……怎样”式,而意动式则变换为“以……为……”式。•意动用法的翻译格式:“以+宾语+为+形容词”或“把(将)+宾语+当作+名词”。例如:客之美我者——以我为美(认为我美丽)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以之为奇、把其父当作宾客(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看待)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文言文词类活用一览表动词使动词意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文言句式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③臣窃以为其人勇士•④相如素贱人•①而君幸于赵王.•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①何以知之.•②求人可使报秦者•③拜送书于廷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积累成语完璧归赵怒发冲冠布衣之交负荆请罪刎颈之交价值连城出自本文的成语1、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将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2、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愤怒之极。3、布衣之交:布衣:平民。旧指贫寒老友。本文指百姓之间的交往。出自本文的成语4、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诚恳认错,请求责罚。5、刎颈之交:刎颈:割头。交:交情,友谊。指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6、价值连城:形容物品价值特别高,极其珍贵。
本文标题:《廉颇蔺相如列传》重点语句翻译(上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18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