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高一历史课件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1931年“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原因日本根源:为实现大陆政策。1927年东方会议确定侵略满蒙方针。直因:为摆脱经济危机及其引起的政治危机。为打破华盛顿体系与美国争雄。有军国主义传统,军部法西斯势力形成。日俄战争奠定了侵略我国东北的基础。东方会议以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之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原因中国:东北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蒋介石忙于剿共无暇北顾。国际:欧美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日军以沈阳为目标进行攻城演习坂垣征四郎号称“陆军之花”1929年任关东军高级参谋,长期从事侵华活动。1948年被判决为甲级战犯,处以绞刑1931年9月18夜,依据坂垣的策划,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件的发生地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蒋介石的态度和后果态度:密电张学良不予抵抗。后果;东北军退入关内,东北三省沦陷,随后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实质和影响原因根源:阶级本质决定其必然反共反人民,怕抵抗会使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便于中共借机壮大,宁亡于日不亡于共。民族失败主义论,认为中日实力相差悬殊,抵抗会亡国。有条件(保持本土18省)让出东北论,对日本抱有幻想。依赖外援论,幻想欧美干预。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实质和影响实质;卖国反共,实现独裁统治。影响:助长日本侵华气焰。东北三省迅速沦陷。更加全力剿共。遭到国人声讨,爱国人士举起抗日反蒋旗帜,不久改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1932年3月,日本扶植下的傀儡溥仪,成为伪满洲国执政。国际联盟的态度及其实质态度:不同意中国恢复事变前的东北原状;不承认日本维持伪满独霸东北的要求;主张“国际合作”。实质:将东北三省变为列强共同的殖民地。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中共的抗日救亡活动九一八事变后发表宣言,谴责日本侵华,揭露蒋介石不抵抗政策,提出发动群众打击日本的号召。派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后来组成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为主要领导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李兆麟周保中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女英雄赵一曼中共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战士同日军作战与日军激战的东北抗日联军东北人民的抗日救亡活动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东北有三千余万民众,二百余万健儿,各输其财,各捐其躯,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作最后之决斗。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东三省各界联合会宣言爱国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爱国力量的抗日救亡活动举起抗日反蒋旗帜:因日本的加紧侵略;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宋庆龄、蔡元培在上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要求政府释放政治犯,保障人民抗日权利。冯玉祥与吉鸿昌(中共党员)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后被蒋勾结日伪军夹击失败。蔡廷锴、李济深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宣布抗日反蒋,与红军签订《抗日停战协定》。后被蒋勾结日军夹击失败。吉鸿昌谢谢光临
本文标题: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高一历史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87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