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人音--2015年-四年级下册-第7课《回声》教案
第七课《回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聆听《羊肠小道》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美国大峡谷和希腊的小岛桑托尼。2、能感受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各乐段的情绪并能联想到乐曲所描绘的情景。教学重点:通过欣赏《羊肠小道》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音乐想象力。教学难点:分析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的音乐结构。教学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激趣音乐导入:听这是什么动物的叫声?1、播放《羊肠小道》的引子部分的驴叫。2、介绍作品名称及组曲《大峡谷组曲》。二、欣赏过渡语:我们欣赏音乐的时候为什么能联想到某些情景呢?那是因为音乐模仿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声音。下面我播放几段音乐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音乐模仿了什么声音?教师:播放①小提琴模仿驴嘶鸣的音乐片段。②用椰壳表现驴蹄声音的音乐片段。③八音盒的音乐片段。④表现流水的音乐片段。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教师不要用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联想)。教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虽然大家联想的结果有所不同,但都能从音乐中联想到一定的情景。如果把这些音乐限定在特定的环境之中,那么大家的联想就可能会近似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美国作曲家格罗菲的一首管弦乐组曲《大峡谷》选段中的《羊肠小道》,听一听,这首乐曲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参考答案:好像一个人骑着毛驴看着美丽的景色,摇晃地走在小路上)。提示:这一部分你能听出驴叫声及驴子在山谷的羊肠小道上上山下山的走路声。设问:在这一段音乐中你能想象旅游者骑着毛驴的情景吗?边听讲边编一个小故事,这一段主奏的乐器叫什么名称?三、创造1、谁能讲讲你从音乐中听的故事?2、欣赏乐曲第二部分。提示:如果说第一部分主要是描写驴子的,那么这一部分主要描写的是什么?你能想像吗?3、师生讨论。四、拓展1、复听第一与第二部分。提示:两部分连起来欣赏故事就较完整了,你能编出来吗?2、完整欣赏全曲。教师:经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对音乐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是作曲家在游览了大峡谷之后创作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也是地球上自然界七大奇景之一,由于各岩层质地不同,在不同时间的日光照射下,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不同的色彩。如果在月夜,大峡谷又呈现出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意境。《大峡谷》组曲共有五首,分别是日出、如画的沙漠、羊肠小道、日落和暴风雨,描绘了大峡谷变换无穷、神奇雄伟的景色。《羊肠小道》是《大峡谷》组曲的第三首,这是一首描绘性很强的乐曲,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旅游者走在大峡谷崎岖的小道上的情景。下面我们完整地欣赏全曲,说一说你们有什么感想?(山谷里的景色真美啊!大自然真美啊!!)五、编创与活动:到山谷去旅游1把本单元的内容整合起来,加上各种手段(打击乐、自制乐器、人声等)创设旅游情景。2、形式可以各组,也可以几个人,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大家策划创编。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回声》2、音乐知识:力度记号3、演唱《友谊的回声》教学目标:1、认真聆听《回声》,知道音乐中表现回声的方法,感受音乐与大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秘。2、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与神奇。鼓励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追求友谊并建立美好的友谊。3、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趣的游戏中,学会“f”、“p”强弱记号,并能自信的,自如地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复习反复记号“||::||”。3、掌握前半拍休止2/4OXXX|……音乐中表现回声的方法,后半拍起唱的演唱方法。4、认识A—B的二段体结构。教学难点:1、学习使用气息控制声音的强弱。2、认识并掌握力度记号“f”、“p”。了解“ff”、“pp”、“mf”、“mp”。3、认识切分节奏“XXX|”,并熟练的运用。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歌谱……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设问:你听听这支歌讲些什么?这支歌的歌名叫什么?2、介绍《回声》是一首无伴奏合唱的世界名曲,从16世纪至今仍是一首经3、复听《回声》;边听边看教材中的歌词,听了这首歌使你联想起什么?二1、刚才我们做了“回声”的游戏,再听一首歌曲——2、3、(1)(2)先学习四行谱:前面8小节大家自学。接下去部分由教师唱。自学的时候一定要用2/4(3)师生接唱四行歌谱:即学生唱前8小节,教师接唱后面的16个小节(教师后面的16小节大量是切分节奏,所以学生有困难,通过教师范唱学生听唱逐步解法)。师生交换接唱4、学生自学第二乐段(最后的14小节歌谱)5、完整唱全曲。中间部分的,6、教师要指导学生唱好歌曲的意境,把作品所描绘的景色表现出来,歌唱时脑海中要有画面。三、音乐知识:力度记号f、p1、2、看课件:从人数的对比上可以看出力度的表现要求越来越高。第一幅图:一人与众人,很显然,若以同样力度起唱,他们的音量对比是p-f。第二幅图:一人与三人,虽然在力度上可能有些差别,但要表现p-f,必需作些技术上的处理。第三幅图:一人对一人,那就必需在声音技术上作精心的处理,才能做到f-p的要求的效果。3.这幅图的力度效果练习,是一个由能自然到人为加工的过程,让学生对力三、创造表现1.2.(1)介绍方法:刚才这支歌表演是采用一支小型合唱组(几个人)间隔一小节追随一支大型合唱组,形成声音力度强弱的对比,表现出回声的效果。我们也学着做一下,我们全班?人对5人。5人模仿?人发出的声音:“噢”(2)3.4.小结:我们自己做了“回声”的实验。四、完美结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感受了回声,你现在知道音乐中是怎么表现回声的吗?对,运用了两个力度记号,那就是强、弱。除了这两个力度记号,音乐中还有一些记号也是表示力度的,也有表现力度的变化过程的,我们在以后的时间里再接着学习。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力度记号的识记2、演唱《山谷静悄悄》教学目标:1、认识力度记号“pp、p、mp”,并能准确地运用。2、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表现音乐形象。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歌曲的意境想象。4、让学生初步了解合唱接触合唱。教学重点:1、力度记号的识记和运用。2、通过对力度记号的掌握以及歌曲的演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歌曲的意境想象。教学难点:1、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音乐教学必须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把力度记号从识记到运用,最后去表现音乐所塑造的美好形象。2、休止符乐句的掌握和演唱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师模仿回声现象思考:这个是一种什么现象?(师模仿——师生一起合作模仿回声)师:上课之前,老师要大家猜猜,我现在模仿的是一种什么自然现象?(回声)师:你觉得回声有什么规律?第一次和第二次反射回来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强弱的力度变化)二、寓教于乐1、初听歌曲思考:山谷里有什么景色呢?师:山谷里有声音就会产生回声,那没有声音的时候是怎样的呢?(静悄悄),静悄悄的山谷里有什么景色呢?师生讨论:山谷有雾,有花,有小白兔,所以没有声音,静悄悄的2、再听歌曲“叮咚叮咚”是什么声音?(小铁锤敲打石头发出的声音)3、难点乐句教学听难点乐句(1)你能模仿一下敲打的声音吗?(2)学唱师:要学会这个“丁冬”声可不简单呢,请你找找这个乐句的节奏有什么特点(3)跟师找休止符特点,学唱(4)用拍手解决休止符(5)p、pp、渐弱记号的演唱师:学会了他的节奏,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别忘了,我们现在是在安静的山谷里,要注意他的强弱力度。4、再听全曲(1)师:静悄悄的山谷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歌声,同时还在歌声里给我们带来了三个问题,请大家在歌声里寻找答案幻灯片出示:什么在飘飘?什么在闪耀?什么在奔跑?(2)师用歌声再次提问,生回答(3)师生用歌声来问答你能用歌声来回答我的问题吗?师生互换5、歌曲处理师:既然我们在这美丽安静的山谷里唱歌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达呢?(轻柔,优美)师:歌曲里也标出了很多的力度记号,我们来看(1)讲解歌曲标志的渐强、渐弱记号;pp、p、mp等力度记号(2)用轻柔,优美的歌声演唱全曲三、创造表现1、我们用美妙的歌声演唱歌曲,让原本安静美丽的山谷又热闹起来,静悄悄的山谷又产生了什么现象?(回声)你能模仿一下吗2、拓展合唱部分00i5i5|003131|师:地质队叔叔们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家了,但是他们用小铁锤敲打的“丁冬”声却一直回荡在山谷里,让我们模仿小铁锤的“丁冬”声3、听原唱,加拓展部分4、拓展二部合唱:4·42|4·3———|师:你们的回声模仿的惟妙惟肖,让我不禁又有了新的想法,山谷里有各种小动物,他们也想加入这美妙的歌声,请大家仔细听,当老师模仿小动物的歌声时,歌曲又有了什么变化?四、完美结课同学们在这美丽的山谷里学会并演唱动听的歌曲,美丽的大自然需要我们的保护爱心才会更加的美丽,让我们在大家动听的歌声里结束这节课。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新人音--2015年-四年级下册-第7课《回声》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191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