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电动三轮车篷车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第1页共7页电动三轮车/篷车装配通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三轮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产品装配的基本要求,连接方式,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总装的通用技术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电动三轮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产品的装配。2引用文件2.1JB/T5994-1992装配通用技术要求2.2GB/T7935-2005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2.3GB/T13924-2008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2.4GB10096齿条精度2.5JB/T7929-1999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2.6JB/T9166-1998摩托车紧固件扭矩值选择规范3术语和定义无。4职责4.1PMC部负责执行本标准要求内容。4.2品管部负责对本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工作。5过程方法和要求5.1基本要求5.1.1必须按照设计、工艺要求及本规定和有关标准进行装配;5.1.2装配环境必须清洁;高精度产品的装配环境温度、湿度、防尘量、照明防震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5.1.3所有零部件(包括外购、外协件)必须具有检验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5.1.4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砂粒、灰尘和油污等,并应符合相应清洁度要求;5.1.5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划伤和锈蚀;5.1.6油漆未干的零件不得进行装配;5.1.7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5.1.8各零、部件装配后相对位置应准确;第2页共7页5.1.9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机操作,特殊部位必须上机操作时应采取特殊措施,应用防护罩盖住被踩部位,操作者须穿平底步鞋以防止破坏漆膜,电瓶及非金属等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5.2紧固件的装配5.2.1螺栓、螺母:一端用开口扳手固定,另一端用气扳机拧紧,当紧固螺栓规格M10以上时,气扳机应冲击2次以上,开口扳手与气扳机的规格与紧固螺栓相对应,压缩空气压力应达到气扳机使用要求;5.2.2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与板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螺钉及螺栓头部不得损伤;5.2.3电动正三轮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重要部位紧固件扭矩值见表1;未标注的部件参照标准紧固件扭矩值见表2;自攻螺钉扭矩值见表3;未标注级别的螺栓为8.8、螺母8级。5.2.4螺钉、螺栓和螺母拧紧后,螺钉、螺栓一般应露出螺母2-3个螺距,其支承面应与被紧固零件贴合;5.2.5沉头螺钉紧固后,沉头不得高出沉孔端面;5.2.6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5.2.7开口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尾部应分开不小于90°;5.2.8装配紧固时,弹簧垫圈应压平,弹簧垫圈不能断裂或产生其他的变形;5.2.9带槽螺母:先将螺母按规定力矩拧紧,装上开口销,将开口销尾部分开不小于90°;5.2.10双螺母防松:安装时,薄螺母在下,厚螺母在上,先紧固薄螺母,达到规定要求后,固定薄螺母不动,紧固上面厚螺母。表1电动三轮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重要部位紧固件扭矩值序号安装部位名称规格扭矩值﹝N·m﹞备注1方向立柱盖型螺母M22×160~70M24×165~75M25×175~85M25×1.575~85M26×185~95M27×185~95M45×1.585~952方向立柱锁紧六角螺母螺栓M24×165~75M25×175~853方向立柱锁紧六角螺母M1035~45M22×160~70M25×1.575~854方向把管锁紧螺栓M10×1.535~455方向把管卡子锁紧螺栓M818~25第3页共7页6转向器螺栓、螺母M820~30M16×1.5100~1207转向盘螺母M10×1.535~45M1230~458下连接板螺栓M818~25M10×1.535~459仪表支架螺栓M64~74.8级10前照灯支架螺栓M820~304.8级11前减震器螺栓M1230~4512前泥瓦螺栓M64~74.8级13前制动盘螺栓M10×1.535~45M12×1.2555~6514前制动器螺栓M10×1.535~4515前轮轴锁紧螺母M10×1.2550~60M12×1.2555~65M14×1.570~85开槽薄螺母M20×1.5150~18016油箱螺栓、螺母M820~304.8级17脚踏板总成螺栓、螺母M10×1.522~354.8级18后减震器螺栓、螺母M10×1.535~45M12×1.2555~6519后悬架主、副吊耳螺栓、螺母M1255~65M14×1.570~8520U型螺栓锁紧螺母M10×1.535~45M1245~55M12×1.2555~6521调节杆螺栓、螺母M1235~40M1680~12022发动机悬挂螺栓、螺母M820~30M10×1.535~4523发动机吊架连接螺栓、螺母M825~30M10×1.535~4524启动杆螺栓M68~12M820~3025空滤器螺母M64~726变速杆螺栓、螺母M68~12M820~30M1225~3527二传轮组合螺栓、螺母M820~30M10×1.535~45M1685~9528后轮总成螺母M14×1.585~100第4页共7页锥度螺母M14×1.5126~15429消声器螺栓、螺母M68~12M820~30M818~25悬挂用4.8级M10×1.535~4530传动轴螺栓M820~3031制动总泵螺栓、螺母M820~30M10×1.535~4532制动踏板总成螺栓、螺母M820~30M10×1.535~4533制动软管螺母M1620~4034制动硬管接头螺母M1015~1835驻车制动螺栓、螺母M820~254.8级36后桥总成﹝部装﹞螺栓、螺母M820~30M10×1.535~45M1235~45M20×1.5200~25037电器安装螺栓、螺母M64~738半管与电机组装内六角螺栓M8×2020~30表2标准紧固件扭矩值序号名称规格扭矩值﹝N·m﹞备注6.8﹝6﹞8.8﹝8﹞1螺栓、螺母M42~32~3M53.5~64~7M66~97~11M816~2118~25M1028~3630~40M10×1.2532~4035~45M1242~5245~55M12×1.548~5650~60M12×1.2555~6555~65M1460~7060~70M14×1.570~7570~90M14×1.2580~8580~1002螺钉M41.0~2.01.5~2.5M53~53.5~5.5M65~86~10M815~2016~23M1022~2825~30注:螺钉的扭矩值适用于覆盖件上的螺钉,若是用于铁件联接,则应参照螺栓的扭矩值第5页共7页表3自攻螺钉扭矩值规格ST3.5ST4.2ST4.8扭矩值﹝N·m﹞1.5~32.5~53.5~6.55.3滚动轴承的装配5.3.1轴承在装配前必须是清洁的;5.3.2对于油脂润滑的轴承,装配后一般应注入约二分之一空腔符合规定的润滑脂;5.3.3用压入法装配时,应用专门压具或在过盈配合环上垫以棒或套,不得通过滚动体和保持架传递压力或打击力;5.3.4轴承内圈端面一般应紧靠轴肩,距离应不大于0.1mm;5.3.5轴承外圈装配后,其定位端轴承盖与垫圈或外圈的接触应均匀;5.3.6装配可拆卸的轴承时,必须按内外圈和对位标记安装,不得装反或与别的轴承内外圈混装;5.3.7滚动轴承装好后,相对运动件的转动应灵活、轻便,不得有卡滞现象;.5.3.8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均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法检验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的120°范围内应均匀接触;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范围内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0.03mm的塞尺检查时,不得塞入外环宽度的三分之一。5.4链轮链条的装配5.4.1链轮与轴的配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5.4.2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轮齿几何中心平面应重合,其偏移量不得超过设计要求;若设计未规定,一般应小于或等于两轮中心距的千分之二;5.4.3链条与链轮啮合时,工作边必须拉紧,并保证啮合平稳;5.4.4链条非工作边的下垂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未规定,应按两链轮中心距的1%~2%调整。5.5键的装配5.5.1装配时,不得用锤直接敲击键,敲击时必须中间垫以软金属垫,或不易损伤键表面的垫块;5.5.2平键装配时,键与轴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两端不得翘起。5.6压装5.6.1压装时不得损伤零件。5.6.2压入过程应平稳,被压入件应准确到位;5.6.3压装的轴或套引入端应有适当导锥,但导锥长度不得大于配合长度的15%,导向斜角一般不应大于10°;5.6.4将实心轴压入主盲孔时,应在适当部位由排气孔或槽;5.6.5压装零件的配合表面除有特殊要求外,在压装时应涂以清洁的润滑剂;第6页共7页5.6.6用压力机压入时,压入前应根据零件的材料和配合尺寸,计算所需的压入力。压力机的压力一般应为所需压入力的3~5.5倍。5.7制动器的装配蹄式制动器在自由状态时,制动衬面与制动鼓的间隙应调整(0.25~0.5)mm范围。5.8电气系统的装配5.8.1电气元件在装配前应进行测试、检查,不合格者不能进行装配;5.8.2仪表、指示器显示的数码、信号应清晰准确,开关工作可靠;5.8.3应严格按照电气装配图样要求进行布线和连接;电线、电缆接线应正确,连接牢固可靠,并不得有破口、龟裂等现象;5.8.4所有导线的绝缘层必须完好无损,导线剥头处的细铜丝必须拧紧,需要时搪锡;5.8.5焊点必须牢固,不得有脱焊或虚焊现象;焊点应光滑、均匀;5.8.6走线应成束,排列要美观,线头应有标号,导线可能有机械损伤的部位,应采用套管予以保护,套管里的导线不允许接头;5.8.7各操纵机构应保证操作轻便灵活、松紧适度;所有要求自动回位的操纵件,在操纵力去除后,应能自动返回原来位置;5.8.8线管在弯曲处以及长度大于800mm时,应用管卡固定或焊于支架上。5.9总装5.9.1外购件、外协件必须具有合格证明;品管部应抽样测试,确认合格后方可装机;5.9.2产品入库前必须进行总装,在总装时,对随机附件也应进行试装,并要保证设计要求;5.9.3对于需到使用现场才能进行总装的大型或成套设备,在出厂前也应进行试装,并要保证所有连接或配合部位均符合设计要求;5.9.4产品总装后均应按产品标准和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试验和检验;5.9.5整机外观应整齐、美观、轮廓清楚。外露的机加工面极其需防锈的表面均应清理干净,涂以防锈漆或防锈脂。5.10试验方法新产品投产前及老产品有较大改动后,应按相应的试验标准及产品试验大纲规定进行相应的试验。5.11检验规则装配好的产品,应由质量检验部门按图样、有关技术文件和本标准进行检查和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5.12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5.12.1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应附有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的标志;第7页共7页5.12.2产品出厂应附有合格证明书,其中需注明:5.12.2.1制造厂名称或代码;5.12.2.2产品名称、型号与规格;5.12.2.3产品出厂编号,出厂日期;5.12.3产品经检验合格后应进行防护处理或包装;5.12.4产品的防护、包装、运输和贮存,应符合有关标准或订货协议的规定。6记录无。7附录无。
本文标题:电动三轮车篷车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238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