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Ag免疫应答消除Ag组织损伤、生理功能改变超敏反应/变态反应Hypersensitivity/allergy定义•超敏反应: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和记忆性超敏反应的分类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或过敏反应型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其中Ⅰ、Ⅱ、Ⅲ型由免疫球蛋白介导,属体液免疫Ⅳ型由致敏淋巴细胞介导,属细胞免疫I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一、Ⅰ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主要特点:1.发生快、消退快;2.参与的抗体为IgE,参与的细胞为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3.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特异性个体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成分与细胞变应原1.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青霉素、链酶素、普鲁卡因等;2.吸入性变应原:花粉、尘埃、皮屑、动物唾液、真菌菌丝或孢子等;3.食物变应原:鱼、虾、牛奶、蛋;4.某些酶类物质。*抗原的两个特性——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抗原性(antigenicity)完全抗原(completeantigen):免疫原性+抗原性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antigen):只有抗原性无免疫原性(小分子)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hapten)半抗原+载体完全抗原抗体IgE抗体IgE为亲细胞抗体,IgE由鼻咽,扁桃体,气管和胃肠道黏膜下固有层中的B细胞产生。通过Fc段与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表面的FcR(FcRI)结合,使机体致敏。IL-4、5、6、10IL-13、GM-CSFNK1.1+CD4+T细胞IL-4抗原IL-4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下及皮肤下的结缔组织内靠近血管处,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在外周血中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具有高亲和性IgEFc受体(FcεRI),胞质中有嗜碱性颗粒。激活后可释放出颗粒性物质。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上皮下的结缔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被一些细胞因子作用后可表达高亲和性FcεRI并使CRI和FcγR表达增加,可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生物活性介质中,一类是具有毒性作用的颗粒蛋白及酶类物质,可杀伤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另一类介质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脂类介质类似。储备的物质:组胺(histamine)、激肽原酶(→缓激肽)引起即刻(或速发相)反应(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几秒钟发生)新合成的物质:白三烯(leukotriene)、PAF、前列腺素D2引起晚期(迟缓相)反应(发生需6-12h,并持续数天)作用: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多、嗜酸性粒细胞趋化。效应物质:分为两类二、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发生机制(1)致敏阶段(2)激发阶段(3)效应阶段即刻/早期相反应晚期相反应全身性过敏反应:药物:青霉素、链酶素、普鲁卡因血清: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呼吸道过敏反应:哮喘过敏性鼻炎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皮肤:荨麻症、特应性皮炎、血管性水肿常见疾病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过敏性鼻炎•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多哮喘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纤体分泌增加治疗过敏性胃肠炎•常见抗原:鱼、虾、牛奶、蛋、海鲜;•症状:过敏性腹泻、腹痛防治原则1.远离变应原:皮肤试验2.脱敏疗法①异种免疫血清脱敏:小剂量、短间隔、多次②特异性变应原脱敏:小剂量、长间隔、多次3.药物防治①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色甘酸二钠)②生物活性物质的拮抗药(如开瑞坦,为组胺受体阻断剂)③抑制免疫和炎症反应的药物(糖皮质激素)④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的药物(如肾上腺素、氨茶碱)4.免疫新疗法•XXX,男,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之后逐渐加重•溶血性贫血•肝、脾肿大•3天后神萎、吸吮反射和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低下。5天,出现发热、两眼凝视、肌张力增高、抽搐、角弓反张等。II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是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发生机制1.靶细胞表面抗原1)细胞固有的抗原:正常血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ABO血型抗原、Rh抗原、HLA抗原)2)外来抗原或半抗原吸附在细胞上自身修饰的抗原:理化因素,污染等所致药物结合所致(药物过敏血细胞减少症)3)交叉抗原:链球菌胞壁与正常膜间的共同抗原2.抗体、补体和效应细胞的作用IgG、IgM类抗体打孔!补体的溶解作用MAC组分C6C9C7C5C5的活化C3bC4bbC5aMAC的形成bC6C7MAC插入细胞膜bC6C7C9C9C9C9C9C9C9C9C9临床常见的Ⅱ型反应性疾病1.同种异体间的II型超敏反应输血反应ABO血型不符(IgM)新生儿溶血症母子间Rh血型不符多见(IgG)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预防•Rh阴性妇女在娩出Rh阳性婴儿72h内,应尽早肌注抗RhIgG•母亲血浆置换•宫内输血•提前分娩治疗•血浆或白蛋白•血浆置换•激素•酶诱导剂•光疗•中药2.自身免疫性II型超敏反应甲基多巴类药物或某些病毒如:流感V、EBV感染,RBC膜发生改变从而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药物过敏血细胞减少症青霉素,磺胺等药物抗原表位能与血细胞膜蛋白,血浆蛋白结合获得免疫原性→机体产生对药物抗原的抗体→溶血、粒细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s综合征)1.临床特点以肺出血和进行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2.发生机制肺泡基底膜抗原改变(包括修饰和隐蔽表位的暴露)病毒感染、吸烟等产生IgG类抗体肺泡基底膜和肾小球基底膜存在共同抗原肾、肺组织损伤4.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属特殊的Ⅱ型反应(靶细胞功能的改变)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III型超敏反应是由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和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等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基本特点游离Ag+致敏Ab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全身或局部血管基底膜或组织间隙炎性变化未能及时清除组织局部易沉积量过大补体障碍吞噬细胞障碍局部血管高压与涡流血管通透性增加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条件1.局部IC病1)Arthus反应:实验性局部Ⅲ型超敏反应。1903,Arthus发现马血清经皮下反复免疫家兔数后,当再次注射马血清,局部出现红肿、坏死等称之Arthus反应。2)类Arthus反应: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局部皮肤红肿、坏死等。临床上常见的Ⅲ型反应性疾病2.全身性IC病1)血清病大量注射马血清后1-2W→出现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痛和一过性蛋白尿等。原因:抗毒素抗体+抗毒素→IC→沉积致病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族溶链感染后2-3w可引起。80%由III型超敏反应引起。3.慢性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SLE:细胞核物质(如DNA、RNA、核内可溶性蛋白)刺激机体产生抗核抗体,形成IC,沉积于周身毛细血管、关节滑膜、心脏瓣膜等处,引起全身性损伤。类风湿关节炎:体内变性IgG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称为类风湿因子,IgM类为主),形成IC,沉积于全身小关节滑膜处,引起小关节红肿、变形僵直、失去运动功能。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typehypersensitivity,DTH)Ⅳ型超敏反应是抗原诱导的T细胞免疫应答。效应T细胞与特异性抗原结合作用后,引起的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此型超敏反应发生较慢,通常在接触相同抗原24~72小时出现炎症反应,因此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特点:1.发病迟缓(24~72h后)2.与抗体、补体无关3.T细胞介导(又称细胞介导型)发生机制抗原:胞内寄生菌、病毒、寄生虫、异体组织细胞及吸附于细胞上的半抗原等效应机制:•CD4+Th1细胞:通过释放趋化因子、IFN-、TNF-、IL-2、IL-3和GM-CSF等细胞因子,产生以单核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CD8+CTL细胞:通过脱颗粒和Fas-FasL途径导致靶细胞裂解或凋亡。CD40-CD40L1.传染性迟发超敏反应胞内寄生菌,真菌,病毒污染诱发的Ⅳ型超敏反应是在感染过程中发生的,故称迟发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结核菌素试验2.接触性皮炎抗原有:油漆、染料、农药、化妆品、某些药物如磺胺、青霉素等。患者局部出现皮肤红肿、皮疹、水疱、甚至剥脱性皮炎(抗原与皮肤角蛋白结合成完全Ag)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1.异种抗原:指来自于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质,如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细菌、外毒素、类毒素)、动物免疫血清、植物蛋白等。血清病、类Arthus反应2.同种异型抗原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所存在的抗原,由于遗传基因的不同所致a红细胞抗原:ABO血型和Rh血型抗原b白细胞抗原(HLA)c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原性3.自身抗原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①被隔离的自身成分的暴露与释放②自身成分的改变或修饰:感染、药物、物理损伤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溶血性链球菌扁桃体感染风湿性心肌炎四型超敏反应的比较掌握:四种超敏反应概念掌握:四个型别超敏反应的机制掌握:常见超敏反应疾病熟悉:超敏反应的防治、超敏反应的变应原要点
本文标题:第20章超敏反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280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