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解读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解读2014年2月27日第一部分《细则》产生的背景截止2012年底,全国孵化器总数达到1238家,其中国家级435家;孵化面积43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7万家;毕业企业4.5万家,其中上市企业超过180家;提供就业岗位143万人,其中大专以上达到74%;引进人才(千人计划)超过400人。一、全国孵化器总体概况我国孵化器正历经“引进—发展—输出”这样一个历程:引进阶段(1987—1990年):主要是引进、学习国外孵化器的建设模式和经验,在我国探索建立孵化器。所以此阶段也为“探索”阶段。发展阶段(1991—2013年):是我国孵化器快速发展时期。在此时期我国孵化器又经历了“推广(1991-1995)——多元(1996-2007)——网络(2008至今)”阶段,全国孵化器形成了“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特色专业化、运作国际化、组织网络化”格局。输出阶段(2002—2013年):我国孵化器已走出国门,延伸到国外,相继在美国(马里兰)、英国(剑桥、曼城)、俄罗斯(中俄科技园)、新加坡等国家建立起了科技园。“十一五”期间,对俄罗斯、中欧、非洲和东南亚20多个国家或地区300多人次进行了孵化器管理培训。一、全国孵化器总体概况孵化面积世界第一在孵企业数量世界第一硬件水平世界一流孵化服务质量全球孵化器数量世界第一12345我国孵化器一、全国孵化器总体概况我国孵化器存在的问题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量多质不高整体服务能力不强存在着优良硬件环境与少量入孵企业之间的反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部分地区政策环境不优化二、我国孵化器存在的问题《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从注重载体建设向注重主体培育的转变;从注重企业集聚向注重产业培育的转变;从注重基础服务向注重增值服务转变;从注重科技创业孵化向注重科技创新创业的全链条孵化转变;从注重自身建设向可持续发展转变;(1)实现五个转变三、孵化器“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①到2015年,全国孵化器数量达1500家,其中国家级达到500家,并实施国家级孵化器的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②国家级孵化器30%以上建立了创业苗圃和企业加速器,50%以上具有天使投资和持股孵化功能,60%以上从业人员接受孵化器专业培训,80%建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90%形成创业导师辅导体系。③建立10个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区、100家标杆孵化器、1000个高层次创业团队、10000家高成长性企业。(2)发展目标三、孵化器“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问题?目标?要求?三、孵化器“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理论专家对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催生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的出台:四、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出台《武汉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叶苗鲁克雄)《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张根明)《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财务与金融》12年6期)《基于孵化功能的企业孵化器孵化能力的界定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张礼建)《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绩效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晏敬东)……第二部分《细则》内容及解读一、《评价细则》概要1、加强和规范孵化器管理,引导我国孵化器的健康发展。2、提升孵化器的服务能力和绩效。3、提高社会贡献率。建立目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对象: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源头企业和科技创业人才为目标,以加强孵化环境和能力建设为导向。按照定性与定量、总量与比值相结合的方式,对孵化器的综合能力、整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客观评价。1.目标和导向性原则依据各孵化器报送科技部火炬中心的统计数据和报告,通过定量分析和专家评审方式实施评价,并适时公布评价结果。评价原则:2.科学和客观性原则3.公平和公正性原则一、《评价细则》概要各孵化器报送科技部火炬中心的统计数据和报告。评价依据:定量分析专家评审公布评价结果评价形式:一、《评价细则》概要自《细则》(实行)发布之日起实施。实施时间:服务能力45%,孵化绩效30%,社会贡献25%一级指标(3个)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26个)略。略。二、《评价细则》指标体系结构三、《评价细则》指标体系内容三、《评价细则》指标体系内容三、《评价细则》指标体系内容四、《评价细则》基本定义指为入孵企业服务的全职人员(不含物业服务专职人员)。服务人员:1指符合《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国科发高[2010]680号)规定条件的企业。即:注册不超过2年;注册资金≤300万元(现金),如是创新及海外人才≤500万元,特殊行业(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农业等)≤1000万元;迁入企业上年收入≤200万元)。2在孵企业:需经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备案。3创业导师:指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产品或工艺设计、诊断、检测等服务的,提供数据、软件、装备、设施等共享资源的,以及提供融资、市场开拓、人才引进等服务的公共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4指孵化器或其下属公司自有的(无偿资助、周转金或股权投资等形式)。5孵化基金:帮助尚未成熟的创业项目逐步具备商业价值并成立企业的场所和平台。6创业苗圃:指以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成长性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满足高成长性企业对于空间、管理、服务、合作等方面个性化需求的新型空间载体和服务体系。加速器:7四、《评价细则》基本定义指根据《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高[2010]680号)规定的条件毕业,并已迁出孵化器场地的企业。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连续2年收入累计≥1000万元、收购、兼并、上市,其中占任意2条,都为毕业企业。8毕业企业:指高校在读或毕业未超过二年的大学生或研究生独自创办或大学生团队合作创办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学生本人应是承担企业技术研发或经营管理主要职责的核心人员。9大学生创办企业:四、《评价细则》基本定义五、《评价细则》指标界定指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和使用情况。1.5考核期内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和服务效果:1指孵化器承担的火炬计划统计、总结报告及有关数据调查等工作,是否完整、真实、准确、及时。21.6统计和总结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指获得孵化基金股权投资的在孵企业的数量与在孵企业总数的比例。31.7考核期内孵化基金投资在孵企业的数量占在孵企业总数的比例:一、服务能力指获得股权和债权融资的在孵企业的数量与在孵企业总数的比例。1.8考核期内获得投融资的在孵企业数量与在孵企业总数的比例:4指孵化器开展的国际孵化业务培训、国际技术转移、国际项目对接,以及引进留学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到孵化器创业等方面的工作情况。51.10考核期内孵化器开展国际合作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工作:指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各类服务所获得的收入(不包括房租或物业管理等收入)与孵化器总收入的比例。61.11考核期内孵化器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指孵化器本身获得省级以上部门(包括科技、教育、人社、工信、商务等)支持的各类项目和荣誉的数量。71.12孵化器获得省级以上各级政府部门支持的各类项目和荣誉的数量:五、《评价细则》指标界定指获得各类知识产权授权(包括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的在孵企业数量与在孵企业总数的比例。2.3获得知识产权的在孵企业数量占在孵企业总数的比例:1指在孵企业用于技术研究开发的资金总额与在孵企业营业总收入的比例。22.4考核期内在孵企业研发总投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二、孵化绩效五、《评价细则》指标界定指获得各类省级以上科技计划(基金)立项和省级以上科技奖励的在孵企业的数量占在孵企业总数的比例。科技计划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惠民计划、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火炬计划、支撑计划、星火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重点试验计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软科学研究计划、科研院所计划开发专项等。2.5考核期内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计划和科技奖励的在孵企业数量占在孵企业总数的比例:3指在孵化器内获得省级以上科技领军人才计划的人数,包括“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等。42.6考核期内孵化器中获得省级以上科技领军人才计划的人数:五、《评价细则》指标界定指在考核期内,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在孵企业的数量与在孵企业总数的比例。3.3考核期内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在孵企业数量占在孵企业总数的比例:1指从孵化器毕业的企业中,上市、被其他企业收购或控股的、或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的累计数量。23.4孵化器毕业企业中上市、被并购或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数量:三、社会贡献五、《评价细则》指标界定指孵化器组织的有关人员培训、项目对接、产品展示、人才引进、市场开拓、国际合作等特色服务活动,以及考核期内孵化器对在孵企业服务中成效显著的案例。3.5考核期内孵化器开展的特色工作及突出服务案例:3指孵化器的孵化和服务模式在当地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以及通过宣传火炬创新创业品牌,在当地营造的文化氛围。43.6孵化模式在区域范围内的辐射效应及对当地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能力:五、《评价细则》指标界定六、《评价细则》评价方法六、《评价细则》评价方法假设:=重庆高创中心;J=1.1服务人员数量与入孵企业总数的比例;=3(即1.1项指标的实际值);=0(即1.1项指标的不允许值);=2(即1.1项指标的满意值)1.1项指标的实际值“3”-1.1项指标的不允许值“0”高创中心1.1项分值=-------------------------------------------------------------常数1+常数21.1项指标的满意值“2”-1.1项指标的不允许值“0”×(二)定性指标的计分方法1、定性指标定量化专家主要通过国家级孵化器年度报告、实地考察等方式,获得定性评估的依据。各定性指标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并按照等级予以赋值。2、专家打分方法专家首先根据各定性指标不同等级的描述,根据所获得的实际资料,通过集体评议决定指标的等级。在此基础上,各位专家在所确定等级的赋值范围内进行打分,然后对所有专家的打分进行算术平均,并做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分值。六、《评价细则》评价方法六、《评价细则》评价方法七、评价结果及其应用评价结果C.合格D.不合格A.优秀B.良好评价结果为优秀者,在安排相关科技计划项目和表彰时,予以优先考虑。不按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供评价资料或提供虚假评价资料者,视为不合格。连续两次评价结果不合格者,取消其国家级资格,两年内不得重新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七、评价结果及其应用第三部分需注意的几个问题Diagram2Diagram21.统计数据(快报、年报)2.年度工作报告3.实地考察一、《评价指标体系》考核依据1.统计快报、年报•高度重视孵化器统计工作;•处理好数据快报与年报的关系;•统计数据填报要做到及时、完整、准确、真实、合理。2.年度工作报告•认真完成年度工作报告上报火炬中心,同时报送市科委和协会;•年度工作报告要按照“五《评价细则》指标界定”中的具体内容,逐一对照总结,内容要完整。3.实地考察•按照市科委提出的“五统一”要求,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及条件;•打造看点和亮点:—孵化器总体环境—树立几个典型企业二、需注意的几个问题2.认真研究,制定方案•组织人员,结合《细则》指标体系进行认真研究,找准问题和差距,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选准突破方向,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进行实施。•加强自身基础建设,包括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1.高度重视,认真学习•组织人员认真学习、理解《细则》及指标体系。•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汇报。三、几点建议4.着力提升孵化服务能力•各孵化器要利用绩效考核机会,切实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包括服务团队、服务平台、资源保障等),使自己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3.利用考核契机,争取政府支持•各孵化器要借绩效考核契机,积极主动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包括政策、资金、人力资
本文标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96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