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布达拉宫的保护与开发
文化旅游之布达拉宫的保护与开发内容摘要: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坐落在西藏首府拉萨市西北的红山上,它是一座建筑艺术与佛教艺术相互融合的博物馆,也使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更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的,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布达拉宫中还蕴含了无数藏传佛教最精髓的文化并收藏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1961年,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关键词:布达拉宫,藏传佛教,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在西藏解放至今一直都是达赖喇嘛以及僧侣居住、办公、学习和举行一些大事件的典礼场所。但是,时至今日,布达拉宫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对于西藏的文化旅游所必到之处。布达拉宫所呈现的是新时代的西藏,而它所蕴含的文化也是世界宗教文化中最绚丽的文化之一。因此,对于以旅游为目的的人们来到布达拉宫,那是一次文化旅游,对于以信仰藏传佛教的人们所进行的宗教文化之旅的目的地也会是布达拉宫。所以,在青藏高原那种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中依然存在了千年的布达拉宫,这些旅游者和香客来欣赏以及膜拜了其千年文化之后,可能留下的却是它自身千年也无法修复的诸多问题,所以布达拉宫的保护和进一步的开发是其自身发展中两个并重的难题。一.布达拉宫的维修保护史由于布达拉宫的修建分属不同年代,施工没有整体规划,尤其是后期的建筑更是层层叠叠,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而地震对于布达拉宫的砖木结构危害较大,以及拉萨夏天的暴雨对布达拉宫房子的冲刷造成的损害也非常大。这些都只是布达拉宫自身先天建造就存在的危险和当地自然因素所造成的隐患,最主要的还是越来越多以旅游和朝圣为目的的游客和香客所带来的人为破坏。在五世达赖时期,布达拉宫就开始了它的重修之旅,重修之后,这座宫堡从未间断过各种修整。距离新中国成立较近的一次大规模维护是在1923年,十三世达赖修复了金顶、斗拱、经幢、飞檐等设施,还修复了九世达赖灵塔的前回廊、圣观音殿一带,并更换了所有腐朽的木质构建。解放后,在这座宫殿内维持着一支较大规模的维修队伍。包括50多名管理处的工作人员,50多位香师喇嘛,还有300多个杂役小工。[1]他们负责日常的小修小补,布达拉宫每日安详地接待着它的信徒和全世界的游客。在最动荡的“文革”期间也得到了中央政府的特别保护。但是,布达拉宫不是一天建成的,它的隐患也是一年一年积累的。所以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政府一直很重视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投入巨资对布达拉宫进行了两次大规模修缮,包括修复壁画、更换腐朽梁柱、加固建筑基础和改造消防设施等工程。一期维修从1989年开始到1994年竣工,国家共投入5300多万元,创造了当时中国文物维修史上的一个纪录。二期维修工程从2002年开始到2010年竣工,国家共投入2亿多元,比第一次维修投入更加大,工程难度更高。二.布达拉宫的开发对于布达拉宫的开发也是相对于保护是同样的难题,随着青藏铁路和林芝机场的开通运营使进藏旅客数量激增,也对布达拉宫的承载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给布达拉宫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布达拉宫是进藏游客首选的必游景点,但是对于这座经历了1300多年的人为和自然损害就像一位高龄老人一样,原本硬朗的身躯已变得比较脆弱。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布达拉宫过去一年内接待旅游者和香客50多万人次,日均约1500人次,按参观宫殿全景需要3小时,人均重量60公斤计算,主体建筑在同一时间内需承受约45吨以上的重量。如此大的重量对于高115米、土木石结构的13层建筑来说,不但会造成椽子木下垂或开裂、折断,墙体下沉或松动等,而且对地基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2]所以相对于布达拉宫的保护,其开发也必须要做到既让尽可能多的人亲眼欣赏布达拉宫的魅力,又尽可能不伤害布达拉宫的原始风貌,虽然近20年来的两次大规模维修只是使布达拉宫在原有的伤痕累累的基础上得到了抢修与加固,但并不表示它可以接待更多的游客和香客。因此,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为西藏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提供资源支持,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的参观需求的同时,布达拉宫管理处实施了门票预定制、分散进入布达拉宫人流、延长开放时间、限定导游团讲解时间、加大门票查验力度等措施,将人数限制从原来的每天接待1300-1500人增加到限制的2300人,同时,通过提高门票的价格来控制游客数量,并且是实行夏季和冬季票价浮动制,通过涨价限制旺季,运用跌价鼓励淡季。据权威部门透露,这是西藏文物部门和旅游部门经过多次协商,并根据布达拉宫第二次维修形成的实际承重能力而制定的。以上措施的有效实施,使得过去数千名游客蜂拥而上、过度集中的状况,变成让游客有序、分散地进入宫殿游览,既减轻了古老建筑物承载的压力,又保证了游客的参观质量,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展示西藏优秀民族文化,科学合理的利用文物资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西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持。三.布达拉宫的文化旅游价值文化旅游是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布达拉宫的文化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藏传佛教的精髓,还有它的宫殿布局、土木工程、金属冶炼、绘画、雕刻等方面均闻名于世,都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艺和藏族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布达拉宫所呈现的文化旅游除了一种西藏文化之旅还有一种宗教文化之旅。在西藏这块雪域高原上精彩的佛教节日特别多,但是最让人留恋与敬仰的却是属于布达拉宫的朝圣活动。每年的佛庆节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佛教信徒都会云集到这里。为过去忏悔,向未来祈福。朝圣者们都由山脚的无字石碑起,开始顶礼膜拜,这是佛教最高的拜礼。他们一阶一阶爬过曲折石铺斜坡路,直至爬到绘有四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并由此通过厚达4米得宫墙隧道才进入大殿。[3]这种信仰深刻反映藏传佛教对藏族人民生活的莫大影响,也反映了布达拉宫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所以对于以文化旅游为目的的游客们可以选择去布达拉宫观看一场壮观的朝圣活动,或者自己做一名朝圣者,感受一下心灵净化的愉悦。布达拉宫,藏族人民心中的普陀山,梦的天堂。布达拉宫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同山体融合在一起,高高耸立,壮观巍峨。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是拉萨的标志,也是西藏人民巨大的创造力的象征,是西藏建筑艺术的珍贵财富,也是独一无二的雪域高原上的人类文化遗产。不论是就其石木交错的建筑方式,还是从宫殿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来看,都能感受到它的独特性,神圣性。布达拉宫的建筑恢宏博大,气度非凡,布达拉宫的壁画、彩画、雕塑独树一帜;300余年来,布达拉宫又长期作为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权中心,布达拉宫的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布达拉宫在整体建筑艺术上如此创造性的突破,而且在装饰艺术上也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仅此地而已。布达拉宫凝结藏族劳动人民智慧又目睹汉藏文化交流。它已经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绝对成为了藏民族的象征。它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世界十大土建筑之一。布达拉宫所展现的已经远超“西藏历世博物馆”这一简单的限定了。文化都是具体的、特殊的,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文化都是相对较固定的,一般在短时间内不会轻易发生大的改变。所以布达拉宫的藏族文化从形成的那天开始,就成为了稳定性因素沉淀在西藏民族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成为该民族的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布达拉宫的保护与开发不仅仅承载着西藏文化旅游,更承载着西藏的方方面面,而对于布达拉宫的保护是推进其开发的必经之路,它的开发也会反作用于保护,促使相关部门更进一步的巩固它的发展。目前,布达拉宫的开发的主要问题就是,有限的资源面临着西藏旅游市场的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因此,要解决这些阻碍布达拉宫开展文化旅游的问题,就要做到第一,不能因为需要保护而去保护,这是消极的,已经被实践所否认的。保护不仅仅是文物部门的职责,更需要地方政府和旅游业者的共同努力。第二,不能因为需要开发而去开发,这是盲目的,就像农民在水乡养猪、河里养鱼一样,养大了就卖出去,取得个人利益,而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则全都不管,根本不考虑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毁了聚宝盆去讨饭。第三,要为了保护而去开发,因为布达拉宫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所以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的。四.结语对于布达拉宫只有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尤其是它的宗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才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团结稳定,才能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昌盛。尽管现在是一个科技发达的经济时代,但我们更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把布达拉宫传统的历史悠久的藏民族文化永远保存下去。虽然布达拉宫是以藏传佛教为代表的,有别于中原地区的佛教,但是中国能将不同的佛教精髓融汇得如此完美,这就证明中国人民的宽广与大度,当然更多的是智慧。藏传佛教在布达拉宫内陈列物品上的融会贯通已经表明佛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深远影响,我们中国信仰宗教的观念是兼容并收,所以博大的藏传佛教和精彩的藏文化需要我们大家不断的探索、研究、保护和开发。这样才能把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中国推向世界的前列。参考文献:[1]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1985.布达拉宫.文物出版社,19[2]严桦,2004.布达拉宫.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59[3]彭措朗杰,2010.布达拉宫=Potalapalace:[中英文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96
本文标题:布达拉宫的保护与开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227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