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学号:200201040130姓名:蒋小玲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1班日期:2005年10月20日第一章项目背景一、社会发展背景安康市地处陕西南端,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气候温和,空气湿润。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交通落后(近二十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市基本上无大型工商企业,故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比较落后。二、旅游发展背景安康有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安康是秦巴文化的交汇区、楚文化的延伸地带,东巴文化在其中也有分布),因道教而闻名的香溪洞也独具特色:洞得水而活,水依洞而幽,山得林则妍,林因山而茂;道家仙踪隐于其间,神话故事,世代相传。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交通不便、距大城市较远、在道教方面的影响力远不及青城、武当等名山;故很难对远省区形成影响,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港澳台地区、毗邻的日、韩和东南亚等国更少有人至。(近年随着襄渝和西康铁路的建成,来香溪洞的旅游人数虽呈直线上升趋势,但也基本上以陕西的游客为主。)第二章香溪洞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综合分析第一节香溪洞简介香溪洞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的安康市。安康市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西宽约200㎞,南北宽约240㎞,土地总面积23391平方公里;汉江由西向东横贯中部,河谷盆地居中,构成两山夹一川的地貌。安康市辖一区九县,总人口约300万。安康市具有独特的地缘和区位优势,位于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东达武汉市,南与重庆接壤,北连西安市,西经汉中抵成都,处于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腹地的交汇处。安康市古称金州,历史悠久,留下许多风景名胜,而香溪洞为八景之首:有吕洞宾修行的纯阳洞和炼丹炉,有孙思邈采药的药王洞,巍巍山顶的钟楼内,有唐代的大钟一口,清晨以龙头柱撞之,山水之间,荡漾其声!更有引得仙女下凡的香溪清泉,让人心驰神往。2第二节香溪洞风景区旅游资源一、自然景观香溪洞风景名胜区由香溪洞、三天门、蜈蚣山、文武山、牛蹄岭五个分景区组成,总面积约10KM2。汉江穿其北而过,景区内有香溪、荷花池、黑龙泉,清澈的香溪,飞挂的瀑布,激越的清泉构成了千娇百媚的水体景观。牛蹄岭、文武山的山景垂直变化大,植被保存好,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晓山高,夜山低,晴山近,雨山远,给人以寻幽、探胜、避暑、攀登之冲动。二、人文景观香溪洞历史悠久,相传是吕洞宾修道成仙的地方。人文古迹遍及整个风景区,有玉皇阁、得月轩、凌宵亭、望江楼、蘑菇亭、三天门、八仙洞、药王洞、天桥等,它们似一粒粒明珠,恰到好处地镶嵌于华锦彩缎间,透着灵气,蓬勃生机。三、香溪洞风景名胜区特色旅游资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充分利用香溪洞多变的地形地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特别是香溪的无穷魅力,并以之作为肌体,尔后将道家修身养性的文化精髓作为灵魂,再恰如其分地施行各类项目,让幼儿们在这里得到特别关爱,让少年们在这里得到启迪,让青年们得到锻炼,让成功人士在这里得到休憩,让老年们在这里得到温馨,让异域客人体味纯正的中华文明。第三节香溪洞旅游基础设施现状一、交通安康地处秦头楚尾咽喉地带,是川陕鄂渝区域交通中心,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均较发达。国道316和210穿境而过;以市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的公路网已形成。阳安、西康铁路在此交汇;直达西安、重庆、成都、武汉的航班已开通。景区现有的公路路面宽度不超过6m;仅三天门和管理处有两个小型停车场。二、供电随着汉江梯级水电站的开发,为安康市的用电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景区内现已有照明用电;并计划在三天门和香溪洞装设变压器,以高压线10KV按入电网,低压0.4KV输出。三、供水景区水资源丰富,现已实现自来水供应,随着香溪水库的建成(计划明年竣工),今后的用水将完全得到保障。现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四、邮政景区内现无邮政系统。五、通讯区内已接通程控电话,移动通讯信号也可覆盖景区。3六、环保景区内仅有三座小旱厕。建有几个贮水池,有一定的消防能力。农家乐的无序修建,对景区内的植被和水土的保持有一定的影响。七、住宿接待能力景区外缘有少量的农家乐,合计有50多个床位,管理局招待所有40个床位,仅能供少量低消费散客的需要;安康市有宾馆、酒店、旅馆、招待所数十家,具有3000人的接待能力。(但无三星级以上的宾馆)第四节香溪洞旅游开发现状景区内挺拔的群山,潺潺的香溪,葱郁的树林,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修炼会仙之地吸引了许多喜爱游山玩水和探幽访古的游人。新一届管理局领导对香溪洞旅游开发极为重视,已经重建了玉皇阁和三清殿。但从总体来说,游客数量少,逗留时间短,区内尚未形成有规模、有档次、有组织的旅游接待体系。实质上,香溪洞景区旅游业尚处于初级阶段,旅游业未形成产业规模,也未和国内、国际旅游市场接轨,甚至没有和西安的旅游市场接轨,更没有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市场体系。第三章香溪洞旅游规划第一节香溪洞旅游规划一、景区规划的依据(1)陕西省人民政府陕政发[1990]65号《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风景区的通知》(2)陕西省建设厅陕建城发(1993)533号《关于对香溪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批复》(3)陕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陕计社会[2003]953号《关于安康香溪洞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书的批复》陕西省《关于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一线两带”建设战略的意见》安康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绿色安康的意见》安康市委、市政府《安康市旅游产业发展纲要》《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安康香溪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91年编制)《安康香溪洞风景名胜区香溪洞景区详细规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安康市环境保护检测站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4二、景区规划的指导思想1.准确定位,明确开发目的。2.力求标新立异,做精做强。3.项目能满足市场需求。4.成为招商引资的亮点。三、景区规划的原则1.坚持不偏离政府相关政策法规,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2.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保证可持续发展。3.坚持文化包装,政策护航,发展经济。4.项目突出文化性、参与性、时代性、娱乐性、趣味性相结合的特点。5.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尤其注重对老人、儿童、妇女、残疾人的关爱和对低收入群体的尊重。6.项目立项需强调对文化底蕴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投资和建设均实行市场化运作。四、发展期限、目标1.期限:(1)近期:2005年——2010年(2)中、远期:2011年——2020年2.目标(1)近期:主要开发香溪洞,三天门两个分景区——核心景区,搞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员工的培训,保证游客吃、住、游、行、玩、购,能安全、文明、卫生、舒适、新奇、刺激,以产生轰动效应,一举在西安、重庆、成都、武汉等中心城市打响,接着向北京、上海等直辖市和珠江三角、长江三角地区波及,并迅速吸引周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注意力,确保在国内旅游界占据一席之地。(2)中、远期:科学管理,平衡提升核心景区的经济、社会、环保效益;密切注意市场动向,随时更新观念,使之稳居国内明星景区之列。同时开发牛蹄岭、蜈蚣山、文武山景区,使之成为茶文化基地,花果园基地,让游人尽情品位回归自然、拥抱自然的乐趣。并建设成远离尘嚣、世外桃源般的高尚休闲度假区,让人们充分享受“安康”的生活,最终使其成为享誉国际的休闲养生度假圣地。第二节风景区性质,范围和规模定位一、风景区的性质定位香溪洞风景名胜区定位为:以道教养生文化为依托,结合香溪洞自然风光,建立一个集休闲、康体、养生、娱乐、会议、老年度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二、范围景区东起牛蹄岭北梁,南临兴贤塔大路以南50m,西至蜈蚣山红旗林场,北接安康5市郊南外环路,东西长5KM,西北宽2KM,景区总面积约10KM2。三、游客容量1.采用比较法深圳市锦绣中华、世界之窗和云南丽江云杉坪景区,其面积均不过1.5KM2,其最大的日客流量分别超过2万、2万、0.63万人次。而香溪洞核心景区的水陆总面积超过2.00KM2,据有关报告测算,香溪洞的生态环境容量以不超过10000人次/日为宜,因此,不必担心客容量会超过生态环境容量。2.确定规划容量瞬时容量:近期:3000人;远期:5160人年容量:近期:90万人;远期:155万人3.游人规模预测(1)游人规模确定(参考《安康香溪洞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三月》现状:1999——2003年,平均每年达25.88万人次,最近两年为:2002年31万人次,2003年31.4万人次;随着成功的开发和经营,近期游人将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中远期将稳步增长。(2)近期:2010年规模为90万人次。(接待能力全部形成以后,年增幅超过20%)(3)中远期:2015年规模为155万人次(2015年内:平均年增幅25%;2020年内:平均年增幅5%)4.旅游床位规模确定:根据景区内游玩、景区外住宿的规划,安康市的各宾旅馆将作为景区的主要接待基地,满足70—80%的接待要求;香溪洞景区自身以接待养生、疗养、休闲度假的高、中档客人为主,其床位数为:近期:500床中远期:1500床第三节总体构思一、策划思路1.项目策划范围:锁定在一溪(香溪)、一洞(香溪洞)、一库(香溪水库)、两沟(任家沟,程家沟)、三山(牛蹄岭、蜈蚣山、文武山)、六片区(入口接待区、道教文化区、道教养生园区、山谷趣味游区、乐龄特区;桃园高尚休闲度假区——中远期工程)。2.突出主题:道教养生文化3.项目涉及领域:会展经营、房地产业、农业、药业、餐饮宾馆、艺术表演、教育、体育、保健等。4.客源市场:6主要客源市场①.核心市场:陕北、西安、安康、汉中等陕西省内距风景区距离在200公里左右的城市客源;②.一级市场:陕西省内其他主要城市客源和重庆、武汉的客源。机会客源市场①.国内其他省会城市、直辖市如: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客源;②.国际客源市场如:日本、韩国、台湾、东南亚经济发达地区和欧美发达国家;③.由于香溪洞是道教圣地,因此还有部分特殊群体客源市场。5.项目服务范围各年龄段、各层次群体,主要以中等以上收入的群体为市场的核心,尤其注重对老年群体市场的开发。6.投资开发模式政府出资源和政策,投资商出资金并独家管理经营。所有权和经营权明确分离。7.经营管理方式投资商集中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8.项目的宣传通过安康市民间文学研究协会对香溪洞历史传说的集中整理,以电影、电视、歌曲的形式或书、画、摄影等比赛,提升知名度,肯定其信誉度,从而形成知名品牌,对游客产生号召力。二、功能布局(近期)根据香溪洞现有的景观分布情况,结合旅游项目开发的实际,针对各类游客需求的差异,近期旅游开发项目策划将香溪洞风景名胜区分为五个大的区块组合。1.入口接待区包括停车场、接待中心、国际青年旅馆、分时度假酒店、牌坊、民俗街、食街、广场、会展中心、少儿智能乐园、香溪喷泉广场等。2.道教文化区沿(重建的)娘娘庙、头天门到三清宝殿一带,包括原有的亭台楼阁、洞群和新开辟的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兼有的历史和现代项目有机结合体。3.道教养生园区包括百鸟休闲中心、神水疗养中心、养心湖、太极广场。4.山谷趣味游区包括日光沙浴、靓仔背包探险等参与性、刺激性、趣味性极强的项目。5.乐龄特区包括大型休闲乐园,金秋乐园,园中园。7第四节风景区旅游线路设计一、旅游线路设计1.公路网络:以西安、成都、重庆、武汉等城市,作为香溪洞游客的第一波策源地。目前通车条件较好,且正在升级为高速或高等级公路,将极有利于来香溪洞游客的往返。2.铁路网络:襄渝、阳安、西康三条铁路在安康市交汇,使铁路成为安康连接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和各大城市的动脉;只需合理组织,即可减少中间环节,极大地方便团队和散客的出、入。3.航空网络:安康机场已建成几年,具有在各大城市、特大城市构架快捷空中走廊的条件,尤其是对于沿海快节奏的地区,为当地市民选择香溪洞为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有力支持。4.景区内线路设计:安康市汉滨区——香溪洞——接待区——道教文化区——道教养生园区——山谷趣味游区——乐龄特区——接待区——安康市汉滨区。二、按停留日程设计1.一日游:安康市汉滨区;自香溪洞接待区始,遍游各分区后结束。2.二日游:安
本文标题:香溪洞旅游规划文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352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