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造纸印刷 > 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PPT148页)
第八章: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第一节:印刷复制工艺过程颜色的“分解”—分色颜色的“合成”——印刷第二节:影响分色质量的因素(一)扫描仪的光电性能造成的分色误差(二)滤色片滤色缺陷造成的色差(三)感光材料感光性能缺陷引起的色差(四)光源造成的分色误差(五)屏幕呈象造成的分色误差第三节:影响印刷质量的因素一:纸张的印刷适性对印刷色彩的影响二:油墨的印刷适性对印刷色彩的影响三:印刷过程中影响油墨转移的因素四、印刷色序对印刷色彩的影响第一节:印刷复制工艺过程颜色的“分解”——分色颜色的“合成”——印刷彩色印刷复制工艺实质上是颜色的“分解”与“合成”过程。任何一张连续调原稿,不管其画面上的颜色多么繁杂,层次多么丰富,画家所用颜料颜色多寡,从颜色科学上讲,画面上各点的颜色都是红绿蓝三原色光以一定比例的组合。颜色的“分解”——用照相分色或电子分色或彩色扫描仪分色技术,把画面上各点中的红绿蓝三原色光按组分从混合状态中分解出来,并形成各自在画面上分布情况的单色影象。颜色的“合成”——用分解得到的三种单色影象制成的印版,通过印刷分别把黄、品红、青三种油墨逐次叠印到承印物上,再现出原稿上的彩色图象。颜色的“分解”与“合成”过程,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光和色的作用一、彩色原稿的分解以红、黄、绿、青、蓝、品红、黑、白八个色块代表某一透明原稿,以投影的方法为例,分析彩色原稿的颜色分解原理。光源的光投向透明原稿,原稿上除黑色块外,其他各色块都有强弱不同的光通过。感光胶片上,除黑色块不感光外,其他色块都会感光,在阴图底片上呈现出明暗不等的黑色潜影。潜影深的区块,感光强度大;潜影浅的区块,感光强度弱。但是,却无法对各色彩进行解。色料减色法的补色原理——两个互补色料相混合形成黑色据此,欲将原稿上某一颜色所透过的光减去,必须在光路中加一层与它相互补的减色法物质——滤色片。因此,分解黄色时,加一层蓝滤色片,蓝滤色片透过蓝光,吸收红光和绿光(黄光的合成光),这样,原稿上黄色区块所透过的红蓝光全部被吸收,感光片上的相应区块上没有暴光,也无潜影析出,从而就将原稿上的黄色分解了出来。加蓝滤色片绿滤色片是吸收红光和蓝光(品红光的组合光),反射绿光,感光片上品红色区块上无潜影析出,从而将原稿上的品红色分解出。加绿滤色片红滤色片是吸收蓝光和绿光(青光的组合光),透过红光,感光底片上青色区块上无潜影析出,从而分解出原稿上的青色。加红滤色片分解哪一种原色,原稿上某处这种原色成分越多,该处被减去的光量越多,感光片上该处获得的光量越少,结果该处潜影密度越低;反之,原稿上另一点这种原色成分越少,该点被减去的光量越少,感光片上该点获得的光量越多,结果潜影密度越高。被滤色片减去的光量的多少,是随着原稿上被分解的颜色的含量而变化的。所以,感光片上的密度也会随着色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潜影多,密度高,透明度低,该处颜色浓;潜影少,密度低,透明度高,该处颜色浅。阴图底片上潜影多,密度高,透明度低;阳图底片上则反之。晒版——由阳图底片制得印版的过程。分色出的黄品青黑四张阳图底片经晒版,在涂有感光乳剂层的PS印版上暴光成象。PS版上的感光乳剂层一般都是见光分解型的,暴光后的PS版感光乳剂层在显影液中冲洗干净成为非图文区,露出金属氧化膜的亲水层。阳图底片上的密度区对应于印版上的图文区;阳图底片上的透明区对应于印版上的空白区;阳图底片上的低密度区对应于印版上的浅色图文区;阳图底片上的高密度区对应于印版上的浓色图文区;第八章: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第一节:印刷复制工艺过程第二节:影响分色质量的因素第三节:影响印刷质量的因素一:纸张的印刷适性对印刷色彩的影响二:油墨的印刷适性对印刷色彩的影响三:印刷过程中影响油墨转移的因素四、印刷色序对印刷色彩的影响第二节:影响分色质量的因素(一)扫描仪的光电性能造成的分色误差(二)滤色片滤色缺陷造成的色差(三)感光材料感光性能缺陷引起的色差(四)光源造成的分色误差(五)屏幕呈象造成的分色误差一、概述:用红绿蓝滤色片对彩色原稿分色,分别制得其呈补色关系的青品黄阴图底片、经拷贝制得青品黄阳图底片,再经晒版制得青品黄印版,给各印版分别上墨,在纸张上叠印复制出彩色原稿的印刷品上述印刷复制的过程是按理想条件为先决条件的。实际上,在上述印刷复制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有许多因素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尤以对印刷品颜色的影响为最甚。造成颜色分解误差的因素有:扫描仪的光电性能、滤色片的滤色性能、感光片的感光性能、光源的显色性能、屏幕呈像性能等。造成颜色合成误差的因素有:油墨的印刷适性、纸张的印刷适性、印刷色序等。这些误差如表现在分色阴图上,就是应有足够的密度处(相反色)密度不够,而不需要较高的密度的地方(基本色)密度反而高。这些颜色的误差如表现在印刷品上,就是色彩不能精确还原,一般显得黯淡、偏色、灰暗等。二:影响分色质量的因素(一)扫描仪的光电性能造成的分色误差:扫描仪的光电参数有光学分辨率、最大扫描密度范围、位深度等。参数的高低直接影响所采集图象信息的色彩、层次和反差。如:1、光学分辨率低,采样精细程度低,图象信息量少,图象层次损失2、最大密度范围小,再现阶调细微变化能力小,暗调区域颜色损失3、位深度小,每个象素上检测的最大灰度级小,颜色细节和层次少(二)、滤色片滤色缺陷造成的色差1、理想的滤色片性能:滤色片是分色的主要光学器件,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分色的效果。理想的滤色片应该是完全吸收两个光谱区的色光,透射一个光谱区的色光。2、实际滤色片的性能:实际上,现用的滤色片都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下表为C光源(相关色温为6775K)下对三滤色片测得的实际光谱透射率。透光率色别波长(nm)红绿蓝4000.000.016.254500.000.0648.625000.0025.518.065500.0057.870.0160050.164.510.0065086.720.050.0070089.000.230.05而且,由于滤色片的制作涉及到染料、透明片基或金属化合物质的玻璃着色剂与光谱光学特性的关系,迄今为止,滤色片的光学特性还存在不足。实践证明:用红滤色片分得青版,效果最好,滤色效果约为87~90%用绿滤色片分得品红版,效果次之,滤色效果约为70%;用蓝滤色片分得黄版,效果最差,滤色效率只有50%左右因此,红色滤色片较理想,故一般青分色阴图底片需要的暴光时间短,且色差较少。绿、蓝滤色片距理想的滤色片相差甚远,分出的品红、黄阴图底片色差较大,所用的暴光时间要长一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获得色差较小的分色阴片,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需根据原稿的色彩特征选用合适的滤色镜,如:透射原稿宜选用狭小带滤色镜;反射原稿宜选用宽光带滤色镜;此外,还可根据需要,考虑选用彩色补偿滤色镜、干涉滤色镜等手段,减少分色误差。如:在电子分色机上或扫描仪上进行分色的滤色片是干涉滤色片,除了要透射的色光之外,其余色光都能反射回去。(三)、感光材料感光性能缺陷引起的色差1、感光材料感光特性引起的色差:感光材料的感光性是指感光胶片获得的暴光量与由此产生的密度间的关系。通常用感光特性曲线表示:理想的感光特性曲线是一条45度的直线,但实际上是一条S形曲线,分为趾、直线、肩三部分。除直线部分能正确记录原稿的阶调外,其余两部分均为非比例记录,原稿中高光、暗调层次大量损失,色彩失真。2、感光材料感色性不平衡引起色差:理论上,分色软片的感光材料其感色性能应非常理想,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只要有一丝光线在软片上暴光,软片上都应该有潜影出现。即感光度要高,感色性要好但实际上由于感光乳剂固有的缺陷,感光软片的感色范围是波长350~650nm之间的可见光,且对各种波长色光的感受的灵敏度也不同。感光软片有两个敏感峰,即:1、波长为610~630nm的色光,在红光区;2、波长在440~460nm的色光,在蓝光区。感光软片有一个低感光度的波谷,即波长在550nm的绿光区。因此,当各个波长的光对感光软片进行暴光时,底片必定产生色差。就分色效果讲:青版的分色效果比品红版、黄版的分色效果要好,主要是因为:1、软片对红光的敏感度高于蓝光;2、红滤色片对红光的透光率和对其相反色光的吸收率比另两滤色片的效果要好。品红版的分色效果差,原因在于:1、软片对绿光的感光敏感性比红光差;2、绿滤色片对相同色光的透过率和相反色光的吸收率均较低(四)、光源造成的分色误差:扫描仪和电分机的光源应是一个理想光源。即:含有全部可见光的白光,光谱齐全,显色性好,使原稿的色彩能正确反射(透射)它本该反射(透射)的色光,呈现原稿的固有色。但:实际使用的光源在光谱功率分布、色温和显色性方面达不到理想光源的要求,彩色原稿的各种颜色不可能全部真实地反映出来。例如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曲线不是连续的,缺少某些波长的色光,而这些色光恰巧在某物体的光学特性所反射(透射)的光谱范围内,这种物体就会因光源中缺少这些波长的光而改变颜色。另一方面,光源在光谱功率分布方面有差别,功率大的那部分光波即是该光源所偏的颜色,也会形成不同的分色效果。(五)、屏幕呈象造成的分色误差:1、屏幕显示器上的荧光粉在电子束的打击下产生振动而发光。由于显示器内在的缺陷,如:荧光粉的组成成分差异、显示器色温高使颜色偏蓝、电子带电荷不同改变荧光粉振动速度、显示器玻璃外形易使观察和颜色异常、系统不稳定等。2、屏幕显色是RGB模式,色光加色表现的色域大印刷是CMYK模式,其可容纳的色相空间比屏幕少得多。因此必须了解色彩从RGB到CMYK之间转换的差异性,选择理想的颜色配对方法,确保色彩的连贯性。三、颜色校正规则:1、在RGB模式下校正图象的颜色,在CMYK模式下进行细微调节。因为RGB工作处理时间快,有显示器的专用工具和较大的色域,CMYK模式是没有大的颜色偏移,是教容易由直觉感受的颜色空间。2、颜色校正可在扫描分色中进行,如通过对设备的定标、层次曲线的调整校正原稿的缺陷;也可在图象处理系统中进行,如通过系统中的颜色校正工具来纠正图象不足之处。曲线控制工具可相当精确地校正图象或每个主色通道的颜色空间。四、在校正颜色时,通常要注意以下内容:A、注意记忆颜色。人们能很快识别记忆色的不平亨衡如青草色B、准确还原灰色系列的颜色平衡,这是控制图象不偏色最基本的方法。C、重视人的肤色。人们对脸部的颜色特别敏感。肤色是彩色复制中错误最多的地方。D、不要追求过浓的过于强烈的色彩。生动的颜色有时很难印刷,应当把根据印刷装置调整颜色当作目标使调整后的颜色印刷方便,颜色精美。第八章: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第一节:印刷复制工艺过程第二节:影响分色质量的因素第三节:影响印刷质量的因素第三节:影响印刷质量的因素一:纸张的印刷适性对印刷色彩的影响二:油墨的印刷适性对印刷色彩的影响三:印刷过程中影响油墨转移的因素四、印刷色序对印刷色彩的影响由于制版、印刷设备的不断更新,印刷工艺已向高速多色的目标迈进,对印刷原材料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印制一幅色彩艳丽、层次丰富的精美印刷品,虽然因素是众多的,但是从生产的实际情况看,纸张、油墨的性质是决定印刷品色彩质量优劣的主要因素。一:纸张的印刷适性对印刷色彩的影响一、纸张的印刷适性从纸张本身来说,造纸工业有一定的技术质量标准。但是,作为印刷主要原料的纸张来要求,应该对某些在印刷复制过程中对印刷品质量有较大影响的特性,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即能影响印刷质量的纸张性能都处于最佳状态。这样就使纸张具备了印刷适性。纸张的印刷适性应包括哪些内容?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也有不同的要求,早期的单色慢速印刷与现代的多色高速印刷对纸张的要求就完全不同。纸张的平滑度、吸墨性、表面强度、白度、施胶度以及伸缩性等性能都与印刷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印刷速度加快以后,压印时间、油墨分离粘度等发生了变化,原先合适的纸张产生了印刷不适应性,出现了脱粉拉毛、印迹浮而不实,背面粘脏以及套印不准等弊病,从而影响了印刷的质量。二、纸张的平滑度对印刷品色彩的影响纸张平滑度——纸张表面的平整、均匀与光滑程度。纸张表面光滑度不同,印版上的油墨转移率曲线也不同油墨转移率“y/x”—油墨转移量y与印版油墨层厚度x之
本文标题: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PPT148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6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