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中国工业锅炉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62中国工业锅炉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王善武(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工业锅炉分会秘书处,上海200126)摘要:文章较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工业锅炉行业的现状和面临的内外生存环境,提出了行业、企业及产品发展思路,并对今后的市场需求进行了预测。关键词:工业锅炉;现状;预测1中国工业锅炉行业概况中国锅炉制造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锅炉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2年,全国持有各级锅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1121家(不包括取得有机热载体锅炉制造许可证和单独部件制造许可证的企业),生产各种不同参数和容量的蒸汽、热水锅炉128206台(不包括有机热载体锅炉和其他型式的产品)。1.1锅炉制造业的发展特征中国锅炉制造企业实行许可证制度。自锅炉制造企业实行许可证以来,锅炉制造业得到了规范并壮大,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行业发展极不平衡,生产集中度不高,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普遍存在。近十多年来,全国工业锅炉年产量一直在7~10万蒸吨间徘徊。行业规模却由1987年的551家企业增加到2001年的969家,扩大将近一倍,可见厂点太多,大多没有形成规模生产,而且所增加的企业绝大多数是规模很小的C、D两级企业,锅炉年产量平均不过50蒸吨左右。1.21991~2001年工业锅炉产品发展情况经过五十多年来的发展,中国工业锅炉行业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品体系,但近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同时受国家能源结构变化和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的制约,工业锅炉产品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无论从锅炉容量、参数、炉型还是从燃烧方式、燃料种类来看,中大容量锅炉所占比例显著上升(≥10t/h的锅炉由1991年的25%增至2001年的54%),热水锅炉产量的比例有所增长,水火管锅炉所占比例显著下降(在容量上由1991年的45%降至2001年的21%),流化床锅炉快速发展(在锅炉总容量中所占比例由1991年的3%增至2001年的10%以上),燃油气锅炉所占比例增加(由1991年的不足6%增高至2001年的15%以上)。另外,电热锅炉及垃圾锅炉等特种锅炉开始出现,但所占比例不高(详见文献[1])。2工业锅炉行业、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632.1加入WTO后,随着协议逐步落实,工业锅炉行业内的竞争将更趋激烈(1)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外众多锅炉企业均看好并进入中国市场,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中国进口锅炉安全质量许可证书的境外企业已达173家,其中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国企业。另外,在中国已建立了14家合资或独资企业,主要生产油气锅炉,如上海三浦、杭州富尔顿、沈阳大通、泰安前田、青岛荏原、昆山大震等。所有这些企业一定程度上占领了我国的高端锅炉市场。(2)进口锅炉越来越多。据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进口锅炉安全性能检验统计,2000年进口锅炉1646台,2001年进口锅炉2491台,2002年进口锅炉3246台。进口最多的是北京,其次是上海、广东。进口锅炉以燃油气蒸汽、热水锅炉为主。进口锅炉中,美国始终占有最大的份额,2000年为50%,2001年为53%;欧盟近两年一直为32%左右(德、法和意大利为主);亚洲分别为14%和9%(韩、日、中国台湾地区为主)。(3)我国加入WTO后,对锅炉行业而言,由于锅炉等特种设备关税大幅降低,非法定检验市场的开放,意味着更多的国外产品和检验公司将进入中国市场。①我国加入WTO的承诺是到2005年将平均关税降为10%左右。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等特种设备产品及部(附)件的关税将由1998年的34.33%降至2005年的9.58%。②与WTO的协议规定,在本国从事技术试验与分析、货物检验服务3年以上,拥有50万美元注册资本的外国企业允许在中国建立合资检验公司,2年以后可控股,4年取消所有限制。但也同时规定“法定检验”服务不包括在承诺之内。到目前为止,已有10多家跨国检验公司在我国落户,如美国哈特福特、穆迪、ABS、德国TUV、法国船检局、瑞士SGS等。③按照与WTO《TBT》协定的含义使用术语“技术法规”和“标准”,我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将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并使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技术法规的百分比在五年内增加10%。④加入WTO后承诺对进口产品的待遇不能少于本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包括合格评定程序和工厂认证有效期及评定收费;采用国际标准作为技术法规的基础,像对待免检的国内产品一样对相同的进口产品免除进口检验(详见文献[2])。2.2节能、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SO2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已成当务之急并进入实施阶段(1)2000年我国消耗能源13.0亿t标准煤,如果今后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均增长7%,能源消耗弹性系数仍按前20年平均的0.4计算,能源消耗的年均增长率为2.8%,照此发展到2050年我国需要年消耗能源51.7亿t标准煤。而届时国内能源最大供应量约为32亿t标准煤,可见能源供应缺口较大,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乃当务之急。工业锅炉量大面广,为耗能大户,每年耗用原煤约占年总产量的1/3;另一方面,我国已于2002年批准了《京都议定书》,协议一旦生效,我国势必要制定CO2减排目标,到那时工业锅炉不可能例外(目前工业锅炉年排放CO2达6亿多t)。因此,工业锅炉节煤降耗首当其冲,迫切需要进一步64改进和提高燃烧和传热技术水平,同时要从系统的观念设计和选用锅炉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以进一步节约能源、减少排放。(2)目前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67%左右,燃煤是大气中SO2污染的主要来源,我国目前燃煤SO2排放量占SO2排放总量的90%以上。全国在用工业锅炉每年排放SO2500~600万t,占全国SO2排放总量的21%。SO2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1998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的“两控区”划分方案;2000年4月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五条和2002年9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五”规划》均已明确提出在两控区内实行SO2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试行SO2排污交易制度。新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也提高了SO2排放控制要求,一些地方甚至实施了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如北京市),并采取了限制燃煤锅炉使用的措施。这对燃煤工业锅炉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从技术上给于足够的重视。2.3制造锅炉的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竞争激烈(1)进入2002年2月份后,全国钢材市场开始升温,许多地区的钢材价格出现上涨,上海、广州、天津等地价格先后扬升,受此影响,一些钢铁企业纷纷上调钢材出厂价格。到目前为止,尽管价格已开始回落,但价格仍比涨价以前高至少40%~50%,与此同时,与锅炉配套的辅机也相继提价,所有这些既给锅炉厂增加了成本压力,又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2)由于工业锅炉行业厂点过多,产品雷同度大,行业内的竞争特别是价格竞争愈演愈烈,一些企业甚至不惜成本拼市场,许多企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这一方面造成行业整体价格水平大幅下降,企业利润微薄;另一方面使整个行业发展缺少后劲,影响行业和企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2.4能源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天然气开发应用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开工建设并将于2004年全线投入使用,川渝盆地天然气将进湘鄂,东海天然气将落户宁波,长庆油田天然气将供应华北;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利用国际资源,将逐步建立中亚—俄罗斯—中国—朝鲜—日本长线管道,开辟中东—亚澳—中国东南沿海的海上石油天然气输送通道。所有这些预示着我国天然气开发应用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另外,根据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计划,第一期工程每年输气120亿m3,2003年靖边到上海已贯通,陕甘宁气田向上海供气,2004年轮南到靖边贯通,新疆天然气到沪。届时工程沿线8省市将受益,沿线各地已纷纷采取措施,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优化能源结构,以提高经济效益。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工业锅炉行业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开发相应的天然气利用设备并提供相应的系统服务(如燃气锅炉和小型燃机热电(冷)联产系统、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系统甚至向燃气空调系统扩展)。3未来工业锅炉的需求态势65中国工业锅炉产品市场主要在国内(出口很少,2000~2002三年总共出口锅炉687台,但进口多达7383台)。影响工业锅炉市场的主要因素以往是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投资规模、北方地区采暖需要和住宅建设、第三产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效率低污染重的落后锅炉淘汰改造以及正常的更新改造等。未来工业锅炉产品市场发展除了受上述因素影响外,越来越受到能源政策和节能、环保要求的制约。在国家倡导并推行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的形势下,大中城市的小容量燃煤锅炉的比重将会显著下降;循环流化床锅炉等采用清洁燃烧技术的锅炉将得到较快的发展;燃油燃气锅炉特别是燃气锅炉将会有长足的进步,小型燃机热电(冷)联产系统、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系统的开发应用会有较大进展;蓄热式电热锅炉系统随着电力工业改革和发展其市场将进一步拓宽;燃生物质和生活垃圾的锅炉市场潜力较大。3.1能源供应结构及供热方式多样化的影响(1)能源供应结构的影响我国总的能源特征是“富煤、少油、有气”。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2000年探明储量达1145亿t,储采比为116年。与此同时,如前文所述,随着西部气田的开发和西气东输的实现及国际化能源合作项目的开展,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有大幅度的提高。煤炭因其储量大和价格相对稳定,在本世纪前5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导地位。但预计煤炭占一次能源比例将由1999年67.8%、2000年63.8%下降到2005年50%左右。由此可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燃煤工业锅炉仍将是我国工业锅炉的主导产品,且以中大容量(单台容量≥10t/h)居多(比例>50%),但中小型的生产和生活用燃煤锅炉在一、二十年内不可能很快退减,只是其应用将退出中心城区。未来市场对工业锅炉的需求将是高效燃煤工业锅炉,尤其是采用洁净燃烧技术的高效工业锅炉。对于层状燃烧的工业锅炉,将更多燃用洁净的洗选块煤、型煤及动力配煤。除此之外,为了适应环保要求提高的需要,燃用天然气、液化气、煤层气、电或其它清洁能源的高效工业锅炉的需求将显著提高。另外,利用诸如秸杆、木屑、生活垃圾等生物质燃料和再生能源的锅炉市场将进一步拓宽。从燃料结构上看,在中小型锅炉中,燃煤锅炉约占80%,油气锅炉占15%以上,电热锅炉占1%以上,少数锅炉则以黑液、甘蔗渣、生物质等为燃料。①层燃锅炉作为我国燃煤锅炉主要炉型的层燃链条炉排锅炉(占工业锅炉总台数的47%、总容量的58%)在对原煤进行洗选筛分并进一步改进燃烧设备的基础上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目前大量的采用传统的手工加煤、间歇燃烧方式的小型固定炉排锅炉,必将被淘汰,取而代之以新开发的新型锅炉。至于抛煤机锅炉随着供煤条件的改变会有新的发展。据报道,到“十五”期末,煤炭入洗率将达到50%,动力煤入洗率将达到40%。如果这样的话,我国燃煤工业锅炉的节能环保性能将会大大提高。66②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具有强化燃烧和传热、燃烧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和排放污染物少等特点可在≥10t/h燃煤工业锅炉中积极发展应用,将会产生十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对煤种适应性要求高、环保标准日益严格和中小电站技术升级、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需要。关于2003年底前基本关停≤50MW常规小火电机组的规定,加之目前的供电紧张状况将促进我国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市场发展,在供电的同时用于供热,以及矿区劣质煤利用。预计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将以大于5%的速度发展。③燃气锅炉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加之西气东输工程等的实施,大多数城市开始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大量的燃气锅炉将替代原有的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的市场前景相当广阔。为配合集中供热和燃气热电联产的需要,大容量的燃气锅炉市场看好。预计今后燃气锅炉将占年产量的15%~20%。④电加热锅炉电加热锅炉
本文标题:中国工业锅炉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886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