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如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百度文库(精)
如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稳定物价事关全局,这是我们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重要结论。物价是反映经济利益分配的最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发展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市场经济越发达,物价的传导性、影响面越大。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退,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近两年来的极度宽松政策,向全球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释放大量流动性,推动全球重要能源、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扬,给新兴经济体带来极大输入性通胀压力。上海经济发展所需能源、资源的对外依赖性极高,率先承受了输入性通胀的巨大压力。能否管好通胀、稳定物价,事关上海百姓生活能否和谐幸福,事关上海经济转型能否成功实现,事关上海各项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影响物价最主要的因素是,货币的发放速度。货币的发放速度,决定物价变化的速度。社会商品的总体物价水平,由货币发行量决定。几乎所有的通货膨胀上涨现象,都是由于滥发货币导致的。通货膨胀顾名思义就是,发行的货币膨胀了,过多了。在货币发行量一定时,增加社会货币的流通量,可以通过银行准备金比率大小的改变来实现。准备金比率越小,银行对货币的乘数效应就越大,实际可以流通的货币就越多,社会商品的消费量就越大。随着社会商品消费量的增多,社会商品的供应能力,就可能捉襟见肘,物价就可能会上涨。银行准备金比率的下降,有利于企业贷款成本的下降,有利于企业贷更多的款。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社会商品供应,遏制物价上涨。准备金比率的下降,长期看,有利于降低物价水平。短期看,促进了物价的上涨。政府不应该通过增加准备金比率的模式,遏制物价上涨。长期看,这个措施起不到遏制物价上涨的效果。准备金比率上升,不论短期还是长期看,都会遏制国家经济发展。除了货币因素之外,还有其它因素,也会影响物价。生产力的前进,会导致某些产品价格下降。比如,电脑价格在一直稳步下降。生产力的前进,导致人们收入的增多,既劳动力价格会逐渐上涨。劳动力价格的逐渐上涨,会影响许多商品的价格。比如那些耗费大量劳动力的商品,价格将上涨。象理发价格,基本在稳步上升。税收增加,也会导致物价上涨。税收比例增加多少,一般就会导致物价上涨多少。个人所得税对物价影响比较小。因此,税收对物价有重要影响。各种收费,比如公商管理费,与税收一样,对物价上涨起着促进作用。同理,减税减费有利于物价下降。外汇汇率政策,也会影响物价。比如,低估本国货币,会导致进口的货物,价格相对比较贵。效果是促进了国内市场商品价格的上涨。比如,如果人民币升值10%,会使国内购买的原油,用人民币衡量,便宜10%。由于低估本国货币,导致本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导致出口的货物比较多。出口的商品,等效于国内的商品消费。出口商品的增多,等效于国内的商品消费增多。会导致国内商品供应紧张,引起物价上涨。比如,国内储备的一万亿美圆,其实就是,国内相对进口,多出口了一万亿美圆的商品。这些商品被外国人消费了,这些商品的供给来自国内。这增加了国内商品的供给困难,促使物价上升。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也会导致国内物价上涨。因为进口商品,也是国内人民消耗商品的一部分。国内人民消耗的商品,一部分商品价格上涨了,会使全部商品总平均价格,跟着上涨。比如,石油进口价格的上涨,会引起一系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使商品总体价格有所上涨。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称为输入型价格上涨,或者称为输入型通货膨胀。垄断供给也会导致物价上涨。比如,土地被各地政府垄断,导致地价高涨。地价高涨导致房子价格高涨。地方政府通过垄断土地获得收益。这样的收益,等效于增加了税费。垄断行为,与税费对物价的影响模式是一样的。其它垄断行为与土地垄断类似。社会垄断行为的加强,会促使整体物价上涨。对外援助,也会导致物价上升。对外援助资金,一般来自税收。对外援助增多,意味着税收幅度增加,意味着物价上升。导致物价变化的因素,应该很多。最主要的因素,是货币发行量。对于现在的中国,物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是货币发行量较多导致的。货币发行较多,估计主要是外汇储备政策导致的。人民币在外汇市场被低估,也是国内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各种垄断行为的加强,也促进了国内物价上涨。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也是促进国内物价上涨的因素之一。科学技术的前进,有力的遏制了国内物价的上涨。今年以来,本市物价走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但价格总水平低于全国,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及全市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但也要看到,国际流动性过剩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随着发达经济体经济逐步复苏和需求增加,国际价格上行压力继续加大;本市食品类价格持续攀升、居住类价格涨势不减、各类服务价格较快上扬,加之去年统计翘尾因素尚未消除,未来一段时间本市物价上行压力仍然较大。保持本市物价基本稳定,需要把握好五个关键:一是把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加强流通作为稳物价之本。严格落实“菜篮子”、“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农副产品生产扶持力度,千方百计确保主副食品生产供应。推进主副食品生产储备基地、大型批发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农商联手、产销对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着力降低流通环节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二是把加快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作为稳物价之要。坚持积极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和促进就业,重点做好大学生和来沪从业人员就业工作,帮助就业困难家庭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推进实施收入倍增计划,重点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三是把强化价格调控、加强价格监管作为稳物价之纲。强化价格监测预警,加强价格执法,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不法行为,严厉打击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缺斤少两、变相涨价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四是把保障低收入困难群众生活作为稳物价之基。针对本市不同收入群体,分类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综合考虑物价上涨等因素,对生活困难群众进行临时价格补贴。统筹提高各类养老金和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标准,有效降低物价上涨对本市居民生活的影响。五是把掌握好价格改革合适时机作为稳物价之策。在当前通胀预期仍然较强的背景下,要严格控制各类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调整。上半年除国家出台的必须调价的项目,本市不宜再出台地方调价项目。部分必需的调价项目,可以统筹安排在下半年通胀预期降低时进行,以降低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当前价格运行确实面临着较大的上涨压力,货币因素、成本因素、灾害因素、输入性因素和翘尾因素等,都可能推升市场价格,并增加价格运行的不确定性。但另一方面,保持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具备许多有利因素:一全面加强价格调控。2010年以来,央行先后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利率,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有利于控制货币流动性。“国16条”等稳价安民政策措施的深入落实,有助于进一步扩大生产、保障供给,特别是“平价商店”建设等,有利于降低生活必需品价格,缓解价格上涨压力。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和明确将稳定物价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行全方位调控,稳定物价具备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当前重要商品特别是粮、油、肉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全国粮食连续7年丰收,粮食库存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政府采取严格执行稻谷最低收购价,严禁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抬价抢购新粮,向市场投放食用油、糖、猪肉储备等措施,重要商品的供应能够得到充分保证。三是主要工业消费品产能过剩、供应宽松,消费品市场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随着技术进步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还可能有所下降。这些,都有助于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6
本文标题:如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百度文库(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958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