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二章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
曹新燕第二章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第二节社会结构一、社会结构的含义结构(Structure),一般包含了如下两层相互联系的意思:第一,任何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事物都是有一定的要素、成分组合而成的,因而是可以分析的,大到宇宙星系、小到微观粒子莫不如此。第二,组成事物的要素、成分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按照确定的方式、原则有序地结合起来的,彼此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关系。1、若干代表性定义波谱诺:结构这个术语指的是任何事物的基本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社会结构就是指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的各要素或各基本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陆学艺:社会结构就是“社会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秩序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网络”。结构功能主义:社会结构的最基本的分析单位是行动者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角色,因此,社会结构就是各个地位、角色之间稳定的关系。2、理解要点首先,社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时光的流逝中,社会结构尽管会有一些局部的改动,而且促使它发生转变的一些压力也的确存在,但社会结构仍能够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其次,社会结构的存在有其特定的功能——其一是它能够使人类群体和社会保持稳定性和延续性;其二是它能够使人们避免在行动前进行行为选择的麻烦,保证人们以适度的效率来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事务。最后,社会结构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它一方面促使有效率的人类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它也可能限制个人的自由。二、社会结构的单位美国社会学家波谱诺认为,俱乐部、家庭、学校、教堂、政府这些普通的团体都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单位,同时也是社会学研究主题中的核心要素。但当社会学家分析社会结构时,他们不能只运用日常语言,而必须借助于一套定义清晰的术语才能精细地勾勒出关于社会结构的“概念图示”。他指出,社会是如此的复杂,因而这件工作就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了。事实上,社会科学家从未在用来描述社会结构的概念和术语方面完全达成一致(波谱诺[美]:《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96页)。比较常见的分析方法有:常见的结构划分方法1、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的角度进行考察,社会结构的单位有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2、从社会生活/生产活动构成的角度考察,社会结构的单位可分为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三大类,或者分为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三个基本的活动领域。3、从构成社会的人群共同体的不同类型来考察,社会结构的单位包括家庭、阶级、阶层、组织、种族、民族、社区等不同的整体性存在形态。常见的结构划分方法4、从社会设置/社会制度的角度来考察,社会结构的单位包括家庭制度、宗教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等。5、从构成社会的人群共同体的不同层次考察,社会结构的单位有:(1)微观层面——地位/身份与社会角色;(2)中观层面——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区;(3)宏观层面——(特定/区域)社会、世界体系/网络社会。第三节社会制度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群体、组织乃至社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都不是任意进行的,而是按照一定的章程和规则进行的,或在某种规范的约束和限制下进行社会活动。这样既保证社会结构的稳定,保证人们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又促进社会整体平稳有序的发展。这种把人们的活动纳入一定的社会秩序的规范体系,就是所谓的社会制度。一、社会制度的涵义与功能(一)社会制度的涵义1、三个层次的“社会制度”《辞海》:制度的第一含义便是指要求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汉语中“制”有节制、限制的意思,“度”有尺度、标准的意思。这两个字结合起来,表明制度是节制人们行为的尺度。在现代汉语中,“社会制度”这一概念被人们使用时,一般有以下三个不同层次的含义:三个层次的“社会制度”第一种含义是宏观层次上的社会制度,即一个国家在特定条件下所实行的根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这也是社会(经济)形态意义上的社会制度,如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等,这种含义相当于英语的thesystemofsociety或socialsystem;第二种含义是中观层次上的社会制度,一般是指在人类的某一生活领域发挥作用的各种比较基本的制度,它们都是一些系统的行为规范,指导着人们在特定领域的活动,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等等,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范体系与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含义相当于英语的socialinstitution;三个层次的“社会制度”第三种含义是微观层次上的社会制度,指各种单位或社会组织内的具体的规章制度,它们是维护一个特定组织存在与发展的规范体系,如各种单位中的聘任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财务制度等,再如学校中的招生制度、考试制度等等,这种含义相当于英语的rule。上述三个层次的社会制度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但它们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较高层次的社会制度是由较低层次的社会制度构成并表现出来的。不同层次的社会制度之间的密切联系反映了它们的共同本质:社会制度是稳定的指导人们行的的规范体系。2、社会制度的定义(1)中国学者的观点孙本文把社会制度称作“社会公认的比较复杂的而有系统的行为规则”。龙冠海将社会制度定义为“维系团体生活和人类关系的法则和社会行为模式”。郑杭生认为社会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比较稳定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王思斌把社会制度定义为:社会制度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91)。(2)西方学者的观点西方一般认为,对政治哲学传统中的“社会契约”概念加以细化就是所谓的“制度”,这种契约是人们对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群体有效约束机制。美国制度学派先驱凡勃仑认为,“制度是大多数人所共有的一些固定的思维习惯、行为准则、权力与财富原则”。新制度经济学派者斯考特指出,“社会制度,指的是社会的全体成员都赞同的社会行为中带有某种规律性东西,这种规律性具体表现在各种特定的往复的情境之中,并且能够自行实行或由某种外在权威施行之”。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更正式地说,是人们制定的、规范人们相互关系的约束条件”。(二)社会制度的起源与特征1、社会制度的起源自然起源论人为设计论2、社会制度的特征社会制度具有普遍性社会制度具有变异性社会制度具有稳定性(三)社会制度的功能1、功能的分类正功能和负功能显功能和潜功能2、社会制度的功能(1)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满足人的需要导向功能整合与控制功能文化传递功能(2)社会制度的负功能二、社会制度的构成与类型(一)社会制度的构成1、价值系统——理念构成社会价值观是指人们区分好与坏、幸福与痛苦、美与丑、善良与邪恶、值得与不值得等的一种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主观判断标准。它们是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用以建立各种社会制度的指导思想,并在制度建立后被用来为已建立的各种制度进行说明和辩护。制度的修改或变更,也要以相应的观念、原则和理论为指导。2、规则体系——内容构成(1)社会习俗。指社会生活中的一般习惯和常规。它常常表现为:岁时节令(如春节、圣诞节、元宵节等)、婚嫁礼仪、社交庆典、饮食起居、日常交际方式等等。社会期待人们遵守习俗,但是习俗对不遵从现象有着较大的容忍程度。那些不遵守这些类似的社会习俗的人不会被认为道德堕落的或被当做罪犯看待。规则体系(2)道德规范与宗教规范。既可能表现为一种习俗,也可能表现为明文的规定,但是它与一般的习俗或规则的区别在于道德或宗教规范具有更为明显更为强烈的价值倾向。道德规范与社会习俗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受到社会的普遍反应的制约,由人们的普遍舆论、共同意识来维持。不同的是道德和宗教以人们所普遍信奉的价值原则、价值标准为前提和基础,调整行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约束人们的行动,规定人们的行为关系。同时,宗教规范的维持,除了人们普遍的精神信仰外,还受到政治或宗教权威的影响。规则体系(3)法律。是由某一政权正式颁布并受到国家权力机构支持的一系列重要规则之汇编以及一整套的实体实施程序。其中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规定、条例不得与之相冲突。法律总是通过强制性手段,去仲裁、调整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的利益冲突、利益矛盾。它旗帜鲜明地保护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它总是带有鲜明的阶级性。违反法律的人,所受到的惩罚都十分明确而严格。法律的强制性与一般规则的强制性或外在性不同,它总是来源于国家或政府的权威,有专门机构来执行与维护。3、运行系统——形式构成如果从静态的角度来看,社会制度主要是指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规范体系两个主要方面,但是社会制度要达到真正理论的理想功能,还需要在实际运作过程的形式或辅助系统:组织系统、设施系统。组织系统组织系统的功能在于执行、检查、监督和推动社会制度的运行。一切社会制度如果没有一套相应的组织系统就无法贯彻和落实。组织系统由系统模式和系统人员构成。系统模式由社会制度所规定并成为社会制度的一个部分;组织系统人员是一切社会制度的推行者和监督者。组织系统的模式和类型在各个国家不尽相同,但它的组织网络都遍布社会关系的所有层次。上至国家政府,下至一个企业的领导机构,都是推动社会制度落实的职能部门,无数大小的职能机构构成一个完整的组织保证体系。组织系统的功能发挥对于社会制度的推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设施系统设施系统是社会制度得以顺利运行的物质载体。它包括实用的设备和象征的标识两种。实用的设备指工厂的厂房、机器,学校的教室、教具,国家的军队、法庭、监狱,教会的教堂等等;象征的标识如国家的国旗和国徽,政党的党旗,企业的标记,军队的军旗,商品的商标等等。所有这些,都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象征一个国家或组织,一种制度的威严和力量,起到团结成员使其行动一致的作用。(二)社会制度的类型1、本原的社会制度在社会制度中,那些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形成的、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基本作用的制度可以成为“本原制度”。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分析,人类最初的社会生活包括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的生产,与此相适应的是建立在共同劳动基础上的经济关系和承担生殖功能的家庭关系,因此,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最初的两个基本制度,然后才逐渐派生出其他的比如政治、宗教、教育等制度。本原的社会制度之特点第一,它们是在人类生活中较早出现的,正是这些制度使得人类生活成为“社会生活”。第二,这些社会制度在人类的共同生活中发挥着最基本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些制度最早发生于人类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这些社会制度可能会衍生出新的社会制度。(1)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一种制度形式,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经济制度主要指那些表现和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制度,一切经济制度,都是人们广义的生产关系的直接体现,因而它们也是一定社会的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制度化结果。这类制度都是以人们的所谓“财产关系”,特别是以财产的所有权问题为核心内容。(2)家庭制度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在传统社会中家庭几乎承担者所有的社会功能,而家庭制度则成为家庭发挥各种功能的支持条件。广义的家庭制度包括婚姻制度、生育制度、财产分配制度、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制度等,。这些制度维系着家庭生活和家庭共同体的延续,也维系着整个社会的秩序。2、派生的社会制度所谓派生的社会制度,是指在本院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分化、铲射发展起来的社会制度,比如由于家庭功能的分化而发展出来的教育制度等。派生的社会制度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宗教制度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新的派生制度还在不断地产生,比如显得意义上的科学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等。(1)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就是通过权力机构、国家机器等对社会、群体或集团的活动进行协调、监督与控制的一整套规范体系。它一般对国家的性质、政体、国体、各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统治阶级对国家的管理形式、国家立法、司法、监察的原则、程序等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它与一定社会的根本性质和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是经济制度的高度集中。在阶级社会,它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的工具,在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它是维护社会共同体利益的工具。(2)教育制度教育制度
本文标题:第二章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98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