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如何分析剧本与角色关于剧本分析关于剧本与角色的分析的这些方面,都和演员的人物形象的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导演在拍摄之前,一般来说都会就上述问题作出自己的阐述,特别是在剧本方面,导演总是要作出自己的分析,但是演员决不能认为有了导演的分析就够了。演员还必须在导演分析的基础上,或者是在与导演共同研究中,通过自己的分析,真正地认识与感觉到剧本内在的、深藏在文字底下的精神实质。因此,演员就应该做到:1.了解时代背景时代背景是人物生存的总的环境,它包括人物所生活的时代中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哲学的、道德的、心理的、风俗的等等方面的因素在内。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研究时代背景实际上就是研究剧本中的人物生活的时代的社会存在的状况。因为剧中人物的思想、行为绝不可能不受到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存在的影响。例如:在文化大革命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就是由于那个时代的诸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在文化大革命的初期,年青人以穿上一身国防绿的军装,戴上^造**派的袖章为美,而今天如果有人这样一身打扮走到街上,恐怕人们就会怀疑他的神经是否正常了。在那个时代,人们都捧着毛主席的语录,每天上班、上学要像进教堂祈祷似地进行早请示、晚汇报,甚至在走进食堂之前还要先背诵一段毛主席语录,但这样的举动在今天看来就会觉得非常可笑了。这就说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与他所在的那个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演员在创作中必须首先弄清楚剧本的时代背景,才有可能真正地理解人物的思想和行为。譬如电视剧《今夜有暴风雪》所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后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返城的风潮。演员在剧本分析时就必须要去了解文化大革命时代的情况。演员就应该了解这场所谓的“大革命”是怎样兴起的;应该知道当时的政治、经济、哲学、道德等等方面都存在着什么样的状况,特别是要去了解那个时代中的这些方面都对青年在思潮上有过什么样的影响;应该知道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多次接见年青的红卫兵,让红卫兵去全国串连,去煽风点火,年青人自己也产生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狂热与理想主义;演员还应该知道当时是怎样敲锣打鼓地欢送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他们在农场、农村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子,以及后来使这些年青人感觉到理想的破灭和失落的种种社会原因等等、等等。演员只有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的情况下,才会理解到为什么会出现那样一股强烈的返城的风潮,也才有可能捕捉到在那个时代生活的人物的心理特征。演员在剧本分析中了解时代背景,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感觉到人物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因此,这种了解,除了有理性的分析之外,更加重要的是演员要通过感性的材料来感觉到那个时代的脉搏。如果看过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纪录影片,或者是听到过当年参加接见的人的回忆,你就会从影片纪录下来的镜头或回忆中谈到的情景里了解到当时的一切:红旗和红宝书的海洋,汹涌的人潮,震天的口号,红卫兵们是怎样把嗓子都喊哑了,是怎样一面任激动的泪水在脸上流淌着,一面奋力地向金水桥头涌去,为了好让毛主席能听到自己的保证,为了能够更近地看上一眼最最敬爱的红太阳。演员还应该从那些上山下乡到农场去生活过的人中去了解当时知识青年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在那个时代所经历的一切,或者是从反映这方面生活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去了解当时的时代气氛。这种感性的材料,就会使演员更容易地捕捉到那个时代的脉搏。总之,了解时代背景是为了使演员能够感觉到在那个时代中人们是在怎样生活。因此,演员应该尽可能具体地去捕捉到角色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在那时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政治和经济上有什么特点;社会上有些什么样的思潮;人们喜欢什么样的穿戴;都爱唱些什么样的歌曲;有着什么样的习惯和风俗;人与人之间交际的方式又是什么样子;……等等、等等。一句话,了解得越细致、越具体越好。否则,就很难创造出符合那个时代的人物形象来,而且还有可能会闹出一些不应该有的笑话。吴小如先生在《北京晚报》发表的《历史剧不能太“离谱儿”》一文中这样写道:心不看的,偏偏预告节目刊出了《乌盆记》字样,心想,电视剧怎么拍摄这个自元曲以来就已耳熟能详的剧目?倒要看看。谁知打开电视机一看,却是《屠龙记》。勉强看一集吧,谁知这一集中就有大小三处硬伤,太“离谱儿”了。包拯是北宋仁宗时人,不管你编什么样的故事情节,这一点无论如何不许错。而中国的戏曲正式形成,即使向前推得更早,也不能早于金朝和南宋,总之,北宋时代肯定不会有戏曲。而在《屠龙记》里,当时湖州已有了戏班,其演出的规格模式、舞台形象、演员扮相、音乐场面各个方面,基本上已同京剧差不多。这样,一下子就把我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至少提早了几百年。真太“离谱儿”了。包拯到湖州进城上任,城门上镌刻着“湖州”两个大字,却是由左向右横排的,这至少提早了八九百年,包拯进的城门可能是20世纪建造的,又太“离谱儿”了。包拯到湖州,接见当地县令,称他“八股文”写得好。科举制度考八股文是明朝才有的事,居然北宋人也作八股,这又提早了至少四百年,说它不“离谱儿”,行吗?吴小如先生的文章所批评的是编剧在剧本创作时离开了他所要描写的时代的“谱儿”,指出了这种“离谱儿”的结果就会给一部电视剧带来“硬伤”;同样,如果演员在创作中不了解剧本的时代背景,也“离谱儿”了,同样也会给人物的创造带来“硬伤”。从小的方面来说,演员如果不了解时代背景,在一些细微之处就可能出现偏差,例如,在电视剧《花开花落》中,扮演壮壮的演员有一处顺口唱出了《文化大革命就是好》这首歌,但是当时的情境是文化大革命的初期,那时还没有他所唱的这首歌。因为这首歌是在文化大革命的中后期,人民已经在几年的动乱之中开始对文化大革命产生了怀疑和抵制,在这种情况下,“四人帮”才炮制出来这首歌为他们的倒行逆施叫好。演员在表演时由于没有真正认真地去研究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种种背景,就难免会出现这样的偏差,以致于使他所扮演的人物在这一个场面里让观众感觉到有点“离谱儿”了。如果在一个演出中,从总的方面就忽视了对于时代背景的认真地研究与准确地把握,那么整个演出就可能完全失去了时代感。这样也就必然会是大大地“离谱儿”了。记得在文化大革命中又重拍了一部《南征北战》和一部《渡江侦察记》,人物的服装美化了,“八一”帽徽和胸章被“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所代替,在人物的刻画上也“三突出”了,解放军的干部和战士几乎都是那么英俊雄壮。但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感觉这两部片子的味道不对了,虽然同样有隆隆的炮声,有流血牺牲,却仍然让人感觉到其中缺少一种真正的硝烟味,缺少一种真正的泥土气,实际上是缺少一种时代感。问题出在哪里呢?恐怕最主要的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编剧、导演、演员和各个艺术创作部门的人员,在一种极“左”的文艺思想的压力下,极力想要“美化”英雄人物而使之游离于解放战争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之外所造成的。从人物形象的创造上来看,也就失去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特征,因此也就不像原来所拍摄的那两部片子里的人物形象那样真实,那样令人可信,令人可亲了。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既然了解剧本的时代背景在演员进行创作时具有重要的作用,演员就绝不应该在这方面掉以轻心,即使是反映当代生活的电视剧的创作中,演员也应该重视对于剧本的时代背景的了解。这种了解主要是反映在演员对于当代的生活的关心和思索上。如果一个演员不是真正地关心自己所生活的时代,实际上,他也不能算是真正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更何况,生活是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随之而变化发展,如果演员不是真正地关心自己所生活的时代,并且对于当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进行认真地思索,他在创作中也同样不可能感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风貌,也很难真正地捕捉到人物的精神面貌。例如,电视连续剧《皇城根》的编剧、导演和演员在编撰与表演故事情节时,似乎就根本没有去关心和思索当代生活的变化,结果就使这部电视连续剧里所发生的事情与剧中的人物和当前的时代面貌不相合,神更相离,结果使观众无法从中感觉到时代的脉搏。应该说是一个教训。在电视剧中,除了反映当代生活的剧作之外,还有相当多的剧本是反映过去的时代的生活的。这些剧本中所描写的时代对于演员来说可能是并不熟悉的,这就要求演员更要下功夫去了解剧本所描写的生活的时代背景。这种了解,一方面是来自演员本人的历史知识和修养。如果一个演员平时对于唐代的历史比较了解,同时又对于唐诗有所爱好并具有一定的修养的话,那么,他在《唐明皇》或者是《杨贵妃》这样的电视剧中扮演某个角色时,他的这些历史知识与修养都会对他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提供帮助,这就是为什么说演员的文化艺术修养在演员的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的一个原因;但是,仅仅依靠演员平时的积累是不够的,演员要想真正地了解那个时代,还必须要去大量地搜集文字资料与形象资料,应该去研究当时的历史,去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道德、审美情趣、文学艺术、宗教、风俗、生活习惯等等诸多方面。在进行这种了解时,特别要重视对于形象的资料的搜集,例如,认真地读一读杜甫的“三吏”、“三别”就会对于从历史资料中所读到的唐代安史之乱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看一看敦煌石窟的壁画,或许会比从文字上去了解唐代与西域的文化交流以及唐代文化的特色有着更真切的感受。这并不是说那些关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道德方面的论述不重要,而是说,形象的资料往往能够帮助演员去展开想象使这些论述在演员的心中活起来,真正地感觉到那个时代的风貌。但是,一般来说,在电视剧的拍摄中,由于拍摄时间和经费的限制,剧组往往是很难提供条件让演员去长时间地进行关于时代背景的研究的。像《红楼梦》剧组那样把一大批演员集中起来一起反复地研究剧本,还让演员学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以便使演员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角色所生活的时代的作法虽然是十分可贵的,但也是少有的。因此,一个真正在艺术创作上严肃认真的演员,无论剧组中是否能够有组织地、充分地研究该剧的时代,他还是应该认真地、自觉地去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他应该去搜集资料、研究资料,并且从中领悟到自己所扮演的人物所生活的时代,为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人物寻找到一块立足之地。同时,演员也会在对于时代背景的研究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修养,实际上也就是为今后创作积累了素材。因此,它也可以说是演员的一种自我修养。2.弄清规定情境关于什么是规定情境以及它与人物的行动之间的依存关系,在前文中已经谈到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分析剧本时弄清楚规定情境对于演员的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演员只有在真正地弄清楚和感觉到了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生活环境,以及全剧的情节、事件和事实,才有可能了解与感觉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然后,演员还必须要弄清楚和感觉到规定情境的发展和变化,这样才有可能了解与感觉到角色的行动的发展与变化。如果说了解剧本的时代背景是为了使演员能够感觉到角色总的生存环境的话,那么,弄清楚和感觉到剧本的规定情境则是为了使演员能够把握住并且能够感觉到角色的具体的生存环境。演员在阅读剧本时将会发现,有的剧作家在剧本中非常细致地描写了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与生活环境。例如,在电视连续剧《蹉跎岁月》中,一开始作者就写了这样一组镜头:……歌声中:蜿蜒崎岖的山间小路,路旁山高坡陡。山坡上丛生的茅草,在朔风中摆动。散落的牛群懒洋洋地走动。夕阳的余辉衬出山峦的剪影。柯碧舟在山间小道上行走。湖边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峰顶一座孤零零的小庙。(画外音:“亲爱的朋友,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青年时代的经历,也许是最使你难忘。”)画面:乌云密布的天空。连绵起伏的山脉,纵横回旋。湖边寨的小门楼,在雨中冷落凄凉。(画外音:“这个故事要告诉你们的,就是70年代初期,一批知识青年,在边远地区的一个小山寨里度过的岁月。”)画面:浓重的乌云压在鲢鱼湖畔的山巅上,远处传来沉重的雷声。寨外,一座几乎要倾倒的茅屋。(画外音:“这就是知青的集体户,来,让我们认识一下吧。”)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戏的剧情是发生在70年代初期,也就是文化大革命的中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浪潮中,地点是在一个边远的山区的村寨,那里山高坡陡,山路崎岖,湖边的
本文标题:如何分析剧本与角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13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