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全国卷第41题小论文专项训练修改建议类四
1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全面的、辩证的、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现代化(近代化)史观1.含义: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的理性化和科学化。2.在认识近代化(现代化)史观时要防止几种偏差:(1)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因为现代化(近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等,后来西方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了纠正,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已成为人的权利。还有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2)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全球史观文明史观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着重从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思考。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比如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物产交流,丰富了物质生活。再如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等。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社会史观生态史观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这种史观几乎被淘汰,但是可能当反面让考生来去批判,所以还得了解。四、修改建议类2011、2012年的第41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一定的历史观,对材料观点进行评价。重点考察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考察学生史学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而2013年的第41题,则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说明汉唐的历史变迁。试题更加关注历史史实本身,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命题点直接落脚于学生所学习的历史知识。2014年第41年继续延续这一趋势。一、解题步骤及方法这类题,综合性较强,不仅需要我们掌握基础史实,还需要我们对知识掌握全面,认识深刻,了解史学界基本的史观,从而为我们做好这类题铺平道路。1.高中常用的史观22.解题方法①全不全?看材料思考的角度全不全,是不是正反两方面考虑到,是不是经济政治文化都涵盖全了。②对不对?史观运用的对不对?表述的是不是正确?时间、逻辑、顺序运用对不对?二、高考真题及解题示范1.(2014·新课标全国全国Ⅰ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一章两条战线、两个战场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3.平型关大捷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解析】对目录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建议合理,结合目录,紧扣抗日战争即可;如可以增加淞沪会战一目,理由从淞沪会战的历史地位来分析即可;也可以删除“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一目,可列举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等史实来说明;还可以删除“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一目,可从抗战时期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开展民主运动,主要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来说明。【答案】答案示例1:(“示例”只做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3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本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答案示例2:增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内容。理由: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斗志,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对最后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性作用。答案示例3:增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理由:增加该内容,可以反映出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中国抗战,减轻了苏美英等国的压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卓绝贡献,中国赢得了世界尊重,国际地位提高。答案示例4:压缩国民党黑暗统治的内容.理由: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国民党反共高潮或黑暗统治不是主流。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积极抗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国军且战且退,但一直顽强抵抗到抗战胜利。调整该内容,才符合抗日战争的事实。三、强化训练1.(2017·山西大同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面是2008年我国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现代以来中美苏经济建设方面内容的目录摘编。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18课罗斯福新政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21课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目录主题内容,以时序为基本标准修改并说明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42.(2017•全国名校联盟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28)(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某版《世界史》一书中有关“工业革命”内容的目录摘编。根据上述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两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3.(2016·湖北省部分学校2015届高三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摘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第八讲的目录5„„洋务运动:缺乏现代性的现代化变革洋务运动不是一场“迟到的运动”以铁路为例:发展与稳定的取舍以轮船招商局为例:国营与民营的取舍中日对比: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商人与知识精英在体制外“会师”立宪运动: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选择洋务运动的制度性遗产:其一,缺乏制度上的顶层设计其二,从未设计财政、货币和土地改革其三,洋务运动不是普惠性的经济振兴运动其四,现代化有余,现代性不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洋务运动的制度性遗产”表现中任意一条的看法,或提出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看法或修改建议要明确合理,所阐释的理由从多角度展开,符合历史事实,史论结合。)4.(2017·黑龙江哈三中一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请你们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应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2017年1月3日你是否认同这种修改,请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6材料结论“修昔底德陷阱”一直被西方认为是国际关系的“铁律”。它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大国之间的1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战争不可避免不可避免。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是中国“文革”的时候,与此同时,美国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先从学生运动开始,后来变成全民中国的“文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美国的群众运动有一个大的背景,冷战延革”跟美国的群众2续到那个时候,大家有些厌倦。如果不认同冷战中一切以“共产运动是一致的。主义威胁”为借口,那么打越南是没有道理的。这场运动与以前不同,与经济诉求没有关系。但丁反对中世纪的“教会至上论”,他在《神曲》里写道:“宝但丁是近代3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今日罗马教会,把两种权力早期反对宗教的都抱在一起,跌入泥塘里去了,她自己和她所抱着的都弄污秽了!”人文主义者。5.(2017·广东华南师大附中三模·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通过解读材料推导结论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下列对三组材料的推论均有不当之处,请选择其中一组,指出结论的不当之处,并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当之处”产生的主要原因。7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三、强化训练1.(2017·山西大同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主题:苏美中三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修改:第1课十月革命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第2课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第3课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第4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5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成就第6课经济体制改革第7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第8课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与生活巨变理由:以时序为基本标准,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内容在前,其次为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延续发展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此同时50年代苏联进行经济改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于二战后的1949年,而且社会主义建设深受苏联的影响,故排在最后。2.(2017•全国名校联盟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28)(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建议1:在“1.什么是工业革命”目录下增加“英国社会工业发展环境的具备”一子目。(2分)修改理由:工业革命是英国社会环境中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具备的产物,(2分)没有对这些社会环境知识的了解,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2分)建议2:在“7.荒芜的村庄”目录下增加“喧闹的城市”一子目。(2分)修改理由: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的大发展,(2分)城市的空前繁荣和扩大是工业革命成就的主要体现之一。(2分)(注: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2016·湖北省部分学校2015届高三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示例一:我赞成“洋务运动的制度性遗产”表现中第四条的看法。(3分)论证:洋务运动现代化有余。①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用工业、创建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推动了中国近代军事现代化。②洋务运动创办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现代化。③洋务运动创办京师同文馆等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培养了新式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现代化。洋务运动现代性不足。(4分)①从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来看,顽固坚持传统的封建制度和伦理纲常。②从洋务运动的目的来看,是为了巩同清朝的专制统治。③从洋务运动的内容来看,没有进行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④从洋务运动的性质来看,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4分)综上所述,我赞成洋务运动现代化有余,现代性不足这一观点。(1分)4.(2017·黑龙江哈三中一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认同(2分)。“八年抗战”以卢沟桥事变(2分)为标志,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2分);“十四年抗战”是因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开始进行抗日斗争(2分),所以是抗日战争的开端,两种观点并不矛盾。“十四军抗战”的提法重视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贡献(2分),将抗日战争分为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大的历史阶段,有助于更全面理解抗日战争的整个历史。(2分)
本文标题:全国卷第41题小论文专项训练修改建议类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76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