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孔孟之道及其在当今世界的价值
孔孟之道及其在当今世界的价值(程方平)(2007-12-2815:20:49)作者:程方平内容提要:在21世纪,儒家思想再一次受到关注,也再一次引发争议。其思想和方法的内涵与本质需要分析和梳理,需要放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和全球发展的宏大背景中审视和分析。儒家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不仅是中国历史的根基和发展的资源,也是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的重要支撑之一,是人类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动力之源关键词:孔孟之道、当今世界、价值众所周知,孔子及孟子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圣哲,是中国儒家思想体系的创始者和奠基者,他们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从那时起其思想逐渐发扬光大,并从汉代开始被确立为正统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华文明的建设,也对包括中西方在内的世界历史的进步发挥过无可限量的作用。今天,在国内外重新关注儒家思想的作用与价值之时,有必要对其核心内容、本质特点和当代价值等有所反思和认真审视,以便国人能更多地找到我们的精神寄托和信心所在,也会使儒家思想这一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能为人类和谐与美好的发展再做贡献。本文即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当代价值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核心内容孔子的“仁(爱)”与孟子的“(仁)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与内核。在传统文献中,对“仁”的解释是比较明确的:《说文解字》曰:“仁,亲也。从人,从二。古文从千(上千下心,“人”加“一”)、心。”从文字学的角度看:左人旁,表示人及与人类有关的事务;右二,表示相等、平等之意。古文亦表达了“一心为人”的思想,体现了世界最早的“人本”主张。可以说,“仁”是广泛的道德概念,曾被孔子前后的许多思想家所接受和阐发,其核心内容是“爱人”。据《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在《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在他看来“仁政”就是其终身追求的理想。据统计,在一万余言的《论语》一书中涉及“仁”的言论就达109处之多。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在《孟子•公孙丑上》中他亦提到:“以德行仁者王”,认为统治者施仁政,才会“得道多助”。与孔孟同时的诸家学派也有相应的主张。如《墨子•经说下》有曰:“仁,仁爱也”。《韩非子•解老》也说:“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可见,仁爱及施仁政等人间大爱是人们共同向往和追求的幸福目标。经汉学而至宋学,孔孟思想经过了创新与改造,形成了所谓的“新儒学”,在其中,孔孟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突出,仁的思想也得到弘扬。如程颢、程颐在《二先生语上》中说:“仁义礼智信五者,性也。仁者,全体;四者,四支”。将“仁”视为统摄一切真善美的纲领。孔孟的这些思想引领着中国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扬光大、兼收并蓄,构成了中国人精神和文化的主要发展脉络。不懂得孔孟的思想就等于不了解中国人和他们的历史文化,更难以从这一东方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中获得思想和精神的滋养,支撑人类文明的大厦。简而言之,孔孟之道的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1、以仁爱为理想仁爱是孔孟之道的核心,是其终极追求的理想,也是贯穿其著述和言行的永恒话题。他们所说的“仁爱”,就是用真善美作为人类相处的最基本的准则。孔子不仅明确说“仁”就是“爱人”,要“克己复礼为仁”,还明确表示可用“杀身以成仁”的决心去追求这一理想。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矣,不亦远乎?”孟子追随孔子,希望世界能达到“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仁爱境界,他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为此也可用“舍生取义”的精神去追求这一理想。2、崇尚礼义廉耻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而讲求礼仪的主要是儒家学派。管子曾将“礼义廉耻”称作“国之四维”,可见治国安邦不仅需要经济,更需要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儒家所谓的“礼”就是制度、规则。依据《左传》载,“礼”的功能就是“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注重“礼”即有尚礼守法的意思。“义”是儒家人生观的最高境界,“仁”与“义”常被连在一起表述。孟子解释曰:“义,人之正路也”。其内容包含了“尊贤”、“正义”、“公平”、“无私”、“抑恶扬善”等主要内容。所谓“廉”,是评价一个人是否清白正派、勤俭奉公、不贪不腐的标准,也是人们对有权有势者的要求。至于“耻”,主要是说人要有羞耻之心。如果犯了错误,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即所谓“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改正)也,人皆仰之”。当然,知耻对人来说并不容易,“知耻近乎勇”。至于人们从内心应该感到羞耻的内容,即包括在做人原则方面的底线,如不忠不孝等;也包括“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一类的为人方式。3、强调平等与理解强调平等和相互理解,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思想和原则,是在其思想中构建人类社会的理想规则。从某种角度说,孔孟之道并不只是维护统治者权益的说教。孔子当时就不为权势者所喜所重;孟子则因其平等思想在明朝还被列为禁书。作为在野的学者,孔孟都希望君主是圣人贤者式的明君,应该“施仁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则众星共之”。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间对统治者的要求和希望。不管是君是臣,都跳不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规律,其中已经明显地有中国社会契约文明的雏形。在平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解是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必须要通过“推己及人”的思考,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诺言,才会在使人们各得其所,体现每个人的独特价值。4、主张对话与平衡在《论语》开卷,“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名言一直影响和感染着后人,来自远方的朋友不仅会带来标新立异的见解,也会因距离的差距给人不同凡响的启发。建立在平等原则基础上的人际关系,并非惟我独尊的关系,人们之间的相互尊重,才会促成“对话”文化的形成。至于其所说的“无友不如己者”、“见贤思齐”等,更是极为明确地促进自我完善的座右铭。将线性的只强调一己之见的习惯想法转变为尊重他人、注重平衡、善于对话的人际关系模式,是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的。至于儒家所强调的“君子求诸己”,是说明在向别人学习学习的同时也应经常反躬自问,挖掘自身的善缘。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教诲使得学习的视野能够极大地拓展,对学习资源的理解也更为宽泛,把握一种发展中的平衡,其对后世终身学习的思想也有重要的支持作用。5、讲求诚信坦荡在儒家注重的各类关系中,最被看重并最能体现儒家理想人际关系原则的是“诚”,在《中庸》概括的“至诚如神”的说法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为此,孔孟不惜以身实践,还号召追随者以“舍生取义”或“杀生成仁”的精神去充实自己的人生。在中国历史上能实践这一思想的大人人在,其主要参照的是孔孟“朝闻道夕死可也”的思想,以及“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在纷纭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中,孔子欣赏和赞扬的是“君子坦荡荡”的人格,做人既要知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需要“名正言顺”的灵活处置智慧,也要心怀远大,具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心胸和谋略。至于“信”,主要是取信于民、取信于他人,没有信无法立说、无法立规、无法立人,更无法立国,其所强调的乃是和谐各方面关系这一根本。6、尊重客观规律和世界上许多先哲一样,孔子在总结了人性及其变化规律后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为人先天的差异较小,人的贤愚不同主要在于后天的经历、学习和感悟的程度。基于他对人性的基本判断,孔子在周游列国说服各国君主失败的过程中,自然选择了教育作为实现理想的主要途径,并总结概括了许多反映教育规律的思想。如“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举一反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孟子对人性的判断倚重主观心性,明确提出“性善论”的判断,认为人性的完善是要通过教育挖掘其本人固有的善根。顺着他的思路,他也提出了一些有启发意义的教育思想,揭示了不少教育的规律。如应“盈科而进”而不“揠苗助长”(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不违背规律、急功近利)等。探索规律、顺应规律,是孔孟思想的重要内容,除了教育之外,在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方面、在做人做事方面,其都有一些积极的建议和尊重规律的主张。7、重视言行规范和推崇高尚情操孔孟都强调仁义高于利欲,而要作到这一点在物欲权利的诱惑不断强化的社会中是需要有定力的。即便是处世交友,也有高尚低俗之分。孔子及其弟子的追求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孟子做人崇尚“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的原则,这也是他们做人成功和内心快乐的经验总结。即便是有过挫折,也应该明白“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还告诫弟子“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而要作到言行规范、道德高尚,除了要善于思索、深入体验外,还要注意学习先贤的经典思想,如孔子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告诫学生要懂得礼法规范;“不学诗无以立”则强调的是提高文学修养和表达能力,这些均是以提高人的基本素养为目标的,至今仍符合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向。8、提倡自主创新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能一味地顺从而不坚持原则,教导学生“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做事应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思考。孟子则注重挖掘人本身的善源和智慧,激励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为孔子的思想作了重要的补充。他所说的“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就是为了矫枉过正地突出这一思想。孔子在“诸家蜂起”的时代却以“述而不做”的姿态汲古创新,通过精准和自主的诠释和集大成,本身就推出了一种创新的模式。他所强调的“当仁不让(于师)”,以及孟子所说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与科学探索精神相去不远,而“举一反三”的拓展学习也体现了思维积极发展的某些规律。9、呼吁大众教育和终身学习孔子呼吁“有教无类”,是主张提升全体民众的基本素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高国家人力资源的水平。孔子还强调“仕(作官或做事)而优(优秀,或有空闲)则学,学而优则仕”,已经包含了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其所强调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这两方面,是构成今天“学习型社会”重要支撑的坐标,早在2000多年前,在孔子的思想中,其基本的框架就已经被架构好了。作为最名副其实的教育家,孔子和孟子在教育教学思想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和有目共睹的,也是基本符合人们至今理解的教育教学规律的,其诸多的思想和主张至今仍有原创精神的光辉。10、追求世界大同与社会和谐在春秋战国极度动荡的社会中,孔子和孟子都渴望建立理想的仁爱大同社会,因而,其所创建的儒家学派及其思想,便是以此为终极目标的。儒家始终强调“中庸”(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地选择最佳的途径和办法)、和谐,在改革和探索中注意“度”的把握,都是为了使社会的发展尽可能地平稳与和谐,使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大同世界”的美好。为此,孔子不仅以宽广的胸怀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还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和谐意境作为理想追求的标准。孟子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追求的也是人类共同和谐发展的目标。综上所述,孔孟及其主要的思想和理论是与人类的共同理想与追求相一致的。在其思想及其表述中尽管有时代的局限和地域的局限,但其精神实质是超时空的。作为人类文化最伟大的宝贵遗产之一,其积极的和创造性的智慧是举世无双的,对于其精神和思想的挖掘和利用仍是人类的重要工作。二、本质特点孔孟之道是中国文化之根,东方文明的主要代表,是构建当今多元文化世界的重要支柱。早在千年以前,亚洲周边的国家就受惠于中国的儒家思想,后来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也从此吸收了大量的思想营养,20世纪亚洲经济和社会的崛起与发展也与儒学传统的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因为,孔子孟子的思想既有自己的深邃思考,更是集先贤思想之大成的伟大成果。孔子一生不仅苦读古代经典(如“韦编三绝”),还亲自拜访当时的名流大家,如老子、苌弘、郯子、师襄等,认为知识不应有门派界限,“圣人无常师”是最好的学习状态。孟子也接受了孔子以外的许多思想家的思想,他所说的“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明显是受老子的影响。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开山祖,其“述而不作”教育实践却是深得道家“无为而治”的意旨。如此,既极大地拓展了儒家思想的资源,将自己的思想融入经过历史考验的经典,通过删简“六经”来传播其思想主张;又为后学树立了“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发展范式和榜样。
本文标题:孔孟之道及其在当今世界的价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150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