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中学生物理实验-6—数字化(DIS)实验研究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数字化(DIS)实验研究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日期2013/4/28同组人一、实验目的1、熟悉DIS的使用方法,熟练DIS的操作步骤要领;2、明确DIS实验的原理,能够感知实验的设计过程;3、参与DIS的操作过程,获得实验的体会;4、在实验过程中探讨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二、实验过程实验一:摩擦力(1)实验器材朗威®DISLab数据采集器、力传感器、配重块、摩擦力实验器、计算机、砝码、弹簧测力计。(2)实验操作1、将力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并与摩擦力实验器相连。2、点击教材专用软件主界面上的实验条目“用DIS研究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打开该软件。3、点击“开始记录”,对传感器进行软件调零。4、选择摩擦力大的滑块,打开摩擦力实验器电动机电源开关,使滑块下底板在电动机的牵引下由静止状态变为匀速运动状态过程,点击“停止记录”,观察实验曲线。5、选择100g的滑块,重复上述操作,得到滑动摩擦力与时间的关系。6、将实验获得的f-t图线置于显示区域中间,点击“选择区域”,选择需要研究的一段f-t图线即可得到相应的摩擦力数值。7、在100g滑块上添加不同质量的砝码,重复实验后得到一组摩擦力数据。8、点击“Ff-Fn图像”,得到一组数据点,对数据点进行“直线拟合”,总结摩擦力与正压力的关系。(3)实验数据(最大砝码由静止变匀速)(“选择区域”相应摩擦力数值)图26-1研究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装置(一组不同质量砝码摩擦力数据)由实验数据可知:摩擦力随着正压力的变大而变大,所以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实验二: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及烛光光强的测定(1)实验目的1、了解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2、研究烛光的光强。(2)实验原理在使用“cd”(坎德拉)作为光强单位之前,“烛光”曾经作为光强度的标准计量单位被使用多年。探照灯、照明弹等都以“××万烛光”来说明其亮度。尽管我们日常使用的蜡烛与定义“烛光”时使用的蜡烛不同,但探究一下其发光强度是有一定意义的。(3)实验器材朗威®DISLab数据采集器、压强传感器、注射器、计算机、火柴、激光笔、普通照明蜡烛、光强度传感器。(4)实验操作(一)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1、将压强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点击通用软件。2、点击“开始记录”,观察压强传感器实时测得的大气压强值。3、把气球置于初始位置,并将气球口压强传感器前端软管紧密连接,确保其气密性。4、点击“记录数据”,记下此刻压强值,不断挤压气球,实时记录。5、把气球挤破,记下此时压强值。6、返回主页面,点击教材专用软件主界面上的实验条目“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打开该软件。7、点击“开始记录”,观察压强传感器实时测得的大气压强值。8、把注射器活塞置于初始位置(本次实验为11ml处),并将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前端软管紧密连接,确保其气密性。9、在软件窗口下方的表格中输入活塞初始位置对应的气体体积值。点击“记录数据”,记录下此刻的压强值。10、连续改变注射器活塞的位置使气体体积发生变化,将变化后的体积值输入到表格中,同时记录该体积对应的压强值,获得多组数据。点击“数据计算”对表格中数据进行计算。11、点击“P-V绘图”,根据已有数据点绘出“压强-体积”关系图线。12、点击“P-1/V绘图”,绘出“压强-体积倒数”关系图线。注意:点击“清屏”按钮,可清除已绘制的图线;如实验数据有误,可点击“清除本图13-1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实验装置图次数据”,重新进行实验;读取体积数据时,应考虑到软管中气体的体积(约1ml);因绘出的图线是基于数据点拟合得来,所以“P-V”数据少于三组时,点击“绘图”后只出现数据点,不能绘出相应的图线。(二)烛光光强的测定1、将光强分布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2、保持烛光与光强分布传感器的距离为32cm不变,点亮一支蜡烛,待其烛光稳定后,得到光强度图线;将蜡烛的数量依次增加到两支、三支和四支,分别得到光强度图线。3、比较可见:随着烛光数量增多,光强度在增强。注意:本实验是在暗室中完成的。(5)实验数据(P-V图)(P-V1图)由图示和数据可知::压强与体积的倒数成正比(烛光光强图线)实验三:乐声与噪声波形(1)实验目的:观察噪声波形(2)实验原理: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3)实验器材:朗威®DISLab、计算机、声波传感器。(4)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1、将声波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第一通道;结论:随着烛光数量增多,光强度在增强实验操作中要求烛光与传感器相距32cm处,但实际实验中32cm处电脑上数据无变化,分析原因是因为实验不是在暗室中进行自然光影响实验,故选取10cm处进行实验。2、用书本敲打桌子,唱歌,播放音乐等;3、记录实验波形,分析原因。(5)实验数据(尖叫声波形)(唱歌波形)我们小组做了尖叫声与音乐声的波形比较,发现尖叫声波形无规则,而音乐声没有尖叫声起伏那么大和突然,所以人们在听音乐时不会觉得像尖叫那么刺耳。实验四: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强度测量(1)实验目的:观察通电螺线管内部磁感应强度大小,并研究其分布规律。(2)实验原理:通电螺线管产生磁场,其方向符合右手螺旋定则。(3)实验器材:朗威®DISLab、计算机、螺线管、稳压电源、直尺、导线等。(4)实验步骤1、将磁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2、螺线管接入6V稳压电源,水平放置在桌面上。调节磁传感器的高度使其探管正好在螺线管的轴心线上通过;3、打开“计算表格”,调节磁传感器探管前沿与螺线管一端相距1cm;4、增加变量“s”表示磁传感器移动的相对距离,记录当前磁感强度值,输入s值为“0”;5、将磁传感器向螺线管内每次移动0.5cm,输入s值并记录对应的磁感强度数据;6、打开“组合图线”,选择X轴为“s”、Y轴为“B1”,基于已获得的实验数据,得到通电螺线管内部的磁感应强度与相对距离关系图线;7、点击“锁定”,锁定当前图线;将电源电压调整为3V(改变通过螺线管的电流强度),重复步骤3-6,得到另一条图线,比较二条图线的异同;8、将位移传感器接收器接入数据采集器的第一通道,将发射模块与磁传感器固定在一起(保持同步运动),用位移传感器实时测出的距离替代人工读数;将磁传感器接入第二通道,在“组合图线”中设置“位移-磁感强度”图线;9、拉动磁传感器在螺线管中运动,即可获得“位移-磁感强度”图线;10、改变供电源电压,使线圈中的电流随之改变,重复上述实验,可得出几组不同的图线;11、分析比较各组图线的异同,归纳决定通电螺线管磁感强度因素。讨论:什么是匀强磁场?获得匀强磁场,需要螺线管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图76-1实验装置图(5)实验数据(图1:螺线管内部磁感强度)(图2:网上资料:磁感强度分布规律)因时间关系,这个实验没做电压对磁感强度的影响,但根据上网查的资料,现在对结果进行分析:螺线管内部磁感强度是呈如图1分布,不是单一线性关系,而螺线管内部磁感强度还与两端所加电压有关,分布规律如图2,在加了电压后磁感强度比不加时大。实验五:心率的测量以及比较运动前后人体呼吸率变化的测量(1)实验目的1、通过使用心电图传感器测量被测者心电图,计算出被测者心率;2、监测并比较人体安静状态下和深呼吸状态下的呼吸状态。(2)实验原理心电图是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简称ECG)。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通过心电图传感器测量出R-R间期,即心房频率。气体交换,也就是一般呼吸所指的意思,指生物呼出二氧化碳及吸入氧的行为,也称:呼吸运动”。(3)实验器材朗威®DISLab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心电图传感器、呼吸率传感器、呼吸监控带。(4)实验过程(一)心率的测量1、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及心电图传感器,将心电图传感器接入对应颜色的电机夹上。打开计算机,进入实验软件系统。点击“通用软件”,系统自动识别所接入的传感器。2、将心电图传感器电极夹夹于被测者腕部,左手为黑黄色电极夹,右手为红色电极夹。3、打开“组合图线”,添加“时间—心电图”图线,显示被测者心电图随时间的变化,检测心电图过程中被测者手部应保持平放。4、将心电图一个周期的图像放大后选取有效范围(可选择相邻两R波间距离),界面下方X标尺中两个最低点间距离,即为被测者心跳周期。5、被测者心率=60/心跳周期(二)比较深呼吸与平稳呼吸的人体呼吸率变化测量1、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呼吸率传感器和呼吸监控带。进入实验软件系统,点击“通用软件”,系统自动识别所接入的传感器。2、将呼吸监控器绑在腰部,粘牢。将气囊处的小螺丝逆时针拧开,挤压气囊数下,腹部感觉到压力即可停止,并顺时针拧紧螺丝。3、添加呼吸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红色),采集30—60s后停止,锁定曲线,逆时针拧开螺丝,放气。4、解开腰腹部的监控带。再测深呼吸的时候的呼吸率随时间变化。(5)实验数据(时间-心电图)图像被测者心率=60/心跳周期=60/0.72=83(平稳呼吸)(深呼吸)实验六:有氧运动对呼出气体成分的影响(1)实验目的:探究有氧运动对呼出气体成分的影响。(2)实验原理气体交换,也就是一般呼吸所指的意思,指生物呼出二氧化碳及吸入氧气的行为,也称“呼吸运动”,有氧运动会加快机体代谢,消耗更多的氧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机体是通过肺换气完成的,利用氧气传感器,在运动前后对呼出气体氧含量进行测量,可了解有氧运动对呼出气体成分的影响。(3)实验器材:朗威®DISLab数据采集器、计算机、氧气传感器。(4)实验过程1、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氧气传感器,打开电源,进入实验软件系统;2、点击“通用软件”,系统自动识别所接入的传感器。3、在平静状态下用干净已排空气体的塑料袋采集呼出的气体(采集前不可憋气),用氧气传感器测量。4、做深蹲或俯卧撑几分钟,随即采集呼出气体,用氧气传感器测量。5、比较运动前后两个氧气含量的数据。(运动前)(运动后)经过对比发现:有氧运动会加快机体代谢,消耗更多的氧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利用氧气传感器检验,在运动后呼出气体的氧含量比运动前少,也就是说运动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三、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各种传感器的作用、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发现现在的科技真的是在飞速发展,以前我们想要测量的一些数据比如光强度、氧气含量等都要通过测量其他的数据,再通过公式换算才能得到,又或者测量此数据的仪器、过程很复杂,但现在各种传感器不仅能直接测得我们所要的数据,而且操作简单,还能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直接得出图表和结果,为我们物理实验解决了很多繁琐的过程,所以传感器是一种很方便、实用的测量装置。但是,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传感器也不是万能的,比如测烛光光强时,传感器也会受到自然光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做实验时还是要注意误差分析。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传感器真的是很有用的仪器,随着以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物理实验中还会出现更多这样的高科技仪器,这就对我们师范专业或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懂得以前的测量方法,也要涉及这些科技仪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要求。
本文标题:中学生物理实验-6—数字化(DIS)实验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163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