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古代文论纲要和试题(考试资料)
1中国古代文论纲要主要参考书目1《中国古代文论教程》,蒋凡、郁沅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中华书局2005年8月第1版。(本纲要主要据此书编写。此书我校图书馆有藏,可以借阅)2《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4《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李铎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5《中国古代文论史》,赖力行著,岳麓书社2000年11月第1版。6《古代文论名篇详注》,霍松林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基本知识1.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2.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3.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4.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5.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思考题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4)小说和戏曲评点。(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2第一章先秦两汉文论基本知识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2.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4.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7.诸子著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庄子》。8.“非乐”与“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9.《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10.“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11.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12.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和陆机的“诗缘情”之说,渊源于屈原的思想。13.司马迁对文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此说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14.两汉文论的主导是儒家文论。15.王逸是秦汉以来楚辞研究的总结者,其所作《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16.认为“赋”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是扬雄。“劝百讽一”是扬雄对汉赋特点的概括。“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也是由扬雄提出的。17.较早肯定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是班固。思考题一.为什么说先秦两汉的文论尚未成为独立和专门的学科?(1)这一时期文论与其它学术尚处于浑沌未分的状态。(2)这一时期的文论与其它艺术论相互杂糅,难分彼此。(3)文论的未能独立与此时文学观念的尚未净化互为因果。二.简述《周易》对古代文论的影响。(1)阴阳之道。阴阳学说把世界看成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在思维方式上启发了后人以对立划分的眼光去评析变化发展的事物。中国古代文论中许多矛盾对立的范畴如美丑、虚实、动静、形神等,都发轫于《周易》。而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等,则是《周易》辩证观念的投影。《周易》对世界本源之“道”的认识,也启发了后人对文学本体的探索。(2)通变入神。通是规律的继承,变是思想的日新,文学史上复古与反复古的斗争,文体的代有兴盛,都是通变理论的具体实现。“神”原指事物发展变化微妙难言的客观规律,严羽、司空图、王渔洋的理论对此都有所承传。(3)中和之美。《易》以世界的和谐统一位最高境界,由此生发了后世“中和”的美学观。孔子的“诗无邪”说、《礼记》的“温柔敦厚“说等,都受此影响。(4)言意之辩。《易传》认为言和意之间既有矛盾也有联系,言不尽意并不否定言可达意,但言可达意并不能详尽其意。言意的局限可通过“立象”来解决。庄子、陆机、刘勰的理论都深受其影响。这一审美趣味影响创作,形成了追求含蓄蕴藉、意出言外的风格长河。三.《尚书》“诗言志”。《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诗言志是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3灵世界的呈现。先秦时期所谓“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在先秦,诗、乐、舞是三位一体的。朱自清《诗言志辩序》中指出,诗言志是我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四.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1)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无邪”。三字原出《诗经·鲁颂·駉(jiōng)》,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无邪就是“雅正”。“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孔子赞美《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2)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观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兴指“感发意志”,具有艺术感染力。观是“考见得失”,指诗的认识作用。群是指诗的团结作用。怨是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3)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质彬彬,文质并重。《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形式的目的是体现内容,不必过于华丽。《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并重。五、墨子“三表法”。(1)三表法是在《墨子·非命上》中提出的。(2)三表法原意是说“言有三表”,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所谓“本之”,主要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其依据是求之于古代的典籍;所谓“原之”,是“诉诸百姓耳目之实”,也就是从普通百姓的感觉经验中寻求立论的根据。所谓“用之”,是将言论应用于实际政治,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来判断真假和决定取舍。(3)三表法是指立言辩说,应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和标准,即过去的经验、目前的现实和将其运用于实际事务的实践价值。(4)此说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过于强调强调文学言辞应发挥有利于国家人民的作用,又带有功利主义的特点与历史局限。六、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观点+知言养气)(1)“以意逆志”,出自《孟子·万章上》。“意”是指诗的表层意思,“志”是指深层情志。主张通过对作品文本表层的象征的“意”,去推求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者之志。此说是与文学创作中的比兴手法相对应的批评方法,长期为后世批评家所遵用,并在鉴赏学中得以拓展其理论内涵。(2)“知人论世”。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的愿意是与古人为友,须读懂他的作品,而欲理解作品,必须了解其作者,而欲了解其作者,又须把握其所处的时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形式风貌,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艺术素养以及时代精神、社会风气是息息相关的,这是文学批评要进行知人论世的理论基础。此说是对其“以意逆志”说的重要补充,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具有重大的影响。(3)《孟子•公孙丑上》记载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提出了“知言养气”说。所谓“知言”即是能够写出(和说出)美而正的言辞。所谓“养气”就是要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能够做到“养气”才能写出好的作品。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七、庄子的文学观(1)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心斋”、“坐忘”。4庄子文论的哲学基础是“道”。“心斋”、“坐忘”是文艺创作主体实现和完成“道”的两种方式。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摆脱功功利影响的经验观照就是“心斋”、“坐忘”。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庄周梦蝶”即是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2)文艺创作客体的两种互有关联的审美风格:“自然”、“素朴”。庄子认为,文艺创作应该顺应、恪守自然本性,寻求自然的最高境界之美;文艺创作的手段是为了取得素朴的效果,素朴美超过任何一种美的类型。庄子实际上把“自然”、“素朴”视为文艺创作客体所具备的最高审美风格。提倡天籁,反对东施效颦。(3)文艺创作客体的审美形象:“得意”、“忘言”。在“言不尽意”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庄子认为:“言”是“意”的基础,“意”是“言”的指向,领悟到“意”就是超越于“言”。由言意问题可以引申到文艺创作的形神问题,“得意”与“忘言”是艺术形象审美特性的两个质的规定,它要求艺术形象必须是具象与抽象、确证性与模糊性的统一。庄子提倡“得意”、“忘言”的审美创造,以期达到“荒唐之言”与无形之道妙契无痕、自然弥合的艺术境界。八、《毛诗序》的诗歌理论。(1)《毛诗序》是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论。相传是汉人毛苌所撰《毛诗故训传》在首篇国风《关雎》题下的一篇序言,它不仅说明了《关雎》一篇的创作主旨,而且总论诗歌理论,提出了文学上的许多根本问题,故亦称《诗大序》。(2)指出诗的核心在于言志抒情。《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3)论述诗歌的社会作用。在理论上明确了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形式:“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风刺上”。《毛诗序》偏重“上以风化下”的教化作用,并把文艺的教化作用看作是文艺的根本目的。(4)总结了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提出“六义”说。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认为,风雅颂是诗歌的体裁,赋比兴是诗歌的表现手法。此说对后世影响深远。赋比兴手法,成为我国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成为古代进行诗歌创作和批评的重要准则。朱熹认为,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九、司马迁“发愤著书”说。(1)此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的。(2)发愤著书的意思是说: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思的产物。(3)此说实际上要求作家直面惨淡的人生,抒写对现实的不平与忧愤,把著书立说、文学创作当作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情感表现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强烈的对现实的批判精神。(4)此说以历史经验为基础,本之于屈原,又加上了司马迁本人的切身体验,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并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十、什么叫“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1)此说是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的。意思是:诗人的赋华丽而符合原则,辞人的赋华丽而过分铺张。(2)“丽以则”是他的创作原则,“丽”是对赋体形式风格上的要求,“则”是指儒家的法度和准则,实际上是要求作赋以明道。反对专事形式上的铺张而忽略内容上的针对性和其现实意义。(3)明道、征圣、宗经思想是此说的理论基础。十一、王充的《论衡》主要论述了那些文学方面的理论?(1)关于文学的社会作用问题。认为文学作品要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文论纲要和试题(考试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196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