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古诗二首
古诗两首题破山寺后禅院登岳阳楼背景知识《题破山寺后禅院》选自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常建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注音•破山寺(si四声)禅院(chan二声)•曲径(qu一声)万籁(lai四声)•俱(ju四声)钟磬(qing四声)理解诗意•题:书写•破山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虞山北麓,又名兴福寺。•禅院: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曲:一作“竹”•万籁:所有声音•俱:一作“都”•但余:一作“惟闻”。•钟磬:佛寺中召集僧侣的打击乐器诗歌意象•清晨古寺初日高林•曲径禅房花木•山鸟潭影•万籁钟磬声诗歌含义•清晨,我走进古老的寺院,•朝阳照耀着高高的树林。•曲折的小路通向幽深之处,•后禅房花木掩映,又浓又深。•忽见山峦滴翠,光彩悦目,翩飞的群鸟十分欢欣,清清的潭水倒映着山影,人的心灵也变得空明纯洁。•仿佛大自然的一切声响都消失,只听见悠扬不尽的钟磬之音。思想感情•曲径幽静,花木掩映,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旨趣,富有言外之意。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诗歌赏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谈谈对“深”字的理解。“深”写出来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背景知识•《登岳阳楼》选自仇兆鳌《杜氏详注》卷二二(中华书局1979年版)。杜甫晚年漂泊荆湘,途径岳阳楼所作,时间大约是大历三年(768)冬季。•岳阳楼:湖南岳阳古城西门的城楼,面对洞庭湖,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大诗人。所作诗篇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史诗”。有《杜工部集》•请问有哪一位同学能背出我们学过的杜甫所作的诗歌?注音岳阳楼(yue四声)东南坼(che四声)乾坤(qian二声)(kun一声)戎马(rong二声)轩(xuan一声)涕泗流(si四声)理解诗意•昔:从前闻:听说•坼:裂开,分割乾坤:天地•字:书信戎马:指战乱•凭:倚着轩:栏杆•涕:眼泪泗:鼻涕诗歌意象•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亲朋字老病孤舟•戎马关山北轩涕泗诗歌含义•前两句叙事•以“昔闻”“今上”紧扣湖与楼的关系,登上岳阳楼观赏洞庭湖的胜景。•三四句写景,既实写又有寓想象•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从中间分为两半;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的无比壮阔又生动。•后四句抒情•眼观浩荡烟波,想到自己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而落得如此境地,皆因战乱未平,国家多难。想到这些,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不禁老泪纵横,哭得伤心。思想感情•全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人;写景只是三四两句,既写实又寓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又生动。诗歌赏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被誉为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如何理解这两句?(有奖2人)•这两句诗既写实又寓想象。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从中间分为两半;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的无比壮阔又生动。作业•背诵这两首诗歌
本文标题: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古诗二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357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