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民俗旅游研究摘要:民俗旅游是一种以民间风俗为体验对象的文化旅游活动,通过民俗旅游可以在遍览一方山水、愉悦身心的同时感知异域风土人情和植根于民间的草根文化,在与城市文明的对比反差中品赏传统文明遗留的淳朴韵味,激发旅游者爱乡土的热情和寻根固本的文化意识。论文该文从民俗旅游的资源、开发、文化等方面对我国民俗旅游的进行分析,对其发展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文化;保护旅游在向文化旅游的方向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民族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以逐渐成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也是各地参与旅游竞争的一种有效发张战略。民俗成为无形文化资源,其价值在现代旅游中正日益展现出来。可以预见民俗旅游在两个文明更加发达的未来,必将成为人们旅游选择的一大热点。一、民俗旅游研究的目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的发展,以弘扬民族文化、展现民族地方风采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地位也日益重要。民俗旅游系列已与山水风光旅游、文物古迹旅游等构成特色旅游系列产品,成为开发潜力最大的一支劲旅。可以预见,民俗旅游将成为现代旅游一大潮流。如何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活动,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旅游业有无吸引力,更能迎合和满足生活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的求新、求异、求知、求同、寻根等心理需求。有无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重要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二,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体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第三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第四,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第五,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落后,只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二、理论研究(一)民俗旅游概念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二)民俗旅游的特征近年来学者们对民俗旅游的特征进行了广泛、精细的研究,最终还是未有达成统一的看法。民俗旅游资源应具有其他旅游资源的一些特点,同时也应该有自身鲜明的特点。经过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的五个方面。1、文化性民俗旅游是一种以敏度文化为消费对象的旅游活动,民俗文化景观不仅能给旅游者带来民俗事项本体的文化信息,还能够让旅游者沈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享受文化。如果旅游者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生活积累,要想真正的理解和席上好旅游地的民俗文化是很难想象的。2、禁忌性岁时禁忌、生产禁忌、交往禁忌、婚姻禁忌、丧葬禁忌、生育禁忌、宗教禁忌等等,人们无时无刻不处在民俗紧急的包围中。民俗的禁忌性直接导致了民俗旅游必须遵循尊重民俗习惯,了解、熟悉民间禁忌的特点。3、交往性民俗风情旅游是人与人的请进,人与人的对话,人与人的访问,人堆羽化的超越。在众多的旅游类型中,民俗风情旅游是与人交往最多,最富有人情味的一种。4、立体性首先,民俗旅游的立体性表现在为观赏目标的多样性。其次,民俗旅游的立体性表现在旅游方式上,民俗旅游不仅仅可有让旅游者观赏,更重要的是参与、体验、休闲。正是由于民俗旅游的立体性,旅游开发更应该重视对平民百姓生活内容与情趣的挖掘,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旅游者的消费要求。5、高效益性可以发展地方经济。再投入与产生方面,民俗旅游产品投资最少,开发周期最短,旅游开发成功率高,效益也好。(三)民俗旅游的类型对民俗旅游的研究有利于市场的细分,明确推销对象,更有效地制定营销计划,销售旅游产品;便于游客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有形式、旅游类型;便于类型有企业比较各种类型民俗旅游的优势和特点,深化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民俗旅游在类型上因划分标准的不同而存在着理解的不同。按照旅游者的行为动机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消遣观光型民俗旅游这类旅游多为自费旅游,停留时间一般不是很长,希望民俗旅游产品能够无忧所值。2、参与型民俗旅游民俗旅游重在体验,旅游者在民俗旅游地逗留时间一般较长,旅游地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旅游点要求少而精。3、考察型民俗旅游这种类型的旅游,人数较少,规模也相对较小,但是层次较高,多为文化素养较高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子。旅游迷死除了观光、消遣外,主要是对民俗旅游地的考察,获取某方面科学研究的资料,为自己惊醒学习和研究所用。在旅游地停留时间较长,目标明确,费用多为公费,对民俗旅游产品质量要求较高。4、娱乐型民俗旅游这类旅游对价格方面不是非常敏感,更在乎旅游过程的舒适、方便、休闲、娱乐和兴致。三、民俗旅游资源研究影响民俗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合理化的主要因素有资源、区位、市场、社会经济、法律政策等。民俗旅游空间中场景布置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场地、场所、场景的关系。民俗旅游空间设计的目的就是以极强的空间表现让游客获得一定的感官感受,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民俗旅游空间的定位主要手段是民俗文化定位和地理区位文化定位。(一)影响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的因素旅游区域布局是从总体上对旅游生产力体系的地域空间配置,因此要实现旅游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就必须分析和考虑影响旅游区域布局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有资源因素、区位因素、市场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政策、法规因素等。1、资源因素任何产业部门的区域布局都必须以可靠的资源为保证。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所具有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决定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规模及水平,而且决定着旅游产业的合理布局。通常,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并往往发展成旅游业的“增长点”。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特点、分类及规模,是建立合理的旅游产业布局,确定旅游投资规模及资源开发时序,提高旅游区域布局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2、区位因素区位因素是影响各经济产业合理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优越的区位优势不仅为旅游经济活动提供有利条件(如通达性、便捷性等),而且对旅游产品的形成及旅游产业的布局都具有重要影响。3、市场因素市场经济作为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和社会资源配置机制,要求一切经济活动都以市场为轴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旅游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因而其整个经济运行都必须围绕市场来进行。(1)从需求角度看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表现在其对旅游客源市场拥有程度,而客源地的数量、客源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客源地游客出游人数等,都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2)从供给角度看,一个地区旅游市场的大小还取决于其旅游产品供给及旅游服务水平,它不仅决定着该地区旅游市场接待规模,也决定着旅游市场的发育及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在考虑旅游区域布局时,一方面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客源市场的对象、范围及变化趋势,从而把握旅游市场的容量大小。另一方面又要根据旅游需求,合理布局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产品的供给,从而形成合理的旅游区域市场定位,为合理的旅游区域布局提供依据。4、社会经济因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为旅游业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条件或限制因素,直接影响到该地区旅游产业布局及旅游经济的发展。通常,发达的经济条件更容易为旅游业提供各种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手段及财力资源,并且往往具有较高的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从而增强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5、政策、法律因素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是政策部门的重要调控手段之一。运用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不仅能加快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旅游经济在数量扩张、结构转换和水平提高等方面同时发展,实现旅游经济的良性循环;而且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布局的合理化,减少地区间经济差异,实现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的统一。旅游业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产业,如果没有国家从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给予宏观的指导和调控,旅游业不仅不能快速地发展,而且也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1、我国民俗旅游的资源丰富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游戏竞技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2、民俗文化旅游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1)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2)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3)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四、民俗旅游开发保护研究(一)民俗旅游开发内容方式1、全面发掘民俗旅游,提高现有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全面发掘民俗旅游,运用调查取证等一系列方法,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民俗旅游发展的方向。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的民俗进行合理的综合开发。要有明确的主题,精心的规划,邀请有关学者进行设计和研究其可行性,切忌粗制滥造,建设豆腐渣一类的工程。大大提高旅游的效率和提升它的吸引力,同时要加强管理、和引导防止各种追求片面效益,置传统道德于不顾的行为的发生,做到民俗不俗,俗中有雅,以确保民俗文化得到弘扬和保护。2、要注意培养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现代的旅游业以不仅仅是满足于单纯的游玩,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前景是空前广阔的,大力度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依托高校,这些高校已积累了雄厚的民俗文化和旅游人才的培养经验,特别是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增加了艺术表演、会展旅游、等专业更是充分的体现了这一要求。必将大大有利于全国旅游业的发展。3、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4、注重民族旅游商品的开发游客除了对各种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感兴趣以外,购买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也是他们旅游的重要需求之一。所以民俗的商品同样拥有广阔的市场也是旅游的重要环节,对旅游创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种的有民族特色的器具、衣饰、民间食品、民间工艺品等均可以作为商品开发。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乡土色彩,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特色原则和有文化内涵原则,切忌雷同化和庸俗化。5、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过度开发,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科学合理的极大力度对民俗文化进行
本文标题:民俗旅游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575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