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印度佛教史概说(日)
《印度佛教史概说》目录译者前言《佛教史概说・印度篇》序第一章序说一、地域的特点二、风土的特质三、人种的复杂性四、印度的宗教思想第二章古代印度的社会和宗教一、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二、吠陀文学三、梵书宗教和种姓制的形成四、奥义书的哲学五、都市的发展六、社会构成的变化七、沙门和婆罗门八、六师外道第三章乔答摩・佛陀一、佛传文学和资料的价值二、从诞生到出家三、修定和苦行四、成道和觉悟的内容五、初转法轮六、对弟子的教化七、涅槃八、佛灭年代第四章初期的佛教教团一、僧伽的成立二、比丘生活方式的变化三、僧院的发达四、戒律体系的形成和僧伽的构成五、教义纲领六、第一次结集七、第二次结集八、关于根本分裂的传说九、根本分裂的实情第五章孔雀王朝时代佛教的发展一、统一国家的出现二、阿育王法敕三、阿育王的业绩四、第三次结集五、传教师的派遣第六章印度・希腊王朝与佛教一、孔雀王朝没落后的印度二、毁佛之王普沙密多罗三、印度的希腊人四、弥兰陀与佛教五、《弥兰陀王问经》六、希腊人与佛教信仰第七章塞种・帕赫拉瓦时代佛教诸部派的动向一、塞种・帕赫拉瓦人入侵印度二、希腊化的塞种・帕赫那瓦人三、塞种・帕赫拉瓦人皈依佛教四、佛教部派的展开五、三藏的成立六、佛教石窟寺院的出现第八章贵霜王朝和说一切有部佛教一、贵霜入侵印度二、迦腻色迦王皈依佛教三、说一切有部的发展四、犍陀罗美术第九章印度教的形成和大乘佛教一、婆罗门势力的动向二、印度教的形成三、大乘佛教的兴起四、初期大乘经典第十章娑多婆汉那王朝和佛教一、南印度的形势二、龙树三、空的论证法与中道四、大乘佛教的综合五、龙树的后继者们第十一章笈多王朝时代的佛教一、印度的再统一二、佛典的梵语化三、说一切有部和经量部四、大乘经典的新倾向五、如来藏思想六、瑜伽师与唯识思想七、唯识学说的系统化第十二章笈多王朝分裂后的佛教一、嚈哒的侵入二、如来藏思想的命运三、瑜伽行派四、中观学派五、逻辑学的发展六、大乘两大学派的命运第十三章波罗王朝和密教一、波罗王朝以前的印度二、波罗王朝治下的东印度三、密教的特点四、真言乘五、波罗王朝初期的论师六、金刚乘七、时轮乘第十四章伊斯兰教徒的侵入和佛教的灭亡第十五章近代印度的佛教复兴运动一、佛教空白的时代二、达磨波罗的大菩提会三、安培克的新佛教运动四、日本山妙法寺大僧伽的活动印度佛教徒数目附录一:印度佛教美术的发展附录二:印度佛教向周围地区的传播年表参考文献第一章序说印度是个巨大而复杂的文化地区,从太古以来,无论在思想方面还是在宗教方面,都是个发达的国家。其原因可以举出种种,但从大的方面来说,是由于印度所拥有的地域的特点、风土的性质、人种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一、地域的特点印度的地形,是位于亚洲大陆的南部突出于印度洋的半岛,宛如一个倒立的等边三角形。与其称它为半岛,不如说是大陆,其面积相当于整个西欧,有四百十五万平方公里。印度的北部由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等山脉把它与大陆的其它部分隔开,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南部以科摩林海角与印度洋相对。这样的地理条件对于印度独立的文化体系的形成有很大作用;这一文化体系表现了印度钓孤立性,在与西洋对立的东方文化圈内,它与其他东方地区的波斯、中国是有区别的。然而,印度所具有的这种孤立性,绝不是意味着与其他地方没有关系。这从印度以往的历史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从印度半岛自身的构成来说,印度地理的特色大致具有以三个部分:1.印度(IndusSindh,“身毒”)河流域。北部、西部以克什米尔以及巴基斯坦的山岭地带为界,南部包括拉贾斯坦的沙漠地带。2.恒河(Ganges,Gaṅgā)流域.由恒河和朱木拿河(Yamunā,Jumna)、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互相交会而成的地区,形成不等边四边形的印度斯坦(Hindustan)平原。3.温德亚(Vindhya)山脉以南的地区。横断半岛中央部的温德亚山脉以南的地区,为三角形的德干(Deccan)高原。二、风土的特质位于印度半岛最南端的科摩林海角是北纬8度,最北端的克什米尔的北边是37度,从纬度上看属于从热带到温带的过渡地带,但一般地说属于热带地区。由于它与亚洲大陆和印度洋的特殊关系,在一年的一半时间里,西南季风向大陆吹,在另外半年时间,东北季风向海洋吹。与这种季风相应,印度的季节大体分为暑季(三月至五月)、雨季(六月至九月)、凉季(十月至二月)三季。印度处于这种季风地带,对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影响。有人认为,气候的酷热,高度的湿润,大气的清澄干燥这三种情况,给予了居民以被动的、忍从的和思索的性格。三、人种的复杂性印度的民族包括们达(Muṇḍa)人、达罗毗茶(Draviḍa)人等原来的土著民族,入侵的雅利安(Ārya)人和本系统的其它族人;稚利安人与原来土著民族混血的居民。情况极为复杂,难以想象。现在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以及包括其它在内的全半岛的人口已超过七亿九千六百万,当然这样众多的人口在最初是没有的。印度在过去创造了灿烂的思想文化,并不断发扬光大,即使在今天仍在继续前进。四、印度的宗教思想然而,印度古代的思想有值得特笔的地方,即印度古代的文化包含有许多宗教的因素。可以说,这是与中国形成鲜明的对照的。印度的思想是在上述严酷的风土环境和由复杂的人种所组成的复杂的社会结构中,为确立生活实践的基调而产生的,从而一切学问和思想都不脱离现实生活,都以实践为基础。无论是《吠陀》(Veda)、《奥义书》(Upaniṣad)还是耆那教(Jainism)、佛教(Buddhism),一切的文学、哲学、宗教等,都是在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中而发展起来的。然而,这里所说的生活不是希求只是停留在眼前的生活,而是希求与永远的生命连结在一起的生活,因而与此相应的思想最富于宗教的色彩,在印度没有发现存在脱离宗教或伦理的思想。印度的宗教思想,不管是正统派还是非正统派,都带有尊重社会道德诸如不杀生、布施等的伦理的特点。本课程将以下面的问题作为论述的重点:印度所产生的、极为罕见的清净宗教之一的佛教,是如何从乔答摩•佛陀的觉悟,即人的自觉出发,对人的本身予以深刻的探究的?它在复杂的婆罗门教的神权主义的社会占有何等地位?它以何种形态流行于社会?佛教自身是如何顺应时代的思潮取得发展的?以及在印度故土成长起来的佛教,在周围地区是以何种形式传播开来?对广阔的亚洲地区的思想、文化、艺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将尽可能地按照它们的发展顺序予以正确的介绍。第二章古代印度的社会和宗教一、雅利安人侵入印度雅利安人在印度文化的形成中占据主导的地位,但在他们侵入印度以前,已有几种民族居住,形成了各种不同形态的文明。其代表的是印度河文明(公元前3000-前2000)。当时建设了整齐宏伟的城市,形成了铜器时代的文明,据推定,这个文明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有密切关系。可是在出土物品中有地母神、湿婆神的像,还有象征男生殖器的石柱,这些被认为与后世的印度教有关。保持这一文明的土著居民被看作是达罗毗荼人,他们构成母系制的部落,在各地聚成小村落而居住。雅利安人在高加索(Caucasus)的北方原有自己的居住地。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在西土尔其斯坦草原地带定居以后,与伊朗人分开而越过兴都库什山,在印度河上游的旁遮普(Panjāb,五河)地方找到了最初的定居地(公元前十三世纪)。他们征服了土著居民,建立了父系家长制的社会生活。社会按大家族、氏族、部族的顺序组成,部族长称王(rājan),他们虽由部族成员选出,但到后世变成世袭的了。并且,部族成员可通过集会(Samiti,Sabhā)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社会被认为带有共和的性质。当时的生产以畜牧为主,后来发展起农耕业。二、吠陀文学印度•雅利安人在旁遮普地方最早完成的文学作品是“吠陀”。吠陀基本部分的本集(Saṃhita)有四种,其中以《梨俱吠陀》(Ṛg-Veda)最古,约于公元前1500-1000年左右形成。此为对神的赞歌的合集,其中对自然现象、威力、构成要素、抽象的观念等予以神格化,作为崇拜的对象。诸神被配置于天、空、地三界,据称有三十三位神(或作三千三百三十九位神)。吠陀宗教要求设祭坛,祭祀献牲,奉敬多神中的一神,进行祈祷,在祈祷中期待得到现实的利益。在《梨俱吠陀》中有关于创造天地的哲学思辨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到哲学统一性思想的发展。首先是赞颂宇宙是由“造一切者”(Viśva-Karman)、“祈祷之主”(Bṛhaspati=Brahmanaspati)、“黄金之胎”(Hiraṇyagarbha)等创造的“创造赞歌”,其次是赞颂从布路沙(Puruṣa原人)产生万物的“原人赞歌”,最后则是赞颂宇宙的本原是“彼之唯一物”(takekam)的“无非有歌”,至此而达到“极限”。三、梵书宗教和种制的形成定居于旁遮普地方的稚利安人,后来迁移到恒河与朱木那河之间的肥沃平原,形成小村落,确立了以祭司为中心的氏族村社。随着祭祀仪式的发展,产生了对四吠陀本集作注释的书。这一群文献被称为“梵书”(Brãhmaṇa),产生的年代在公元前1000-前800年。《梨俱吠陀》以外的三吠陀(Sāma-Veda娑摩吠陀、Yajur-Veda夜柔吠陀、Atharva-Veda阿闼婆吠陀)被认为也在这个时期形成。梵书的内容是对祭祀仪式的详细规定,祭司们必须拥有专门的知识,祭司这一职位便成为世袭的职业。他们认为,供养牺牲具有深妙的含义,与日常生活有关,人们的幸运与不幸是由祭司所决定的。这样,祭祀被看成是万能的了,通晓吠陀的祭司便被当成神一样的存在。此外,王族成为独立的阶级,一般的职业成为世袭,原来的土著居民作为隶民从事劳役,从而形成四种姓的阶级制度(Varṇa)。这四种姓是:⑴祭司(Brãhmaṇa婆罗门),⑵王族(Kṣatriya刹帝利),⑶庶民(Vaiśya吠舍),⑷隶民(Śūdra首陀罗)。与此同时,从《梨俱吠陀》末期以来逐渐形成的对统一原理的探究,到了这个时代开始从“时”(Kāla)中寻求世界的统一,进而又把“造物主”(Prajāpati)置于最高神的地位。四、奥义书的哲学与梵书一样,附属四吠陀的文献还有“森林书”(Āraņyaka)和“奥义书”(Upaniṣad)。在森林书中有可被传授的秘密之教,它是从梵书到奥义书的过渡期的经典。奥义书是从“坐在近旁”之意转来的,意味着老师口授给弟子“秘密之教”,它是将这种秘密之教集成经典的名称。由于奥义书位于广义的吠陀经典的最后,故也被称为“吠檀多”(Vedânta)。奥义书所包含的文献近二百种,它是在长期的思想发展中形成的,里面混杂着种种要素。古代的奥义书分为上古(散文,公元前800-前500)、中古(韵文,公元前500-前200)、中世(散文,公元前200)三期,此后的作品称为“新奥义书”(散文和韵文,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十六世纪)。上古的奥义书(Brhadarāņyaka〔《广林》〕,Chāndogya〔《歌者》〕、Taittiriya〔《太帝利亚》〕,Aitareya〔《他氏》〕,Kauṣītaki〔《㤭尸多基》〕,Kena〔《由谁》〕)是古代吠陀文化发展到顶峰的标志。在吠陀、梵书当中已经对世界统一性原理进行了探究,而到形成奥义书,则认为宇宙的本原是“梵”(ātman),并认为它与个人内在的统一性原理的“我”(ātma,阿特曼)是等同的,称之为“梵我一如”。这在思想史上是有意义的,而且在奥义书中发展了轮回转生的思想。这种思想是按照善恶果报的道德要求把人的行为作为依据,说人们前生的业(Karman)决定现在的果报,而现在的业决定着未来的果报。“五火二道”的轮回说即其典型之说。另外还有从轮回(Samsāra)到解脱(mokṣa)的说法。这样,业、轮回、解脱的思想,对后世印度思想以极大的影响。五、都市的发展在恒河和朱木那河之间地区定居的雅利安人,后来逐渐向东方流动,移居于恒河中游一带地方,从而使这个地方的社会和文化发生了显著的变动。他们在新的居住地与原地居民进行通婚混血,形成了新的民族,并且无视传统的吠陀宗教和习惯,使用雅利安系民族已经败落了的俗语(Prākrit)。另一方面,由于恒河流域土地肥沃,农业产量很高,物资逐渐丰富,生活也富裕了起来。由
本文标题:印度佛教史概说(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77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