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韩店镇肖镇小学陶艺教学校本教材单位韩店镇肖镇小学年级五年级学科陶艺姓名张文杰2目录陶艺课程开设的概况………………………………………………………………3陶艺课程的现状及开设的意义……………………………………………………6小学陶艺课程安排计划……………………………………………………………8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10泥条盘制方法………………………………………………………………………10泥板成型法…………………………………………………………………………15徒手捏制法…………………………………………………………………………22拉坯成形法…………………………………………………………………………28雕塑挖空法…………………………………………………………………………32韩店镇肖镇小学陶艺课学生评价表………………………………………………333陶艺课程开设的概况一、陶艺简介:“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现代社会开始崇尚个性,崇尚自然朴实的风气!有一些人开始有意识地创作富于陶瓷制作者个人特性的陶瓷,陶瓷作品的造型和表现手法开始丰富起来,不只限于日常用的器皿,一些纯粹的陶瓷造型艺术或陶塑也大量出现了。陶艺是一个综合了美术,书法,雕塑,雕刻,手工的现代素质教育最合适课程,带有很强的可塑性,不仅会带给儿童无穷的新鲜感,更可以令儿童有种亲近自然的感觉,从而自发的爱上陶艺艺术。陶艺在中国正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门类逐步成长起来,参与和从事这一艺术门类的艺术家越来越多。而且,由于它集趣味性、创造性为一体,已经成为一项极受青少年欢迎的学校素质教育和都市休闲活动的内容。二、陶艺原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粘土,如何高明的陶艺家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陶艺家将粘土塑造成一定的形状,再经过高温烧制完成一件陶艺作品。三、儿童学习陶艺的益处:陶土是无毒无臭的天然矿物,柔软湿润,可塑性强,亲近可爱。陶艺制作,能满足儿童好动、好奇、好胜的需要,人人都喜欢制作,个个都能成功,儿童更喜欢它。(一)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儿童的兴趣。”努力培养学习兴趣,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减轻儿童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把金钥匙。陶艺教学,无疑是一个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良好场所。(二)有利于情感的发展4陶瓷艺术作品本身具有美的特征,首先,是在欣赏陶瓷作品(图片、录像、实物)中,发展了儿童感受泥塑工艺和现实美的能力。其次,在双手制作过程中,儿童努力尝试去发现美的造型,去予以实现。第三,由于陶土可塑性强,具有魔术般的变化,儿童的天性在“玩泥”中得到充分沉浸,情操得到充分的陶冶,美育自然融在其中。(三)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陶艺教学是一个动态开放过程。陶土可塑性强,儿童可“随形”、“随时”、“随地”地自由发挥;儿童自由畅想可吸取大量、广泛的外界各种信息,进行巧妙地构思,在制作过程中随形发挥,自由组合,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陶艺教学,从形状看千姿百态,整个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过程;从内容看丰富多彩,哪怕是有主题的内容,儿童也会从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去挖掘内容。(四)张扬了儿童的个性陶艺可塑性强,儿童可随心所欲,均按自己个性特点自由发挥,个性才得到张扬。粗人粗做,提倡作品留有指印,体现“朴实无华,大大咧咧”的豪放风格;细人细做,精雕细刻,光滑华丽,体现“形准面光,精巧玲珑,文雅稚气”的风格。不同性格,所制成的作品的风格也不同,都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儿童自由组合座位,努力使同桌、同组之间获得认同感,彼此之间个性接近,感情融洽,从而心情舒畅,产生美好的心境,在制作中容易交流,给予共同观点点拨、指导、帮助,使接近个性的作品得到完善张扬。(五)健全了良好的人格成功体验是个体在取得成功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快乐的情绪体验。陶艺教育人人动手个个成功,陶土人见人爱,学习积极性高,聪明才智才能充分发挥;陶土可塑性强,能自由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儿童座位自由组合便于交流,集体智慧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儿童都能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制成所需要的结果,只要老师在评价中给予充分的肯定,儿童都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泥塑”是一门需要耐心,需要细心,需要认真用心体会的课程。一件复杂的作品,需要花不少时间反复修改。(六)培养了意志力5儿童上陶艺课,连续两节课(90分钟),对于儿童而言,这相当漫长,儿童陶艺制作,制而不厌,作而不疲,既培养了自制力、意志力,又陶冶了高尚的情操。陶艺制作让儿童从朴实的泥土中发现惊人的美,是脑力与体力协调结合的过程,通过具体形象的塑造,不仅有利于增强儿童开发大脑敏感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可以锻炼身手的灵巧性。通过实践,我们相信,儿童通过长期的陶艺教育,其创造能力受益终身。普及陶艺教育,使受教育者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中华民族更加有希望。最后希望有更多的人支持,从而认识陶艺,喜欢陶艺,接触并学习陶艺。6陶艺课程的现状及开设的意义一、新课程背景下,研究陶艺教学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曾提出:“对有条件的学校可增加陶艺的内容”。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陶艺逐步为校园所创导。实践证明:陶艺教育的价值很高,它为发展学生个性,开发潜能,提高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辟了无限的空间。二、国内外陶艺教学研究促使陶艺教学研究专业化在国外,陶艺教学在技法、制作上有独特的表现。它与其它材料结合极大地拓宽了陶艺的范畴。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问题,使得教学丰富多彩。我国现在的陶艺教学已有一定的深化,但总体还是很薄弱。人教版、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中虽有陶艺课程的涉及,且有一定的层次性和连续性,但12册内容铺开面太广,让教者和学者无法有统整的思路和学习上的经纬脉络联系。上阶段全国陶艺课题使我校师生在实验课、个案研究,总结经验方面积累了大量案例、资料。如果说我校校本教材《工艺》中(此校本教材获常州市小学优秀校本课程案例评选二等奖。)的部分陶艺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塑型能力,而今的课题提出更利于陶艺教学研究的专业化,更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三、小学陶艺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新课标下的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涯,学生跟着美术专职教师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对陶艺是会有所感觉有所悟。但是陶艺教学需要投入,一些认真态度欠佳的教师,怕陶土给教学带来脏、乱、麻烦等,就绕过此内容,改上其他主题。加上一些兼课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决定了陶艺教学难以执行。一些城市边缘或农村小学的学生,没有条件甚至没有机会接触陶艺。其原因有二:1.陶艺的黏土购买不方便、有些家庭无经济条件购买;2.由于一部分美术教师对陶艺课接触比较少,不知如何教学生,也不知如何利用农村的特有7资源创造条件为陶艺教学服务。另外,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制约着教师发展及对陶艺教学的思考。四、小学陶艺教学及校本教材研究,引发学校关注:新课程理念下,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学生学陶、玩泥的需求,深知陶艺教学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树立学校美术学科形象服务的。学校组织教师编写陶艺讲义、教材,建立课外陶艺兴趣小组,甚至僻出教学时间为学生陶艺活动提供保障。一部分学校精心编制的陶艺校本教材,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材的充实和拓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派了用场。但是也有些教材则缺乏基础性、系统性、整体性,对本校学生或一定区域内学校的学生陶艺学习的实际指导意义不大,校本教材编出的后续工作,缺少人力、资力的投入,更难以进行教材的研究及实施后的统整。8小学陶艺课程安排计划弗洛伊德曾说过:“每一个游戏着的儿章都在创造一个他自己的世界,是在以一种使自己快乐的新方式重新安排他世界里的东西,并赋予了极大的感情,他创造了他极认真对待的幻想世界。”儿童的陶艺制作,不像成人那样刻意地追求某种高难度的技艺或深刻的理念,更不像工匠作坊制作那样规规矩矩如出一炉,儿童的陶艺作品是儿童在没有受任何理性的束缚,只是根据自己内心的经验和对周围事物的直接感知,运用他们所利用的材料进行最直率的表现。作为陶艺学习的最初起点,把陶艺教学与情操的陶冶、文化的修养、科学技术的探究结合在一起,陶中有艺,艺中有思想、有情感、有文化、有科学。陶艺课程作为现代教育中开发和培养设计人才创造性设计思维的一种造型基础,因而也是丰富多彩和生动的造型训练课。其次,它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性。“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创造美于自我,施净洁于人心。所以陶艺教学不仅可以作为学校课程的一种补充存在,也是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情操陶冶的重要途径。陶艺教育是将艺术性、科学性、文化性、休闲性等融为一体并赋予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教学理念的一种教学活动。陶艺教学,给孩子创设一个快乐活动的乐园,为孩子提供了一片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实现自我的天地。针对各年龄段儿童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差异,结合现代教育、陶艺教学的特点,我们特将本期课程安排如下:1——3年级:这阶段的孩子有着极其丰富的想象能力,但动手能力跟不上,所以这阶段前期的作品主要是在老师详细讲解下操作完成主题作品,然后再在细节上加入自己的创新自己的思想。第一节:QQ企鹅第二节:大象9第三节:向日葵第四节:雪人第五节:小铃铛第六节:圣诞老人第七节:笔筒第八节:麻花藤条篮子第九节:老爷爷/老奶奶第十节:疯狂的小鸟第十一节:水果盘第十二节:沙滩上/草地上4——6年级:想象力非常丰富,并且这个阶段的孩子相对比较能够准确地将自己想象、设计的东西表达出来,这个阶段教学过程中制作难度加大,并且更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让孩子们多观察事物构架,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并让这些行为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转变为其性格中的一部分。第一节:小兔子第二节:小丑第三节:麻花条花瓶第四节:玫瑰花第五节:长颈鹿第六节:圣诞老人第七节:雪人第八节:平安挂件第九节:青蛙第十节:“我”第十一节:疯狂的小鸟第十二节:海底世界以上为本期课程内容安排,部分作品会做成吊坠、挂饰,或以木板贴画的方10式来完成;其中一、两节课内容或因节日改为制作与节日相关的物品。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1、泥条盘制方法无论是黄河流域的彩陶还是尼罗河边的陶罐,泥条盘制法是人类最早掌握的陶瓷造型方法之一。就是把泥搓成长条,再圈积成型。此法是制陶的技法中最为古老的方法。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已经大量使用盘制泥条的方法成型。日本的绳纹古陶也是利用泥条盘制的方法成型。泥条盘制的方法应该说是陶艺成型的技法之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它几乎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圆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古人创造出在辘轳上拉坯以前,泥条盘筑法可以制作较大型的器物,比如大缸、罐子等,现在西双版纳等地的原始部落依然保留这种方法制作日常陶器。国外常常将泥条盘筑和手捏成型一并通称为“手筑”(Handbuilding),指不借助任何工具纯粹用手制作。现代陶艺家之所以喜欢用泥条盘制法制作陶艺,一方面是由于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不太规整的、较随意的陶塑,另一方面是他们更倾向于保留泥11条在盘筑时留下来的手工痕迹和一道道盘旋的纹理——当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迹。搓泥条:方法一:1.取一块稍湿的陶土,大小为刚刚容于两手之中为宜。两手交互前后滑动,手掌靠近的小指部分一面勒紧粘土,一面捻出使其向下延伸。2.揉搓的过程中,感觉双手的手掌稍稍向内倾斜,而用力靠近小指,轻轻用力尽量少摆动。方法二:1.取一团泥,先由粗捏至长条的形状,放在案板上。2.双手五指岔开,手指和泥成45度,用力均匀轻轻前后滚动,由掌心到指尖反复地操作。3.随着泥条的伸长由粗变细,双手逐渐向两侧移动。4.搓泥条的过程中,12有时用力不匀把泥条压扁,可以将压扁的泥条拧成麻花状,继续在案上搓动,即可复原。盘制方法:通常泥条成型的作品的做法又有两种。一是泥条盘制成型时,尽量保留泥条捏压的原始形态和起伏关系,着眼与表现泥条的原始粗狂和其丰富的肌理变化之美;另外就是盘制起型后,修整作品使之光整。操作过程中可以在一定基础上按顺序一环一环盘筑,叫做单环盘制;还可以多根泥条首尾相接,逐层盘筑,称为连续盘制。连续盘制法1.
本文标题:陶艺教学校本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776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