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实用养生保健常识300条合集三
1实用养生保健常识300条合集三1.【腹泻与便秘,一味白术来帮您】炎热天气,胃肠最易出问题,有人时而泄泻,时而便秘。多数情况下,原因只有一个:脾虚。此时可取炒白术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分两次饮用,治腹泻;生白术,5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治便秘。2.【朝朝盐水,暮暮蜜汤】早餐咸入肾经,肾经气旺,精力充沛,自然能应付繁忙的工作,所以早餐喝粥就咸菜,吃馄饨面条或包子;晚饭后,可以适量喝点蜂蜜,甘入脾胃,胃和则卧安,晚上睡觉就香了。老一辈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习惯,其实很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大道理呢!3.【生姜、干姜、炮姜的中医功用差别】生姜辛散力较强,长于发散风寒,温中止呕,多用于风寒表证及呕吐之证。还可温肺止咳。干姜辛热,辛散之力较弱。长于温中,为脾胃寒证要药,并可回阳,温肺化饮,用于亡阳证及寒饮伏肺咳喘。炮姜味偏苦涩,偏于温经止血,温中止痛止泻。用于虚寒出血,腹痛腹泻等证。4.【经络养生秘诀】有些朋友们平时爱发脾气,有些女性朋友会月经不调,可用三七切成片或打成粉,外贴于两侧太白穴,也可同时用人参和三七,一起外贴,补脾又益肝。或者用按摩,以穴位处微微感到胀痛为度,不必用太大力,每天坚持3~5分钟。5.【发麻疹,试试香菇鲫鱼汤】宝宝麻疹不透,会持续发烧,很难受。很久以前还没有抗生素,大人就让宝宝吃上一顿香菇鲫鱼汤,效果还挺好。在中医看来,香菇为发物,可透疹;鲫鱼,调中益五脏。做法:一尾鲫鱼约放8枚中等大小香菇,炖汤。6.【浴眼按摩法】两手握拳,拇指弯曲,拇指背擦上眼睑10~20次;用拇指按揉太阳穴,顺逆时针各十余次;最后用右手拇指、食指捏住印堂穴,捏揪十余次,用左手从后头发际向下捋到项部十余次。眼与脾、肾、肝关系密切,脾主眼睑,肾主瞳子,肝主黑睛,浴眼按摩法可使眼部气血畅通,上濡于目。7.【桂花】新鲜的桂花不仅气味浓郁香甜,且具有药用价值。桂花入药是因为它有散寒破结、化痰生津的功效,可以用于咳嗽、痰结、牙痛、口臭等不适。将鲜桂花3克,煎水漱口,一日3次,有助于祛除口臭;桂花树皮50克,加入杜仲20克,水煎服,10分钟后即可止牙痛。8.【老年人的饭后养生】饭后先漱口,张仲景指出“食毕当漱,令齿不败而口香”;饭后再揉腹。孙思邈曾提出,“每食讫,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食毕当行步踌躇”;饭后慢慢走,《摄养枕中方》中记载“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饭后听音乐,《寿世保元》中说“脾好音乐,闻声即动而磨食”。9.【简易食疗祛胃火】胃火是因津液随气上升郁积生热,时间长了就要化生为火,口中酸味便是由这热引起的。如果你同时存在口臭、胃酸、便秘这几个问题,就可以确定是有胃火了。可食绿豆粥: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用水煮石膏后过滤去渣,再加入2粳米、绿豆煮粥。请辨证使用!10.【君子有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11.【养阴润肺汤】银耳一个用水泡,多次换水后去掉蒂部黄色部分,切成小块;梨一个洗净切小块(留皮,核如果好的话也保留),加一把百合,一把红枣加水煮约40分钟(开了后关小火),一般家庭都可吃,如果没有小孩吃,可加10颗枸杞。此汤滋阴润肺养颜。12.【什么是小儿盗汗?】所谓盗,就是偷盗之意。偷盗有个特点就是你不知不觉。那么盗汗也是如此,当你在睡觉的时候汗出来了,但是当你醒来的时候,汗又自止住了,所以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盗汗可以用二马穴。13.【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在夏天炎热的节气中,气温高,湿度大,木头,尤其是久置露天的木料,如木椅凳,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如果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内经》夏季不可枕冷石并铁物,大损人目。14.【自制药枕降血压】白矾是味好药,可内服亦可外用。去药房买上六七斤白矾,筛去碎屑,将大块碎成蚕豆大小,装入用布缝制的枕套中,缝口后当枕头用即可。有降低血压、预防中风之功效。平时还需注意低盐饮食、低脂肪饮食,禁烟、酒,避免情绪激动。多吃芹菜,尤其是其根,对降压都有辅助作用。15.【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遵生八笺》菽凡指豆类,各种红豆、绿豆、白扁豆、黑豆、豌豆等。伏日暑湿多克伤脾胃,令人懒散倦怠、腹脘胀满,不思饮食。不可强忍致病,务必食一些豆粥、豆饭、豆汤。菽皆性凉或平,且多有健脾利湿作用。也不可过多,易产气。16.【香橙饼】橙皮二斤切片,白砂糖四两,乌梅肉二两,同研烂,入甘草末一两,檀香末五钱,捣成小饼,收,干藏之。每噙口中。生津,舒郁,辟臭,解酲,化浊痰,御岚瘴,调和肝胃,定痛止呕。汤瀹代茶,亦可供客。——清《随息居》17.【阳虚,夏天更宜吃生姜】夏天,人体的阳气发散于体表,体内反而会缺少阳气的固护,尤其是阳虚的女生,更易感受风寒、四肢发凉、腹痛腹泻,所以多吃温性食物——生姜,可以保持阴阳的平衡。夏天吃生姜,注意要连着姜皮一起吃,因为姜皮是凉性的,可以中和姜肉过份的辛热。18.【保护咽喉,向大家推荐罗汉果】将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罗汉果用小锤子敲碎,分成8等份。每一份作为一天的茶叶量,用水泡着喝,直到没有味道为止。罗汉果的味道又苦又甜,不太好喝,但它有非常好的清咽利喉的功效。在一般的药店就能买到,大概二或三元一颗。孕妇、小朋友以及脾胃虚寒的人不宜服用。19.【马齿苋去痘痕】有一味神奇的中药叫马齿苋,用80g,水煎20分钟,每天洗脸3次,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痘痘的痕迹不见了。马齿苋的功劳不小,除了能清热解毒,还能利湿活血,并且安全有效。320.【鸭肉能滋阴养胃】《本草汇》称之“滋阴除蒸”。清代名医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养胃生津”。民间也认为鸭是最理想的清补之物,阴虚体质宜食之。感冒患者不宜食用。21.【扯拉搓耳保健法】人体的先天之本在于肾,肾开窍于耳。因此可以通过耳朵保健。操作方法是:两手捏住耳朵尖向上提耳朵1到3分钟,然后再用两手轻轻往下拉耳垂3到5分钟。接着再把手掌盖住耳朵,向前或者向后搓耳朵十余次。此法长期做可强身健体,益寿延年。22.【指甲纵纹】指甲上的纵纹只在成人手上出现,小孩不会有的。当成人手指甲上出现纵纹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这说明身体气血两亏、出现了透支,是肌体衰老的象征。23.【大便像羊屎,多是肾水亏】有的孩子水与水果吃得也不少,但是就是大便如羊屎状,颗粒干硬,这是什么原因呢?大便像羊屎,颗粒干硬,与肾水匮乏,肠胃干燥有关系。故应当给孩子用补肾水的方法。如妈妈给宝宝每天揉涌泉、太溪各3到5分钟,顺时针摩腹揉脐30分钟。也要注意空气湿润。24.【容易感冒的宝宝,用点蜜枣枸杞粥】这样的宝宝往往脾胃虚弱,经常拉稀,舌淡胖大。蜜枣10枚,枸杞10克,党参10克,黄芪15克,大米100克。党参黄芪先泡30分,煮沸去渣留汁。其他洗净后入党参黄芪汁煮粥即可。蜜枣有平胃气,补五脏的功能;枸杞补肝肾;党参能补中益气,黄芪能补气固表。25.【硫磺】硫磺是“纯阳”之药,它治疗阴性的病,但凡由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一半都是阴性的,都可以用硫磺软膏来治疗。有一种蛲虫病,夜间肛门奇痒无比,这是寄生在大肠的蛲虫夜间到肛门附近作梗。从它发病的时间是夜间来看,这也是阴性的病,可将硫磺软膏涂在肛门的周围来进行治疗。26.【舌头的秘密】1.早上起来舌边有明显齿痕,体内有湿气,心阳不足,山药,茯苓,在小臂心包经上找到痛点,揉散开为止。2.常常不小心咬到舌头说明少阴肾经气逆,可按阴谷穴。3.舌头上青紫色有瘀斑或把舌头卷起来能看到深紫色的怒张血管,说明有血瘀存在,女生多月经不调,痛经,多运动,多吃山楂、玫瑰。27.【贝母治咳当辨证】贝母是止咳良药,其性味苦寒,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消痈止痛之功,适用于风热、肺燥及肺痈咳嗽。临床使用的贝母有两种,一种叫川贝母,性凉而甘,长于润肺化痰,一种叫浙贝母,苦寒较重,开泄力大,长于清火散结。因此,使用贝母时应注意辨证用药。28.【治疗口腔溃疡】将维生素C片研为细末,敷涂患处,每日2~3次,一般3~4天可愈。若复发性口腔溃疡:1.吞津法:用舌搅口腔牙齿内外数次,即有津液分三次吞入腹中,一日多次。2.脐疗法:细辛或吴茱萸适量,烘干,研为细末,用甘油或陈醋调成膏。敷肚脐内,外用胶布固定,每日一换。29.【夏日腹泻食疗方】炎炎夏日,外热而内虚,最易酿生湿热而生腹泻。若见肛门灼热而泻泄或大便粘腻不爽之症,有一简便治法效果颇佳:苹果切块适量加绿茶10g煮水,早4晚各服一次。清热除湿不伤正,取材简便,实用。30.【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31.【夏季养生】空调冷饮,该出的汗不出,入秋至冬阳气渐弱,则手脚发凉、咳嗽、感冒等;秋天熬夜、吃多了辛辣,肺气耗散,到了冬季则易出现脾胃运化的问题。若冬季不藏精,色欲过度、熬夜、大汗等,则“春必病温”,发生流感、热咳、上火、鼻血等。春季若熬夜、大怒、醉酒等,夏季则心气不足,疲乏气短。32.【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人的心气易于亏耗,容易发生疫病】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饮伏茶指的是祛暑的仙草凉茶,“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脾胃寒凉者、大姨妈慎。晒伏姜则是把切碎的姜和红糖搅拌在一起,用伏天太阳晒化红糖与姜完全融合即可,痛经、受凉胃疼、感冒初期使用。33.【夏天很多人会熬制绿豆汤解暑】近日降雨频繁,湿气重,建议脾胃不好、易腹泻的人不要过度饮用。长夏季节病多与湿邪有关,遇寒成寒湿,遇热成湿热,遇风成为风湿。平时避免冒雨或涉水,多选择薏仁、荷叶、扁豆等食材熬粥,能养脾胃,除湿邪。要少吃肉,以减少湿气积累。34.【痔疮的自我治疗方】十人九痔现在有痔疮的太多太多。推荐二个自治方法,一饮食方、把甜杏仁和桃仁泡在蜂蜜里,五天后开始、三天吃五个甜杏仁、两个桃仁。二方熏洗方、无花果叶20克煮水,煮好的水趁热熏洗患处,对外痔疗效特别好。35.【桃、杏二仁,质润多含油脂,故有较好的润燥之功】二者善走气血,故可行气活血。对气滞血瘀之诸痛,津枯肠燥之便函秘,屡收良效。无花果叶清湿热,解疮毒,消肿止痛。主治湿热泄泻,带下,痔疮,痈肿疼痛,瘰疬。36.【交信穴】在内踝上2寸(相当于两个半横指)。是专为调理女子月经准备的一个大穴。当女性月经不调或者有崩漏、淋漓不止等情况时,揉按此穴,可以得到很大改善。37.【冬病夏治】冬病夏治不只是贴膏药,如在做汤饭或炒菜时适当多放些生姜或十三香,能起到温中健脾化湿助消化作用;用艾条熏灸足三里、中脘、神阙、关元等穴,也能起到温补脾肾阳气的作用;还可以把砂仁(捣开)或砂仁皮1g,陈皮3g,佩兰3g,一日1付,开水泡茶饮。38.【桂附地黄丸】在“六味”基础上,加肉桂、附子而成,它是温补肾阳的助阳药,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腰膝酸痛、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老人尿频等。判断阳虚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看舌苔,色淡而多苔,多属阳虚。此外,阳虚者畏寒怕冷,四肢不温。39.【立秋以后,要养脾胃】立秋后,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最易困脾。可多吃茯苓、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猴5头菇等健脾和胃的食物。以淡补为主,忌食生冷。另外,每天坚持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穴位,也可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40.【推荐两款咽炎药茶】胖大海茶:胖大海3枚温水洗净,与冰糖一起用沸水冲泡15分钟,代茶饮,具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或咽痒作咳;菊花茶:鲜菊花、鲜茶叶各30克,用水40毫升冲服,具有清热利咽、消肿止痛的作用。41.【列缺穴——修复头部疾病的工具】《黄帝内经》记载,列缺穴主要治疗偏头疼、头疼、落枕等疾病。“头项寻列缺”就是说脖子往上的病都可用这穴位来治疗。手法主要是弹拨,在穴位做横向推搓揉动,使肌肉、筋腱来回移动,以有酸胀等感觉时,不适感就会迅速减轻。42.【眼
本文标题:实用养生保健常识300条合集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057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