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贵州努比亚牧业石阡分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项目名称:贵州省努比亚牧业石阡分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贵州省绿野嘉禾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0一四年十二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11、报告表正文2、附表附表1:污染防治措施(设施)一览表附表2:施工期环境工程监理一览表附表3: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及投资情况一览表附表4: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及管理要求一览表附表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3、附图附图1:建设项目交通地理位置图附图2:建设项目平面布置附图3:项目与周边环境关系图4、附件附件1:委托书附件2:立项文件附件3:土地流转合同附件4: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贵州省努比亚牧业石阡分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贵州省绿野嘉禾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邓小明联系人邓小明通讯地址铜仁市石阡县花桥镇平地村卡房坳联系电话13985527663传真/邮政编码555100建设地点铜仁市石阡县花桥镇平地村卡房坳立项审批部门石阡县畜牧兽医局批准文号石牧备案﹝2013﹞15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羊的饲养(A0314)用地面积(m2)13333.33(20亩)绿化面(m2)500总投资(万元)1000环保投资(万元)34.1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41﹪评价经费(万元)/投入使用日期2014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人们对肉产品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山羊养殖的门槛越来越高,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已难以为继,实施规模化养殖势在必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规模才有效益,有规模才有市场。规模化养殖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还是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的必要基础。根据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大力发展扶持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要效益。为建立规模化养羊场,对促使石阡县花桥镇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壮大石阡县花桥镇规模化养殖的规模,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增加农民收入,贵州省绿野嘉禾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承包石阡县花桥镇平地村卡房坳土地约13333.33m2(20亩),新建总建筑面积6180m2,主要建设羊舍、饲料加工房、管理及相关配套设施,达到年存栏种养428只,年出栏种养1200只,商品羊1000只。目前本项目已建设完成,进入试营运期,本次环评为补办环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贵州省绿野嘉禾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特委托湖南华中矿业有限公司进行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见附件1)。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立即确定了项目负责人,成立了项目工作小组并迅2速派遣技术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并收集该项目的相关工程资料和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资料,按照国家有关环评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完成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工程内容及规模1、建设项目名称:贵州省努比亚牧业石阡分场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地点:铜仁市石阡县花桥镇平地村卡房坳4、建设单位:贵州省绿野嘉禾农牧发展有限公司5、项目概况:项目总占地面积13333.33m2,工程内容主要包括种养舍、种公羊舍、饲料加工房、管理用房、化粪池等。具体工程内容见表1-1。表1-1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项目名称结构形式规模备注主体工程种养舍200水泥砖支砌的彩钢瓦架砖木结构房屋1000m23间种养舍700m22间种公羊舍800m21间辅助工程饲料仓库500m21间办公室砖混结构130m31间办公室砖混结构150m1间职工宿舍砖混结构200m1间厂区道路硬化120m120m×3.5m×0.2m环保工程化粪池砖混结构30m31个绿化/500m2/6、生产规模年存栏种养428只,年出栏种养1200只,商品羊1000只。7、主要原材料本项目的饲料原料主要草料,原料部分来自本项目自由牧场种植的牧草,一部分从周边市场上购买。经项目新建的饲料加工房加工成混合饲料。本项目主要使用饲料量详见下1-2。表1-2建设项目主要使用饲料量一览表序号原辅材料名称年耗量来源1草料500t外购8、劳动定员本项目劳动定员5人,均在在厂区食宿,年工作日365天。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9、公用工程(1)电力供应项目用电由花桥镇生活用电线路接入,项目自配200KvA变压器一台,用电量220KWh/月。3本项目供暖采用电能,员工生活采用电加热。(2)给水项目用水由花桥镇生活用水引入项目蓄水池。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用水主要是羊只饮水、羊舍冲洗水、生活用水及绿化用水。①羊只饮用水:根据同类养殖场类别知,羊只饮用水为每只1.58L/d·头计,本项目年存栏种羊428只,则需用水量为0.68m3/d。②羊舍冲洗水:羊舍冲洗水按每只25L/次·头(参照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水冲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冬季排水标准),两天冲洗一次,羊舍清洗用水为5.35m3/d。③生活用水:项目职工5人,在场内食宿,生活用水主要为食堂用水和职工盥洗、沐浴、洗涤用水。用水定额按100.0L/d·人计,则生活用水量为0.5m3/d,182.5m3/a。④绿化用水:项目养殖场区绿化面积约500m2,用水量2L/m2计,日需绿化用水1m3,每年按200天计,则年用绿化用水量为200m3。(3)排水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①羊只尿液:根据同类养殖场类比知,以尿液形式排放的约1.2L/d·头计,则羊尿液产生量为0.51m3/d。②羊舍冲洗废水:按羊舍冲洗用水量的90%计算,计算得出项目羊舍冲洗水量为4.28m3/d,1562.2m3/a。③生活污水:本项目生活用水量为0.5m3/d,182.5m3/a,污水产生系数按0.8计,则污水产生量为0.4m3/d,146m3/a。综上分析核算,本项目用水为7.53m3/d,2748.45m3/a,废水产生量为5.19m3/d,其中生产废水产生量为4.79m3/d,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4m3/d。项目产生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牧草场浇灌。项目全厂用水量表见表1-3。表1-3全厂用排水量表序号用水部门用水量污染物产生率废水产生量浇灌牧草场m3/dm3/am3/dm3/am3/dm3/a1羊只饮水0.68248.2--0.51186.155.191894.352羊舍冲洗5.351952.750.84.281562.23生活用水0.5182.50.80.41464绿化用水1.02000006合计7.532748.45--5.191894.355.191894.35项目全厂水平衡图见图1-1。4图1-1项目水平衡图单位:m3/d1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中鼓励类中一(5)条“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经石阡县畜牧兽医局(石牧备案[2013]15号),文件同意项目的备案。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实施符合国家、贵州省和石阡县的畜牧业发展规划以及产业政策,属国家和地方政府鼓励提倡发展的项目。12、选址的合理性分析本项目选址在花桥镇平地村卡房坳,不位于(HJ/T81-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的禁养区域。本项目建设地及其周围内无滑坡、断层、溶洞等不良情况及其它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地震烈度为6级,场内地质情况较好,适宜建厂。本项目建设地资源优势明显,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冬暖夏凉,具有极为适宜的发展养羊业羊只饮水化粪池羊舍冲洗水生活用水绿化用水7.530.685.350.51.0尿液0.514.280.4浇灌牧草场5.19羊只吸收及汗液损失:0.17损耗:1.07损耗:0.1损耗:1.05的气候条件。项目建设地在当地属人口相对较稀少的地区。(1)从土地利用规划来分析项目所在地为荒地,不占用基本农田,故本项目选址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2)从环境保护目标来分析由于本项目周围2.0km内无学校、风景名胜区等需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点,四周无敏感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周围近距离居民较少,本项目选址符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选址要求。项目产生的污染物经采取相应措施后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有限。产生的噪声经绿化及距离衰减后对周围环境影响有限。综上,本项目的选址基本合理。13、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该项目平面布局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分为养殖区和办公生活区,养殖区与办公生活区相对分隔,功能分区明确。养殖区布置在项目的北部。管理用房布设在西侧和南侧。饲料加工房位于项目西侧。由于饲料加工一般情况是在白天正常工作时间进行,每月只加工2次,且加工设备是在砖混结构的密闭的房子里进行,故饲料加工时产生的噪声对正常办公、员工休息、羊的饲养影响较少。建议建设方在养殖区和生活区之间加强绿化,并设置围墙,以减少项目产生的臭气及噪声对办公生活区的影响。综上,厂区布局基本合理,具体平面布置详见附图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用地原为荒地,故不涉及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6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及交通石阡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南部。东临江口、岑巩县,南接镇远、施秉县,西连凤冈、余庆县,北交思南县、印江县,地处东经107°44′55″——108°33′47″,北纬27°17′5″——27°42′50″,总面积2173km2,距铜仁149km,距离省会城市贵阳320km。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佛顶山雄踞县境南端,主峰海拔1869.3m,为县境最高点。西北与凤冈交界的乌江岸边的高滩,海拔388.3m,为县境最低点。花桥镇位于石阡县东部,离县城约19公里,305省道横穿中心而过,交通较便利。项目位于石阡县花桥镇平地村卡房坳,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2、地质构造条件项目评价区属杨子准台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的凤岗北北东向构造造变形区。褶皱、断层以北北东向为主、北东向为辅。北北东向有塘头向斜、大尧寨向斜和石阡枢纽断层等。北东向构造有石阡南面郭栗枢纽断层、红石枢纽断层等。项目区多为砂质粘土,含有少量人工杂土,第四系冲洪积分布于河岸沿线。河岸附近岩性以冲洪积砂卵石砾石层为主,含岩悄、砂及砂质粘土,有少量人工杂土。主要分布于阶地下部、河床、漫滩琢冲沟底部。沿防洪堤线人工杂土厚度为0~2.5m,河床及漫滩砂卵石及砾石厚度为4.8~8.2m,局部大于9m。砂卵砾石母岩以灰岩为主,泥页岩次之。卵石主要分布于河床及漫滩表层,以下为粗砂。粗砂、砂土及人工杂土等主要分布于漫滩与一级阶地交接地带上部。在冲沟与河流交汇处,成份相对较复杂,泥砂含量、相对较多,可能夹有粉砂、砂粘土透镜体。3、主要地貌类型石阡县地处湘西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梯级大斜坡地带,石阡县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东南高、西北低,岩溶地貌明显,石阡县河流向由南向北,河谷宽缓,河床落差小,无陡滩、冲刷深潭地形,河床高程460.5~453m。河床两岸发育漫滩和三级阶地。漫滩高于河水面0.5~0.8m,一级阶地高于河水面3~8m,高程456~461m,平坦开阔,宽50~300m。4、水系及河流分布石阡县境内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流域面积2079km2,境内有大小河流117条,主要河流有乌江、龙川河、余庆河、凯峡河等。河流多呈羽型河系分布,由县境东南流向西北,水能蕴7藏量10.0万千瓦,可开发量4万千瓦。拟建项目东面300m处是龙川河。根据铜仁地区水功能区划龙川河水功能区划为III类,主要功能为灌溉。5、气侯特征及气象条件评价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即雨热同季、暖湿共节、冬无严寒、夏少酷暑、春秋湿凉、伏旱频繁,倒春寒、暴雨、绵雨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据石阡县气象局资料,年平均气温16℃~17℃,年降水量1050~1150mm。多年平均降雨量1121mm,年最大降雨量1577.2mm(1967年),年最小降雨量745.3mm(1989年),历年月最大降雨量407.6mm(1996年7月),最
本文标题:贵州努比亚牧业石阡分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097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