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世说新语》选•《世说新语》共三十六篇,列于卷首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是所谓的“孔门四科”。孔子数千弟子中,佼佼者分占这四科之冠。•《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从汉代开始,这四科就一直作为考察和品评士人的重要准则,所以就有了“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后汉书·郑玄传》)的说法。德行第一•德行,指人的道德品行。郑玄注《周礼·地官·师氏》曰:“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其内容不外乎儒家所提倡的忠孝节义、仁信智礼等道德规范。•本篇共有四十七则。这些故事充分说明,魏晋时期虽处乱世,但人们对德行的重要性仍然给予了高度重视。六•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余六龙:指荀朗陵(荀淑)的其他六个儿子。•下食:当时习惯称“上菜”为“下食”。•真人:指陈、荀两家父子均为至德之人。•陈寔拜访荀淑,家境贫穷俭朴,没有仆人可供役使,于是便叫长子陈纪赶车,幼子陈谌拿着手杖在车后跟从。孙子陈群还年幼,放在车中。到了荀家,荀淑叫第三子荀靖出来迎候客人,第六子荀爽给客人斟酒,其余六子负责上菜。孙子荀彧也还小,坐在荀淑膝前。当时太史上奏:“有才德之士向东出行,这是上应天象之吉兆。”八•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陈纪的儿子陈群,有杰出的才智,与陈谌之子陈忠各自论颂自己父亲的功德,互相争论,不能决断。于是便去问祖父陈寔,陈寔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二人功德难分伯仲。”九•荀巨伯远看有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荀巨伯去很远的地方探望生病的朋友,正遇到胡人军队来攻打郡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今天死定了,你快离开吧。”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您,您却让我离开,败坏道义而苟且偷生,难道是我荀巨伯所能做的吗?”胡人到后,对荀巨伯说:“我们大军一到,满城人都逃空了,你是何等样的汉子,竟然敢独自留下?”荀巨伯说:“朋友有病,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自己来带朋友去死。”胡人互相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进入了讲道义的地方。”于是就撤军了,全城人因此都得以保全。一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管宁与华歆两人一起在园中锄地种菜,看到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照样挥锄,把金子看得同瓦片、石头没有什么两样,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扔掉。管宁和华歆二人又曾经同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官员乘坐华丽的马车从门外经过,管宁照样读书,华歆却扔下书本跑出去看。于是管宁隔断席子,与华歆分开来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一三•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要求搭船跟他们去,华歆就予以拒绝。王朗说:“幸好船中地方还宽裕,为什么不让他搭船?”后来贼兵追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个所带的人。华歆说:“我本来所担心的就是这种局面。如今既然已经容纳了他,难道可以因为事态紧急就把他丢下吗?”于是便像当初那样仍携带着这个人。世人就根据这件事评定华歆和王朗的优劣。二五•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顾荣在洛阳的时候,曾经应友人之邀赴宴,在宴席上发觉端送烤肉的人有想尝尝烤肉味道的神色,于是便停下不吃,把自己的一份烤肉送给他。同席的人都笑话顾荣。顾荣说:“哪有整天做烤肉而不知它滋味的人呢?”后来遭遇八王之乱南渡长江,每次遇到危急时,常有一人帮助自己。问他这样的缘故,原来他就是接受烤肉的那个人。言语第二•言语,指人的口才辞令。《论语·阳货》:“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反对巧言令色,但也强调口才辞令的重要性。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孔子的弟子中不乏善于辞令者。《孟子·公孙丑》:“宰我、子贡,善为说辞。”•魏晋时期,玄风盛行。士人们喜谈玄析理,清谈成为“魏晋风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言语”受到空前的重视。士人们追求语言的简约清新、警辟机敏,崇尚只言片语即有绵深之意味。言语不仅是品评士人才华高低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士人跻身名流的重要手段。•本篇共有一百零八则,生动地展现了魏晋士人敏捷的才思和机智的风度。二•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徐孺子:徐稚。•物:传说月亮中有兔和三条腿的蟾蜍。•徐稚九岁时,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中什么东西都没有,该当极其明亮吧?”徐稚说:“不是这样的。譬如人的眼睛里有瞳仁,没有这东西,眼睛必定不明亮。”三•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ùjí)。•孔融十岁时,跟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膺享有很高的名望,凡是登门造访的,只有杰出有高雅名声之士,以及亲戚才能通报进门。孔融到了李府门前,对守门吏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进门后,孔融坐到了前面。李膺为孔融:“您和我是什么亲戚?”孔融答道:“过去我的祖先仲尼与你的先人伯阳有师生之谊,所以我与您世代为通家之好。”李膺及宾客听了孔融的话,无不感到惊奇。太中大夫陈韪晚到,有人把孔融的话告诉他。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明伶俐,长大后不见得就很好。”孔融说:“想来您小的时候,必定是聪明伶俐的了!”陈韪听了感到非常尴尬。五•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孔融被逮捕,朝廷内外无不惶恐惧怕。当时孔融的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照样做琢钉的游戏,完全没有一点惊慌的神色。孔融对派来逮捕的人说:“希望罪过只在我一人之身,两个儿子能否保全性命?”两个儿子从容向前对父亲说:“大人难道见过倾覆的鸟窝下还有完好的鸟蛋吗?”不久,他们也被逮捕了。六•颍川太守髡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颍川太守对陈寔施以髡刑。有人问陈纪:“颍川太守为人怎么样?”陈纪说:“是高明的府君。”又问:“您父亲怎么样?”陈纪说:“是忠臣孝子。”客人说:“《周易》有名言说:‘两个人一条心,如同锋利的刀能斩断坚硬的金属;两个人心意相投,团结一致,则其香气犹如兰草一样芬芳。’哪有高明的府君会对忠臣孝子施刑的呢?”陈纪说:“您的话是何等的荒谬啊!所以我不予回答。”客人说:“您只不过是像本身驼背就装着恭敬一样,而实际上不能回答。”陈纪说:“古代殷高宗放逐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孝子符起。三位君子都是高明之君,而三个儿子都是忠臣孝子。”那人听后惭愧地走了。一一•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问:“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钟毓、钟会少年时就有美好的名声。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了他们兄弟俩,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叫你的两个儿子来见我。”于是下令召见。钟毓脸上有汗,曹丕说:“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回答:“我胆战心惊,不安恐慌,所以汗出如水浆。”曹丕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我心惊肉跳,颤抖恐惧,连汗也不敢出了。”一七•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邓艾有口吃的毛病,对人说话称名时,总是说:“艾……艾……”。司马昭同邓艾开玩笑说:“你说‘艾……艾……’,究竟有几个艾啊?”邓艾答道:“所谓‘凤兮凤兮’,仅是一只凤啊。”二〇•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满奋怕风。一次,他侍坐在晋武帝座旁,北窗前有琉璃屏风,实际上是密不透风的,可是看上去似乎稀疏透风,故满奋不免面露难色。晋武帝就笑话他。满奋说:“我就像吴牛一样,看见月亮就要喘息。”•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吴地之牛畏热,见月疑是日而喘。比喻因疑似而惧怕。三一•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楚囚:原指被俘的楚人。《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伶人钟仪为晋所囚,仍奏楚声,不忘南音。这里比喻过江诸人徒然怀念中原,但悲泣无计。•过江避难的诸位人士,每逢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总是相邀一,都对视流泪。只有王导变色道:“我们应当同心协力辅佐王室,恢复中原,何至于像楚囚那样相对哭泣呢!”三四•会稽贺生,体识清远,言行以礼。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秀。•会稽贺循先生,禀性清雅,见识高远,一言一行都合乎礼。他不仅是东南优秀的人才,实在是海内特出的俊杰。四三•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为人方直,有名望。官至侍中。•夫子:对长者的尊称。•梁国杨家的孩子才九岁,非常聪明有智慧。孔坦去拜访他父亲,其父不在家,就叫孩子出来。孩子为客人摆设果品,其中有杨梅。孔坦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道:“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孩子随声答道:“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家的家禽。”四六•谢仁祖年八岁,谢豫章将送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诸人咸共叹之,曰:“年少,一坐之颜回。”仁祖曰:“坐无尼父,焉别颜回?”•谢仁祖:谢尚,字仁祖,谢鲲之子,东晋太傅谢安从兄。自幼聪颖。精通音律,善舞蹈,工书法,尚清谈。•谢豫章:谢鲲,字幼舆,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好《老》、《易》,能歌,善鼓琴。•谢尚八岁时,谢鲲带着他送客,那时他在言谈已表现出超群的领悟能力,已跻身于上等人才之列。在座的人都赞美他说:“小小年纪,已是一座之中的颜回了。”谢尚说:“座中没有孔子,怎么能识别颜回呢?”五五•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围: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两手拇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亦指两臂合抱的长度。•泫然:流泪的样子。•桓温北征前燕时,路过金城,看到自己以前当琅琊内史时所种的柳树,都已长成十围粗的大树了,感慨地说:“树木尚且这样,作为人怎能忍受这岁月的流逝呢?”他攀着树枝手执柳条,禁不住流下泪来。五七•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
本文标题:《世说新语》选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132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