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价值观与态度本章内容:态度、价值观。学习目标:(1)了掌握态度和价值观的概念。(2)理解常见的态度转变的理论。(3)掌握工作满意度的概念和内容。(4)了解提升员工满意度的方法讨论:人们对于职业、工作以及所在组织的思想和情感决定了他们在工作中的体验价值观(持久的影响力)态度(具体、针对性)情绪和情感(瞬息万变)第一节价值观价值观(values)是指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持久的社会信念和价值系统。价值观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综合态度,能够直接影响个体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为。(一)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反映出个体关于正确与错误、好与坏、可取和不可取的看法与观念。追求祥和、美好的世界追求舒适的生活追求社会认可价值观的类型1.奥尔波特的价值观分类目的价值观工具价值观舒适的生活(富足的生活)振奋的生活(刺激的、积极的生活)成就感(持续的贡献)和平的世界(没有冲突与战争)美丽的世界(艺术与自然的美)平等(兄弟情谊、机会均等)家庭安全(照顾自己所爱的人)自由(独立、自主选择)幸福(满足)内在和谐(没有内心冲突)成熟的爱(性和精神上的亲密)国家的安全(免遭攻击)快乐(快乐的、闲暇的生活)救世(救世的、永恒的生活)自尊(自重)社会承认(尊重、赞赏)真挚的友谊(亲密关系)睿智(对生活有成熟的理解)雄心勃勃(辛勤工作、奋发向上)心胸开阔(开放)能干(有能力、有效率)欢乐(轻松愉快)清洁(卫生、整洁)勇敢(坚持自己的信仰)宽容(谅解他人)助人为乐(为他人的福利工作)正直(真挚、诚实)富于想象(大胆、有创造性)独立(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智慧(有知识的、善于思考的)符合逻辑(理性的)博爱(温情的、温柔的)顺从(有责任感、自尊)礼貌(有礼的、性情好)负责(可靠的)自我控制(自律的、约束的)2.罗克奇价值观调查价值观的形成价值观不全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工作大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和持久的特点。首先是遗传。其次是环境。——如:孟母三迁第三,价值观还受通常个人经济地位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著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海尔真诚到永远谭木匠诚实、劳动、快乐通用电气用科技和创新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福特汽车诚实与正直索尼公司尊重、鼓励每个人的能力与创造力麦当劳质量、服务、清洁、价值第二节态度一、态度的含义1、态度的概念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个特定对象——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等)所特有的心理评价和行为反应倾向。2、态度的构成态度由三种成分构成:认知、情感、行为(意向)(1)认知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的看法、评价及带评价意义的叙述。它是态度形成的基础。(2)情感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带有感情色彩。它是态度形成的核心。(如喜欢、讨厌、羡慕、追求、支持、回避等)。(3)意向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是可预见的外部表现。3、态度的特性社会性稳定性针对性协调性内隐性价值观是其核心二、工作态度工作态度:人们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1.外部因素人际影响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企业文化的影响2.内部因素员工的认知员工的需要员工的个性心理特征影响员工态度的因素转变员工态度的方法1.宣传法2.员工参与法3.组织规范法权威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与工作相关的态度工作满意度人们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一般态度工作参与员工在心理上对其工作的认同态度,以及认为工作绩效对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组织承诺员工对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愿意为组织的利益尽力,并希望保持自己的组织成员资格。工作当中最重要的特征1.工作本身2.报酬3.升职机会4.上司5.同事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大堡礁看护员在风景如画的岛屿上散散步,喂喂鱼,写写博客,告诉外面的人自己在岛屿上的“探索之旅”。这样工作六个月,就可以得到15万澳元(约70万人民币)的薪酬。作为回报,“岛屿看护员”不仅可以获得15万澳元的报酬,还可以免费居住在大堡礁群岛之一——哈密尔顿岛上的奢华海景房中。这套海景房拥有3间宽敞的卧室、2个洗手间、全套设备的厨房、娱乐系统等。此外,“岛屿看护员”还能享受私人泳池、日光浴室、大观景阳台以及户外烧烤设施等。进行岛上巡视时,“岛屿看护员”则可以驾驶配给他的一辆小高尔夫球车。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员工自身因素※工作和环境因素1.年龄2.职业阶层3.受教育年限1.组织规模2.领导风格3.工作的丰富程度把员工的需要同企业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让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并帮助其实现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管理人员实行走动管理重视员工培训建立精神激励制度机会承诺组织承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继续承诺情感承诺经济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中国员工组织承诺影响组织承诺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和工作因素个体因素1.从劳动力市场分析2.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3.从行业性质分析1.组织变革2.组织特性3.职业工种4.人际关系5.工作投入1.年龄和工作年限2.性别3.婚姻增强组织承诺的方法:1.严守员工第一的价值观2.确保组织公正3.营造一种社区感4.支持员工发展模拟练习在一个雨夜,你驾车到药店去买药,在药店附近的停车场上已停满了汽车,刚巧在商店前有两个空位,但被一辆车占用了,那个司机把车停在了两个车位之间。区分车位的白色线明显可见,真是不明白这个司机为何不把车停在线内,好让别人把车也能停在旁边。讨论:(1)那位司机是否是一个缺乏公德意识的人?(2)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有何感受?对那位司机的做法你的态度如何?A先生是个成功的行销主管,带着自信和接受挑战的心情来到一家公司任职。正所谓新官上任3把火,A先生决定在新公司的第一个星期就表现出自己的影响力。当他与部属会面时,感觉到他们个个彬彬有礼、举止优雅,他推断:下属们有很大的潜力,他们必须要显示出更高的生产力。于是,他给自己和部属设立了高标准,他训练他们,鼓励他们,也批评他们。在第一季度结束时,A先生难以置信地发现,他的手下和同时都讨厌他。A先生很困惑,他唯一的结论就是:这些人显然觉得我的能力和积极对他们造成了威胁,他们急欲把我打到。讨论:你认为A先生的看法是否正确?他和其他人是否存在认知上的差异?你如何理解其他人的态度?三、态度对行为的影响态度对行为的影响(态度的功能)1、态度与社会认知及判断态度注入了人们强烈的感情因素,从而形成一种参照框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判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事实态度态度事实两个相同的菱形,由于框架不同,事实分析就会受到影响。2、态度与学习效率态度本身有一定的过滤作用,直接影响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态度积极,能激发人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则好,反之亦然。3、态度与忍耐力忍耐力大小取决于多种条件。坚定的态度,有助于忍耐力的提高。(美国学者兰波特等人的大量试验证明:态度的确是个体忍耐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4、态度与工作效率二者不存在必然联系态度端正、积极,一般会导致较高的生产效率。但是态度消极,则有可能产生两种后果,即高生产率或低生产率。5、态度与群体的相容和凝聚力问题:请举例说明态度对群体的影响四、态度的形成与改变1、含义:态度的形成:从没有某种态度到具有某种态度、从简单的态度到复杂的态度、从不稳定的态度到稳定态度的过程。态度的改变:人的态度由旧变新的过程。态度的方向性改变态度的强度或程度上的变化态度的中心趋势的变化态度的明显程度的变化态度的自觉程度的变化2、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凯尔曼(H.Kelman)提出态度形成与改变的三阶段:服从阶段:改变的是态度的行为倾向成分同化阶段:改变的主要是态度的情感成分内化阶段:改变的是态度的认知成分3、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环境主体客体信息沟通可靠性权威性内容组织传递方法原有态度个性补充: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1)态度本身的特性,包括:A.态度形成时间的长短,稳定性和持久性。B.态度的协调性心理学家费斯廷格认为,人们总是寻求认知和感情的一致性,从而保持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协调。因此,当个体认知因素和感情因素不一致时,就能提供一个改变态度的良机。C.态度形成中感情因素及其极端程度(2)个体的心理因素如智力因素、气质因素、年龄与性别特点、自我防范心理的强弱等。(3)与群体的关系群体对人的行为有规范作用,既能起到维护和保护自身利益的作用,又能为人的态度改变施加压力和影响。(4)切身利益的影响物质和精神上的利益,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人们态度的改变。4、态度改变理论平衡理论(海德F.Heider)个体对单元中两个对象的态度一般同向。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使某些情感或评价趋向于一致的心理压力,因而在同一个整体内相互联系的对象之间,可能发生态度同化现象。当个体对单元的认知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感情关系相调和时,其认知系统便呈现平衡,反之,则不平衡。不平衡状态会引起个体心理紧张,产生不满的情绪。人们总是试图消除这种不平衡状态,以恢复一定的平稳状态。认知不协调理论(菲斯廷格,Festinger)认知是指任何一种知识,包括思想、态度、信念以及对行为的知觉等认知元素。认知元素的关系:协调——彼此不发生矛盾;不相关——彼此没有关系;不协调——彼此发生矛盾。不协调有程度上的差别,影响因素:①认知对于个人的重要性。②不协调认知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5、态度改变的方法态度改变的意义:态度直接影响员工的学习和工作效率。管理者的责任之一就是要不断了解员工工作的态度,采取措施,强化人们积极的态度,改变人们消极的态度。(1)增加接触,增进了解。(2)参与活动。(3)角色扮演。(角色易位)(4)利用群体或组织规范。(5)说服、宣传教育。说服、宣传教育:宣传手段的正确运用宣传是一种信息传递过程,宣传效果的好坏在人们态度改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整个宣传过程中,信息发布者,传递过程,以及信息接收者需要有机配合。(1)宣传者(信息传递者)个性特征(品格、能力、仪表、风度、形象等)权威作用(是否是专家或名人)组织与表达能力与被宣传者之间的关系(心理距离大小)(2)宣传过程A.宣传方式有效运用口头的、文字的、形象化宣传;单面与双面、正面与反面的宣传;交替运用宣传中情绪与理智因素宣传的真实感和恐惧感B.运用“自己人”和名片效应(3)接收者(被宣传者)利益的相关性人格特征和心理因素所在群体所持的态度与强烈程度第二节价值观一、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人们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等)的意义(有用性)、效果(有效性)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人们的价值观取决于其人生观和世界观。二、价值观的分类1、格雷夫斯在对企业组织各类人员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将价值观分为七级:第一级:反应型第二级:宗教式忠诚型第三级:自我中心型第四级:顺从型第五级:权术型第六级:社交中心型第七级:存在主义型2、斯普兰格的分类第一类是理性价值观: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第二类是审美价值观: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第三类是政治性价值观: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第四类是社会性价值观: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第五类是经济性价值观: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第六类是宗教性价值观:以信仰为中心3、罗克奇的价值观分类1.终极价值观(terminalvalues),指的是一种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它是一个人希望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2.工具价值观(instrumentalvalues),指的是偏爱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终极价值观工具价值观舒适的生活(富足的生活)振奋的生活(刺激的、积极的生活)成就感(持续的贡献)和平的世界(没有冲突和战争)美丽的世界(艺术与自然的美)平等(兄弟情谊、机会均等)家庭安全(照顾自己所爱的人)自由(独立、自主地选择)幸福(满足)内在和谐(没有内心冲突)成熟的爱(性和精神上的亲密)国
本文标题:4态度与价值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26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