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一)中考议论文阅读常见的六大考点1.寻找论点1-3分2.论据的认识、分析、补写3-4分3.分析论证方法、思路及其作用3分4.理清议论文的结构3分6.语言赏析3-4分7.联系生活,发表见解2-4分5.不同的段落或句子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3分(二)议论文基础知识回顾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用来告诉别人你的观点、看法和态度注意:1.分论点为中心论点服务,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的。2.论题是论证的对象,不等于论点。例如:《敬业与乐业》。论据:用来证明观点、看法、态度的材料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是正确的过程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本论(中间部分):分析问题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议论文分的两种议论方式立论、驳论(三)在练中学•学会方法•掌握技巧•拥有良好解题心态怎样找论点1.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句子。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弄清作者对什么问题而发议论的,针对所谈问题的看法是什么.3.看文中出现中心论点的信息词以及常出现位置①看标题②看文首③看结尾④归纳文意简单说:2006年广西百色市(实验区)中考题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中心论点:(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06北京(课标卷)中考题《小议“慎独”》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中心论点:(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怎样把握论据1.辨别论据的类型2.分析论据的作用3.补充论据A.补充的论据必须能够证明中心论点B.要有真实性C.要具有典型性(事实、道理)2006年湛江市中考《学会拒绝》“陶渊明拒绝了官位俸禄”、“林和靖拒绝了热闹”,你对此有何评价?(2)作为学生你觉得我们应该拒绝什么?请举一例,并说说理由。(6分)(1)他们生活在黑暗的封建时代,他们的拒绝表现了他们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现了他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这在当时是进步的,值得肯定的。(言之成理即可,3分)在今天这种民主进步的社会里如果一味拒绝,就会失去实现个人价值和对社会贡献的机会。(额外加2分)(2)示例:拒绝懒惰,因为业精于勤荒于嬉,懒惰会虚度光阴,使人意志消沉,难成大器。例如:……(本题为开放性的,举出例子得1分,理由言之成理即可得2分,共3分。)怎样理解论证方法:①事实论证②道理论证③正反对比论证④比喻论证⑤引用论证1.判断论证方法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2006年兰州市中考题《假如你不是天才》作者:蒋子龙管理学家陈鸿桥有言:“敬业是快乐的,敬业的口碑是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财富。”奉行实用主义,只追求眼前实惠的人,常误以为敬业是提升了公司的价值,对老板有更大的好处,殊不知敬业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不敬业只“敬钱”。“钱”也难以惠顾你。因为“钱”要依附于“业”,“业”不强何以生“钱”?最后两段论述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述的?(4分)①敬业的口碑是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财富。(2分)②正反两方面论述。(2分)怎样分析结构层次:辨别结构类型①总分②总分总③分总④并列式⑤递进式段落或句子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文首开头:提出中心论点,领起下文的论述。文中过渡: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制造波澜,起承转合;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文末结尾:卒章显志,点明论点,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升华感情;照应前文,前后呼应;引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段首段尾:总领本段,总结全段,是对这一段文字论述内容的概括;有时也可能是分论点。2006年海南省课改实验区中考试卷《发现自己》①歌德年轻时候立下的志向是成为一个画家。为此他付出了艰辛,努力提高自己的画技,却始终收效甚微。直到4哕的时候,他游历了意大利,亲眼见到那些大师们的杰出作品之后,终于清醒了: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也难以在画界有所建树。在痛苦和彷徨中,他毅然决定放弃绘画,改攻文学,最终成为伟大的诗人。②的确,发现自己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发现自己,用的是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标准,掺杂了大量主观的、情感的、个性化的因素,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够全面、客观、公允,其正确性也因此打了折扣。自己看自己难,难就难在“只缘身在此山中”。第②自然段在全文的论述中主要有什么作用?总结上文,揭示原因。为下文“如何发现自己”作铺垫。怎样体味推敲语言1.理解语句在文中含义2.了解语句在文中作用怎样谈阅读心得1.围绕观点谈感受2.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写经历3.评述观点,有总结议论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概括性、鲜明性、生动性2006年海南省课改实验区中考试卷《发现自己》传统观点认为,成就事业时要“矢志不移”,“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而本文却提倡要善于“发现自己”,“敢于放弃,善于取舍”,不断矫正进取的目标。对此,你的观点如何?请说出你自己独到的思考。(3分)•例:这两种观点不矛盾,对正确的方向要矢志不移,但不适宜自己时也要敢于放弃。小结1.感知文章观点2.评价补充论据3.议论语言分析4.论证方法及其作用5.议论文的结构分析6.联系生活,发表见解匠人与大师•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③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甲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奖。•④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音乐、文学、科学、政治、哲学等。而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⑤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将军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将军。□乙鲁班最初也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已经纯熟,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虽然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是人人都法乎其下呢?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⑥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在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一个素质,就会生机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作者:梁衡,有改动)•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4.第③段、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5.笫④段中有一个事实论据不恰当,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2分)•16.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4分)再见
本文标题:中考议论文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32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