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八年级上册教科版初中物理总复习提纲知识大清单2
1教科版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大清单(一)第一章走进实验室一、科学探究:①基地:实验室;②目的:(观察)找出物理现象出现的原因及规律;③重要环节:制定计划、设计实验;④七大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合作。二、物理实验①显著特点:在一定条件下,物理现象可以有规律地重复出现;②基础:测量。三、长度(L)和时间(t)的测量⑴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①中国古代长度标准:中国木工尺;国际通用长度标准:米原器。②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皮米(pm)、飞米(fm)等。③单位换算: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④光年表示光在1年的时间中所走过的路程,所以是长度单位,1光年=3×108m/s×365×24×60×60s=9.4608×1015m⑵长度的测量:①常用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螺旋测微器等。②刻度尺的基本认识:a.最小刻度值:分度值;b.一次能测量的最大尺度:量程;c.起始刻度线(一般而言):零刻度线。③刻度尺的使用方法:a.看(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b.放(测量时,被测物体的一端要与零刻度线对齐,尺要沿被测边缘放正,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c.读(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并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d.记(测量值由数字(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组成,倒数第二位是准确值,最末一位是估计值,包括估计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④长度测量的意义:是最基本的测量,学会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对测量仪器的读数具有普遍意义。⑤科学测量要点:a.合理选择测量仪器;b.正确操作和读数;c.科学处理数据。⑶误差的了解:①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②产生原因:a.人为原因;b.工具原因;③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④减小误差方法:a.选用精密仪器;b.提高测量技术,改进测量方法;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⑷时间的测量:①测量仪器:秒表、钟表、停表、电子表等。②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有年(y)、月(m)、日(d)、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m)、等。1y=12m=365或366d,1h=60min=3600s,1s=103ms=106μs=109ns四、特殊的长度和面积的测量:⑴特殊测量方法:①累积法;②化直为曲法;③化曲为直法;④化整为零法;⑤化暗为明法;⑥平移法;⑦目测法;⑧步测法;⑨手测法;⑩转化法……⑵两个概念:①控制变量法: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②调零:测量仪器使用前,一般应先将指针调到零刻度,叫调零或校零。第二章运动与能量一、认识运动⑴宏观物体的运动:①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②自然界中,物质运动有多种形式,机械运动区别于其他运动之处在于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如这正在行驶的汽车.③运动具有普遍性,大到天体,小到原子,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④有的物体离我们太遥远.有的物体运动太慢,我们肉眼感觉不到它们位置的改变.⑤机械运动形式:a.运动路线的形状: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b.速度变化的规律:匀速运动与变速运动。⑵机械运动的描述:①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择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叫参照物。②参照物的选择:a.任意选择(除物体本身外);b.一旦被选取,就假定其静止,无论其相对地面是静止还是运动;c.一般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③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如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相对于月球是运动的。平常我们所说的静止都是指相对静止,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2⑶微观世界的运动:①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②物质本身不带电,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不带电【原子核中的质子带正电,中子对外不显电性(称为电中性),核外电子带等量的负电(一般情况下),这样,原子核所带的正电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相抵,因此物质本身呈电中性】;③由于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几乎集中了原子全部的质量,而电子的质量几乎为0,所以相对原子质量(又称原子量)≈质子数+中子数;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⑤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⑥正是由于分子的运动,才构成了物质的三种状态(称为物态):固态(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气态(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⑦一般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m,要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察。二、直线运动的速度(v)⑴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路程;②相同路程比时间;③比较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称为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⑵匀速直线运动:①定义: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的运动;②速度公式: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③速度单位:m/s(在SI中)、km/h;④单位换算:1m/s=3.6km/h【1m/s的物理意义是物体在1s内通过的路程是1m】;⑤其图像:v-t图像是平行于t轴的直线(如下图丁),s-t图像是经过原点的正比例函数图像(如下图乙);⑥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速度都相等,因此不能说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⑶变速直线运动:①定义: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的运动;②平均速度(即物体在通过某一段路程时的平均快慢程度):v=s/t。三、能量(E):①定义:一个物体做功的能力(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②单位:【在SI中】焦耳(简称焦,符号J);③形式:太阳能(光能)、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核能、声能;④能量的转移与转化:a.转移:能量不仅能够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特点:单方向、不可逆即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给低温部分),b.转化: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还可以互相转化(特点:方向性);⑤能量的来源:太阳能的直接或间接利用。第三章声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①声源: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②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③传播:a.形式:以波的形式传播(称为声波);b.条件:需要介质(即传播声音的媒介物),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c.声速:每1s内声音传播的路程称为声速,通常情况下,v固>v液>v气;d.影响声速因素:介质的性质和介质的温度(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④声音能够传播信息和能量。二、乐音与噪声(见下图)⑴声音的分类:①悦耳动听的声音叫做乐音,②(物理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叫做噪声,(环保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和工作的声音。⑵乐音的三个特征:①音调:a.定义:乐音的高低;b.影响因素:振动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音越尖细;频3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越低沉);②响度(也叫音量):a.定义:声音的大小(也反映了声能的大小);b.影响因素:振动幅度(简称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还与人距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距离越近,响度越大】;③音色(也称音品):a.定义:声音的特色和品质;b.影响因素:发声体本身的材料和结构。⑶噪声的利用与防治:①强弱程度及危害: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程度。0dB是一般人刚能听到的频率为1000Hz的声音,是听觉的下限;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在150dB的环境中,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②来源: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居民噪声等。③当代社会四大污染源:噪声、废气、污水、有毒固体废物。④利用:除杂草、探测病灶、显示海底情况等。⑤控制噪声:a.在声源处减弱(消声);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隔声);c.在人耳处减弱(吸声);根本措施:消除或降低声源噪声。三、奇异的声现象⑴声的反射——回声:①定义: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②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至少晚0.1s以上,即在空气中,发声人于障碍物相距大于17m,人耳就能听到回声;反之,回声与原相混,使原声加强,耳朵就很难把这两个声音区分开。③利用:a.加强原声;b.测距:s=0.5v声t;c.用声纳定位。④混响:a.声波在室内传播时,要被墙壁、天花板、地面等障碍物反射,当声源停止振动后,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叫做混响;持续的这段时间叫做混响时间。b.混响时间过短,声音干涩不饱满;混响时间过长,回声与原声相混,听不清楚。因此,建筑师必须处理好剧场和音乐厅的混响效果。⑵共鸣(也称共振):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一个发声,引起另外一个音叉也发声的现象;如唐代钟鸣磬响,击彼此应的现象,二胡的共鸣箱等。⑶不同的动物的发声部位、发声频率与接收声音的频率完全不相同。四、人耳的听声能力声与现代科技⑴人耳的听声能力(如图):①听声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半规管→前庭→耳蜗→听觉神经→大脑听觉中枢;②频率:a.定义: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b.单位:赫兹(在SI中,简称赫,符号Hz),千赫(kHz)、兆赫(mHz),1mHz=103kHz=106Hz;③人耳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敏感范围1000Hz-3000Hz;分辨频率差约为3‰.⑵超声与次声:①定义: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②动物与声音:a.狗、猫、蝙蝠、海豚可以听到超声,b.水母、大象可以听到次声;③超声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能量大且密集等特点,常用来制造声纳(即雷达)、金属探伤、B超体检、清洗精密仪器、治疗结石、加湿空气和除尘等;④次声具有频率低、能量衰减小、穿透能力强、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常用来监测核爆炸位置、海洋平均温度、预报自然灾害等。⑶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即声识别技术),广泛用于现代生活,如声识别技术与安检,制造智能玩具等。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一、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面镜成像及光污染⑴光的直线传播:①光源:a.定义: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b.分类: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蜡烛、激光);②传播规律: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排队、影子、小孔成像(倒立、放大或缩小或等大实像、孔足够小但与小孔形状无关)、激光准直、日食(月亮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食(地球运动到月亮和太阳之间)】b.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上,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介质中,称为反射(潜望镜、平面镜、球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树在水中倒影);c.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光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称为折射(筷子弯折、海市蜃楼、在岸上觉得水底变浅、在水中觉得树变高、清晨看太阳比其实际位置高)⑵光线(实际并不存在):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模型法);光速: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3×108m/s,在水中约为3/4c,在玻璃中约为2/3c;光也能够传播信息和能量。⑶光的反射:①有关概念:从入射点引出的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夹角叫反射角;②光的反射定律:a.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4两侧,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简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③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④反射分类:a.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平行光反射后仍平行;b.漫反射:平行光反射后射向四面八方;c.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本文标题:八年级上册教科版初中物理总复习提纲知识大清单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32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