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计算生产性的目的:●出来高活动的强化;●提高日常工作效率;●效果服务于公司收益。3基本概念:◇“生产性”为了完成一定的产品而投入的经营资源的多少。通俗理解是指生产能率的高低比率。◇“生产能率”现场稼动情况(可动率、不良率)及改善成果以[工数]把握,以基准时间为基础评价生产性。通俗理解是指生产产品的基准工时与实际总工时两者间的比率。4基本概念:◇“生产性向上”是透过对工时的管理,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成果,使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生产性=生产能率≈生产效率5生产能率生产性与能率的关系:生产性代表指标生产性评价总费用公司收益回报员工努力工作勤于改善6生产能率=总作业时间制品时间(=基准时间*合格品数)各工序加工完成的并转下一工序的合格品数量生产能率的计算公式:人事课决裁的单件完成品”基准工时”★实际计算采用10年基准工时(固定不变值)号口作业工时×号口作业工时生产、磨试、改善运搬、检查时间包含生产、磨试、改善运搬、检查、辅产、改善、专项、培训、调刀、生产服务、5S、创意等实际出勤工时7生产能率=总作业时间制品时间(=基准时间*合格品数)各工序加工完成的并转下一工序的合格品数量生产能率简化计算公式:人事课决裁的单件完成品”基准工时”★实际计算采用10年基准工时(固定不变值)包含生产、磨试、改善运搬、检查、辅产、改善、专项、培训、调刀、生产服务、5S、创意等实际出勤工时8生产性向上的评价分类:岗位部门举例费用分类事技系总务课固定费用财务课物流课技术员室技能系物流一系变动费用品质课保全动力课技术员室现场各条生产线9生产性向上的评价公式:生产性评价=实际生产能率上年生产能率1×100%+:﹣:生产性↑生产性↓1011机械课○增加制品时间减少总工时增加产量×产量由市场决定,无法改变。可以自主控制怎样才能减少总工时?12减少总工时手段:例1:节拍提高51″→50″51-5051×100=2%生产性13减少总工时手段:例2:可动率提高(TPM全面贯彻)90%→93%93-9090×100=3.3%生产性14减少总工时手段:例3:作业组合人员20人→19人20-1920×100=5%生产性15减少总工时手段:例4:品质提高废品率2%→1.5%98.5-9898×100=0.51%生产性16减少总工时手段:例5:非生产工时减少总工时减少生产性17非配合生产工时减少作业组合作业改善辅助生产部门辅产部门减少总工时方法:对应生产性,工时要匹配18项目情形一情形二增减增减%产量8000台6000台-2000台↓25%工时8000H7000H-1000H↓12.5%例如相关指标没有同比下降,生产性↓辅产部门辅助生产部门19服务对象对应的产品制品时间呀!我们的制品时间在哪里?如何计算?如:物流计算方法:等同现场能率∑各产品制品时间总工时计算公式=技能系部门20事技系我们也有制品时间吗?哦,事技系只对总工时进行考核!生产性评价=实际总工时基准总工时1×100%21年休假管理事技系作业优化、标准化、电子化加班管理课人数加班人数生产性1人*8H14人*8H*21天×100=↓0.29%14人+1人例如: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总工时更加严格控制!2223①考核目标设定依据?②考核目标一刀切合理吗?①考核目标依据“事业体-收益改善目标”确定②考核目标---理想状态是要将“事技系”“技能系”“各现场”区分开,下一步我们一起努力吧!共性问题:24对应专项工作,相关部门都有工时增加,影响生产性↓,如何解决考核问题?各课按照公司决裁申报《ZR能增专职对应人员表》吧,让其不参与计算!暂定对策25年度制品“基准时间”调整,生产性向上计算不调整,为什么?机加2课补给品生产要计算“制品时间”吗?“生产性”是综合指标,为保持可比性、有效性,计算时“基准工时”不能随机调整。“基准工时”年度调整为人事课计算现场集体生产效率用,目前二者没有统一。由人事课提供补给品“基准工时”,随时可以调整。26注意:工时投入的合理性!2月(春节)基准能率实际能率生产性向上3.343.10-7%改善和保全是为生产性向上进行的投入,在以后的产出会体现效果,理论上讲年度内是不影响生产性向上的!现场自主保全27保全动力28实习生机械课铸造课2月3月培养公司新人责无旁贷,再说用新人的眼光提出改善,会得到意外的效果!29的确如此!生产性向上是与上年度总工时进行比较。上年度有员工休假,需要他人加班、拉晚增加工时对应,本年度该员工正常出勤,理应减少他人的加班工时,可能还会有差距,再通过其他办法努力吧。上年度休长假(产假、病假等),本年出勤,会影响课内生产性的!30人数出勤率加班H总工时H基准1095%01596实际↑↑↑1596加班已经为“零”,再努力也完不成目标啊!31我们做了很多改善,怎么看不出生产性的效果呢?生产能率=输入输出=两倍的工作业绩一倍的工时困惑点1改善要具备整合性,单一改善可能省力、效率化,但要整合,重新作业组合,实现省人,生产性就会向上。32我们用人事课做的岗位人员配置推算出的比率比财务给的努力目标还低?→努力目标高于理论值合理吗?生产能率=制品时间号口作业时间X总作业工时号口作业时间困惑点21.二者计算方法和计算要素不同,则计算结果不是同一个概念下的含义2.财务给的11年努力目标是在依据生产能率的计算方法和要素计算出该部门10年实际完成值的基础上追加公司事业体努力目标5%作成3.下一步还要与相关部门一起研讨“台数变化与生产能率的关系以及标准能率如何制定”33我们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生产性向上,牵扯现场很多精力,在那种情况下做这种考核管理?做到那种状况会停下来呢?困惑点3改善是无止境的,生产性向上考评也是公司发展必需要推进的。当然,这种评价是有周期性的,那要看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上才可以结束。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共同研讨的课题。34生产性向上推进中还有很多TFTE个性的需要改善的地方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本文标题:生产性向上学习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399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