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十三章:感应着时代的大变革
第十三讲、感应着时代的大动变教学目的1、体会改革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责任2、了解80年代改革文学的与50年代文学的异同3、改革文学的的发展和流变.教学重点把握改革文学的历史使命和具体作品的时代内涵.教学内容:改革开放政策下的社会与文学的责任呼唤理想的人民公仆《陈奂生上城》《人生》一、改革开放政策下的社会与文学的责任1、改革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2、改革文学的责任与使命3、改革文学的范围4、改革文学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1979-1981)主题:揭示旧的经济体制、极左政治路线影响与改革家的改革事业的矛盾冲突,并且预言了一个“只要改革,生产就能搞上去”的神话。创作情况从正面塑造时代英雄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张锲《改革者》、焦祖尧《跋涉者》、水运宪《祸起萧墙》、柯云路《三千万》从反面揭露和批判社会弊端,呼唤理想的英雄和新的社会秩序沙叶新《假如我是真的》对普通农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变动和滞后的观察、思考和描绘。《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出国》第二阶段(1981-1984)剖示了改革进程的繁难与艰辛,透射出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化,特别是思想、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变化。代表作品《故土》(苏叔阳)、《花园街五号》(李国文)、《男人的风格》(张贤亮)、《新星》(柯云路)、《老人仓》(矫健)、《鲁班的子孙》(王润滋)、《秋天的愤怒》(张炜)、《腊月正月》(贾平凹)、《人生》(路遥)等。第三阶段(1985以后)改革精神的日常化。交织着多种矛盾和斗争。更加强烈的悲剧性。题材的开拓上更趋于生活化和多视角。二、呼唤理想的人民公仆:《假如我是真的》作家沙叶新回族人,著名的剧作家和小说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工业大学顾问教授。曾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1984年发表电影文学剧本《宋庆龄》获《十月》文学奖。同年,电影剧本《陈毅与刺客》获第3届全国电视剧金鹰奖。1986年发表《寻找男子汉》,获第三届上海戏剧节创作演出奖。1987年创作的话剧《耶稣·孔子·披头士列侬》发表于《十月》杂志1988年第2期,同年4月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首演。该剧获加拿大“1988年舞台奇迹与里程碑”称号。其剧作《假如我是真的》、《大幕已经拉开》、《马克思秘史》,《寻找男子汉》及小说《无标沙叶新(1939—)题对话》等,电影剧本《陈毅市长》曾引起强烈反响。已出版《沙叶新剧作选》等。电视剧本《中国姑娘》由中央电视台拍摄播映。1985年起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假如我是真的》基本剧情反映了现实社会存在的特权特行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尖锐地揭示了以权谋私、相互利用的党内腐败之风的危害性。作者还设计了一些精彩的细节增强讽刺和喜剧效果。从英雄的缺失中呼唤英雄,在对一些陷身于特权和私利的干部形象的揭露和批判中,呼唤理想的人民公仆。强烈的讽刺效果戏剧手法上的新意尝试。“戏中戏”三、小人物的悲剧:《陈奂生上城》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农民家庭。1980年发表的小说《陈奂生上城》因塑造了陈奂生这一继阿Q之后的典型农民形象而获得高度评价。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79小说集》、《高晓生1980年短篇小说集》、《高晓生1981年短篇小说集》、《高晓生1982年短篇小说集》、《高晓生1983年小说集》、《高晓生1984年小说集》等,长篇小说《青天在上》、《陈奂生上城出国记》等,散文集《生活的交流》等,文艺论集《创作谈》、《生活、思考、创作》等。其中《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分获1979、1980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多篇作品被翻译成外语。其创作多取材于苏南农村生活,另一类小说《鱼钓》、《钱包》等则以讽喻、象征的手法体味深刻的人生哲理。晚近以散文创作为主。高晓声(1928-1999)作家高晓声“陈奂生系列”小说的独特意蕴“陈奂生系列”小说以严峻的现实主义笔触,揭示风云变幻的政治、经济变革对普通农民命运的深刻影响,剖析了农民身上的劣根性,但仍有政策主导情节的倾向。塑造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农民形象——陈奂生《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形象特点这里的陈奂生已不再为饥饿所累了,小说通过主人公上城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的经历,及其微妙的心理变化,写出了背负历史重荷的农民,在跨入新时期变革门槛时的精神状态。形象的文学意义展示了七八十年代之交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民所共有的心理倾向——作为小农生产者性格心理的两个侧面的并存交错:善良与软弱、纯朴与无知、憨直与愚昧、诚实与轻信、追求生活的韧性和容易满足的浅薄、讲究实际和狭隘自私等等。叙述方式惯于运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语言风格简练明快幽默犀利意蕴含蓄富有情绪感和节奏感四、人生道路的选择与思考:《人生》作家路遥当代著名作家。陕西清涧人。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其间在乡下教过书,在县城做过各种临时性工作。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读书,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成为专业作家。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又发表《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在困难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文学中路遥(1949—1992)长篇小说奖。1991年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他的创作大多取材陕西农村,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1992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人生》主题通过城乡交叉地带的青年人的爱情故事的描写,开掘出现实生活中饱含的富于诗意的美好内容,也尖锐地揭露出生活中的丑恶与庸俗,强烈体现出变革时期的农村青年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中所面临的矛盾、痛苦心理。高加林悲剧形象地塑造自尊、自卑、自信等方面的性格因素。个人主义排他性的表现。被误解的人生含义世俗爱情代替理想爱情城市生活代替乡村生活启示:个人人生选择中的矛盾和思考。小结本章重点介绍了改革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一些重点的作品。强大的社会思潮为文学创作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重构精神信仰,重建精神家园,重新树立民族的自信心,成为此时期文学工作的责任。一些作家从正面塑造时代英雄,鼓舞民众信心,另一些作家则在作品中对历史因袭和现实问题而造成的种种社会弊端予以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呼唤理想的英雄和新的社会秩序。作品在题材上日渐生活化。
本文标题:第十三章:感应着时代的大变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512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