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城市经营概论一、为什么要上这门课?什么是城市,怎么发展来的,目前全球城市发展格局如何?什么是城市化水平?我们自己一直拿自己与发达国家比较,为什么发达国家经常拿我们与印度比较?我们的地方政府发展的实际情况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理解掌握城市的基本概念和城市发展中的基本规律;以大量案例分析为主,了解城市经营的内涵、范畴、主体、客体以及经营策略;建立综合性的城市发展思维,强化城市各专业间战略性思想的相互联系。全球城市发展态势与走向如何?在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下,如何规划、定位个人的职业发展?二、课程的内容及时间安排课程核心内容内容课时城市的相关概念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发展条件与发展模式6国内外城市发展与对比国际的城市化发展状况与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4城市经营的理论体系涵义、发展阶段、目标、主客体等6城市政府管理与运营策略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历程4城市经营的相关理论研究公共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理论、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理论等6对城市的反思与城市的未来城市政府职能转变后的发展2答疑与考试A\B卷4平时:上课考勤占15%案例分析与发言占20%;期终考试(开卷及案例分析):时间2小时,分值为100分,占65%三、本课程的考核举例一:上课记录全勤15分,发言与作业(90+80)*20%=17试卷考试62*65%=40.3总分:15+17+40=72举例二:上课记录半勤7分,发言与作业0*20%=0试卷考试60*65%=39总分:7+0+39=46经营一词由来已久,市场营销的权威人物---[美]菲利普.科特勒最早著有《市场营销》一书,2002年又出版《国家营销》、《科特勒看中国和亚洲》等书,使得人们开始对国家、地区、城市的营销开始关注。但其思想用于城市是近二十年才开始的。四、城市为什么需要经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目标不同策略不同主客体不同经营的思想用于企业和城市有什么不同?号称现代经济学“教父”的美国经济学家斯蒂列次在谈到世界经济说:21世纪的前50年,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是以美国为主的高科技和以中国为主的城市化。历史发展趋势2007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达44.9%,但内部差距大。全球平均城市化水平为50%。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年增长率为0.8—1.0%我们的城市化的发展情况:城市化水平从45%--70%,国家人口部门预测到2030-2035年我国人口到峰值:15—16亿,未来将有多少人进入城市?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阶段所决定英国萨切尔夫人政府的城市公用事业的私有化措施美国克林顿政府的行政改革城市公用事业实行特许经营制度的建立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得政府的领导从关注企业的效益,转变为关注城市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也使得政府开始用借用企业原来的“经营”理念来看待城市。世界各国政府职能的转变第一章城市的基本概念与城市持续发展的条件第一节城市发展的几个基本概念二、城市化水平三、城市化发展规律四、城市化发展模式一、城市一、城市1、古时的城市“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主要用语防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变为防御敌方侵略的围城。“市”是集中做买卖的场所。早期的市常位于居民点的井旁,故有“市井”之称。人们在特定的地点按特定的时间相互交易,形成集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内人口的增加,加速了市贸易的发展,也提出了相对固定市场的需求,于是“城”和“市”逐渐融为一体,演变为城市。2.国外城市的含义“Aplacelargerthanavillageortown”英语中的“city,urban”和“municipality”City--asaconcentrationofpeoplewithadistinctivewayoflifeintermsofemploymentpatternsandlifestyle.Urban--ofrelatingto,characteristicof,orconstitutingacity.Municipality—atownorotherareathathasitsownlocalgovernment.---Webster’sNewCollegiateDictionary3、现代城市的概念城市经济学观点:城市史在一个有限地域内集中的经济实体、社会实体、物质实体相结合的有机体。城市史发展新产业最便利和最经济的地点,是人类集聚最经济的形式。城市人口学观点:城市是分布在一个地区的特定人口群体,它具有人口再生产的特殊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这个群体被看作是国家总人口的一个组成部分。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的观点:城市是以“大量异质性的居民,以非民职业为主,具有综合功能的社会共同体”。世界各国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原因是:1)各国设市的标准不同;2)各国行政建制不同;3)城市发展的阶段不同。在我国一般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和建制镇。现代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产业聚集的地区,具有独特的居住和社会组织特征。它是人类所有聚居的最集约的土地使用形式。4.一般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以人口密度考虑,必须有一定的人口聚集;一个或几个起支撑作用的基本经济来源,有支撑产业;有相适应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业程度较发达;地方或国家的行政管理中心。二、城市化水平城化化也叫城镇,一般简单的定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城市转化的现象和过程;也是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带来的就业、人口分布和人类聚居地结构的变化过程。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国内全球平均城市化的内涵:最关键是人的概念的转变,是人的生活方式的转变问题。户籍的转变职业的转变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三、城市化发展规律-“纳瑟姆”--Northam曲线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的准备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发展速度极为迅猛的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70%之间低水平的高速发展。发展速度再次趋于平缓的成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高水平的低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发展阶段工业化:以工业产值的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我国的多重工业化水平:多个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区域;同一个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区域中又有不同的工业化水平差异。•城市化发展模式是不是工业化程度高就是城市化水平高呢?1.同步城市化-Synchrourbanization:这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如:英国、法国、瑞典等发达国家其城市化与工业化相关系数极高。2.过度城市化-0verurbanization: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如:墨西哥、巴西等发展中国家。3.滞后城市化-underurbanization: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如:改革开放前的中国,198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中国家为29.2%,而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9.4%。4.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如:美国除洛杉矶以外的12个最大城市等。两个维度,两种视角,即纵向与横向。第二节城市发展的条件一、历史视角看城市的发展(纵向)Joel-Kotkin的总结:•构建神圣的空间•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拥有繁忙商业市场----JOELKOTKINTHECITY:AGLOBALHISTORY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一般而言,城市在这三个方面只要有一个薄弱环节,都会影响其生活,甚至最终导致其衰亡。安全繁忙神圣神圣之地宗教设施,如庙宇、教堂、清真寺和金字塔,长期以来支配着大型城市的景观轮廓和形象。现代世俗化导向向日益增长的时代,城市寻求通过高高耸立的商业建筑和有灵感的文化设施来重新产生神圣之地的感觉。安全之地防御体系在城市演进的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繁忙之地仅有神圣和安全还不足以产生伟大的城市。需要一个有活力的经济。曾经的辉煌和正在辉煌的城市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和中国的宗教中心,到古典时期的罗马帝国,再到后来的伦敦、纽约等工业城市,一直到今天的以洛杉矶为代表的后工业城市。二、从全球视角看城市的发展(横向)全球城市化水平全球城市群的分布对全球化的研究与再思考中国的城市发展城市发展的全球视角全球化的再思考1.全球城市化平均水平全球共有多少国家?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世界各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南美洲地区总人口(万)城市化水平(%)非洲7844537.9亚洲36825536.7欧洲7288974.8拉美5191475.3北美3096377.2大洋洲303970.2全球60550547.02007年底,世界人口总数约为67亿,城市化水平超过50%。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比较(2000年)不同阶段全球城市化平均水平比较1800年1850年1900年1950年2000年2006年2030年城市化水平3.0%6.4%13.6%28.2%47.0%50%%60%以上2.全球城市群的分布城市群的概念是法国学者“戈特曼”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又称东海道城市群。一般指从从千叶向西,经过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到京都、大阪、神户的范围。该城市群一般分为东京、大阪、名古屋三个城市圈。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该城市群从波士顿经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到华盛顿,共40个城市(指10万人以上的城市)。该区人口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该城市群分布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欧洲西北部城市群阿姆斯特丹到布鲁塞尔和法国北部工业密集的西北欧大城市群。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这一超级城市带实际上由大巴黎地区城市群、莱茵-鲁尔城市群、荷兰-比利时城市群构成。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城市化的最高层面是昔日的伦敦,比如他们的股票、期货、银行制度,甚至篮球、排球、高尔夫球的规划的制定者;今日的纽约,是当今世界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稍低层面的城市:巴黎、新加坡、香港和崛起中的迪拜。现在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全球化、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全世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以这些节点为中心而流动。到目前为止,对全球化讨论概括来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形成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阶段:1960年代末到1980年代末--对全球化的预测提出了“世界城市”,为“全球体系理论”打下了基础,但这个阶段的讨论注重物质空间,而较少谈到全球经济网络对城市定位和分布的影响。3.对全球化的学术研究与再思考第二阶段:1980年末到当前—对全球化的过程和评价。单纯的全球化现象描述转向全球化的过程和对其后果的评价。从工业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最后到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全球化,形成了三种观点:支持全球化的观点:他们相信全球化代表了未来,将给世上所有的人和地方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反对全球化的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引起全球化各种问题的根源—从破坏传统文化到导致更多的贫困和贫富两极化明显。评价的观点:认为问题不在全球化本身,而在于如何区别全球化的不同方面,分别加以应对和引导。第三阶段:1990年代中期到当前---较全面研究全球化的对策关注在全球化条件下市场和政府的角色;注重研究全球和地方的关系。全球化真正关键的部分,也就是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全球化流动。全球化的导致了全球资本和地方政府的根本矛盾—“流动性”的利益和“稳定性”的利益全球资本总在全球市场寻求“投资机会”,地方政府总在寻求一种“稳定性”的利益。而每一次资本的转移,跨国公司都从新的地方政府那里取得一些新的优惠,其结果总是以全球资本的顺利流动和盈利,加上地方政府的让步而告终。4.对全球化的解读第三节我国
本文标题:城市经营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53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