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册会考知识点全整理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一、鸦片战争历史背景1、中国:清朝闭关锁国、腐朽落后、危机四伏2、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急需原料和市场,加紧扩张3、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决心二、鸦片战争过程1、开始:1840年2、结束:1842年,清政府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三、《南京条约》内容1、割让香港岛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4、协定关税四、《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五、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1、经济上A.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趋于解体B.促进沿海地区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2、政治上A.领土、关税等主权受损B.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由“地主与农民”变成“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C.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3、文化上国人开始觉醒,开眼看世界,如林则徐、魏源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背景1、英法美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要求“修约”2、清政府坚决拒绝,列强交涉未果,试图以武力达到目的二、过程1、制造借口亚罗号事件(英)、马神甫事件(法)2、战争进程1856年英国出兵中国——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攻陷大沽,侵入天津城郊——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联军再度攻占大沽、天津——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3、影响A.西方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B.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背景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二、过程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发动太平天国运动2、1851年,金田起义,组建太平军,国号“太平天国”3、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4、1856年,由盛转衰5、上海地方官员与英法“洋枪队”勾结,企图抵抗太平军6、洪仁玕《资政新篇》7、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三、影响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2、沉重打击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3、旧式农民战争不可能救中国第4课洋务运动一、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的坚船利炮使清政府部分官员深受刺激,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二、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物,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三、代表人物地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四、主要内容:1、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2、新编新式海陆军3、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五、具体事例1、军事:19世纪60年代,以“自强”为口号,练兵制器,兴办军事企业开始标志:1861年,曾国藩创办洋务派第一个军事企业——安庆军械所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最大的军事企业——江南制造局整顿海防,建立新式海军,如北洋舰队2、民用:19世纪70年代以后,以“求富”为口号,兴办民用企业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第一个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3、文化1862——京师同文馆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19世纪90年代开办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六、失败标志中日甲午战争,标志洋务运动破产七、影响推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开端是地主阶级的改革自救,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部分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第5课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商和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带来的刺激和影响,沿海地区一些商人、买办、地主、官僚开始投资近代工业。2、发端:1869年,方举赞创办上海发昌机器厂1872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设立继昌隆机器丝厂3、分布特点:东南沿海为主4、性质两重性:反抗性和革命性、依赖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西学传播1、背景鸦片战争后,要求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人增多,洋务运动开展,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中外交往扩大。2、传播渠道办学兴教、翻译西书、派遣留学生、使臣3、影响传播西方近代科技,给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问,冲击封建伦理道德和传统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风气三、早期维新思想家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马建忠主要观点:批判洋务运动,要求进行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经济:兴办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开设议员,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文化:废八股,多半学校,广植人才历史地位:反映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戊戌变法作了思想与舆论准备,起了先导作用。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一、背景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大增,确立“大陆政策”积极扩张中国方面,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1888年编北洋舰队,但清政府经济脆弱,政治腐败。二、经过1、爆发: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袭击丰岛海面中国船只,挑起战争。2、黄海海战:邓世昌、林永生牺牲,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日本完全掌握黄海、渤海制海权3、威海卫战役:李鸿章避战求和,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三、《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4月2、签约双方:日本伊藤博文、中国李鸿章3、内容: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控制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征内地税4、三国干涉还辽:俄德法干涉,日本勒索“赎辽费”后退还辽东半岛5、影响:《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巨大灾难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战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掀起瓜分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刺激人们探索救国之路第7课戊戌变法一、背景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2、甲午战争清政府惨败的事实证明器物层面学习西方不能使中国富强3、甲午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4、《马关条约》签订,催生“公车上书”二、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三、拉开序幕——公车上书四、思想宣传:1、1896年创办《时务报》,以“变法图存”为宗旨,影响最大2、1897年严复译著《天演论》,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五、高潮——百日维新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政治上:广开言路,改定律法,澄清吏治经济上:提倡实业、开矿筑路、改革财政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派留学生六、失败: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废除新政措施(仅保留京师大学堂)七、影响倡导西方政治社会学说,宣扬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戊戌变法后,促使一部分人走上民主革命之途。八、意义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第8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一、瓜分狂潮1、侵略形式:经济上加大资本输出、商品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政治上强占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共同瓜分中国,掀起瓜分狂潮。2、美国“门户开放”背景:1898年美西战争。战争结束时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已划定。内容: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租借地和所有既得利益,同时主张各国在华“机会均等”,使中国成为全世界商业的开放市场。评价:使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中国的产物,强化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促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影响:列强共同瓜分中国二、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瓜分狂潮加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义和团运动兴起,列强借口危及其在华利益,组织联军,发动侵华战争。2、时间:1900年3、结果:北京陷落,签订《辛丑条约》三、《辛丑条约》1、时间:1901年2、签订双方:奕劻、李鸿章与十一国公使3、内容: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划使馆区:东交民巷,允许各国驻兵拆毁炮台:大沽炮台和北京通海沿线炮台沿线驻兵:准许各国在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惩办“祸首”:惩办义和团运动中的“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4、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第9课清末新政一、背景经过义和团运动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清政府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为了实现王朝的自我拯救,清政府再次打出“新政”旗号,进行变法。二、经过1、1901——1905年提出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措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但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2、预备立宪3、皇族内阁三、结果:加剧清政府与人民之间矛盾,人民进一步认清清政府本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10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背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救亡图存的努力先后失败孙中山逐步走上革命道路二、过程1、兴起: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口号,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2、建立革命政党——同盟会时间:1905年人物: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地点:日本东京纲领:十六字纲领,后在《民报》发刊词中概括为“三民主义”意义: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核心,是当时中国最完整、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高潮:武昌起义,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是为“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结果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下诏退位,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结束。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统治开始。四、意义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第11课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一、列强支配下的世界1、背景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政治:资本主义的成熟——帝国主义阶段对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形成2、表现:欧美列强占主导,亚非拉沦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3、影响:使世界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形成了。二、发展日益失衡时间:20世纪初表现:欧洲: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保持优势美国:跃居世界第一,1898年美西战争——崛起日本:增长仅次于美国,1904年日俄战争——崛起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根源:列强支配下国际格局的不稳定性2、三国同盟、三国协约3、影响:扩军备战,恶化局势,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12课大战的爆发与过程一、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二、爆发1914年7月28日三、过程1、一个主战场:欧洲2、三条主战线:西线:英法联军对德军东线:德奥联军对俄军南线:奥军对俄军3、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1914——1915年)西线:德国“施里芬计划”,马恩河战役,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破产东线:坦能堡大捷,德军击败俄军(2)第二阶段(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3)第三阶段:1917——1918年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美国对德宣战,协约国实力大增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战争协约国全线出击,德国溃败。四、结果与影响结果:1918年11月,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失败影响: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第1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1、背景: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各国实力对比和矛盾变化),列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确立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2、时间:1919年3、地点:巴黎4、国家:英美法等协约战胜国5、主导:“三巨头:——英美法英国——大陆均势,维系霸权法国——肢解德国,称霸欧洲美国——《十四点纲领》,建立国际组织6、内容:A对战败国条约: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B建立国际联盟7、结果: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凡尔赛体系二、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1、背景:战后亚太地区格局发生变化,列强要求重新瓜分远东利益,确立战后亚太政治新秩序;战后英美日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励2、时间:1921年11月——1922年2月3、地点:华盛顿4、国家:英法美日
本文标题: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册会考知识点全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71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