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学习
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学习要点根据50年内四次大规模高血压患病率的人群抽样调查我国人群50年来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根据2002年调查数据,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按2010年我国人口的数量与结构,估计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有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钠、低钾膳食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2-15克以上。研究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超重和肥胖人群中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BMI每增加3kg/m2,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腰围男性≥90cm或女性≥85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与人数均明显增加。在城市中年人群中,超重者的比例已达到25%-30%。超重和肥胖将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饮酒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饮酒还会降低降压治疗的疗效,而过量饮酒可诱发急性脑出血或心肌梗死。精神紧张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其它危险因素高血压发病的其它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等。除了高血压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反映高血压流行病学和防治状况的重要指标。近年来,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明显进步,仍分别低于50%,40%和10%。农村低于城市;男性低于女性;经济欠发达地区低于较发达地区。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不论采用哪种测量方法,诊室血压、动态血压或家庭血压,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风险均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与舒张压相比,收缩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更为密切。目前,冠心病事件迅速增加,但脑卒中仍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性评估确定血压水平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血压测量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主要手段。目前,在临床和人群防治工作中,主要采用诊室血压、动态血压以及家庭血压三种方法。诊室血压由医护人员在诊室按统一规范进行测量,目前仍是评估血压水平和临床诊断高血压并进行分级的常用方法。动态血压监测(ABPM)则通常由自动的血压测量仪器完成,测量次数较多,无测量者误差,可避免白大衣效应,并可测量夜间睡眠期间的血压,因此,既可更准确地测量血压,也可评估血压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家庭血压监测(HBPM)通常由被测量者自我完成,这时又称自测血压或家庭自测血压,但也可由家庭成员等协助完成。因为测量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进行,因而,也可以避免白大衣效应。家庭血压监测还可用于评估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血压的长期变异或降压治疗效应,而且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参与意识,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诊室血压的测量步骤1.要求受试者坐位安静休息5分钟后开始测量。2.选择定期校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者经过验证的电子血压计,使用气囊长22cm-26cm、宽12cm的标准规格袖带。3.测量坐位时的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4.以科氏音第I音和第V音(消失音)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至少间隔1-2分钟测量两次,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若两次测量结果差别比较大(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12岁以下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可以柯氏音第IV时相(变音)为舒张压。5.首诊时要测量两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较高读数一侧的上臂血压。6.特殊情况下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和5分钟时测量。7.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压读取血压数值时,末位数值只能为0、2、4、6、8,不能出现1、3、5、7、9。高血压分类与分层级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和80正常高值120~139和/或80~89高血压≥140和/或≥90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和/或90~99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和/或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和/或≥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和90注: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其它危险因素和病史血压(mmHg)1级高血压SBP140~159或DBP90~992级高血压SBP160~179或DBP100~1093级高血压SBP≥180或DBP≥110Ⅰ无其它危险因素低危中危高危Ⅱ1~2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很高危Ⅲ≥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高危高危很高危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很高危很高危很高危高血压的治疗治疗目标:目前,全国统一的医疗服务与保障体系尚未建成,而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又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指南设定标准、基本两个治疗目标。1.标准目标: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指南推荐的起始与维持抗高血压药物,特别是那些每日1次使用能够控制24小时血压的降压药物,使血压达到治疗目标,同时,控制其他的可逆性危险因素,并对检出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进行有效干预。2.基本目标: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批准的任何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短效药物每日2-3次使用,使血压达到治疗目标,同时,尽可能控制其它的可逆性危险因素,并对检出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进行有效干预。高血压治疗的基本原则1.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它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需要进行综合干预。2.抗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和药物两种方法,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坚持治疗。3.定期测量血压;规范治疗,改善治疗依从性,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坚持长期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体危险,因此,应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所有其它的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并适当处理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危险因素越多,其程度越严重,若还兼有临床情况,则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就越高,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干预力度也应越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步降压达标。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至140/90mmHg以下;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更宜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脑卒中后的高血压患者一般血压目标为140/90mmHg。处于急性期的冠心病或脑卒中患者,应按照相关指南进行血压管理。舒张压低于60mmHg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逐渐实现降压达标。治疗策略按低危、中危、高危及很高危分层应全面评估患者的总体危险,并在危险分层的基础上作出治疗决策。很高危病人: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综合治疗;高危病人: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中危病人:先对患者的血压及其它危险因素进行为期数周的观察,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然后,决定是否以及何时开始药物治疗。低危病人:对患者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反复测量血压,尽可能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然后,决定是否以及何时开始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高血压患者(包括正常高值血压),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降低血压、控制其它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生活方式干预降低血压和心血管危险的作用肯定,所有患者都应采用,主要措施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逐步降至6g。—控制体重;BMI24;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不过量饮酒;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应超过15克。不提倡高血压患者饮酒。—体育运动;每天应进行适当的30分钟左右的体力活动;而每周则应有1次以上的有氧体育锻炼。—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高血压的药物治疗降压治疗的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降压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疾病进程,预防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等重症高血压发生。降压达标的方式:将血压降低到目标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但在达到上述治疗目标后,进一步降低血压是否仍能获益,尚不确定。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高危、很高危或3级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确诊的2级高血压患者,应考虑开始药物治疗;1级高血压患者,可在生活方式干预数周后,血压仍≥140/90mmHg时,再开始降压药物治疗。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降压治疗药物应用应遵循以下4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应用及个体化。1.小剂量: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降压药物需要长期或终身应用,药物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耐受性,重要性不亚于或甚至更胜过药物的疗效。2.尽量应用长效制剂: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如使用中、短效制剂,则需每天2-3次用药,以达到平稳控制血压。3.联合用药:以增加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时,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事实上,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联合治疗。对血压≥160/100mmHg或中危及以上患者,起始即可采用小剂量两种药联合治疗,或用小剂量固定复方制剂。4.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常用降压药的种类1.常用降压药五类: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噻嗪类)、β阻滞剂。2.以上5类降压药及固定低剂量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选择药物。此外还有α受体阻滞剂和其它降压药。3.根据国家基本药制度,基层降压药选择应考虑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合理,可利用的原则降压药选择1.医生应对每一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2.首先掌握药物治疗的禁忌症和适应症,根据病情和患者意愿选择适合该患者的药物;治疗中随访病人,了解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3.考虑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比选择降压药种类更重要。(二氢吡啶)钙拮抗剂(CCB)1.CCB无绝对禁忌症,降压作用强,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2.我国抗高血压临床试验证据多,证实可降低脑卒中事件3.适合大多数类型高血压,尤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稳定心绞痛,冠状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周围血管病适合。4.可单用或与其它4种药合用,5.慎用于心衰,心动过速;不稳定心绞痛者不用硝苯地平。6.少数人可有头痛,踝部水肿,牙龈增生临床常用药物:尼群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控释片)、左旋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1.降压作用明确,保护靶器官证据多,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2.适用于1-2级高血压,尤对伴心衰,心梗后,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症,蛋白尿/微蛋白尿有益。3.可与小剂量噻嗪利尿剂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联用。4.对双肾动脉狭窄,高血钾,妊娠者禁用5.可有咳嗽
本文标题: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学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757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