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申雪、赵宏博的冰上缘
申雪、赵宏博的冰上缘冰上的舞蹈是情感中绽放的诗韵,是生命中升起的彩虹,只有把舞蹈和冰当作生命追求的人,才能成为冰之魂、舞之灵,从而使人生更加亮丽。―――作者有一种力量可以超越生死。有一份情感可以让天地动容。有一些人我们永远都无法忘怀。是你们让冰上绽放生命春天。是你们为中国扛起了骄傲的旗帜。是你们带给我们无数次的感动。是你们成为中国花样滑冰最伟大的组合。是你们让中国的花样滑冰在国际占有了一席之地。你们知道不是希望造就了人类,而是你们自己创造了希望。当天火把我们的祖先同野兽区别开来,光明和温暖成为人类心灵的呼唤,此后,岁月走过了数不尽的春夏秋冬,古河沉沦,新路崛起,似乎一切都在变化。延续了五千年的东方古老文明,依然在缓慢的衰老之中显示着他那巨大沉稳的力量,好似太阳已经沉入大海,还把它瑰丽、绚烂的余晖洒落在海空之间。而那在西方已经日落西山的晚霞,却刚刚投射到大洋西岸来,他那斑斓的色彩竟像是晨曦一般耀眼……就在这昏晓交割、若明若暗之中,中国花样滑冰选手申雪、赵宏博在异国他乡的冰上翩翩起舞,体现了炎黄之魂,蝴蝶之舞。在体育项目的大序列中,花样滑冰是一项集优雅舞姿和体育技巧于一身的运动项目。选手优美的舞姿和令人惊叹的冰上技巧在动人的音乐和高速的滑行中异彩纷呈,给观众带来惊世之美。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称花样滑冰为“运动的诗”。花样滑冰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后相继在法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欧美国家迅速发展,并凭借其独特的魅力,风靡世界。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的申雪和赵宏博就像两只蝴蝶,飞舞在那晶莹的冰场上,他们似乎不是在滑冰,就像参加舞会的王子与公主,他们共同编织了那个15年的美好梦想。十五年来的哀伤、喜悦、伤痛、无助、挣扎……申雪和赵宏博花样人生中的一切一切,都在这片晶莹剔透的冰雪舞台上演绎着。在这片纯净的世界里,他们经历了世界的巅峰,爱情的甜蜜和璀璨的未来……他们成功缔造了中国花样滑冰的奇迹。一哈尔滨的最大特色是拥有漫长的冬天。正是有了滴水成冰的严寒,才有了给人以理想和享受冰上的童话。哈尔滨是新中国最早开展冰雪运动的城市之一,滑冰、滑雪成了哈尔滨人的一大爱好,而且许多冰雪运动爱好者都是在孩提时就与冰雪结下了不解之缘的。申雪和赵宏博也是这样,他们刚开始练滑冰,都是在四五岁的时候。道外区有一个哈尔滨人人皆知的八区体育场,申雪的家离那里不远。申雪5岁时,爸爸和妈妈看着自己的独生女儿长得又瘦又小,就对申雪说:“去滑冰吧。”与大多数家长一样,让孩子滑冰的目的无非是锻炼一下身体。哪知,他们的爱女一踏上那亮晶晶的冰面,立时就像换了个人似的,那兴奋劲儿简直不知用什么词儿来形容。见到申雪对滑冰有这么大的兴趣,爸爸申杰和妈妈吕曼莉一商量,那就由着申雪的性子去滑吧,家里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她坚持训练。这下可苦了申杰和吕曼莉这对夫妇,陪五六岁的孩子练滑冰跟领孩子逛公园绝不是一回事儿,尤其是在数九寒天的露天冰场,申雪滑得直冒热气,爸爸妈妈却冻得直跺脚。申雪6岁时,有一次滑冰回来后,妈妈发现她脚磨破了,就说要休息两天。小申雪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似的,爸爸妈妈拗不过她,只好接着带她去练。连续半个月,申雪一瘸一拐地上冰,滑上两圈,就跟没事一样在冰上飞了起来。可回到家里就惨了,血肉模糊的伤口和袜子粘连在一块儿,得用温水泡半天才能把袜子脱掉。就这样,申雪半个月上冰一次也没耽误,愣把伤口磨出一层茧子。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申雪对滑冰有着与生俱来的痴情和缘分。6岁的黄毛丫头不可能和将来的为国争光联系在一起,惟一的解释就是对冰的喜欢,正是如此,申雪才什么都不在乎。申雪上小学后仍然坚持正常的冰上训练,这意味着她要比班上同学付出更多的艰辛。当教练姚滨郑重与申杰和吕曼莉谈话,让家长为申雪在学业和体育做出抉择时,申雪才不得不离开难舍难分的校园。“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果申雪不是投身到花样滑冰之中,可以肯定地说,她在学业上也会有出色的成绩。与申雪比起来,赵宏博当上滑冰运动员则有着更大的偶然性和戏剧性。赵宏博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爸爸原是部队文工团的小提琴演奏员,后来转业到哈尔滨工商部门工作,妈妈是哈尔滨亚麻厂工人,所以他从小就在亚麻厂幼儿园里长大。赵宏博是8岁时开始练滑冰的。那是他代表幼儿园到八区体育馆参加篮球比赛时,引起了一位场外观众的注意。他饶有兴趣地相住赵宏博,嘴角浮起了一丝笑意。这个人叫孙治平,是哈尔滨业余体校花样滑冰的教练。他相中了赵宏博并和赵宏博的爸爸赵玉民接上了头,一听说是市体校的教练看好了小儿子,非常爱好体育的赵玉民亦是满心欢喜。他原是想要培养赵宏博学拉小提琴,但见赵宏博和体育有这样的缘分就答应下来。说来也巧,赵宏博的启蒙教练孙治平和申雪的启蒙教练陈晓飞竟是两口子。只是赵宏博出道早,等到申雪刚练冰时,10岁的赵宏博已经是全国少年花样滑冰的第一名了。第二年,他又坐上了全国花样滑冰冠军赛的冠军宝座,俨然是一颗刚刚冒出光彩的冰上小明星。二他们是冰上的一对伉俪,又是生活中的一对璧人。赵宏博、申雪,这对花样滑冰的世界冠军,共同经历了15年的冰上岁月。从“兄妹”到恋人,从队友到夫妻,他们谱写了一段晶莹剔透的爱情童话。一个英俊潇洒,举手投足间透着对爱人的呵护备至,一个娇小玲珑,淡定中流露着对丈夫的依赖信任。与冰场上的曼妙身姿相比,赵宏博和申雪在生活中更加沉静和默契。特别是申雪,她看起来像个柔弱的邻家女孩,不怎么爱说话,大部分时间都在听丈夫说。相比较之下,赵宏博则显得大方沉稳,讲话清晰有条理,而且举手投足之间不时流露着“罩着”老婆的架势。有时候他们交换眼神,有时候则相视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那种默契仿佛比爱情都更加动人。15年匆匆而过,这对在赛场上早已配合得天衣无缝的搭档,回想起当年初见时的情景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赵宏博回忆起往事是一脸逗趣的笑,申雪则在一旁傻呵呵地笑着,略有些不好意思。赵宏博和申雪第一次见面是在1992年,当时年仅12岁的申雪被教练从100多名女孩中挑选出来,带到了赵宏博的身边。当时已经“成名”的赵宏博见到这个身高不足1.5米、一脸稚气的队友,有些哭笑不得。“你都不知道,我第一次见到小雪的时候,她就是个小孩!那时候流行爆炸头型,所以她满脑袋瓜子是卷,脖子长长的,挺黑的,个头还挺矮,就这么个印象。”那时候的赵宏博万万没想到,这个小丫头将来成了自己的妻子,他甚至都没敢相信这个小孩能成为自己的队友。当时他就淡淡地抛下了一句,“试试看吧,先练一个月再说。”问申雪对那次见面的印象,她笑着说,“一见他,我就挺害怕他的,那时他已经是很有名的运动员了,而且比我大很多,有不跟我们小孩说话的意思”。申雪怕归怕,可她为了向大哥哥证明自己能行,在训练场上拼足了劲。渐渐地,赵宏博被这个小丫头与众不同的倔强吸引了,开始像大哥哥一样照顾她。那段时间,他们的进步超乎想像,很快就超越了其他几对选手,成为全国冠军乃至亚洲冠军。尽管这样,赵宏博说,下了场之后的申雪还是不改小丫头本性,整天像个小尾巴一样跟着他。发觉申雪长大了,那是1999年。当时二人在一次比赛中夺得双人滑银牌,与金牌失之交臂,令赵宏博非常沮丧。这时,平日里像个小孩的申雪忽然冒出一句:“没关系,我们再来!”这句话让赵宏博大为吃惊,他忽然意识到,当年那个满头“花卷”的小妹妹长大了,可以和他一同承担风雨了。从那以后,申雪以一个“大人”的面貌出现在赵宏博的视野里,如同他形容的一样,“我们的比赛压力是很大的,有时候我很难承受的,我发现她能承受,从那个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女孩子成熟了。最让我感动的是2003年的世界锦标赛,她的脚打了5针麻药,教练都劝她放弃了,结果她拉着我的手,微笑着上场,并且奇迹般地夺得了金牌,那次让我太感动了!她不再像以前不懂事,而让所有人都看到她精彩的一面。”可能从那时起,赵宏博从心里便对申雪超越了“兄妹”之情,而这种暗藏于心的情感在2005年终于彻底爆发了。那段当时看来非常困扰的阶段,现在被赵宏博讲来,自然而又温馨:“那应该是在我们事业上最艰难的一次,2005年的8月,我的跟腱断了,当时离冬奥会只有半年时间,我很着急。那时候小雪一直照顾我,一直陪伴在我身边,鼓励我坚持下去。等我伤好之后,我发觉自己已经无法离开她了。虽然那年的冬奥会我们只拿了个铜牌,但是我却收获了爱情。”有了爱情之后,他们在冰场上也有了一种新的感受,赵宏博解释说,“花样滑冰这个项目,两个人要彼此信任和投入,有一些高难度动作,必须把整个人都交给他才能完成,要是有一点私心,那动作肯定是做不了。而我们之间因为融入了情感的东西,动作和表情便更加真切,那不是演员能演出来的。这个普通人可能看不出来,但评委一眼就能看出。所以,后面的比赛我们拿了很多高分,我想,这也是爱情带来的。”如果他们的爱情是一曲乐章,真正的高潮部分是在2007年世锦赛上,当时二人以近乎完美的表演第三次夺得了世界冠军。一曲终了,赵宏博单膝跪地与申雪深情相拥,然后在她的脸颊上轻轻一吻。当时没有人知道,赵宏博把这一吻当成了浪漫的“求婚”仪式。讲到这里,赵宏博忍不住又对申雪说了一遍,“我单膝跪地就是在向你求婚的,我在说,‘小雪你嫁给我吧。’”申雪笑着说,“我当时可没领会你的意思。”可是她早就想嫁给他了,而这个愿望在不久前成为现实。2007年5月28日,他们在北京领了结婚证,至此,这对“冰上情侣”在经历了15年的风雨后,终成眷属。三双人滑选手申雪、赵宏博凭借高难度的技术动作逐步攀升,并带动中国双人滑项目的整体水平迅速提升。点燃了中国人的希望。这样的成绩当然也离不开背后默默培养他们的教练―――姚滨。姚滨在他们的眼中既是严师,又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他们爱他,他们用行动表达对老师和父亲的爱。姚滨是个谜,众多的记者都想解开这个谜,但至今没有人能够做到。因为有太多的“不可能”在他那里成为“可能”,于是人们用“奇迹的创造者”、“梦想的实现者”等等来形容他的独特。西方用了100年走过的路,他只用了20年,中国便登上了世界双人滑的最高领奖台。他一手培养出来的三对双人滑顶级运动员,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张丹/张昊一次次让世界震撼,至今已多次把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大奖赛双人滑的金牌、银牌、铜牌,冬奥会的银牌、铜牌都收入囊中。他多才多艺,兼编导、艺术指导、音乐配制、服装设计,还是摄影师和理发师,而且样样出色。在国外这是几位专业人员的工作,他集于一身。他思想活跃,在生活工作中贯穿着哲思理念,俨然一位思想者或哲学家。他,国家花样滑冰总教练、全国花样滑冰委员会主任姚滨,究竟是如何缔造出了自己的辉煌、选手的辉煌、国家的辉煌?1995年第八届冬运会上,申雪和赵宏博憋着劲儿要拿冠军,可不知怎么的,他俩出现了失误。申雪和赵宏博分别摔倒,爬起来再滑又接着失误。圈内人士面面相觑,把不解的目光都集中在姚滨身上。姚滨一言不发,表情冷静地看着自己的爱徒方寸大乱后狼狈的样子。失魂落魄的申雪、赵宏博比赛后回到住处,申雪呜呜地哭出了声音,赵宏博在一旁抹着眼泪。姚滨走了进来,他点燃香烟,久久没说话。等他俩哭得差不多了,姚滨轻轻地说:“事儿过去就过去了,你们的路还长着呐,失误要吸取教训,更要经得起风浪!”他淡淡地说了几句,转身就走了。对于申雪、赵宏博这次比赛的失误,姚滨没有批评他俩是因为姚滨清楚地知道那是超强度训练造成的。这两年,姚滨训练按照国际水准操作,申雪、赵宏博须付出比以往多出几倍的代价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瞅着他们那以泪洗面的样子和满身的疲惫,姚滨再也不忍心向他们施加更大的压力了。但这次比赛让姚滨心痛的是失去了去英国曼彻斯特参加世锦赛的机会,本来护照都办完了,但没拿下冠军只好泡汤了。能够参加世界大赛是姚滨非常珍惜的练兵机会,他一向认为,一个有希望的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申雪、赵宏博很快从低迷的情绪中走出来。恢复训练后,姚滨又详细地为他俩分析了失误的原因,紧接着就做迎战1996年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准备工作。第三届亚冬会很快就来临了。此次比赛,规模盛大,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参赛。特别是由于前苏联解体,冰上运动比较发达的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加入了亚冬会,使亚冬会的水平大为提高,同时也使比赛争夺得更加激烈。亚冬会的帷幕落下了,也验证
本文标题:申雪、赵宏博的冰上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819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