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主要内容第一节公共行政决策概述第二节公共行政决策理论第三节公共行政决策过程和方法第四节公共行政决策体制第一节公共行政决策概述公共行政决策的概念公共行政决策的特征公共行政决策与公共决策的关系公共行政决策的类型一、公共行政决策的概念是指享有公共权力的公共行政部门针对公共行政管理问题,在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拟订、选择决策方案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过程。二、公共行政决策的特征性质的公共性主体的法定性程序的合法性结果表达形式的多样性4三、公共行政决策与行政决策的关系公共行政决策的主体既包括公共权力部门和占据合法职位的官员,也包括一般的社会组织、中介组织行政决策的主体只是公共权力部门和占据合法职位的官员,不包括一般的社会中介组织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各项职能运行的基础是()。A.行政权力飞B.行政法规C.行政领导D.行政决策6四、公共行政决策的类型战略决策和策略决策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群体决策、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7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的信息完备和各种决策方案的结果都可以确定,因而比较容易判断和抉择的决策非确定型决策所遵循的决策准则是“满意准则”而非“最优准则”风险型决策又称统计型和随机型决策,是指决策者掌握各种自然状态的概率,但不知道未来究竟将出现哪种自然状态,因而要冒一定风险来选择方案的决策根据决策条件(或称自然状态)的可控程度,决策可以分为()。A.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B.原始决策与追踪决策C.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D.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非确定型决策9决策过程中遇到首次出现的问题,无先例可循,此类决策属于()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单一性决策D.非程序性决策10第二节公共行政决策理论公共行政决策理论初创时期公共行政决策理论的繁荣时期公共行政决策理论的新发展时期(一)公共行政决策理论初创时期1887年,美国公共行政学家威尔逊发表《行政学之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奠定了行政学的基本框架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从官僚组织的角度,研究效率古利克意识到要从决策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行政效率美国管理学家C·E·巴纳德提出组织决策理论并作出论述以决策为概念工具研究公共行政,从决策角度分析管理行为以“有限理性”替代“客观理性(完全理性)”既强调在决策中运用定量方法,计算机技术等新科学方法,又重视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提出公共行政决策是多阶段构成的过程(二)公共行政决策理论繁荣时期查尔斯·林德布洛姆在《尚未达成,仍需调适》一文中系统表达了他的渐进决策模式决策者在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的基础上,采用渐进方法对现公共行政策加以修正,通过边际变动,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赫伯特·西蒙创立了决策理论学派查尔斯·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最主要的理论是公共选择理论,其代表人物是詹姆斯·布坎南政府的政策制定者(政治家、政府官员等)和公民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对政治交易过程(即政府决策行为)的分析,提出“政府失败论”救治“政府失败”的政策建议主要有两个方面:限制国家权力增长,减少福利国家的浪费(三)公共行政决策理论的新发展时期认为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思想来源于()。A.理查德·施奈德B.伊斯顿和拉斯韦尔C.西蒙D.林德布罗姆15渐进主义决策模型由()提出。A.西蒙B.林德布洛姆C.阿利森D.伊斯顿和拉斯韦尔16第三节公共行政决策过程和方法公共行政决策过程公共行政决策方法一、情报活动阶段决策问题的确定决策目标的确定(一)决策问题的确定决策问题的特征决策问题的结构客观性主观性动态性进入政府议事日程决策问题的特征决策要素问题性质确定型部分确定非确定型决策情境可以确定风险型不可确定决策方案有限有限众多决策后果确定风险不确定概率可计算可计算不可计算决策问题的结构规范性层次性针对性可行性时效性(二)决策目标的确定原则二、设计活动阶段(一)公共行政决策方案的特征多样性排斥性多因素性(二)设计方案的步骤初步设想具体设计三、抉择活动阶段合法性合目的性效益性可行性协调性决策人员结构合理决策权力统一完整权责统一抉择标准科学、合理的决策体制四、审查活动阶段公共行政决策审查活动是对过去的抉择进行评价下列不属于行政决策构成要件的是()。A.基于决策问题的需求而产生一定的目标B.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提出的多项行动方案C.不同的行动方案及其具体实施所达到的不同结果D.上级领导的批示26决策过程中最核心、关键的一步是()A.发现问题,确定目标B.调查预测,拟订方案C.评估优选,确定方案D.实施方案,修正完善27五、公共行政决策方法情报活动阶段常用的方法设计活动阶段常用的方法抉择活动阶段常用的方法审查活动阶段常用的方法(一)情报活动阶段常用的方法“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德尔菲法(二)设计活动阶段的方法比较流行的方案设计分析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马尔可夫分析法”等“头脑风暴法”。或称思维共振法,是对专家会议法的发展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马尔可夫分析主要是应用随机状态事件的各状态的转移概率矩阵进行推算,只需要近期资料,不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则递推关系式为:S(1)=So·P(P不变)S2=S1·P=So·P2┇Sk+1=SoPk+1若用矩阵关系可表示为:nikiS1)(1mn2m1mn22221n11211o1kPPPPPPPPPSS马尔可夫分析法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备选方案的性质加以判断。定性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方案的“好”与“坏”,包括逻辑方法和直觉方法两类主要是通过研究决策问题的客观关系和其内部量的规定性,从而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求数学模型的解以作为决策的期望值,依据其期望选择决策方案的一种科学决策方法。主要包括:树形决策、矩阵决策、风险型决策、成本—收益决策(三)抉择活动阶段常用的方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树形决策用于解决结构不良的决策问题。它把假设和赋值与其他问题关联起来,使决策者能合理地进行决策选择0.7游客一般0.3游客很少0.2无雨,游客多0.8有雨,游客少+1000-200+4000-500室内室外树形决策法(四)审查活动阶段常用的方法“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法回溯分析法第四节公共行政决策体制公共行政决策体制的概念公共行政决策信息系统公共行政决策咨询系统公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公共行政决策体制一、公共行政决策体制的概念广义而言,是指承担公共行政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体系。狭义而言,是指决策权力在决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和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决策权力---是一种法律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作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决策者,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决策主体---包括拥有选择权的决策者和拥有影响权的决策参与者公共行政决策体制的主要构件二、公共行政决策信息系统公共行政决策信息系统是为公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和咨询系统收集、加工、传输和贮存信息的组织机构形式。及时、完整、准确地收集、处理信息为公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和咨询系统传输合乎需要的信息协助决策者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选择最优方案搜集传输决策执行的反馈信息,为决策者修正决策和控制执行系统提供依据信息系统的任务三、公共行政决策咨询系统决策咨询系统指决策的智囊团,是广泛开发智力,集思广益,协助公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进行决策的组织形式进行科学预测,提供建议拟制、评估决策方案,辅助选定方案根据反馈信息,协助决策中枢系统调整原有方案国家设置的专门决策研究机构兼职顾问咨询机构咨询系统的主要任务现代智囊机构的形式围绕决策者的需要开展活动,并独立地制定和研究各种可行方案,独立地进行评估和技术预测,这反映了咨询具有()A.服务性B.多元性C.智能性D.独立性39四、公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公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是狭义的公共行政决策体制,是指决策权在决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形成的权力格局和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一)首长制和委员会制首长制。亦称部长制或独任制,指行政机关权力交由行政首长一人负责,并同时承担全部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优点】权力集中,指挥高度统一、命令上下贯通,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和决策速度都比较快,行政效率较高,行政责任比较明确,因而为多数国家政府所采用。【缺点】可能由于行政首长个人的局限性而贻误决策,或滥用权力、独断专行、营造私利而置国民利益于不顾。41委员会制。亦称集体制或会议制,指行政权力交由若干人组成的集体共同负责,并集体承担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优点】委员会制体现民主精神,有利于反映各方面的意见和集思广益,也有助于防止和克服舞弊现象。【缺点】可能出现职责不清、争功诿过、决策迟缓、行动不力等现象,并可能由于法不责众而妨碍行政责任的落实和行政纪律的执行。42(二)集权制和分权制集权制,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下级处于被动服从和严格受控地位,其行政行为基本上取决于上级指令的一种组织体制。集权制:【优点】指挥坚强有力,计划统筹兼顾,同时有利于严明行政纪律,也有助于大型公共建设项目和综合性社会事务的管理。【缺点】权力过分集中不仅会使下级意志消沉,而且一旦权力的行使出现重大失误,就可能严重损害行政组织的社会目的,并抑制组织的持续效绩。43分权制,指将行政权力较多授予下级的一种组织体制。其特征表现为,行政下级在其管辖权范围内名义和实际上都享有主动采取行政措施的自主权,上级除负监督责任外不横加干涉,而由下级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其是。分权制:【优点】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特点,因而容易收到因地制宜的功效,同时也有利于培养民主精神、主体意识和工作热情。【缺点】但分权过甚,也可能破坏政令的统一,出现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现象,从而损害国家行政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功能。44统中有分、分中有合、统分结合、相得益彰是比较理想的行政组织体制,如何选择一种体制,取决于是否更有利于实现组织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否更有利于造福于人民,是否更有利于使组织充满活力,是否更有利于实现组织的进步和发展。45(三)层级制和职能制层级制,是行政组织在纵向上分成若干个层级,上下对口,下级对上级负责,但下级管辖范围相对缩小的制度形式。【优点】事权集中,上下统属,指挥统一,行动统一,行政决策易于贯彻执行,秩序严明。【缺点】结构呆板,缺乏弹性,缺少专业分工。无法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行政首长管辖过多,在组织规模扩大和组织活动内容复杂化时难以胜任。46职能制,是行政组织从横向上划分为若干平行的部门,各部门间业务性质不同,但管辖范围相同的权力结构形式。【优点】分工合作明确,权责一致,行政首长从繁重的事务中摆脱出来,管理较重要的工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适应公共行政复杂化的需要。【缺点】缺乏合作精神,协调困难,容易产生本位主义,导致冲突。分工过细,导致多头领导,削弱了必要的集中统一,不利于统一指挥,也使下属无所适从,从而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47(四)完整制与分离制完整制,是指同一层级各个行政机关均受同一行政机构领导,指挥、控制权集中于本层级的行政组织,各级政府的首脑机关对该层级的所有工作部门实行一元化领导。【优点】权责集中,指挥统一,可令行禁止,防止迟缓推诿;各部门互相合作,减少摩擦和冲突,避免工作重复。【缺点】权力过分集中于某级政府,易形成一级行政领导的个人专权;易形成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上级对整体的宏观调控。48分离制,是指同一层级各个行政部门分属两个以上的行政机构领导的行政组织体制。其基本特征是行政组织中各个层级,主要指地方政府的行政部门,既受同级政府首脑机关领导,又受上级政府同类部门的领导。分离制是实行二元化领导的组织体制。【优点】领导权力分散并互相牵制,可防止一级行政首长独裁专断;二元化领导既有利于上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也有利于下级政府因地制宜实施上级的决策。【缺点】权力分散,政出多门,指令冲突,导致下级无所适从或使任何一个领导机关均指挥不灵。49(四)矩阵组织体制矩阵组织体制,是为解决某项
本文标题:第五章公共行政决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0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