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十年破茧路[一个财务经理人的真实成长纪录
打印十年破茧路[一个财务经理人的真实成长纪录]发布时间:2007-3-110:43:09阅读次数:11590评分(9票,平均4.89分)来源:中国会计视野社区作者:seahealth编辑:tutuhu作者简介Seahealth,1978年出生,家境贫寒。15岁考入中专,专业会计学。1996年毕业后进入一大型国有矿务局,从会计做起,三年内经历过各会计岗位,转至审计科,从事内审工作两年。在此期间,完成自考专科段及本科段大部分科目,考取会计员、助理会计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三门。偶然的机会与女友相遇,并开始历经近三万公里的爱情征程。2001年末因与女友团聚,调往Y市,任一家咨询公司财务顾问。但因需要前往广州、深圳工作半年。2002年下半年重新回到Y市,完成自考本科段、注册会计师、国际注册审计师的考试。2003年,任一家国有电信公司Y市财务经理,下半年开始接触ACCA考试。在此期间完成买房、结婚等人生“大事”。2004年下半年,进入Y市一外资控股的大型制造企业,任战略发展部经理,半年后升任至助理首席财务官(总监级),三月后,因行政总裁离任,兼任行政管理部总经理。参加省国资委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财务总监考试,做为最年轻的报名者,连续通过笔试、面试及组织考察,进入“省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库”。在此期间,女儿出生。2006年下半年,公司经历“政治”地震,全体职业经理人集体撤离。参加当地一全封闭外语学校提供的为期半年的英语口语培训,并参加了MBA全国统一考试,完成ACCA考试。2007年2月,外语培训学校毕业。从2001年在视野注册,但一直在潜水,这么多年来一起伴随视野成长。今年8月份闲暇之余对自己过去的十年做了一下总结,写成一篇小文。愿在此奉献出来,希望以此作为一个素材,让大家更好地交流,给那些经历还不太多的朋友一些启迪,希望那些阅历丰富的朋友多给一些指导。前言今年五一期间,参加中专毕业后的十年同学聚会。同学们惊呼,哇,变化真大,纷纷要求我讲述一下这十年来的经历。在讲述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真的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而平常被淹没在日常繁杂的琐事中却无从发现。18岁到28岁,体重从十年前的60kg到目前的90kg,难怪同学们一下子认不出来了;性格也有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由以前见人就脸红的小男生变成了现在见谁就想侃两句的大男人;学历教育从自考专科段、本科段再到目前的MBA,职业教育从会计师、CPA、CIA再到目前的ACCA,经历了几十场考试之后,俨然训练成了一个考试时能睡着,心理素质奇佳的老油条;工作上从当初的国企,转战到咨询业,偶进民企,最后踏入外企,不同风格有所体验;职位从会计、审计到咨询顾问,从财务经理、战略发展经理再到助理首席财务官,一路走来各种感悟有所体会;生活上从快乐的单身汉到恋爱的初体验,从洞房花烛夜到宝贝女儿的牙牙学语,酸甜苦辣有所品尝。前段时间刚好参加完ACCA最后三门考试,工作上暂时告一段落,可爱的小女儿也回姥姥家了,于是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总结一下。一来可以记录这段艰辛而又快乐的发展历程,丰富自己的人生档案。二来可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所走过的路,总结一些经验教训,以有利于下步更好地发展。再者可以以此作为一个素材,让大家更好地交流,给那些经历还不太多的朋友一些启迪,希望那些阅历丰富的朋友多给一些指导。在本文中,将以时间为主线,以情景再现为主要形式,夹杂着个人的些许感悟。日常生活中,我就比较注意工作、学习与生活三条线的平衡,因此在本文中非常注意三条线的均衡,通过事件来透析工作中的得与失,学习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第一章踏入国企,奠定职业基础(一)上岗之前96年的7月15日,到了矿务局的干部处去报了到。一切如同原计划的那样,我被分配到了在学校中联系到的那个矿。其实机会还算不错,这是一个刚刚投产的矿井,在当时整个矿务局所有矿井中是最新、最大的一个。矿井正面临着转型期,从以前的基建状态转为投产后的生产状态,一整套的运行机制也需要随之转换。一般情况下,矿井基建时期的所有人员在矿井投产后都要离开,转而去另一个地方继续新建矿井。而这次,我们这个矿的建设者们却比较幸运,在征战了南北四十余年后终于可以在上级的一纸命令下可以就地转产,再也不用饱受那颠沛流离的游牧生活。但新矿井的建成也需要引进大量的生产型管理及技术人才。不同的管理风格及经营方式交汇在了一起,形成了当时比较独特的文化氛围。新矿井的整体区域布置还是非常合理的,生产矿井及办公区在同一区域,员工的生活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原矿井建设者们的老家,在距离矿井三十公里外矿务局总部所属的县城里,每天上下班依靠自己的班车,七八辆大客走在路上煞是威风。另一部分则是在距离矿井两公里的某一乡镇上,大部分是新到的职员及老职工的子女。另外距此镇二十公里外的另一矿井也正在建设中,因此两个矿井的职工在这个镇上形成了一个新的小区,规模非常大,社区功能也非常齐全。因此小区的管理机构也成了矿务局的一个下属单位,专门管理两大矿井的整体后勤工作,只不过是独立于各矿井。时间长了都称之为“新村”,在这里我渡过了走向社会的“第一个五年”。同一天来新矿报到的人真多,算一下,只是当年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就有五十多人,更不用说那庞大的技校毕业生队伍,正好新矿井也需要补充新鲜血液嘛。后来才知道,不只是新矿井,每年矿务局都会迎接大批的大中专毕业生,绝大部分都是职工的子女,像我们这样的外来户很少,也很难有机会进入到这个在九十年代就已经很不错的大型国企,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这批毕业生中得到了验证,五十多人中将近有三十多人是职工子女,因此他们不用住宿舍。报到后给我们安排了宿舍,就住在新村新盖的楼房内。条件非常不错,三人一间,一切都是新的。只不过我们宿舍的老大没过半年就结婚搬了出去。没几天我们就在新村的小学内进行了我们为期七天的入矿教育,基本上些安全、矿井介绍这类的,临近结束时我们还搞了一个晚会。很快三个月过去了,我们这批的同学也面临着重新的分配,基本上都是按专业进行的。结果我顺其自然地去了财务科,小钢发挥他的特长去了团委,老大按照专业去了技术科。(二)集体主义在财务科的大家庭中,不得不说的就是我们的“家长”张科长,三十几岁,他平易近人,做事低调且很有心计。在我们进财务科之前,他还是一普通科员,来自于其他生产矿井。当时的财务科长是原基建时期的老科长,因需建立一套全新的生产型财务体系,因此老科长被调往矿属的多经公司任职。而张科长被直接提升为代科长,主持工作,一年后转正。他上任后摆在面前的是两大问题,一是迅速建立一套适合于生产矿井的财务体系,且从以前基建时期顺利过渡;二是组建一个稳定、高效、团结的财务队伍。因他是直接提升的,以前的老同事或领导都变为了他的下属。此时他不仅面临着职位变化所带来的不适应,更多还是要面对排外的这种文化氛围。因此我们几个新来的就有了更多的机会。我被安排在了收入税金组,跟随泉哥学习。泉哥四十多岁,忠厚老实,工作仔细、认真。泉哥是我职业生涯开始的第一位师傅,在他身上我学习到了作为一个财务人员应该所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也让我不得不佩服老一辈财务人员那种吃苦耐劳、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在我们新一代财务人员身上这种精神已日行渐远。就这样开始了我们的工作。创建帐户,设计报表,搜集资料,录入数据。。。。,经常加班到深夜,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记得当时每月最大工作量有两件事,需全科二十多名财务人员一起出动。一是统计汇总领料单,因领料单是各矿井各区队领用材料的主要单据,每月按单位进行汇总以便正确的成本归类。那年代还没用上现在先进的ERP系统,只能是手工作业。因迫于报表时间的限制,每月几万张的领料单汇总必须在半天之内完成,这时就须全部财务人员参与。先是对领料单按领用车间进行分类,然后用计算器或算盘进行汇总。汇总时两人先后进行,互相核对,以确定准确性,这可真是个体力活。当时场景相当壮观,几十人一起打算盘,噼里啪啦真能带动气氛。我们几个年轻的也不势弱,简直像是一种比赛。虽然在学校里算盘成绩是最高的一级水平,看来在这里还是发挥不出作用,什么一目五行法、一目十行法在这根本不起作用,只能一张张单据来,还得靠熟练,看着众位哥姐们的熟练程度,我们煞是羡慕。如果是到了下午下班时还没完成,张科长就会安排“出纳组”临时充当后勤人员,给我们订饭,然后送到办公室一起用餐或是集体外出就餐。看来这种集体行动的做法还真能鼓舞人心,增进团结。这种办法也经常被我用在以后的团队建设里面。再有一件事就是发放工资,因当时还没有银行代发,因此每月四百多万的工资发放也成了财务科里的头等大事。每月发工资的前一天,银行出纳就会通知银行第二天给送四百多万的现金。发工资当天上午,银行的押款车就会准时到来,提上几麻袋现金,在几名持枪荷弹的武装人员护送下,往我们大办公室一放。我们就开始根据工资单按车间、部门进行分点。现在想来真有些后怕,四百多万现金全放在桌子上,整个办公室没有任何防护设备及警卫装置,也没有保卫人员进行护卫,只有我们几十名财务人员分发,真得很危险。上午按部门分类包好后,下午就通知各部门派人员来领取。那时我们把桌子往门口一横,将门口堵住,逐个发放。当时年轻的我们哥几个在里面看到外面来领工资的人,用那种渴求的眼神希望早点给他们发,真得有点很得意哟。哼,除非跟我们很熟,要不然才不允许你们夹塞呢。现在看来,在目前严谨的内控体系下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假若类似情况,也应该有更多的控制措施。不管是由于领导的格外照顾,还是同事的爱护有加,再加上个人的些许努力,不到半年,我们几个俨然已成为财务部的主力。每到月底,各组的主力便会集中在微机室进行报表编制。当时的报表系统现在看来还是比较科学的,由矿务局总部统一规定格式,确定报表内部与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由各矿分别进行填制,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上报,最后由矿务局总部统一汇总与抵消,编制最终的合并会计报表。整套报表有三十多张报表,涉及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甚是具体。科里只有一台计算机,所有的帐务与报表系统数据都在上面。因结帐与要求的报表上报时间仅隔一天,因此结帐后必然要熬一个通宵。由于每人只负责自己所属的几张报表,机器的限制,不可能几个人同时上机。这样为了避免大家等待时的无聊,张科长就拿来了几副扑克,够级。一共七个人,一人上机操作,六人玩牌,谁是大落,谁就上机编报表。这样循环上机,不但保持了大家高昂的热情,还提高了报表编制的效率。由于我的逻辑思维还算不错,在复杂的勾稽关系面前能很快的解决问题,因此编完报表后进行勾稽检查时越复杂、越难攻克的错误一般由我来操刀消除。这种机会不但进一步加强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更使我很快的掌握了全套的报表体系。为了慰劳我们这些熬夜者,也为了激励下步更努力的付出,报送完报表后的外出旅游更成了我们工作的另一源动力。一般是在决定好旅游方向后,张科长就提前给我们联系好我们的开户行,一家信用社。由其主任亲自开一个大面包带我们一起外出放松。费用嘛,当然是他们的,由于我们每月几千万的收入都存在他那儿,他们还巴不得表示一下感谢呢。由于其他银行的虎视眈眈,竞争的压力促使他们努力的寻找这样的机会。集体外出旅游是最开心的,年少轻狂,在高山与大海面前肆意呐喊;微风细雨,在城市与乡村之间轻舞飞扬。归来后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动力十足推动团队阔步前进。现在想来,有效的激励在团队建设里是不可或缺的。在这种快乐的集体工作与生活中,周围的同事开始发现我在渐渐地转变,变得开朗而富有幽默感。由于温饱问题的解决再加上经常的外出就餐,使我的体重在半年内迅速从60kg上升到75kg。春节回家时大家都不敢认了,母亲说这样好,说明你在外面还不错,让家里人放心。这一年,变化真大。(三)初显身手转过年来,随着峰哥的调离,小民顺其自然地走上成本组长的位置。我也随着泉哥升任为主管会计继任为收入税金组长。此时我们俩已成为财务科的绝对主力,也被人称作是张科长的左膀右臂,各自独立承担部分业务。由于负责税金核算,因此避免不了与税务局打交道,起初还是泉哥带我一起,后来我便和税务局打成一片。当时与税务局交往的体会是,首先要业务精通,每次纳税电报、税务检查不但要做到准确无误,而且要对答如流,张口
本文标题:十年破茧路[一个财务经理人的真实成长纪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039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