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育科学出版社
高中信息技术课标教材培训资料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2009年6月目录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二章信息获取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第五章多媒体信息加工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第七章信息资源管理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信息及其特征一、教学目标本知识单元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开篇之课,在整个课程的学习中,起着“开门见山”的作用。1.1信息及其特征二、内容描述1.什么是信息信息的定义一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综合各种定义,可以概括出信息的以下几个内涵。(1)信息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中介。(2)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3)信息是客观事物经过传递后的再现。1.1信息及其特征2.信息的特征(1)信息的价值及其相对性(2)信息的共享性(3)信息的时效性与非时效性(4)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信息还具有可处理性、可传递性、不完整性等特性。1.1信息及其特征三、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信息的特征是该部分的重点,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将形成对信息的感性认识,对深入理解和有效地应用信息都很有帮助。2.难点分析对信息的界定是从不同视角进行的,难以做出统一的描述,所以在课程标准中对其定义没有做出任何要求。而信息的特征是由信息的定义派生出来的一般特性,与信息的定义密切相关,所以对于信息的含义的理解似乎不可回避,不防侧重于让学生归纳自己对信息的感性认识,达到意会水平即可。1.1信息及其特征四、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1.赋权于学生,变说教为探究2.激发学生兴趣,变枯燥为快乐3.贴近学生生活,变抽象为真实(二)常见教学误区与对策误区1:虚假信息不是信息误区2:情境创设脱离生活实际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教学目标本知识点意在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整体的了解和把握,认识到在科学探索的进程中积极进取、发明创造的重要性,并领会信息技术应用及信息活动所蕴涵的文化内涵。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二、内容描述1.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和使用(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创造(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印刷术的发明(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三、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整体上的了解和把握,而且可以认识到在科学探索的进程中人们积极进取、发明创造的重要性,并领会信息技术应用及信息活动所蕴涵的文化内涵。2.难点分析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对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这样的能力很难通过一两节课的学习就可以形成,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鼓励学生在平时的信息活动中积累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四、教学建议高一学生身心渐趋成熟,逻辑思维趋于严密,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经验,只是对所学的内容欠缺系统的提炼、重组和内化。因此,在进行信息与信息技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有层次、有选择地设计实例分析、讨论归纳、合作探究等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意识到信息文化的形态和作用,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为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做好心理准备,逐步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第二章信息获取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一、教学目标本知识点概括了信息获取和信息评价的一般过程和思想方法,涉及数字化和非数字化的信息,试图让学生对信息获取和信息评价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其中关于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是重点。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二、内容描述一般认为,一个完整的信息获取过程主要包括:1.分析信息需求:即回答关于“what”的问题2.确定信息来源:即回答关于“where”的问题信息来源主要有:文献型信息源口头型信息源电子型信息源实物型信息源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3.选择信息获取方法:即回答“how”的问题常见的信息获取方法有:(1)对话法:通过人与人的讨论、交流、沟通获取信息(2)观察法:通过现场观察获取信息(3)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人物访谈等方式获取信息(4)阅读法:通过查阅书籍和报刊等资料来获取信息(5)视听法:通过收听广播,观看电视、影像资料获取信息(6)检索法:检索卡片盒、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等获取信息(7)摄录法:利用电子设备摄录现场图像、视频和音频信息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4.鉴别与评价信息鉴别与评价信息就是要判断信息的真伪性、时效性、价值性、科学性和客观性等重要属性。通常可以采用来源评估法、需求对照法、逻辑推理法、时效分析法、信息比较法等对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价。三、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本节知识偏向于知识性内容,所介绍的内容都是一般性的信息获取及优化,重点在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信息获取方案的确定上。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2.难点分析本节难点是不仅要求学生从知识上进行简单的识记,更应从人类的一般信息获取过程角度对具体的信息获取活动进行设计和优化。四、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可采用案例教学法(二)常见教学误区与对策误区1:“以口代手”误区2:“以点代面”2.2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一、教学目标本知识点试图让学生对搜索引擎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强调通过体验和感悟搜索引擎的操作与应用,培养学生掌握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服务。2.2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二、内容描述1.搜索引擎广义的搜索引擎是网络检索工具的统称,泛指Internet上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的工具和系统。狭义的搜索引擎是指采用网络自动搜索技术的软件或采用人工方式对Internet资源进行采集、分析、组织并且提供信息检索的服务系统。2.搜索引擎的分类(1)全文搜索引擎(2)目录搜索引擎2.2因特网信息的查找3.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针对性、精确度、有效性;重视交叉语言检索的加强;专业化(细化)搜索引擎;提高检索的规模和性能;智能化、个性化、人性化等。2.2因特网信息的查找4.如何提高搜索技巧(1)选择适当的搜索引擎(2)选用准确的关键词(3)慎用布尔符(4)阅读搜索引擎的帮助信息或向搜索专家学习三、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学生容易热衷于搜索活动的内容而不注重提高搜索技巧,所以要有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会从搜索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搜索技巧2.2因特网信息的查找2.难点分析搜索技巧对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技巧的掌握并非通过简单传授、机械训练就可以实现,而需要在问题解决的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总结和提炼。四、教学建议1.针对搜索引擎的基本知识:组织学生自行探究、引导学生加强交流、异质分组进行2.搜索技巧的提升关键:以能吸引学生且有价值的搜索任务作为引导多轮反复学习,螺旋式提高2.3文件的下载一、教学目标本知识点试图让学生了解常见网络文件类型、对网络文件的下载形成整体的认识,其中多途径、高效率文件下载是重点。2.3文件的下载二、内容描述1.常见文件类型文本、表格、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2.多途径下载文件(1)常用的文件下载站点:FTP站点、专题网站、厂商网站(2)常用的文件下载工具:通用下载工具、网站下载工具、FTP下载工具、流媒体下载工具、BT下载工具、其他专用工具(3)提高下载效率的几种技术:P2P(peer-to-peer)技术、断点续传、批量下载、多线程2.3文件的下载三、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网络文件下载方案的选择和确定上,要求学生对于网络文件下载的基本途径、可能的方案及其效率和不足能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把握。2.难点分析本节的难点是网络文件的基本特性,此部分专业性较强,有一定深度,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可能不足;文件下载的基本原理,此部分比较抽象;文件下载策略的优化,此部分需要一定的实际活动经验的支撑,而且活动目标应该是精心设计的。2.3文件的下载四、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1.采用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探究2.创设“兴趣话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二)常见教学误区与对策1.前后脱节――思维不连贯2.先讲后练――效果不明显2.4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一、教学目标本知识点重点介绍网络信息检索的一个重要途径――网络数据库,旨在让学生在体验多样化的网络数据库的过程中,掌握网络数据库信息的检索方法,认识到网络数据库的使用价值。2.4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二、内容描述1.网络数据库的类型(依据数据库的应用领域)(1)教育资源数据库:包括基础教育资源库、科普知识数据库、学术类数据库、在线图书馆等。(2)生活类数据库:如电子地图、网上商城等。(3)娱乐欣赏类数据库:指将歌曲、电影、电视节目、游戏等娱乐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分门别类的收藏,以供人们快速、方便的查询和欣赏。如土豆网、千千静听等。2.4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2.网络数据库信息的检索过程与方法(1)明确信息获取需求(2)选择网络数据库(3)确定检索条件和关键词(4)浏览和下载检索结果。2.4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三、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通过对网络数据库的分类介绍,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网络数据库的种类,而且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根据自己的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数据库进行搜索有利于提供信息获取的效率和质量,而不是盲目的使用百度、谷歌等通用搜索引擎。2.难点分析在了解网络数据库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选用正确的数据库检索方法合理地获取所需信息。2.4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四、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1.可以通过简单的实例来体验网络数据库的一些基本特性。2.学习使用多样化的网络数据库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能体现网络数据库中信息获取特殊性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二)常见教学误区及对策1.“走马观花――抓不住重点”2.“轻描淡写――抓不住特点”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3.1信息的编程加工一、教学目标信息的编程加工是一种具有专业化色彩的信息加工方式。在信息技术基础部分,本知识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体验编程的过程,了解利用计算机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藉此理解大众化信息加工的实质,而并非要掌握某种具体的编程方法。3.1信息的编程加工二、内容描述1.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3.1信息的编程加工2.算法数据结构是对程序中数据的描述,主要是数据的类型和数据的组织形式;算法是对程序中操作的描述,即操作步骤。数据是操作的对象,算法是灵魂,数据结构是加工对象。通常一个算法应该具有以下5个重要的特征:有穷性、确切性、零个或多个输入、一个或多个输出、有效性。算法的表示方式有:(1)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2)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算法的实现:机器语言:第一代计算机语言汇编语言:第二代计算机语言高级语言:BASIC、Pascal、C、C++、VC、VB、Delphi、Java等面向对象语言:直接面对客观事物本身进行抽象3.1信息的编程加工三、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理解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实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内在机制,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和增强驾驭计算机的兴趣与信心。为此,教学中可以通过对简单计算机程序的剖析,亲手尝试编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体验程序设计的独特魅力,了解编程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2.难点分析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甚至编写整个程序代码和算法是很困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而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只要求学生理解某个简单的程序代码段,引导学生模仿编写或修改局部的程序代码,以体验编程的快乐和算法的基本功能。3.2信息的编程加工四、教学建议学生在数学课上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方法、步骤体现的数学思维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可以利用对比的方法,从人机对话的角度,逐句剖析计算机画二次函数y=x2的图像的程序让学生了解其结构组成和具体作用,懂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按照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进行人机对话。计算机能够听懂的“话”,就是我们输入的命令。这样,就有利于消除计算机编程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编程的兴趣。3.2信息的智能化加工一、教学目标信息的智能化处理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育科学出版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091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