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做好新形势下的党的群众工作(东方讲坛)0315
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工作上海东方讲坛讲师团成员杜言敏党中央在近七年中,先后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具有广覆性和长远性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的基础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处理国际问题和外部关系的根本标志。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深刻分析了当前群众工作中存在的四方面不适应问题,并从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路线、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发展要求和现实迫切需要。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转变干部作风、增强宗旨意识、加强基层党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的实践当中。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起点,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观点。解决好对群众的感情问题,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听民说事有耐心、替民办事有真心、为民解难事有诚心,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用真理的力量凝聚群众、用感情的力量感召群众、用人格的力量影响群众、用艺术的力量感染群众,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2012年浦东要努力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上开拓新境界,始终保持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冲劲和勇气,不背过去成绩包袱、不受习惯做法束缚、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要努力在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上取得新进展。在推进民主法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提升新水平。坚持用创新的思路加强社会管理,不断扩大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深入探索特大型区域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努力夯实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一、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新挑战改革开放下的社会呈现新态势:1、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从简单到复杂;2、城乡结构的变化:巨大的流动人口;3、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从平均主义到贫富差距扩大;4、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5、组织结构的变化:从“单位人”到“社会人”6、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变化:道德秩序和诚信体系的弱化。主体多元。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体制、经济成分、经营方式的变化和发展,造就了新时期多元化的群众主体。这一构成多元的群众主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社会价值观念诉求的不断分化和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会相应地生发出一些矛盾和问题。由此给执政党和政府在整合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实践中具体如何定位“群众”和坚持群众路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巨大的挑战。目标繁复。过去的群众工作,主要是围绕政治问题而展开,当然其中也会涉及其他问题,但政治利益始终是居于中心地位的。然而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则主要围绕经济问题而展开,经济利益居于中心地位,但同时也还涉及群众的政治权利和文化权益。因此,这就使人民群众在政治、思想、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问题相互交织,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更为复杂,需要调整的关系和解决的问题更为复杂和综合。隔阂加深。干群之间原本应该是鱼水关系,彼此之间应该是思想一致、感情融洽。但由于少部分干部的腐败以及基层党组织在执行党的政策中出现的偏差,有时相当程度上伤害了群众的朴实情感,引起了群众的误解和不信任。特别是一些群众因经济生活贫困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而产生抵触情绪,也有群众因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而导致心理失衡,使新时期有的地方的干群之间的矛盾有扩大趋势,甚至成为社会冲突、事变的导火索。这无疑加大了群众工作的难度。共识滞后。阶层分化使形成社会共识带来困难,这样的结果使得在各种思潮互相激荡下的社会思想信仰、文化取向、道德伦理、生活方式、价值准则呈现出多元化甚至去主流化趋势。在难以形成社会共识的情况下,以何种共同性较强的核心价值观来团结公众、振奋人心和凝聚力量,就成为至今未曾破题的崭新而复杂的课题。显而易见,如果不能在实践中解答好这个课题,贯彻群众路线和做群众工作的实效性就一定会遭遇到困难和挑战。规范失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也在加速推进,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有了显著的增强。但在一些群众懂得用党的方针、政策致富和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有一些群众不习惯也不愿用法律和道德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往往以非理性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这无形之中也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阻力。处置粗放。群众工作涉及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因而这是一门极其高超的艺术。作为我们党的制胜法宝,其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群众工作的好机制、好方法还没有被许多领导干部所掌握,部分同志至今继续沿用过去机械、粗暴的工作态度和简单、单一的工作方法,未能充分认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依然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甚至出现过激行为,这不仅不利于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反而还会引发新的矛盾、激起新的事端和形成新的对抗。上述这些新情况和新特点的存在,对于我们继续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党应当发挥与时俱进的品质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围绕着“更加注重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要求,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方法创新,对群众路线这一传统政治优势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并切实运用到实践中去。二、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新形式亟需确立新理念、新思路面临21世纪第二个十年,尤其是“十二五”期间的诸多考验,群众工作仍是执政党极为重视且力图加强的政治优势。日前,中央再次重点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站稳群众立场,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党的群众工作,既要高度强调其重要性,也要清醒认识其复杂性。在新形势下,直面新的挑战,关键点为:一是解决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二是工作方式需契合现代民主法治,三是亟需创新制度平台。(一)正确把握时代赋予群众观点的新理念、新定位党的执政地位在客观上使党与群众处于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相互关系之中。如何在长期执政中始终保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就成为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所在。在贯彻群众路线的理念上,要改变那些认为党的组织和领导干部是“主导者”和“支配者”,而群众则是“被动者”和仅仅只是需要“深入”的对象这样的错误观念。必须切实纠正群众“落后”的陈旧观念,树立与群众平等的思想,肃清封建等级观念的余毒,突出人民群众是发展主体的观念,与时俱进地树立群众工作的新理念。习近平提出“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2010年9月1日,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出席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时提出的“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他阐述了领导干部应有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强调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他指出,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联,有权必有责。早在1945年面临“两个中国之命运”时,毛泽东就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提出,共产党人的权力观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在《抗日战争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中也提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我国宪法第二条,更庄严宣告天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与政府的公权力来自人民所授、必须服务于人民,是国家政权合法性的基础,这是现代政治学的常识。“权为民所赋”所要解决的是权力来源问题,实质上是解决“主权在民”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民当家作主,从权力来源上奠定了民主政治和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权为民所赋”是一个复杂的权力运作体系,只有将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由人民所赋、权力为人民所用、权力为人民所督连接和结合起来,“权为民所赋”才能落到实处,进而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二)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回应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这些战略目标的提出为我国政府管理和改革确立了基本方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宗旨,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深度解读:快速转型期的公共管理新逻辑近几年,中央在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市部署了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国务院进行了“大部制”改革。2009年上海提出浦东新区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探索适应大区域特点、体现扁平化特征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深圳政府机构改革中减少机构15个,在10大领域实行大部制,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这些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理清政府、市场、社会的边界,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促使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几十年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这些改革)1960年代前后,西方发达国家在基本完成工业化,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同时,都碰到了来自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全新挑战。新公共管理实行“顾客导向”,实现职能转变,加强公共治理结构建设,并实现从政府本位到民众本位、从管制行政到服务行政的观念转变;判断政府工作的标准,不是政府对社会的改造,而是政府对社会的服务;不是将公民改造为政府所期望的新人,而是政府对公民愿望的满足。近20年来,新公共服务超越新公共管理主要体现于其对公平、公正、民主为主导的宪政主义价值理念的关注,以及对效率、经济、效能为管理主义的价值的批判。(1)政府的首要角色在于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共同的利益需求(2)政府追求的最终目的是公共利益(3)政府的作用在于创造各方共同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机会总之,在新公共服务理念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人的尊严、信任、彼此的关爱、服务以及基于共同理想和公共利益的公民意识。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公民为本、以服务为本的理念。到20世纪未,互联网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使用,个人由此获得了一种可以支持他们充分发挥自主性的力量。为了提升公众对政府的认同度,政府趋于通过国家之间的横向比较来显现自己的政绩。这表明历史地或纵向地体现政府管理绩效的传统方式开始变得不重要了。与此相联系,世界各国基本实现从社会本位到公民权利本位的转变,从消极的福利政策到积极的福利政策的转变。能否不断增进人民福利,有效协调社会各方利益,建设一个公正平等、生活有保障、人人享有尊严的社会,是衡量社会建设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各国政府在社会建设方面的基本职责。瑞士洛桑国际管理与发展研究院(IMD)《2010年世界竞争力报告》1、新加坡2、中国香港3、美国4、瑞士5、澳大利亚6、瑞典7、加拿大8、中国台湾9、挪威10、马来西亚11、荷兰12、爱尔兰13、新西兰14、奥地利15、芬兰16、德国17、卢森堡18、中国内地19、丹麦20、以色列此外,日本的竞争力排名从去年的第17位降至第27位,印度从第27位降至第31位,韩国从
本文标题:做好新形势下的党的群众工作(东方讲坛)031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289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