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四章 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
第四章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研究的线索:20世纪中叶以来,环境问题的紧迫引发了人们的反思,站在哲学高度,对人与自然地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当今生态危机的出现和加剧,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自然观、道德观问题和价值观出了问题。§4-1环境伦理观(生态伦理观)§4-2环境的价值形式§4-3环境价值的构成、§4-1环境伦理观(生态伦理观)一、概念的说明伦理是处于道德最底线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普遍自然法则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不便明文规定,而是约定俗成的,并且随着道德标准的普遍上升而呈上升趋势。生态伦理是人与自然的伦理,它以自然的内在价值和道德权利为前提,将人类的道德关怀从人类社会延伸到非人类生物和整个自然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传统伦理观与环境伦理观得对照1.对自然的看法传统观点:人与自然是分离的。自然应当为人类服务;人类应该并能够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谋福利。环境伦理: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与自然共处。传统伦理观与环境伦理观得对照2.对人类的看法传统观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竞争性的。人类社会必须用等级结构组织起来。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可以用拥有的财富的多少来衡量。理性思维比直觉更可靠。环境伦理: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合作的。社会等级结构是反自然的。精神和爱比物质更重要。感觉与理性同样重要。传统伦理观与环境伦理观得对照3.对科学技术的看法传统观点:科学技术可以解决环境问题。技术进步决定社会变动,高科技是进步的标志。我们应当通过分析(把对象分割成各部分)来解决问题。环境伦理:我们不能依赖科技。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社会。适当的技术而不是“高”科技是进步的标志。我们应当通过综合(把各部分联系起来组成整体)来解决问题。传统伦理观与环境伦理观得对照4.对经济活动的看法传统观点:生产和消费越多越好。效率是生产的主要目标。经济增长不会危及环境。长期经济计划是不可能的。贸易使双方受益。大规模生产提高效率。充分就业是最理想的状态。环境伦理:不管是否得到利润,都应当生产社会所需的产品和服务。效率是以最小的痕迹消耗生产。可以对未来作出长期计划。各国应当自力更生。人人应当有工作。传统伦理观与环境伦理观得对照5.对政治的看法传统观点:国家是最重要的政治实体。我们可以再不变动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下解决环境问题。环境决策应当由专家作出。环境伦理:社区是国际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解决环境问题只有通过社会-经济-政治的全面改革才能成功。必须抛弃我们的工业化生活方式。创造非工业化的、为社区服务的小规模生产社会。应当人人参与决策。三、小结可以看到环境伦理观所涉及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根本性大问题;可以看到环境伦理观所涉及到的首要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包括人怎样看待自己,怎样看待自然,怎样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到环境伦理观扩大了人类伦理标志的参照系,应用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不同世代人之间的关系。环境伦理观可以分为“浅绿”和“深绿”。§4-2环境的价值形式一、传统价值观对环境价值的评述(一)传统价值观——环境无价值传统经济学的价值观,或者认为没有劳动参与的东西没有价值,或者认为不能市场交易的东西没有价值,总之,都认为自然资源和环境自身没有价值。传统价值观对环境价值的评述(二)传统价值观的对环境发展的负面影响在生产上,因为环境资源无价,人们的一贯目标是以最少的劳动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经济人就最大限度地开采使用,而不珍惜和保护它,因而环境资源的消耗得不到合理补偿,恢复、更新、增殖的途径受阻。在消费上,因为环境资源无价,人们便不知或不肯节约,造成环境资源极大的浪费;传统价值观对环境价值的评述在价格上,因为环境资源无价,在制定资源产品即原料的价格时,只强调人的劳动价值,没有将环境资源本身的价值考虑进去,因而它只体现了物化的劳动价值,造成原料价格低下,资源产品的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在政策上,因为环境资源无价,政府对环境资源的匮乏就缺少有效的政策调控,因而不利于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传统价值观对环境价值的评述(三)环境资源无价,是传统经济学和传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缺陷第一,不适应价值观念的发展。在传统经济学和价值观念下产生的环境资源无价理论,是导致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根源之一。传统价值观对环境价值的评述第二,不适应财富概念的扩展。传统经济学中财富的概念仅指历史上积累下来的全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合,或者说国民财富仅指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之和,而将水、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的环境资产排除在国民财富之外。传统价值观对环境价值的评述第三,不适应发展战略的进步。工业革命,为人类摆脱贫困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对环境资源也施加了强烈的冲击,最终威胁人类生活福利的进一步改善和自身生存,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在这种背景下,国际社会产生并逐步完善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求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限定在它可承受的阈值之内,而且不危害下一代的利益,即承认当代与后代具有均等的享用环境资源和发展的机会。传统价值观对环境价值的评述第四,不适应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革新。传统的会计学和经济核算方法,只计劳动创造的价值,不考虑环境资源的价值。据此方法核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就有一些虚假的成分。因为仅仅是表面的经济数字增长了,而发展所依赖的环境资源这个物质基础削弱了,这样的发展是不能持久的,或者说是不可持续的。环境资源无价的理论显然满足不了绿色GDP要求。二、现代价值理论对环境价值的阐释环境(或称为环境资源)是否有价值,学术界曾有过激烈的争论。到目前为止,对环境有价值这一点基本达成了共识,但对环境价值的阐释却不尽相同。(一)基于劳动价值论的阐释劳动价值是物化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商品价值。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讲述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指出价值与使用价值共处于同一商品体内,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使用价值,价值就不存在了。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考察环境的价值,关键在于环境是否凝结着人类的劳动。一种观点认为,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环境,是自然界赋予的天然物,不是人类创造的劳动产品,没有凝结人类劳动,因而它没有价值。一种观点则认为,当今社会,已不是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人类为了保持自然资源消耗与经济发展需求增长相均衡,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环境资源已不是纯天然的自然资源,它有人类劳动的参与,打上了人类劳动的烙印,因而具有价值。环境资源是否物化了人类的劳动是展开论证的出发点。第一种观点,没有考虑资源环境等现实问题,它立足于经济尚不发达,资源相对很丰富,环境问题也不突出的时代,认为环境资源没有价值。第二种观点则立足于当代经济发达,资源环境问题严峻,人们必须参与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再生产,不可避免地投入人的劳动的现实,认为环境资源具有价值。劳动价值论来考察环境的价值前者认为环境资源没有价值,当然也没有价格,因而环境资源被无偿使用,导致自然资源被掠夺性地开发和浪费使用。后者虽然承认环境资源具有价值,但其价值的补偿只是对所耗费劳动的补偿,虽然对环境资源被耗费有一定的补偿作用,但最终没有根本解决环境资源被无偿使用问题。显然,立足于劳动价值论的两种不同的结论,都没有解决环境资源被无偿使用的问题。(二)基于效用价值论的阐释效用价值论,是从物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角度来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的经济理论。19世纪中叶以前,效用价值论主要表现为一般效用论,以后则逐渐演化为边际效用论。效用价值论最后由阿·马歇尔进行高度概括,他集西方价值理论之大成,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被称为均衡价值理论。效用价值论的阐释效用价值理论认为,价值是由“生产费用”和“边际效用”两个因素共同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商品的边际效用可以用买主愿意支付的货币数量即价格加以衡量。生产费用转化为供给价格,即商品的供给价格等于它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效用价值论的阐释当供求均衡时,一个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量可以叫做均衡产量,它的售价叫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就是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一致时的价格。购买货物必须要付出“价格”,是因为人们所需要的物品的“稀缺”,价格的功用,就是在此种物品“稀缺”的情况下,限制其消费的需求。可见,整个价格决定的程序,完全遵从“稀缺”原则。效用价值论:价值形成的遗憾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表现出“稀缺”的特性,在供给与需求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并成为全球性的突出问题。由此可得出环境资源具有价值的结论是顺理成章的。效用价值论以商品及其交换为出发点,不是商品、不能交易的东西便不能认为它有价值,从而天然的环境资源本身也就没有理由说它有价值。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三)基于生态补偿论的阐释1.环境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生态补偿论认为,人类所指的环境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组成的开放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第一,系统内的各种成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第二,系统内各种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调节和相互补偿功能;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第三,生态系统保持着一定的再生性,随着物质的不断循环和能量的流动,其再生不已的活力也得到充分体现;第四,不论是物质与能量的输人输出,还是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比例,生态系统内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都能保持相对平衡,其中任一环节遭到破坏,整体功能都会受到影响。2.环境-经济系统的运行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们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循环、交换和传递。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要从自然生态系统取得作为原材料的自然资源产品,同时又将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返回到自然生态系统中,不仅消耗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也降低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3.社会产品的价值来源及其补偿社会经济系统生产和消费的产品的价值,不仅来自于劳动生产,而且来自于自然环境。由此可以得出自然环境是有价值的结论。要使社会经济系统能够持续发展,就必须使自然生态系统也能持续发展,这就要求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做出生态补偿,包括实物量补偿和价值量补偿。经济产品的价值来源及其补偿对生态系统价值补偿的办法之一,就是在产品成本和价格中加人环境成本。经济产品按机会成本定价时,除了通常考虑的边际生产成本外,还要加上资源耗竭成本和环境损害成本。这种新加入的环境成本或资源耗竭成本和环境损害成本,就是环境有价值的具体体现。三、小结环境价值的产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天然生成;二是人类创造§4-3环境价值的构成一、将环境资源的价值称为环境的总经济价值环境总价值(TEV)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使用价值或有用性价值(UV)和非使用价值或内在价值(NUV);使用价值又分为直接使用价值(DUV)、间接使用价值(IUV)和选择价值(OV);非使用价值又分为存在价值(EV)和遗赠价值(BV)。写成公式就是:TEV=UV+NUV=(DUV+IUV+OV)+(EV+BV)环境的总经济价值构成(一)环境的使用价值(UV)1.环境的使用价值涵义环境的使用价值,是指当某物品被使用或消费的时候,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或爱好的作用或功能。它是指环境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也就是现在或未来环境资源形式为人通过商品和服务的类提供的福利。2.环境的直接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有的使用价值是直接接触环境资源的,如人们享受静谧的环境、宜人的风景,而直接接触环境资源的是直接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是由环境资源对目前的生产或消费的直接贡献来认定的,例如木材、药品、休闲娱乐、植物基因、教育、居住等都是森林的直接使用价值。3.环境的间接使用价值也有的使用价值是不直接接触环境资源的就是间接使用价值,如观看一部自然公园的录相片,这就是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包括从环境资源所提供的用来支持目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各种功能中,间接获得的效益,它类似于环境资源的生态功能所提供的效益
本文标题:第四章 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7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