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7_国学智慧与管理者修炼
国学智慧与管理者修炼徐旭初(浙江大学)什么是国学智慧?•追求什么?如何追求?•如何面对顺境?如何面对逆境?•神秀:•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什么是国学智慧?•内圣外王•修炼:•反省、觉悟、摒弃、坚持•领导者、管理者、协调者、服务者尤要修炼!什么是国学智慧?•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理念•以提升人文素养为根本旨趣•在“领导”与“管理”中,以领导为主•在“思维”与“方法”中,以思维为主•在“修身”与“事功”中,以修身为主•在“传道”与“授业”中,以传道为主•易、儒、释、道、兵、法、墨、商、智…国学智慧中的内圣之道•内圣外王•境由心造•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知白守黑•淡泊宁静•在尘不染•与时偕行•慎始敬终•居安思危内圣外王•语出《庄子》。所谓“内圣”,就是按照圣人的要求,完成最高的道德修养;所谓“外王”就是遵循王道,将“内圣”外化为社会实践。•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之精髓,是中国传统的士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梁启超:“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体,其旨归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大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五项属“内圣”,后三项属“外王”。•既努力提高精神境界,善于调适自我,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心灵的和谐与宁静,又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进取,则无疑将有助于实现圆满人生。内圣外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大学》)境由心造•出自佛语“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心生。”•“境由心造”是指应当主动营造心境。环境难以改变,心境却容易改变。•人,最终生活在感觉之中;幸福生活,其实就是幸福感觉。不能仅凭一个人的外在遭遇判断他是否幸福,而应转化为内心的体验,这就是佛家所说“福由心造”的道理。•认为自己幸福的人,一定是幸福的;世界上最苦命的人,其实就是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苦命的人”的那个人。境由心造•四川青城山上清宫洞灵祖殿的对联:•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志存高远•语出诸葛亮《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意思是一个人应该有高尚远大的志向。•人必须立志,立志不仅可以给人以明确的方向和不竭的动力,还能使智慧、情感聚精会神于既定目标,从而取得成功。•立志须高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品格,最大限度的发掘自己的潜能。•“志欲高而无妄”,志向的立定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合乎人群需要,切合实际情况,切忌违背情理、不自量力。志存高远•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宋代张载《经学理窟》)•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串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诸葛亮《诫外甥书》)自强不息•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体运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从来不知道疲倦,君子应该以此为榜样,自强勉力,永不止息。•自强不息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著与毅力,也是实现圆满人生的自觉与智慧。•自强不息不仅仅局限于事业上的奋发图强,还应包括加强道德修养和增进身心健康等多方面,以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幸福是熬出来的。不怕苦,苦半辈子;怕苦,苦一辈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知白守黑•语出《道德经》:“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意思是,内心虽然明白,却安于沉默,是天下通行的法则。•人在社会上难免要与一些丑恶的东西打交道,如果过于敏感,察察为明,事事认真,势必会使自己的心情处于焦虑状态,也不利于与他人的交往合作。•“知白守黑”是一种韬晦自处的处事方式,不轻易披露事实的真相和自己的看法,而是保持暂时的沉默,以便取得主动。知白守黑•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需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受益,才是生成的德量。(《菜根谭》)•大抵世之乱也,必先由于是非不明,黑白不分,愿诸弟学为和平,学为糊涂。(曾国藩)•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清代金缨《格言联璧》)淡泊宁静•语出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即:做不到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而坚定;做不到心境平静,就不能使自己的思虑长远而深刻。•淡泊并不是平淡,更不是平庸,而是在淡化了物欲后对理想追求的坚守。淡泊中不仅蕴涵着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而且还潜在着清醒的思考、高深的智慧和默默地耕耘。•淡泊、宁静是明志、致远的必要条件,而明志、致远则是淡泊、宁静的最终目标。在淡泊与宁静之间,淡泊又是宁静的前提;只有淡泊,才能宁静。淡泊宁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君子养身,莫善于静。静如止水,静如明镜。水止乃澄,镜明斯应。能明则诚,知止而定。(清代尤侗《静箴》)•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在尘不染•语出佛家:“处尘能不染,学道有何难”——身处追逐名利的滚滚红尘,仍然坚持自己的精神追求和节气操守。•一个人有理想并不难,难的是在理想与现实不相容时,能否经受住现实的残酷与诱惑,继续坚持,也就是有没有节操。•我们既然生而为人,就必须为理想信仰和精神追求付出代价,包括忍受物质生活的贫困以及精神生活的苦闷,切不可学得乖巧油滑、见风使舵,不肯为任何精神的东西做出牺牲。在尘不染•在欲而无欲,居尘不染尘。(五台山僧舍对联)•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战国宋玉《楚辞》)•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与时偕行•语出《周易》,意思是与时代一起前进。“与时俱化”、“与日俱新”、“与时俱进”表达的均为此意。•人生本身应该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更新、不断前进的自我完善过程,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也应该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日新不已过程。•人随时代,必须要顺应时势,在知识、观念上不断更新,善于接受新事物,切忌死守教条、墨守成规,这样才能避免被淘汰。与时偕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楚辞》)•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程颢、程颐《二程集》)•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周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为政篇》)慎始敬终•语出《礼记》,意思是一开始就抱着谨慎的态度,到终了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事情在开始时如果出现失误,往往会埋下祸根,影响全局,甚至导致半途而废;另外,如果一开始不谨慎行事,出现失误,就容易使当事人产生“破罐破摔”的思想。因此,要“慎始”。•当事情有了好的开头与过程,即将成功时,人们往往会产生松懈情绪;以前积聚的矛盾与潜伏的隐患往往会在这时候激化或爆发。因此,要“敬终”。慎始敬终•始基不慎,后患无穷。(古谚)•君子敬始而慎终,始终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荀子》)•莫看新娘子上轿,要看老太太收场。(俗谚)居安思危•语出《周易》,意思是,身处平安的环境之中,要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居安”之所以要“思危”,是因为自然界和历史发展有一条规律,即古人所说的“安危相易,祸福相生”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下往往容易麻痹大意。•做事不仅要居安思危,还要处进思退。顺利时要想到退路,才可避免进退两难的困境,动手时要计划好停手的时机,才可免去骑虎难下的危险。居安思危•自古帝王,居安虑危,处治思乱。今天下初定,岂可遽为以安而忘警戒!(朱元璋)•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西汉刘安《淮南子》)•事至盛时须警省,境当疑处宜从容。(佚名)国学智慧中的外王之道•顺天应人•修己安人•和合谐习•义以生利•履中蹈和•刚柔密大•无为而治•不争善胜•守经达变•以曲致全顺天应人“顺天应人”:“顺乎天而应乎人”(《周易》)。意思是:遵循客观规律,适应人心需要。“顺天”,就是基于“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按照“天人合一”的思想,管理者只有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而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就必须加强学习修养,以便掌握客观规律,与“天”保持一致。“应人”,就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包括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确立人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二是尊重、关心和爱护人,营造一种平等、友爱、互助的文化氛围;三是重视选人用人,培养和造就一支人才队伍。修己安人“修己安人”:“修己以安人”(《论语》)。意思是:修身以做出表率,建立权威,使他人安于本分,各得其所。“修己安人”里的“修己”与“安人”,是一种因果关系——修己是管理的基础,安人则是管理的目标。“修己安人”的理念正被现代管理界认同。日本“经营之神”士光敏夫说过:“对管理者最大的要求,在管理好他自己,而不是管理别人”;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也说过:“一个有能力管好别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而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好的管理者。”和合谐习“和合谐习”语出《管子》,意思是: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融合众人,通过共同学习形成和谐群体,从而无敌于天下。当代管理科学最前沿理论之一,就是“学习型组织”—组织所有成员进行学习,融学习于工作之中,同时也融工作于学习之中,使每个成员的学习方向与工作的需要相一致,从而实现双赢。显而易见,“和合谐习”本身蕴涵有“学习型组织”的题中之义。义以生利“义以生利”一语出自《左传》,系孔子所说。这里所说的“义”,是指道德价值;“利”,是指物质利益;“义以生利”,就是通过合法的途径取得物质利益。对于管理者而言,“义以生利”的管理启示就应该是:通过正常的途径,带领企业获得更多的商机与利益,从而走上“利义统一”的经营之路。近几年来,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倡导恰恰是源于这样一种理念。履中蹈和“履中蹈和”出自清代顺治皇帝的匾文。“履”,是实行的意思;“蹈”,是遵循的意思;履中蹈和,就是《中庸》所主张的“致中和”。在现代管理中,人们往往把履中蹈和表述为“持中致和”。管理中的持中致和,就是从复杂变化的情势中寻求最为适宜的解决办法。日本人竹添光鸿把这种管理称为“合情、合理、合法”的“中道管理”,国内则称之为“适度管理”。刚柔密大“刚柔密大”:“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周易》)。意思是:君子知道事理的微妙,也知道事理的彰显,知道柔弱的一面,也知道刚强的一面;那么,他就是万众所景仰的人物了。对管理者来说,“刚柔密大”就是做事能把握刚与柔、微观与宏观的关系——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掌握,刚柔相济;既严谨周密,关注细节,又高瞻远瞩,把握全局。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语出孔子,而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还是老子的《道德经》:“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以顺其自然的态度做事,没有什么管理不好的。无为而治是“没有管理的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为现代管理界所推崇。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里,就挂着“无为而治”的条幅。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说过:“我并没有什么秘诀,我经营唯一的方法就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不争善胜“不争善胜”:“天之道,不争而善胜”(《道德经
本文标题:7_国学智慧与管理者修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95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