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卫生事业管理学概述一.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一)任务: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中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保证和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学科。卫生事业管理学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和特殊的研究对象;引进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引进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医学科研方法学的理论和方法。卫生事业管理学是应用管理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研究卫生管理活动的组织结构、基本特点,运行机制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管理科学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的学科。(二)研究对象:1.社会卫生活动的宏观管理规律①卫生方针、政策的研究;②卫生组织和卫生管理体制的特点;③卫生规划制定原则及意义;④卫生服务体制及服务机制;⑤医疗保健制度研究;⑥社会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法制与卫生管理的关系研究。2.社会卫生活动的微观管理规律①医院管理规律;②卫生防疫管理的基本规律;③中医管理的基本特点;④药品、器械、保健品管理的规律。二.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性质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为知识体系,既有综合性又有交叉性。综合性:需要应用管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法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知识。交叉性:该学科是管理学与医学、社会学、哲学等各学科门类之间的交叉学科。2.社会卫生活动的微观管理规律①医院管理规律;②卫生防疫管理的基本规律;③中医管理的基本特点;④药品、器械、保健品管理的规律。1.卫生事业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管理学是基础,管理学的原则以及管理职能所包括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个方面都可得到应用,如卫生规划、目标管理、组织层次、控制与评价均是制定卫生政策的基础。2.与社会医学的关系卫生事业管理中对人群社会卫生状况的了解和卫生服务的主人都是建立在社会医学研究的基础上。3.与卫生经济学的关系卫生事业管理学需要研究卫生事业的经济问题,研究卫生系统投资比例、投资的技术经济效果、医疗卫生设施管理和组织管理等都需要卫生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4.与卫生法学的关系通过卫生法学的研究,有助于卫生事业管理借助法律手段、为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服务。法制管理是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之一,对搞好卫生事业管理具有重要作用。3.与卫生经济学的关系卫生事业管理学需要研究卫生事业的经济问题,研究卫生系统投资比例、投资的技术经济效果、医疗卫生设施管理和组织管理等都需要卫生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三.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调查研究法了解、掌握信息,了解事物发展规律,从中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典型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总结经验,关键是选好典型。抽样调查,可获各种类型的资料,成功关键样本要有代表性、样本量恰当及数据的可靠。(二)试验研究法创设一定环境,严格控制条件,观察某项管理决策方案实施情况,从而得出研究结果的一切方法。单项实验研究,主要对一项或几项管理决策进行社会研究,如农村医疗保险改革试点研究。综合性试验研究法,要结合一定的社会经济和一定人口的社区,多因素参与的综合性研究。如城市初级卫生保健的研究。(三)比较研究法有计划地收集国内外各种信息资料与调查研究和试验研究得到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关键是资料丰富、可靠、注意可比性,同时选用先进的比较研究手段。第二节中国卫生事业的性质一.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理解卫生事业性质,对正确制定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合理利用和配置卫生资源有着重要意义。(一)福利性是指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各级政府要给予必要的投入1.医疗保障中的福利政策。2.财政投入的福利政策。3.医疗卫生服务性收费的福利性。4.对预防保健服务免费或适当收费。5.基本医疗服务收成本,非基本可等于或高于,特殊则接供求关系自主确定。(二)公益性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卫生事业是使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受益的公益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1.举办卫生事业不收取投资回报。2.卫生事业享有政府给予的某些特权。3.卫生事业机构应承担公共义务。4.政府对卫生工作进行政策干预和法律管理,以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5.卫生公益事业可以实行福利政策,也可以保本经营,但基本特征是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群体,让公众受益。总之,卫生事业是一项对公众有益的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国家、集体和个人对其发展都应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二.影响我国卫生事业性质的主要因素卫生事业发展受社会制度、社会经济、人口状况与教育结构、文化背景与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制度、科技发展与管理水平的影响。由于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在我国主要受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一)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一定福利政策”的属性,是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经济利益出发,通过政府提供一定的福利政策形式,承担社会人口基本卫生保健方面的照顾与优待。体现了制度的优越性,又和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受社会制度、社会经济、人口状况与教育结构、文化背景与风俗习惯以及社会科技发展与管理水平的影响。由于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在我国主要受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二)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了我国卫生事业是“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的性质“一定福利政策”是指既有差别又有一定限度的卫生保健福利。差别表现在政府给社会成员的卫生保健有一定的差别,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一种特定表现形式。限度是指保障社会人口基本卫生保健方面的福利,而不是卫生保健的所有方面。公益性属性也是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家对卫生事业的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但是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筹集发展卫生事业的资金,公民个人也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地增加对医疗保健的投入。第三节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一.卫生工作方针的含义及依据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卫生方针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以农村为重点做好农村卫生工作,保护和增进农民健康是各级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初级卫生保健是农村卫生工作的关键,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龙头工程”。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卫生组织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巩固与提高农村基层卫生队伍。高度重视和做好贫困地区的卫生工作。2.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我国控制疾病形势的需要。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要全面负责。认真做好“五大卫生”工作。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健康。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都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卫生宣传、开展健康教育,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措施。3.中西医并重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和独具的特色与优势。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加强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设。根据中医药发展需要,多种形式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努力造就新一代名中医。改革、完善中药材生产组织管理形式。4.依靠科技与教育加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深化卫生科技体制改革。办好医学教育,培养一支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卫生专业队伍。5.动员全社会参与各级党政领导重视。社会各部门协作配合。人民群众积极参与。6.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卫生工作方针的核心、农村卫生、预防保健、中医药三个战略重点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基本策略实现根本宗旨明确了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依靠力量、工作宗旨,同时也指明了卫生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卫生工作的指南。要实现总目的,需建立可以考核评价的具体目标。1994年WTO提出卫生事业的目的:公平、质量,效率。2000年,平均的健康状况、健康状况的公平性,卫生工作反应性的平均状况,卫生工作反应的公平性,卫生筹资的公平性。这五项可以作为我们确立考核评价的参考。建立符合国情的评价指标。二.卫生发展战略卫生发展战略是根据卫生政策的需要,对卫生事业在预定时间内可能达到的发展程度进行科学预测,据此确定卫生战略和战略目标。(一)内容农村卫生预防保健中医中药(二)确定战略发展的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原则低收入人口优先受益原则供方竞争原则(三)卫生战略的改革方向1.改革卫生投放方向,有效地分配卫生资源提高基本卫生服务的可及性。2.实现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减少贫富所致的健康差距。3.坚持低水平、广覆盖、高效率。4.建立社会及个人多元化的卫生投资机制。第四节卫生事业的环境一.基本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是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数不少。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它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生产力、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二.我国卫生事业面临的基本矛盾1.国际范围内先进的医学技术和我国落后经济状况的矛盾;2.城乡矛盾;二元经济结构,乡村的经济、文化低于城市。3.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矛盾;①经济差的地区不能自我解决卫生问题;②适应所有地区的政策难以出台;③分级决策的体制尚未完全形成,基层领导的知识和决策水平也比较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低。4.工农群众人数众多与自身资源缺的矛盾。80%的人口,(经济资源、知识资源、组织资源、权力资源)比较少,处于相对弱势地位。5.问题的复杂性与智力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人口众多,情况差异大,需解决问题复杂,科学教育事业落后,人才缺乏。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公共事物的程度比较低,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6.卫生事业管理者的社会目标与自身利益的矛盾。管理者的社会目标是争取卫生事业取得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管理者有自身利益,部门、行业利益交织。部门、行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使管理者处于两难状况。三.我国卫生事业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卫生事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1.卫生服务适应市场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使人们富裕起来了,但财富的占有明显分化,对卫生的需求出现了不同的层次和有差异的服务。卫生管理者需研究社会需求,分析所在地区、城市、社区的卫生需求,从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偏好提供服务转变为根据社会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提供卫生服务。2.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培养新一代卫生管理者市场经济促进了决策机制的改革。由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逐渐转向分级决策的体制转变。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快速推进。卫生管理干部越来不适应新形势。卫生事业外环境的变化,使得培养一大批有知识、善思维、肯负责管理者的迫切性日益突出。3.用活用足政策、除弊兴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许多卫生政策都会影响卫生机构的行为。如医院由统收统支的事业单位转变为自收自支定额补贴单位会对医院行为方式造成什么影响。按照服务项目付费的方法会对医院行为产生什么作用。都需要管理者去调查研究,对其正反两方面的效果,得出清醒的认识,并研究兴利除弊的办法。4.懂法律、法规懂卫生法律,不能做触范国家法律的事。学习市场经济运作规则其它法律法规,避免在经济交往中陷于被动。5.了解和掌握新形势下人力资源配置的规律社会成员追求自己经济利益具有合理性,经济收入的差异成为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单位人”逐渐向“社会人”转变。许多卫生政策会通过影响卫生人力的经济收入进而影响卫生人力配置。卫生管理者要学会认识各种卫生政策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要预见和驾驭事物的发展,就要学会用新的理论眼镜去观察事物。6.学习组织文化,促进单位健康发展重新协调劳动者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使大家处理好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暂
本文标题:卫生事业管理学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048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