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00266 社会心理学(一)
1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第1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1、心理学家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社会心理学试图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实际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的影响。(GW奥尔波特)最终研究的是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2、社会学家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由社会和个体的相互关系来界定的,任务是解释社会互动(斯特克);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艾尔乌德)。研究对象是社会的心理,认为社会心理学要用社会学的方法进行研究。3、中国学者的定义孙本文:社会心理学应以个人行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为研究对象,从个人立场说,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从社会立场说,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中个人的行为。吴江霖: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胡寄南: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二、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研究在特定生活条件下的个体、考察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形成的社会因素、形成途径及其作用机制。2、群体社会心理:主要研究群体成员、群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社会心理学最有价值的研究领域。3、应用社会心理学:把社会心理学的方法、理论与原则运用于对社会问题的理解与解答的应用学科。第2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21、观察法:研究者在真实的情境中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仪器直接观察和记录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分析判断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分类: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一般观察法)优点:具有现实性,可以获得真实材料,研究结果切合实际。缺点:不是所有行为可以观察;容易失真;受研究者主观愿望的影响。2、实验法:在控制的情境之下,实验者有系统地操纵自变量,使之发生改变,然后观察因变量随自变量的改变而受到的影响,也就是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1)实验室实验法:指研究者在严格控制较多的外部变量的情况下,通过操纵自变量以观察因变量从而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能够控制实验变量,可以随机安排被试,但结果缺乏概括力,难以消除被试的反应倾向和实验者对被试的影响。(2)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情境中观察两个以上对立情况对人心理及行为的影响的方法。减少人为性,结论有较高的效度,但实验控制不严,也比较费时。(3)现场实验法:实验者把现场当作实验室从事实验研究,由实验者操纵自变量,尽可能控制额外变量,观察因变量的情况。3、调查法:研究者以所要研究的问题为范围,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性质,预先拟就问题,让受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然后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最后作出结论。(1)问卷法:调查者结合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问题,针对人们的情绪、动机、需要等心理状态,运用问卷方式进行广泛的调查,以收集材料并加以分析归纳。(2)访问法:通过面对面的访谈方式进行调查的方法,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研究之一。优点:最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对象广泛,方式简便。缺点:会发生“社会期许偏差”(个体有获得赞赏和接受的需要,并且相信采取文化上可接受和赞许的行为能够满足这种需要,从而使研究的结果和可靠性大打折扣);问题分析不够深入。4、个案研究法:是以个人或一个团体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特征:1、广集个案资料;2、兼采多种方法。5、跨文化研究法:通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偏向与伦理1、研究偏向(1)研究者的偏向3解决方法:“双盲法”;使实验条件同一化和标准化。(2)被试的偏向解决方法:采用不暴露被试的身份,尽量保持实验情境的自然,或者在不要求被试合作的前提下测量被试的反应。2、研究伦理三原则:(1)必须让被试自愿参加实验研究(2)研究必须是“风险最小”(3)研究者要进行“风险—获益分析”,即在研究中让被试承担的风险要与通过研究获得的利益平衡。三、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1、孕育时期(19世纪上半叶)关于人性的争论。线索1: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线索2:亚里士多德奥尔波特认为亚里士多德是在哲学知识内部建立社会心理学主题思想的创始人。2、形成时期(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形成标志:1908年麦独孤(英国)和罗斯(美国)出版《社会心理学》三大理论来源:(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源于黑格尔,经拉扎勒斯和施坦达尔发展。冯特进行充分发展。(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代表人物:塔尔德和黎朋。“暗示和模仿”理论(3)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代表人物:麦独孤。3、确立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后)特征: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1)实验社会心理学:FH奥尔波特1924年出版《社会心理学》标志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2)乔治米德社会心理学:符号互动论四、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1981年,北京心理学会首次举办社会心理学术座谈会,标志我国社会心理重建;41982年,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会成立,标志社会心理学在中国大陆的正式确立。第二章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第1节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指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从生物人、野蛮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人指通过社会化、个体掌握了该社会的道德和文化,学会了改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形成了独立的人格,产生自我意识,最终成长为社会化的人。社会化涉及社会和个体2个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角度看,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称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霍兰德关于社会化的解释:儿童在人类社会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些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这个过程叫社会化。也是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适应社会生活:使我们的行为表现符合我们所属的社会文化的规范。二、社会化的进程1、基本社会化(发生在童年期)使儿童学习生活知识、语言,培养其他认识能力,掌握行为规范,了解他人的思想与观点,确立道德及价值判断标准,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2、预期社会化(基于学校的社会化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社会角色,为进入社会做准备。3、发展社会化个体在实现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由于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出现的新情况,会随着环境和自身的变化,接受新期待和责任。4、再社会化当个体生活的社会环境因素发生显著变化时,个体需要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转变所表现出的适应过程。5、反向社会化年轻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前辈的过程。第2节社会化内容5一、道德社会化: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1、道德认知:指个体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行为准则以及执行它的意义的认识。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七阶段:(1)前习俗水平:服从与惩罚定向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2)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宗教或超自然角度2、道德情感:个体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他人或自己的思想言行时所长生的一种内心体验。3、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社会学习论(班杜拉):道德习得的过程会受到认知发展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受强化、惩罚和观察学习等环境机制的作用。二、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学习自己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1、生物学作用:遗传对男女两性心理差异的作用是通过遗传素质和气质实现的。遗传素质中包括染色体差异、大脑二半球的发育速度和成熟水平差异、性腺激素差异。遗传素质是男女心理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2、社会文化定型性别角色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受文化影响,是对文化中性别行为模式学习和认同的结果。父母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也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动因。3、认知发展:性别认同是认知发展的结果(科尔伯格)经历3个阶段:性别认同、性别分化、亲长认同第3节社会化的途径一、内在途径——遗传物质基础二、外在途径——社会环境与教育1、社会文化不同的文化因素,对个体的社会化会产生不同的影响。62、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学前期是个体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重要性:a童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b儿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c家庭是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单位,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这个中介反射到儿童身上3、学校:是学龄期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学校重要性:a首要作用是进行系统教育b使儿童由家庭开始进入社会c在学校首次接受与他人比较的系统评价。教师重要性:a教师具有权威性和榜样的作用;b教师的鼓励和期待影响学生的发展(罗森塔尔效应)。4、同辈群体: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满足个体的某些心理需求:依恋、社会整合、价值的保证、可靠的同盟感、获得知道、助人的机会。5、大众传播媒介影响:a媒介扩大了青少年认识世界的途径,提供了丰富的认识手段,占有大量信息b缩小了青少年地理间的差异c给青少年提供了许多全能型的儿童形象d使青少年与成人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手段更为平等e造成了青少年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冲突三、社会化与个性化个性化:个性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的独特性的过程。关系:(1)社会化与个性化是伴生的,相互影响的,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2)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社会化保证人类社会的连续与文化的传留,个性化使得个人可能具有超越现实而又改善现实的独特性与创造性;(3)理想的社会应当既具有完善的社会化代理机构体系和社会化诱导机制,又能给予合理的个性化的广度空间。(4)理想的人既可较好地适应社会,又能有独特的风格,促发社会变化的潜力。第4节自我意识7一、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按内容分类: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按客观现实状态分类:现实自我(个体对自己受环境熏陶,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理想自我(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二、自我意识的结构1、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2、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自尊心: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自信心: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3、自我意志: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包括自我检查: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自我监督: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监督的过程。自我控制: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自我调节:自我意识中直接作用于个体行为的环节。三、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形成1、物—我知觉分化(1)物—我感觉分化(2)1岁末,在物—我感觉分化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动作和与动作相联系的外物的分化知觉(3)开始能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出现最初的随意动作。标志儿童出现了最初的主体意识。2、人—我知觉分化(1)对人微笑(3个月),最初的人际相互作用反应。(2)从形象上区分他人和自己,标志儿童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意识——自我知觉。3、有关自我词的掌握(1)1岁开始,能将自己同表示自己的词语联系起来(2)2岁末开始能使用物主代词“我的”“我“的掌握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是一个质的变化。3岁时出现自尊心和羞耻感。在最初的意识发生和发展中,主体意识先于自我意识发展,主体意识是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当儿童能逐步意识到活动本身的进程和结果,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主观力量时,主体意识就同自我8意识完全融为一体了。第三章社会认知第1节社会认知概述一、定义: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社会知觉:个体对社会对象即个体和群
本文标题:00266 社会心理学(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139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