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课件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地理Ⅱ》第三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说课教师:韦明辉辅导教师:韦阳说课设计•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说教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本节是在第一节阐述“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相关理论基础上,对农业这一基础产业的学习,是上一节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并且为我们下一步学习工业等其他产业提供范例。因而对本单元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好本节内容尤为重要。同时农业的生产和布局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本节课具有较强的实际和应用价值。2.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为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他们对农业生产和布局影响程度不同。而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农业生产条件,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3.重点: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的影响难点:农业的生产及合理布局说教法和学法一、学情分析:作为农村学生,应该说学习农业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当前的现实是,农村的孩子对待农业也一窍不通,根本不知道小麦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对于这种现状,作为教师,不用着急讲书本上的知识,应该先丰富学生的农业知识,尤其是各种作物的习性。二、说教学方法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运用图文、活动、案例进行形象、生动、直接的启发,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力求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三、说学习方法本节课立足于学生活动和案例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提取有用信息能力,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活动探究法。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和案例说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基本观念。2.过程与方法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影响本地区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通过分析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为什么?水稻田青藏高原上的野牦牛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内蒙古三河牛说教学过程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一、农业区位因素我国海南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能生长椰子、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而山东以旱田为主,两年三熟,只能生长苹果、梨等温带水果。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热量活动:材料一一、农业区位因素一、农业区位因素材料二新疆民谣:“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叶城的石榴顶呱呱”。新疆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瓜果品种繁多,质地优良东北三宝之一人参光照、温差热量、光照材料三地形一、农业区位因素土壤材料四一、农业区位因素“延陵大葱”,是以修武县薛延陵、贾延陵、张延陵、郜延陵等村为主要产地。大葱的特点是脖短、头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一刀切下“能自动崩开”形成花状。细品其味,生葱是由甜到香,熟葱则香、浓、鲜兼而有之,销往国内各地及东南亚各国。2010年12月,经国家质检局审查,确定对其进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如果在其他地方栽种,品质却不佳。材料五:水源一、农业区位因素长江口123城市中心区1蔬菜.奶牛.花卉区2棉花蔬菜和奶牛区3商品粮.棉产区44材料六:市场一、农业区位因素材料七:从“谷贱伤农”到“增产涨价”2005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共四次启动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2006年还首次在6个小麦主产省执行这一预案。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给农民吃了“定心丸”,近几年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由于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托市”效应,粮食增产之后未出现“谷贱伤农”现象。政策一、农业区位因素古代,能吃上荔枝的都是像杨贵妃那样的达官贵人;现在,我们修武大街或商场,大家也能买到。交通、冷藏技术材料八:一、农业区位因素太空玉米能结出6~7个“棒子”,长出5种颜色,而且味道比普通玉米好。太空育种的效益和成果吸引了美国、俄罗斯,保加利亚、菲律宾等国家,都希望与我国合作。上天“修炼”回到“尘世”的太空种子,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必将洒播广袤的大地,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太空食品,给人类带来无限的福音科技材料九:一、农业区位因素劳动力材料十: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地理区位社会经济地理区位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结构图的形式,使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一幅知识地图使整节课内容清晰再现,既简单,有益于学生掌握。气候地形水源科技市场交通政策土壤劳动力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孙桥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园区受亚热带季风控制,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它位于外环线内侧东南角位置,距离浦东国际机场12公里。开发区通过城市主干道和城市快速干道与上海市道路网络衔接。开发区重点发展六大主导产业:以蔬菜、花卉为主体的种子、种苗产业;以绿色蔬菜、食用菌、花卉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利用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生物技术产业;温室工程安装制造产业;与农业相关的物流、休闲居住、观光旅游、会展培训等第三产业。气候因素——受亚热带季风控制,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交通因素——位于城市道路网络衔接处,距机场近。市场因素——以绿色蔬菜、食用菌、花卉为主体的种植;观光农业的发展。科技因素——利用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生物技术产业;温室工程安装制造产业。合作探究某城镇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等农业类型,应怎样进行区位选择?为什么?虚拟布局小麦平地,面积大,也有水灌溉,距城镇远,地价低。乳牛因鲜牛奶易变质,应选择在距城镇较近且交通便利的地方花卉花卉要保鲜且其生长需大量的水,在有水源且离城镇近的地方合理养鱼有水库果园丘陵山区,适宜发展经济林业课堂测验B1.影响反季节蔬菜的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①气候②市场需要③农业生产技术发展④对热量条件的改造⑤国家政策⑥交通条件()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2.下列农业生产活动与影响的主要区位因素搭配不正确的是()A.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培育优良品种B.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节水灌溉技术C.河西走廊粮棉生产——祁连山的冰雪融水D.天山地区的冬夏季牧场——水平方向上的气候差异课堂测验D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②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区位优势或限制性因素;③分析某区域合理的农业发展类型,或评价某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是否合理;④分析某一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条件;⑤分析某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高考考查的主要切入点及设问方式: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②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区位优势或限制性因素;③分析某区域合理的农业发展类型,或评价某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是否合理;④分析某一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条件;⑤分析某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高考考查的主要切入点及设问方式:(2008海南卷)22.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是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砂砾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白天增温快。夜间冷却快。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高考考查的主要切入点及设问方式:(2008全国文综卷Ⅰ)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题。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高考考查的主要切入点及设问方式:高考考查的主要切入点及设问方式: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②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区位优势或限制性因素;③分析某区域合理的农业发展类型,或评价某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是否合理;④分析某一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条件;⑤分析某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2009广东卷)31、世界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甲地发展种植业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是A.地形崎岖B.低温冷害C.灌溉水源D.光照不足高考考查的主要切入点及设问方式:(2009江苏卷)图8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9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16、m、n两地均盛产葡萄。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势是A.交通便捷B.市场广阔C.鲜果上市早D.技术条件好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②分析判断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区位优势或限制性因素;③分析某区域合理的农业发展类型,或评价某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是否合理;④分析某一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条件;⑤分析某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高考考查的主要切入点及设问方式:(09年四川文综卷)右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A.甲——育用材林B.乙——培育橡胶C.丙——种植棉花D.丁——发展茶园高考考查的主要切入点及设问方式: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②分析判断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区位优势或限制性因素;③分析某区域的合理农业发展类型,或某农业类型的合理区域选择。④分析某一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条件;⑤分析某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高考考查的主要切入点及设问方式:(2009全国文综卷Ⅱ)36题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图4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1)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2009全国文综卷Ⅱ)36题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图4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2)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通过航空运输,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政府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②分析判断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区位优势或限制性因素;③分析某区域的合理农业发展类型,或某农业类型的合理区域选择。④分析某一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条件;⑤评价某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高考考查的主要切入点及设问方式:(2009全国文综卷Ⅱ)39.(6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5,完成下列各题。图5示意古荆州部分地区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地势较平缓,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河湖众多);人口较多,交通便利(商贸发达)。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地形土壤水源市场政策交通板书设计热量光照水分温差气候
本文标题:《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342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