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浅谈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调适
浅谈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调节摘要: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绩效工资的实施,教师的心理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对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跟踪检测,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已高达50%。因此,教师应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压力,塑造阳光心态,学会合理宣泄,从而使心理健康发展。关键词:教师心理压力自我调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教师的待遇越来越高,岗位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有了较大改善。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绩效工资的实施,教师的心理压力也是越来越大。最近北京市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幸福指数很低。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大量的研究报告也表明,教师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一、教师心理压力的成因1、来自教师职业本身的压力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为人师表,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并时刻处在社会和学生的监督之下,因此教师必须处处以身作则,要注重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于是不得不过分地追求人格完美,刻意的限制自己的言行。另外,教学成绩、班级量化、各种考核等的排名,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始终存在着压力,特别对于那些稍微有点差距的教师,脸上总感觉不光彩,有时哪怕只相差0.1分,也要决出个你第一我第二,坐在同一个办公室,得第一的人不好过,因为别人要另眼看待;得第二的人也不好过,因为他不能是最好的;当然第三的更不好过了……这样一来,有些教师因为存在争强好胜、忌妒的心理而搞得人际关系紧张。现如今,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手段和方式上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以前只写教案,现在还要写学案和反思,这对于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教师构成不小的压力。像我们小学老师,一周的授课量有18节左右。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是基本的工作任务。除了一般的考勤,还有早读、授课、课间操,从早到晚我们基本没有闲暇时间。2、来自教学竞争的压力学校的内部体制改革,落聘下岗、新课程改革、绩效考核的利益分配,评优晋级、师德考核、年度考核等等,都要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而且还要公示与众;大部分有升学任务的学校,期中考、月考、抽考都要把每次考试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算得仔仔细细,还来个同年级排名次;教师教学的劳动强度大,虽然每天只上三四节课,但教师工作大部分是隐性的,例如班主任工作,批改作业、钻研教材、备课、做课件、校本培训、学历进修等等,教师每天工作都远远超过八小时,大部分教师不得不把工作拿回家里去做。教师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身心交瘁。3、来自社会的压力虽然现在都在呼吁素质教育、改革考试制度、创新评价机制,但事实上,家长们关注的仍然还是分数,社会还是以学生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是“为人师表,身正为范范”的楷模,社会要求过高,对教师的期望值过大,教师难以达到;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各种社会的矛盾会反映在学校这个层面上,媒体、社会舆论的监督、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学校竞争的激烈化、学校的安全稳定、家校矛盾的紧张、办学经费的拮据、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使学校、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沉重期望,不少教师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二、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调节教师以个人的力量也许改变不了教育的整体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无法改变教学中的无序竞争,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关键是从改变自己开始。1.塑造阳光心态。一个人的幸福与否,不取决于金钱地位和名利,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心态。清华大学吴维库教授曾经作过《塑造阳光心态》的报告。他说阳光心态的主要内涵是:第一,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话说有一个印度人练习搬山术,苦练了若干年,发功准备搬山,发了半天功发现山没动。而后他向师父抱怨,搬不动山。师父对他说,山搬不过来你过到山哪边去不就行了吗?第二,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有人想改变80岁老人的习惯,可是这80年养成的习惯是说改就能改的吗?那么我们只有学会适应,而不是去改变。第三,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使你能够获得一个好心情。成功学告诉我们,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不想当船长的水手不是一个好水手。但是很遗憾,只有一个人能当船长,大家都这样想,很可能要么你把别人扔到海里去,要么别人把你扔到海里。成功学是对的,但如果不善于妥协,不善于对当前状况满意,那你就会永远生活在痛苦中。以上点点,都告诉我们,要保持一分良好的心态,让自己少一分牢骚,多一分宽容。2、学会悦纳自己。身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善待自己,要经得起挫折,人吃五谷杂粮,生老病死都很正常。我们要活得开心,要受人劝吃饱饭。遇事千万不要钻牛角尖。三无翻译家(无工资,无工作,无职称)草婴,翻译400多万字托尔斯泰的作品,她女儿的了癌症,他说女儿得了不治之症是一大损失,耽误了工作又是一大损失,我只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能双损失。那些把幸福和烦恼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最容易掉进苦难的深渊,不能自拔。3、学会换位思考。所谓“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冲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互相宽容、理解,多去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在一个学校,我们与同事、领导总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些事情有的是误传,有的是好事者的挑拨。如果你总是斤斤计较,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压抑、郁闷的心理。在与同事的相处中,我们应该公正,客观地对待某一件事,某一个人,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与他们积极交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表现了对别人的信任、关心、赞赏,别人也会给予你信任和安慰,从而使心理健康发展。4、学会合理宣泄。教师应该学会合理地宣泄自己的情感。因为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身心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比如,当我们的情绪比较消极时,我们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可以纵情高歌,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还可以出门旅游,从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当我们心理比较难过、压抑或郁闷时,我们可以向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写日记,或建立自己的博客,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当我们心理失衡时,我们可以给自己找个理由,安慰自己,减轻心理压力。5、培养兴趣好。健康的业余爱好可以调节身心,缓解心理压力。室外活动是对付压力和焦虑的良药,你可以大声喊叫、跑步、打球、爬山、郊游,在剧烈运动中释放不满、抑郁和愤怒;可以习书画画,在优美的碑帖中领略先贤墨宝,在雪白的宣纸上挥毫泼墨抒发性灵;可以湖边垂钓,静坐草坡,清风徐来,凝望湖面,神思与湖水合为一体,必能克服浮躁,保持心灵的宁静;可以提上相机,拍下自然风光、世间百相,其乐也融融;也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吃杯茶去,体会“两腋习习清风生”的惬意;还可以唱歌吟诵,仰天长啸,独得其乐。心中有所思时,也不妨即兴赋诗,于平平仄仄中感悟人生。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良好的心态,不仅有利于自身生活的幸福、工作的快乐,同时也能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学生。总之,教师要学会自我调节心理压力,善于沟通交流,学会幸福生活、快乐的工作,尽快补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把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正规的渠道与方式为教师提供“如何应对压力”、“压力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尤其是教育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要以人为本,改革评价机制,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主要参考文献:(1)胡彦华《生活快乐密码》白山出版社(2)吴维库《塑造阳光心态》。浅谈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调节马厂学区马厂中学郭家辉
本文标题:浅谈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调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44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