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浅析如何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浅析如何调整与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是保证政权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实施宏观调控、促进产业结构合理有效配置的主要手段。从理论上讲,财政支出可以使社会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得到最优化的配置;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劳务和补助所生产的利益在各个阶层的居民中得以分配达到公平状态,能恰当地符合各阶层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能适时有效地调节社会需求总量,防止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要真正使财政支出的这些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不仅仅有赖于适度的财政支出规模,更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强大杠杆;而失衡的财政支出结构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一、当前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1)经济建设费比重偏大,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我国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已由1991年的42.18%下降到了2003年的30.06%,但与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仍然偏高。经济建设费用过多,对竞争性领域过度介入,挤占了稀缺的公共资源,侵蚀了政府的财力,使得用于社会急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不足。(2)社会福利和保障支出明显不足1999年我国的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占财政支出的1.36%;2000年为1.34%;2002年为1.69%。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高达30%-50%。同时,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过于狭窄,在城乡之间和不同所有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社会保障支出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市场化改革进程。(3)科教事业投入仍不能满足“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1998-200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5%左右的水平。我国1999年政府财政投入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NP的比重仅为0.66%低于发达国家3%左右的水平,甚至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4)国防费所占比重下降1999年我国国防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8.2%,到了2002年,2003年均降为7.7%,明显低于美国、印度和泰国。从绝对数来看,我国国防经费只占美国的5%,日本的30%。国防费偏低,阻碍了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5)行政管理费所占比重由降转升近年来,行政管理费支出增长过快,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1994~2002年均超过14%,2003年更高达19%,远高于市场经济国家。行政管理费增长过快表明公共劳务提供的成本过高,这不仅给整体财政支出的膨胀带来了压力,也必然会影响公共事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具体对策(1)健全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1.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2.依法行政,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使政府真正成为“服务型政府”。○3.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大力压缩行政经费。(2)逐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是一个重要的“内在稳定器”。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投入力度,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真正把社会保障支出作为财政预算的一个重要内容。(3)优化社会文教支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国家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应为义务教育提供资金保证,为重点高校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持。同时,在科学研究支出总量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基础科研的投入力度,优化科研支出结构。(4)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出的供给范围。我国现有的财政支出结构分配,是从原体制下发展演化而来的,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原体制的烙印,因此,必须在公共财政体制的新背景下予以规范,彻底解决财政支出的“越位”和“缺位”问题。○1.合理界定支出范围。○2.调整供给范围内的各项支出。(5)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农业是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弱质产业,同时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战略意义,为此,国家必须予以扶持。这也有利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三、总结当前调整和优化政府支出结构问题,其实质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随着以经济转轨和体制转型为特征的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财政支出规模将不断扩大,加快优化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关系到政府能否在一定财力约束下有效地履行职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参考文献:【1】贾立江,黄亮华.我国财政支出现状及其优化研究.北方经贸,2008,5(9):60-61.【2】《政府支出结构优化:以青岛市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3】懒娃娃dhf.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思考.[百度文库].,2011年6月15日..
本文标题:浅析如何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906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