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球体。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地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球的1、盖天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形二、认识过程2、浑天说:天之盖地,犹壳之裹黄。状3、麦哲伦的环球旅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与4、现在从太空看地球的确是一个球体。大1、赤道半径:6378千米小2、极半径:6357千米三、地球的大小3、平均半径:6371千米4、赤道长:4万千米5、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经纬线特点。纬线经线纬线经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指示方向:南北方向。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纬度经度起止度数0O(0O纬线叫赤道)—90ON/S0O(0O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O代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赤道(0O纬线)以北为北纬N,赤道以南为南纬S;2、纬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纬度向南递增为南纬S。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初子午线(0O经线)以东为东经E,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W;2、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E,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E,半球划分赤道分南、北半球20OW和160OE分东、西半球4、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5、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7、利用经纬网定位。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13题。要会判断A、B两点的经纬度。1、地球仪: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2、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一、四个基本概念:3、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4、赤道:到南北两极距离相等,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1、定义:与赤道平行的圆(1)形状: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经2、特点(2)特点: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3)方向:示东西方向。二纬线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低纬度:0°~30°4、高纬度的划分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网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2、特点:(1)形状:半圆(2)长度:相等(3)方向:指示南北3、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为东经,代号E,以西的180°为西经,代号“W”。三.经线4、经线圈: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5、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切记:0°--20°W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四、经纬网:1、定义:纬线交织成的网2、意义:上任何一点都可以看成特殊的经线与纬线交织成的点。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地球运动绕什公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面对赤道面对北极面对南极自转地轴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一天1、昼夜更替2、时差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2、地球的公转地球运动绕什么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变化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日期3.216.229.2312.22太阳直射点位置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长短昼夜平分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2、地球上的五带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2、范围:(1)0°~23.5°S(23.5°N)为热带;(2)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3)66.5°N~90°N为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3、特点:(1)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2)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3)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第三节地图一、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2、类型:(1)线段比例尺:50km(2)数字比例尺:1︰5000000(3)文字比例尺: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千米3、大小:(1)大比例尺:分数值大,分母小,表示范围小,内容详(2)小比例尺:分数值小,分母大,表示范围大,内容三、图例和注记(见课本)二、方向1、传统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N2、用指向标指示(注意:指向标所指示的方向)3、在经纬网上用经纬线表示。地图的要素一、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1、海拔高度:一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一地高出另一地的垂直距离。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1、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地形图二、地形1、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地面宽阔平坦。2、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小,地面起伏和缓。3、高原:海拔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和缓。4、山地:海拔500米以上,坡度较斗,沟谷较深。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三、地形图1、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2、等高线地图:由等高线构成的地图。3、图例:(1)山顶(2)陡崖(3)鞍部(4)山谷(凸高为低)(5)山脊(凸低为高)(6)陡坡与缓坡(具体图例见课本)1、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2、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3、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第二节海陆的变迁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2、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3、世界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海陆的分布一、分布不均二、七大洲1、名称:亚洲(跨纬度最广)、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广)、欧洲、大洋洲2、地理位置:(见地图)3、分界线(1)、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2)、亚非:苏伊士运河(3)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4)、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5)、非欧: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三、四大洋1、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地理位置:(见地图)四、地理名词1、海:大洋的边缘部分。2、洋:海洋的中间部分。3、海峡:间于陆地之间,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3、岛屿:海洋中的小块陆地。4、半岛:陆地向海洋的突出部分。4、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例如解释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日本多地震的原因。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了解即可)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雨。在图上看到地面一处是绿色,表示当地天气晴朗(卫星云图如右图)3、(右图)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箭头。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4、常用的天气符号(识记)小雨中雨大雨小雪暴雨海陆的变迁中雪大雪一、变迁的原因1、内力: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地壳运动,火山、地震。2、外力: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填海造陆等。二、大陆漂移说与板块构造说说1、大陆漂移说(1)、提出:德国魏格纳(2)、观点:2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是一整块,以后逐渐解体、分裂。2、板块构造说(1)六大板块(见课本42页)(2)、运动①板块内部:相对稳定。②交界处:a、张裂处:裂谷、海洋b、挤压处:山脉、岛弧、海沟三、火山和地震带: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沿岸,地中海——喜马拉雅带1.天气是大气阴晴、风雨、冷热的短期反应。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是反映一个地方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变化的,相对天气而言,气候变化一般。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3.天气对农业生产、生活、交通及军事等都产生影响。4.常用天气符号:5.在卫星云图上判读:表是陆地,表示海洋,表示云雨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6.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⑴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来表示。⑵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对人体健康。⑶空气质量的高低受自然环境和的影响。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气温最低(4时左右)1、气温的变化(课本p53图)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1.气温的测定⑴测量工具是,测量时要把它放在里测量,一般在距离地面处。⑵单位是,读作。⑶对气温的观测一般一天要进行4次,通常在北京时间8时、时、时、2时。⑷气温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2.气温的变化:⑴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左右(或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最高与最低气温的差叫。⑵年变化:陆地月最高气温陆地月最低气温海洋月最高气温海洋月最低气温北半球南半球⑶气温年较差:一年内与之差。3.气温的分布:⑴表示方法:通常用图表示。⑵等温线的判读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低的为中心,反之为中心。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等温线稀的地方,气温差别。4.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①纬度差异: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③地形差异: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概念: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雪、等的总称,其中降水的主要形式是。2.测量工具是,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是。3.降水的季节变化⑴表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用表示。⑵类型:全年多雨,,,,。3.降水的分布⑴表示:世界割地的降水通常用图来表示。⑵影响因素:,海陆因素,。⑶降水的分布特点①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②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③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④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⑤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⑥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干极“是阿塔卡马沙漠。气温、降水的分布都受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气温的分布降水的分布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到两极递减海陆因素夏季陆地气温,冬季海洋气温高沿海多于内陆地形因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0C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另外要知道: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第四节世界的气候1.概念:一个地方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2.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寒带气候(2)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纬度位置影响:a)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冰雪覆盖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海陆位置影响:a)青岛的降水量比上海庙多b)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因素,因素,因素。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主要掌握下面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
本文标题: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558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