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八年级上物理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2.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2.58cm、2.58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B、2.57cmC、2.576cmD、2.577crn3.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4.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B.6.25m/sC.6.75m/sD.7.5m/s5.2011年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A.地球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D.火星6.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的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情况如何()A.冰的质量减少,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于0℃B.水的质量减少,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C.冰和水的质量都没变,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仍为0℃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7.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268℃时,氢是固态B.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8.在1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各类物质中,放热后温度立即降低的是()A.0℃的冰B.0℃的水C.0℃的冰水混合物D.100℃的水蒸气9.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雾是液化现象,吸热B.霜是凝华现象,放热C.雪是凝华现象,吸热D.露是液化现象,吸热10.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冰花”在玻璃窗的外表面D.“雾”在玻璃窗的内表面11.在图中,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是()A.酒精B.水C.煤油D.酒精或水12.小红妈妈用黄油煎牛排给小红吃,小红看到黄油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变软、变稀,然后变成液态,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该过程中黄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过程的是()A.B.C.D.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3.⑴某同学的测量记录中忘了写单位,请替他补上:①某一同学的身高为1.63②课本的宽度为18.18③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4④骑自行车的一般速度是5。⑵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①0.25m=µm=nm②108km/h=m/s14.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为参照物。“船高”是以为参照物。15.小明将手机悬挂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打电话呼叫瓶内的手机,手机能接收到呼叫信号,你(能或不能)听到瓶内手机的声音,这说明。16.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或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17.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18.小赵用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成了一个橡皮筋吉他。当他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橡皮筋时,会发出跟吉他一样的声音,此声音是由橡皮筋而产生的。当拨动松紧程度相同、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他听到声音的不同。19.随着科技的发展,“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颗粒状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向空气固态氢-259℃固态酒精-117℃固态水银-39℃金1064℃钢1515℃钨3410℃________热,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粒或_____成小液滴,冰粒或液滴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冰粒熔化成水滴就形成了雨.20.小张以7m/s的速度走完全程的一半,后又以3m/s的速度走完剩下的一半路程,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m/s。21.家庭做饭使用的“气”,是在常温下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将“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的.22.将鲜牛奶制成奶粉时,不能用高于100℃的温度煮沸,否则将会损失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为此发明了“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时,水不到100℃就沸腾了,这种“低压锅”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25分)23.图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如图中温度计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__℃;如图中机械停表的示数是_________s。24.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冰的熔点是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由图像可以看出:AB段与CD段随着加热进行,温度变化的快慢明显不同,小明在老师的提示下明白了其中原因。你认为是________。(3)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25.如图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和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4)实验时,斜面应保持很小的坡度,这是为了;若小车撞上金属片后过一会才按秒表,所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原因是。(5)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26.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1)实验时除温度计外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2)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3)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填“甲”或“乙”)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填“升高”“不变”或“降低”).(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原因是:。(5)实验收集9组数据比收集5组数据的好处是________(只填字母)。A.只有5组数据才能得到结论B.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C.得到物理量的关系更接近实际(6)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请你猜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给出一种原因即可)四、计算题(27题8分,28题6分,共14分)27.甲乙两地相距10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8: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正常行驶在当日18:30到达乙地。(1)求火车正常行驶时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一次正常行驶一半路程,由于事故原因停车1h,火车要准时到达乙地,速度应提高到多少?(3)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度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5s,求火车的长度是多少?28.一辆匀速度行驶的汽车向正前方的隧道开去,在距离隧道440m时鸣笛,经过2.5s听到隧道上方的悬崖反射来的回声,汽车的行驶速度。(V声=340m/s)物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B2.A3.B4.B5.B6.C7.C8.A9.B10.C11.A12.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3.(1)mcmmmm/s(2)2.5×1052.5×1083014.河岸河岸15.不能真空不能传声16.声源处信息17.甲和乙甲和丙18.振动音调19.升华吸凝华液化20.4.221.压缩体积22.大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三、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25分)23.2.200.1cm-193224.(1)0吸热,温度不变固液共存状态(2)固态比液态时温度上升的快(液态比固态吸热能力强)(3)物体受热不均匀25.(1)刻度尺钟表(2)v=s/t(3)变速(4)便于测量时间偏小测量时间偏大(5)v3v1v226.(1)钟表(2)96(3)乙不变(4)98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5)C(6)水的质量太多四、计算题27.(8分)解:(1)t=18:30-8:30=10hV=s/t=1000km/10h=100km/h(2)正常行驶一半路程又停车1h时用去的时间t用=1/2t+1h=6ht´=10h-6h=4hv´=s´/t´=500km/4h=125km/h(3)v1=144km/h=40m/sS1=v1t1=40m/s×15s=600mS火车=600m-400m=200m28.(6分)解:S声=V声t=340m/s×2.5s=850mS车=2S-S声=2×440m-850m=30mV车=S车/t=30m/2.5s=12m/s
本文标题:八年级上物理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22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