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45)授权公告日(21)申请号201721671183.5(22)申请日2017.12.05(73)专利权人云南中滇合盛创新创业园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地址650000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塔路387-395号星耀大厦主楼16层(72)发明人高山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代理人李松松(51)Int.Cl.C02F9/04(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包括处理室、过滤装置和臭氧发生器,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级过滤腔和二级过滤腔,所述处理室的顶部设置有污水进入管,所述一级过滤腔设置在处理室内部,并对应污水进入管设置,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在处理室的外部,且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设置有扩散管,所述扩散管设置在一级过滤腔内部,所述处理室内部对应一级过滤腔设置有沉淀池,所述二级过滤腔对应沉淀池的下方设置。该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结构简单,有效提高对污水处理的效果,提高污水处理净化的效率,对水资源充分利用。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208022810U2018.10.30CN208022810U1.一种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包括处理室(1)、过滤装置(2)和臭氧发生器(3),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一级过滤腔(21)和二级过滤腔(22),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室(1)的顶部设置有污水进入管(11),所述一级过滤腔(21)设置在处理室(1)内部,并对应污水进入管(11)设置,所述臭氧发生器(3)设置在处理室(1)的外部,且臭氧发生器(3)的输出端设置有扩散管(31),所述扩散管(31)设置在一级过滤腔(21)内部,所述处理室(1)内部对应一级过滤腔(21)设置有沉淀池(23),所述二级过滤腔(22)对应沉淀池(23)的下方设置,并与沉淀池(23)相通连接,所述二级过滤腔(22)的底部设置有排出斗(221),所述处理室(1)的底部对应排出斗(221)设置有净水排出管(2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入管(11)的底部设置有分散板(12),并通过分散板(12)与一级过滤腔(21)内部相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腔(21)的底部与沉淀池(23)之间设置有分解板(211),所述沉淀池(23)内部设置有分离板(231),所述分离板(231)呈斗状对应分解板(211)的下方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室(1)的外部对应分离板(231)的末端设置有接渣室(232),所述接渣室(232)设置在处理室(1)的周边,并与沉淀池(23)内部相通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3)与二级过滤腔(22)之间设置有过筛板(24),所述二级过滤腔(22)内部设置有重金属过滤板(241)和活性炭吸附板(24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过滤腔(22)内部对应活性炭吸附板(242)的输出端设置有净化芯板(243),并通过净化芯板(243)与排出斗(22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1/1页2CN208022810U2一种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背景技术[0002]对工用和民用污水的处理,一种传统的处理工艺:将排出的污水通过沉淀池、平流池、过滤装置、浓缩池、泥水分离装置等来完成污水处理的全过程,其中沉淀池是将污水在池中自然沉淀,使污水中的污物沉淀在池中底部,从而便于收集,对污水的处理不够彻底,使污水中仍含有大量的细菌等寄生虫类。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0005]一种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包括处理室、过滤装置和臭氧发生器,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级过滤腔和二级过滤腔,所述处理室的顶部设置有污水进入管,所述一级过滤腔设置在处理室内部,并对应污水进入管设置,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在处理室的外部,且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设置有扩散管,所述扩散管设置在一级过滤腔内部,所述处理室内部对应一级过滤腔设置有沉淀池,所述二级过滤腔对应沉淀池的下方设置,并与沉淀池相通连接,所述二级过滤腔的底部设置有排出斗,所述处理室的底部对应排出斗设置有净水排出管。[0006]优选的,所述污水进入管的底部设置有分散板,并通过分散板与一级过滤腔内部相通连接。污水进入管对污水承接,污水通过分散板分散后进入一级过滤腔内,在一级过滤腔内灭菌操作。[0007]优选的,所述一级过滤腔的底部与沉淀池之间设置有分解板,所述沉淀池内部设置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呈斗状对应分解板的下方设置。一级过滤腔对污水灭菌操作之后通过分解板对污水中的颗粒分解后进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内部对污水中的颗粒固体杂质通过分离板分离处理,分离杂质后的污水进入二级过滤腔内部。[0008]优选的,所述处理室的外部对应分离板的末端设置有接渣室,所述接渣室设置在处理室的周边,并与沉淀池内部相通连接。接渣室将分离板分离污水中的杂质承接,便于对杂质统一清理,保证二级过滤腔对污水过滤净化的效果。[0009]优选的,所述沉淀池与二级过滤腔之间设置有过筛板,所述二级过滤腔内部设置有重金属过滤板和活性炭吸附板。过筛网将过滤杂质后的污水再次过筛对污水混合操作,重金属管过滤板对污水中的重金属过滤,活性炭吸附层对污水中的细微颗粒吸附。[0010]优选的,所述二级过滤腔内部对应活性炭吸附板的输出端设置有净化芯板,并通过净化芯板与排出斗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净化芯板将活性炭吸附板处理后的污水净化,净说 明 书1/3页3CN208022810U3化后通过排出斗排出,对净化后的污水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污水进入管对污水承接,污水通过分散板分散后进入一级过滤腔内,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通过扩散管在一级过滤腔内扩散,对一级过滤腔内部的污水灭菌操作,分解板对污水中的颗粒分解后进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内部对污水中的颗粒固体杂质通过分离板分离处理,接渣室将分离板分离污水中的杂质承接,分离杂质后的污水进入二级过滤腔内部,过筛网将过滤杂质后的污水再次过筛对污水混合操作,重金属管过滤板对污水中的重金属过滤,活性炭吸附层对污水中的细微颗粒吸附,净化芯板将活性炭吸附板处理后的污水净化,净化后通过排出斗排出,对净化后的污水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该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结构简单,有效提高对污水处理的效果,提高污水处理净化的效率,对水资源充分利用。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的 A-A结构示意图;[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的 B-B结构示意图。[0015]图中:1处理室;11污水进入管;12分散板;2过滤装置;21一级过滤腔; 211分解板;22二级过滤腔;221排出斗;222净水排出管;231分离板;232 接渣室;24过筛板;241重金属过滤板;242活性炭吸附板;243净化芯板;3 臭氧发生器;231扩散管。具体实施方式[0016]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0017]参看图1-图3,一种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包括处理室1、过滤装置2和臭氧发生器3,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一级过滤腔21和二级过滤腔22,所述处理室1的顶部设置有污水进入管11,所述污水进入管11 的底部设置有分散板12,并通过分散板12与一级过滤腔21内部相通连接。污水进入管11对污水承接,污水通过分散板12分散后进入一级过滤腔21内,在一级过滤腔21内灭菌操作。所述一级过滤腔21设置在处理室1内部,并对应污水进入管11设置,所述臭氧发生器3设置在处理室1的外部,且臭氧发生器3的输出端设置有扩散管31,所述扩散管31设置在一级过滤腔21内部,所述处理室1内部对应一级过滤腔21设置有沉淀池23,所述一级过滤腔21 的底部与沉淀池23之间设置有分解板211,所述沉淀池23内部设置有分离板 231,所述分离板231呈斗状对应分解板211的下方设置。一级过滤腔21对污水灭菌操作之后通过分解板211对污水中的颗粒分解后进入沉淀池23,在沉淀池23内部对污水中的颗粒固体杂质通过分离板231分离处理,分离杂质后的污水进入二级过滤腔22内部。所述处理室1的外部对应分离板231的末端设置有接渣室231,所述接渣室231设置在处理室1的周边,并与沉淀池23内部相通连接。接渣室232将分离板231分离污水中的杂质承接,便于对杂质统一清理,保证二级过滤腔22对污水过滤净化的效果。所述二级过滤腔22对应沉淀池23的下方设置,并与沉淀池23相通连接,所述二级过滤腔22的底部设说 明 书2/3页4CN208022810U4置有排出斗221,所述处理室1的底部对应排出斗221设置有净水排出管222。所述沉淀池23与二级过滤腔22之间设置有过筛板24,所述二级过滤腔2内部设置有重金属过滤板241和活性炭吸附板242。过筛网24将过滤杂质后的污水再次过筛对污水混合操作,重金属管过滤板241对污水中的重金属过滤,活性炭吸附层242对污水中的细微颗粒吸附。所述二级过滤腔22内部对应活性炭吸附板242的输出端设置有净化芯板243,并通过净化芯板243与排出斗221 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净化芯板243将活性炭吸附板242处理后的污水净化,净化后通过排出斗221排出,对净化后的污水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污水进入管11对污水承接,污水通过分散板 12分散后进入一级过滤腔21内,臭氧发生器3产生臭氧通过扩散管31在一级过滤腔21内扩散,对一级过滤腔21内部的污水灭菌操作,分解板211对污水中的颗粒分解后进入沉淀池23,在沉淀池23内部对污水中的颗粒固体杂质通过分离板231分离处理,接渣室232将分离板231分离污水中的杂质承接,分离杂质后的污水进入二级过滤腔22内部,过筛网24将过滤杂质后的污水再次过筛对污水混合操作,重金属管过滤板241对污水中的重金属过滤,活性炭吸附层242对污水中的细微颗粒吸附,净化芯板243将活性炭吸附板242处理后的污水净化,净化后通过排出斗221排出,对净化后的污水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001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说 明 书3/3页5CN208022810U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1/2页6CN208022810U6图3说 明 书 附 图2/2页7CN208022810U7
本文标题:CN2017216711835一种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公开号2080228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35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