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王粲《登楼赋》李桂奎制作一个千古之问:何以解忧?•何者有效?•请看王粲《登楼》、渊明《饮酒》邺下才子:“遭乱流寓,自伤情多”•王粲(177—217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邺下文人集团重要成员。在“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中,地位最高,是唯一封侯者;成就亦最高,《文心雕龙·才略》称其为“七子之冠冕”。年少时曾得蔡邕器重•《三国志》记载: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1年),关中陷入战乱,王粲南下荆州依附刘表,却因为容貌丑陋,加上身材太过矮小,无法得到刘表的重用,投闲置散。这对王粲而言很是难堪的。•然而,居襄阳16年,正是其文学成就最辉煌的时期。因貌丑而四处碰壁要知道,魏晋是一个崇尚男性英姿的时代•魏晋人对人体之美兴趣浓厚,人们不仅关注女性艳丽,而且公开喜欢男性英俊。•三国魏何晏为曹操养子,面貌白皙,好似傅粉,人称“傅粉何郎”,于是后人就把“傅粉何郎”作为一个典故,用来形容人面容白净漂亮。“貌比潘安”典故中的潘安就是西晋时期的“帅哥”潘岳。《晋书》有“掷果”的记载。《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此段下有刘孝标注引《语林》又云:“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张孟阳至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投之,亦满车。”而更有甚者,那个时代美得出奇的人物当数晋代的卫玠。卫玠一出场总是引起那些爱美追星族们的轰动,常常造成人群堵塞,交通瘫痪。他的父亲怕惹麻烦,不让他出门。不料,有一次,卫玠还是偷偷地溜了出来,结果被那些爱美的女性盯上了,围了他三天三夜,看了个够。卫玠本来体弱,受不了了,回来就因体力透支而死。“看杀卫玠”王粲除了貌丑,还有怪癖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世说新语·伤逝》何时最思乡?•思乡乃人之常情,时时有之。而何时最思乡?答案是混得不好的时候,郁闷的时候。欢乐时,忘本了,刘禅“乐不思蜀”。•王粲在荆州一过十几年,愤懑忧愁之心与日俱增。他在《七哀诗》里说:“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既然他乡不惬意,为什么还硬要留下来?生逢乱世,不得已。除了登高览胜抒解情绪,别无选择。宋代周邦彦安慰说:“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生于乱世而作哀诗•《七哀诗》(之一)•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渭然伤心肝。•他感叹,如果天下安定了,就能回到朝思暮想的故乡,不管路途有多遥远;如果天下安定了,就能够贡献一己之心力,而不是匏瓜徒悬,虚度一生。但他看不见希望,只看见时局持续恶化,平野萧条荒凉,兵士还在为了战争而奔走不息。于是从“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到“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忧愁竟是不减反增了。解题《汉书·艺文志》: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王粲《登楼赋》从赋体形式上看,属于骚体赋。•赋作为一种文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后来,赋体有这样几种形式:•骚体赋•汉大赋•汉末抒情小赋•魏晋辞赋•唐宋文赋襄阳仲宣楼后人在襄阳城内东南角建“仲宣楼”以为纪念,明代王世贞曾作《仲宣楼记》。原楼早毁,现已恢复。千愁万绪“王粲登楼”在古代常用来代指去国思乡与怀才不遇。思乡怀归之愁,怀才不遇之忧,河清未至之虑,乱离伤时之感。“望”字是景物变换的关键,而“忧”字是感情发展的基调。第一段:登楼所见“虽信美而非吾土”•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揽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此,指麦城城楼同“假”,借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登上这座楼来眺望四周,暂且在闲暇的时光消解忧愁。此楼的宽阔敞亮很少指这座楼所处的环境能有与它相比的。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我)看这座楼宇所处的地方,实在是明亮宽敞少有匹敌。清障,指清澈的漳水,流经当阳,与沮水会合,经江陵注入长江。曲沮,弯曲的沮水。流经当阳,与漳水会合。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带两条河流靠水中长形陆地相通之处浦,小水汇入大水处漳水和沮水在这里会合,弯曲的沮水环绕着水中的长洲。高平广袤的原野皋隰,水边低洼之地.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背:背靠,指北面.临:面临,指南面沃流:可以灌溉的水流.楼的北面是地势高平的广袤原野,楼南是地势低洼的低湿之地,有可供灌溉的水流。陶牧,春秋时越国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来到陶,自称陶朱公。湖北江陵西有陶朱公墓,故称陶牧。北弥陶牧,西接昭丘。接郊外楚昭王的坟墓北接陶朱公范蠡长眠的江陵,西接楚昭王当阳的坟丘。同“花”泛指农作物华实蔽野,黍稷盈畴。(放眼望去,)花和果实覆盖着原野,农作物遍布田野。确实美这里指作者的故乡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这地方确实美,但不是我的故乡,竟不能让我短暂地居留。•我登楼向四面望啊,权且在这空闲的日子消除烦忧。看这楼宇所处的地势啊,实在是明亮宽敞而少有与它匹敌。它当着清澈漳水的通畅流程啊,依靠着弯曲沮水中的长洲。背面是隆起延伸的宽旷陆地,面临着江岸的肥沃水流。向北远到陶牧之地,向西连接到昭丘;花木果实遮蔽的田野,黍稷庄稼充满田畴。虽然确实美好但不是我的故乡啊,怎能使我片刻停留!•开头两句说明登楼的动机是()•十句的写景文字,先用两句总说它的宽敞,然后用六句写在这儿近观远眺它的山川形势、地理环境。这六句中,有四句以地名水名写实,中间两句则以鸟瞰形势来概括,错落有致。然后以“华实蔽野,黍稷盈畴”总收景物。于是急转直下,点出思乡之情,为下一段张本。销忧•“北弥陶牧”两句看似重复,实际上别有寓意,因为这里用了两个典故。“陶牧”指陶朱公范蠡坟墓所在的郊野,范蠡曾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复仇,后来他功成身退,漫游五湖,王粲借此以感叹自己的光阴虚掷、一事无成。“昭丘”指春秋时楚昭王的墓址,楚昭王是一位以社稷百姓为重的明君,曾受到孔子的赞扬。王粲写楚昭王,显然是为了反衬自己的未遇明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赋中所思念的“吾土”、“旧乡”,可以指洛阳、长安,也可指山阳高平,很难坐实。《七哀》诗写道:“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这里的“中国”乃指中原,与“荆蛮”相对而言。可以说是相对“荆蛮”而言的“中国”,亦即泛指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从这个意义讲,王粲真正所指的家乡,并非他的山东老家这么简单,而是指政治上真正的自我实现。无法施展政治抱负,这才构成王粲真正的“忧”之所在。为何提倡“志在四方”却又“眷顾故乡”?•事实上,“故乡”并不是身份证上的一个地理名词,也不是一个历史符号,甚至也不是你成长的环境,而是一种心灵栖息的场所。常常指的是给你安身立命的安全感和舒适感,让你有行使特权的优越感,能够让你的躯体和灵魂都安定下来的家园。人生之悲:反认他乡是故乡•《红楼梦》第一回: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人生如过客。每个人的身体生灭个不停,就像客人一样。天和地就是匆匆行人的旅馆,每个人投奔来到这个世界上,烧烧吃吃,事情完结就走了,又匆匆忙忙的去“投寄旅亭”。•在禅宗中,将那些迷失本心而沉迷于追逐外物的人喻为远离故园流浪在外的游子。这些游子长期追逐外物、作客既久,不可避免的就会把红尘当作生命的本源,反认他乡作故乡。第二段:怀土思乡“人情同于怀土”•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以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纷乱混浊,比喻乱世超过至今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生逢乱世到处迁徙流亡啊,长长地超过了一纪(纪,十二年)直到如今。形容念念不忘承受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宾语前置句念念不忘想着回家啊,这种忧思谁能经受得住呢?向北风:王粲家乡在荆州之北,故云.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靠着栏杆遥望啊,面对北风敞开胸襟。远眺小而高的山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地势平坦可极目远望啊,阻挡(遮蔽)住视线的是那荆山的高岑。迥,远水流漫长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道路曲折而漫长啊,河水荡漾长而深,很难渡过。(这两句是说路远水长,归途艰难)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想到与故乡阻塞隔绝就悲伤不已,止不住泪流满面据《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陈、蔡绝粮时感叹:“归欤,归欤!”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从前孔丘在陈国遭受厄运啊,发出“归欤,归欤”的哀吟。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钟仪被囚禁(在晋国)弹出楚曲啊,庄舄(仕楚)显达了却免不了发出越地的声音(乡音)。钟仪幽而楚奏:指钟仪被囚,仍不忘弹奏家乡的乐曲。《左传·成公九年》载,楚人钟仪被郑国作为俘虏献给晋国,晋侯让他弹琴,所奏皆楚乐,晋侯称赞说:“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庄舄显而越吟:指庄舄身居要职,仍说家乡方言。《史记·张仪列传》载,庄舄在楚国做官时病了,楚王说,他原是越国的穷人,现在楚国做了大官,还能思念越国吗?便派人去看,原来他正用家乡话自言自语。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怀念故乡的感情人人相同啊,哪能因为困厄(逆境)或腾达(顺境)就不同了呢?•遭遇这变乱而到处流离,漫长地超过十二年直到如今。眷眷的乡情使我想着回去啊,这般的忧愁谁能胜任?我靠着窗前栏杆远望啊,向着北风而敞开衣襟。平原辽阔而放眼望到张望极之处,怎奈被高高的荆山遮隐。道路曲折而长远啊,河流荡漾而水深。悲叹故乡的远隔啊,我眼泪纵横流坠而难禁。从前孔子受困在陈国啊,也发出“归去吧”的叹息之声,钟仪被囚禁在晋,还奏着楚调,庄周在楚国作到高官,也还不忘他越地的乡音。凡人怀念故土的感情都相同,哪会因为境遇是穷是富而变心。•一开始承上段以四句,近承“曾何足以少留”,遥接“暇日销忧”,具体说明其“忧”之由来,和“不足少留“的缘故。“凭轩槛以遥望兮”,照应开头“登兹楼以四望兮”而写目前之景。然句句写目前之景,也句句写思乡之情,遥望是因思乡情切,开襟则如胡马依北风,是想借吹自家乡之风,抒解心中块垒,慰藉思乡情怀。平原极目是为了望乡,蔽于高岑以致不能如愿以偿,悲戚之情溢于言表。想归乡之路,既险阻又遥远,倍增伤感;寄望水路,又宽广深澈,百般无奈。•从远眺以抒郁结,到望乡归路,山川重隔,归梦难成,感情层层转深,而以“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收束,回归现实。接着,举孔子、钟仪、庄舄的故事,说明人情怀土,不因穷厄或显达而有所不同。第三段:伤时忧己“气交愤于胸臆”•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发语词。另:念流走\消逝等待至,到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日月如梭,时光飞逝啊,黄河水还没有到澄清的那一天。(古人以黄河水清喻太平盛世)指国家政局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希望国家能统一平定啊,凭借大道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力。渫,淘井。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担心有才能而不被任用啊,井淘干净了,却无人来取食。惧匏瓜之徒悬:担心自己像匏瓜那样白白地悬挂在那里。《论语》孔子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以匏
本文标题:登楼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50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