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赋水善德筑民福祉常德积极参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共同体李远国
汇报:李远国地点:上海时间:2018年11月16日赋水善德筑民福祉━常德积极参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共同体2018-汇报:要点1行动概况(VF)2方法详释(PPT)发展愿景(PPT)32018-01行动概况赋水善德筑民福祉——常德积极参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共同体2018-02方法详释赋水善德筑民福祉——常德积极参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共同体2018-一:规划要做到管控住”三方来水“,即:天然降水、上游客水、地下涌水。内涝减免方法规划建设维护应急二:建设要坚持“绿、蓝、灰“结合”、”大、中、小海绵体“并重构建。三:维护要经常、到位,确保设施设备完好率保持100%。(包括管网系统、泵站系统、配电系统以及其它配套设施等。)四:不打无准备之仗,保证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应有应急预案、应有应急材料储备、应有经过严格培训的抢险队伍。)2018-黑臭防治一要控源彻底清除导致水体黑臭的污染源,如:养殖厂区污水、小型作坊排放污水、工业废水等。二要截污铺设截污管网,将河流、湖泊周边的污水彻底收集后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三要清淤将河道、湖泊内的污泥部分清除或进行改良,并将清除的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置。四要净水采用物理手段过滤,或采用水生动植物进行生物净化处理。五要生修即生态修复,利用水环境的自净功能,重塑生态驳岸,形成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六要活水将建成区河湖连通,建立水循环系统。2018-气候适应积极申报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部署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的主要工作任务逐步建设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十类工程气候变化影响监测与风险评估体系初步建立全民适应气候变化意识明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全面落实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城市”,是指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能够有效应对暴雨、雷暴、冰雹、冰冻、大雪、高温、干旱、狂风、雾霾等恶劣气候,能顾保障城市生命线系统正常运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生态安全相对可靠的城市。人口素质适应工程城市交通适应工程基础设施适应工程产业结构适应工程法律规范适应工程生态环境适应工程资源能源适应工程房屋建筑适应工程体制机制适应工程文化传承适应工程2018-组织推进“十抓”即:“抓组织领导,抓规划编制,抓制度建设,抓专业培训,抓资金筹措,抓舆论宣传,抓行政许可,抓项目落地,抓施工质量,抓绩效考核”。“六规范”即:“规范组织程序,规范技术标准,规范筹资投资,规范施工工艺,规范项目评审,规范运营模式”。“四大保障机制”即:“协调督查机制,投融资合作机制,项目设计联审机制,绩效考核机制”。2018-▲结合实际,系统编制地方法规、政策、制度、技术标准。▲变革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维护、管理机构。▲重视人才培养、使用、激励。体制建立2018-聘请国际国内顶层资深专业技术团队设计按系统整体或按汇水(排水)分区设计深入调研、以人为本,按客观需要设计注重各专业(给排水、环境工程、景观工程等专业)配合设计方案设计2018-申报试点充分认识开展试点作为的现实意义充分展示试点工作基础优势充分论证试点示范可行方案精心编制申报资料积极赢得组织试点部委和评审专家团队认可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2018-聚力宣传动员聚集关心、支持、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力量。利用多种媒体宣传。针对社会各界宣传。正面真实及时宣传。2018-一要开展服务人类大众的合作。二要开展多地区多领域的合作。三要开展理论研究和高新技术的合作。合作共赢2018-资金保障争取多渠道保障资金严格规范管控保障资金创造收益,回馈项目建设投资民间资本供给地方财政供给中央财政供给国际合作供给项目回馈供给预算管控评审管控审计管控多创产品销售性收益多创产品服务性收益2018-合法组织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分轻重缓急组织项目建设高标准组织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实施项目建设取得项目建议书、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严格落实招投标程序严格把控前期调研、方案设计、方案审批关,竭力丰富技术含量项目建设优先考虑民众急需解决问题的项目,优先考虑作用大、效果好的项目,优先考虑有资金保障的项目2018-运营维护有持续可靠的资金保障有智慧的管理模式和手段有令人信服的运维成果积极筹措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和项目收益回馈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建设绩效检测监测平台参与管理充分依靠专业技术人员承担运维服务,不断巩固建设项目功能,延长使用周期2018-产业开发并重开发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并重开发大众产品和名牌产品并重开发适应本地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产品物质产品一般指城市建筑材料、配套设备工具、房地产产品、养老产品、旅游产品等;精神产品一般指理念、技术、教育等产品大众产品一般指普遍适用性产品,品牌产品一般指专利产品产品开发既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要力图满足国际市场需求2018-绩效考核有系统的绩效评价体系。持续地开展绩效评价活动。严肃地兑现绩效评价奖惩。2018-03发展愿景赋水善德筑民福祉——常德积极参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共同体2018-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海绵城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宜居城市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或加以利用宜居城市是指具有良好的居住与空间环境、人文与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表现为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生活舒适、经济和谐、美誉度高。“气候适应型城市”,是指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能够有效应对暴雨、雷暴、冰雹、冰冻、大雪、高温、干旱、狂风、雾霾等恶劣气候,能顾保障城市生命线系统正常运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生态安全相对可靠的城市。0002018-建设管理技术含量倍增开发和应用期待有更多的国际先进理念开发和应用期待有更多的国际先进技术开发和应用期待有更多的国际先进产品1232018-合作领域更为广阔一、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二、开展不同行业合作三、开展理论实践合作在已开展中国东盟合作、中欧水平台合作,已与多个国内品牌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基础上,合作领域更广泛。将房地产、制造业、旅游业、教育培训业、建设养老业等多产业与水务业融合发展探索绿色城市发展系列课题,不断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工程2018-国际合作重点更突出二、开展不同行业合作三、开展理论实践合作将房地产、制造业、旅游业、教育培训业、建设养老业等多产业与水务业融合发展探索绿色城市发展系列课题,不断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工程一、编制法规政策制度技术标准,构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策略框架。二、实施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不断提升监测预警能力。三、优化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抵御气象灾害能。四、探索总结成功方法与经验,不断提升应急保障能力。2018-成为城市发展典范三示范绿色生活二示范绿色生产一示范绿色环境在创建国际湿地范例奖城市、海绵城市的基础上再积极推进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宜居城市。建海绵城市建设建材生产、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新能源汽车制造工业园区。提倡“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居民用水已实行阶梯式水价,非居民用水已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鼓励低碳生活,在桃源等地开发碳交易市场。2018-桃花源里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常德欢迎您!常来常德,常来常得!谢谢聆听与观赏!2018-
本文标题:赋水善德筑民福祉常德积极参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共同体李远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61984 .html